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北京林業大學 《測樹學》考研大綱 一、考研大綱的性質 按教育部的有關要求,為了讓考生比較詳細地了解掌握有關考試的內容及信息、幫 助考生明確復習范圍和有關要求,特制定本考研大綱。本考研大綱主要參考北京林業大 學本科生《測樹學》課程教學考研大綱編制而成 二、考核內容與要求 第一章 單株樹木材積測定 1.基本測樹因子與測定工具 2.樹干形狀與一般求積式 3.伐倒木的近似求積式與區分求積式 4.形數與形率 5.單株立木材積的測定 6.枝條、樹皮及薪材材積的測定 掌握樹干形狀的基本理論,伐倒木區分求積式,形數與形率,理解立木材積的測定 方法,了解枝條、樹皮及薪材的測定。 第二章 林分調查 1.林分調查因子 2.標準地調查 熟練掌握地位級、地位指數、平均直徑、平均高、郁閉度、疏密度等調查因子,及 標準地調查方法,理解出材級、樹種組成、權屬等基本概念。 第三章 林分結構 1.林分直徑結構 2.林分直徑分布擬合方法 3.林分樹高結構 4.形數、形率及材積結構 重點掌握林分直徑結構規律及其擬合法,理解林分樹高結構規律,了解形數、形率 及材積結構。 第四章 立地質量及林分密度 2 1.立地質量及其評價方法 2.地位指數表和地位級表的編制 3.林分密度和林分生長 4.單木競爭指標 5.林分密度控制 掌握立地質量及其評價方法、地位級表與地位指數表的編制方法,理解密度與林分 生長的關系。了解單木競爭指標的概念。 第五章 林分蓄積量測定 1.標準木法 2.材積表法 3.3P 樣木法 4.標準表法和實驗形數法 5.目測法 本章是比較重要的考核內容,要重點掌握。特別是標準木法、材積表法、標準表法 和實驗形數法測算林分蓄積量。理解目測法的依據,掌握目測的基本技能。 第六章 林分材種出材量測定 1.伐倒木材種劃分和材種材積測定 2.林分材種出材量測定 3.材種出材率表的編制 掌握材種劃分及出材的概念,理解出材率表的編制方法、應用及局限性。 第七章 樹木生長量的測定 1.樹木年齡的測定 2.樹木生長量 3.樹木生長方程 4.平均生長量與連年生長量的關系 5.樹木生長率 6.樹木生長量的測定 7.樹干解析 重點掌握生長量、生長率的各種概念及數學表述,熟悉樹干解析的技術過程,理解 樹木生長方程及推導過程,了解樹木年齡等測定方法。 3 第八章 林分生長量測定 1.林分生長的概念及林分生長量的種類 2.一次調查法確定林分蓄積生長量 3.固定標準地法 4.林分生長的隨機過程與林分表法的實質分析 掌握林分生長量的概念、種類及林分表法、雙因素法計算林分生長量的理論與方法。 理解固定標準地在測算林分蓄積生長量中的作用,了解林分生長的隨機過程及林分表法 的實質。 第九章 角規測樹 1.基本原理 2.常用角規測器 3.用角規測定林分單位面積斷面積 4.用角規測定林分單位面積株數和蓄積量 5.用角規測定林分生長量 6.其他角規測樹方法 掌握角規測樹基本原理,能夠證明多重同心圓原理和擴大園原理。掌握角規繞測技 術。理解角規測定生長量的可行性與誤差估計,了解角規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第十章 林分生長量和收獲量預估模型 1.林分生長量和收獲量預估模型的分類 2.全林分模型 3.徑階分布模型 4.單木生長模型 5.林分生長模型的發展 掌握林分生長過程表、同齡純林收獲表的概念及與標準表的比較。理解林分生長特 性及模型擬合,了解林分生長模型的發展史。 三、考核重點 重點考核伐倒木材積測定、立木材積測定、林分調查因子、林分蓄積測定、角規測樹、 生長概論、單木生長量測定、林分生長量測定等內容。 四、試卷結構 試卷總分:150 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綜合應用的考核。 4 (一)基本概念:30% (二)計算及證明:30% (三)綜合應用及論述: 40% 五、考試方式及時間 考試方式為筆試,時間為 3 個小時。 六、主要參考書目 孟憲宇主編,測樹學(第 3 版),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