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628 綜合化學[含化學基礎(20 分,必選)和無機化學或分析化學(含儀器分析) 或有機化學(各 130 分,任選 1 門)] 一.化學基礎(20 分,必答) 1.考試內容 (1)原子結構: 原子結構的基本理論、多電子原子結構、原子結構與周期系的 關系、元素性質的周期性。 (2)分子結構:價健理論、雜化軌道理論、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分子軌道理 論。 參考書目: 大連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編,無機化學(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第 8-9 章。 2.考試要求 (1)掌握原子結構的基本理論; (2)熟練掌握多電子原子軌道能級、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元素基本性質的變 化規律; (3)熟練掌握價鍵理論、雜化軌道理論、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及分子軌道理論。 3. 題型及分值: 總分:20 分。題型有選擇題、簡答題等。 4. 參考書目: 1.大連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編,無機化學(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以下無機化學或分析化學或有機化學等 3 門課,各 130 分,考生可任選一門作 答。 二.無機化學(130 分,任選) 1.考試內容 化學反應原理: (1)熱化學基本原理及化學動力學基礎。 (2)酸堿平衡及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及應用,氧化還原反應及電化 學基礎。 (3)固體結構及配合物結構的理論及應用。 元素無機化學: (1)s 區元素的通性、s 區元素的單質及化合物的制備、結構及性質。 (2)p 區元素的通性、p 區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備、結構及性質。 (3)d 區元素的通性、d 區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 (4)f 區元素的通性。 2.考試要求 化學反應原理: (1)掌握酸堿、沉淀溶解、配位平衡及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理論及應用。 (2)掌握化學動力學、熱化學、溶度積規則及多重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離子 晶體和分子晶體的特點、結構及性質。 (3)熟練掌握離子極化理論及配合物的基本理論。 元素無機化學: (1)掌握 s 區元素的通性、p 區元素的通性及 d 區元素的通性。 (2)熟練掌握 s 區元素的化合物性質、p 區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備、結構及 性質、d 區元素的單質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備及性質。 3.題型及分值: 總分:130 分。題型有選擇題、計算題、簡答題等。 選擇題:10-20 分;綜合計算題:20-50 分;簡答題:50-100 分。 4. 參考書目: 1.大連理工大學無機化學教研室編,無機化學(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二.分析化學(130 分,任選) 1.考試內容: 化學分析部分: (1)分析化學概論、定量分析中的誤差、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 (2)滴定分析法導論;酸堿滴定法、絡合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法及沉淀滴定 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線、滴定條件、指示劑、結果計算和應用。 (3)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測定過程。 (4)常用分離富集方法的原理及應用。 儀器分析部分: (1)光譜分析:原理、儀器、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 包括原子吸收與原子發射光譜、分子發光分析(包括熒光、磷光和化學發光 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紅外光譜和拉曼光譜法簡介。 (2)電化學分析:原理、儀器、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 包括電位分析法、電解與庫侖分析法、伏安極譜法、電化學傳感器簡介。 (3)色譜分析:原理、儀器、研究進展和發展趨勢。 包括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 (4)核磁共振波譜法基本原理及應用。 (5)質譜法基本原理及應用。 2.考試要求: (1)了解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類; (2) 熟練掌握樣品定量分析的過程以及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和評價;四大滴定 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計算和應用以及常用分離富集方法原理;; (3) 熟練掌握光譜法、電分析化學法、色譜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了解核 磁、質譜法和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3. 題型及分值: 總分:130 分。題型有選擇題、計算題、簡答題等。 選擇題:10-20 分;綜合計算題:20-50 分;簡答題:50-100 分。 4. 參考書目: (1)武漢大學主編.分析化學(第五版,上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朱明華,胡坪編. 儀器分析(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三.有機化學(130 分,任選) 1、考試內容: (1)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及異構現象,包括構造異構和立體異構;環己烷及其 衍生物的穩定構象。 (2)有機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習慣命名法、系統命名法,立體異構體構 型的標記(順/反、Z/E、R/S、D/L 等表示方法)。 (3)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物理性質及制備方法。 (4) 各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 1) 烷烴的自由基取代反應; 2) 烯烴及炔烴的催化加氫、親電加成、自由基加成、硼氫化-氧化反應、 α-H 的反應、氧化反應等; 3) 芳香烴的親電取代反應、芳環上親電取代的定位規律、側鏈的反應; 4) 鹵代烴的親和取代反應、與金屬的反應、消除反應; 5) 醇與活潑金屬的反應、醇與氫鹵酸的反應、醇與鹵化磷的反應、醇的 氧化與脫水; 6) 酚及醚的化學性質; 7) 醛、酮的親核加成反應、還原反應、氧化反應、α-H 的酸性; 8)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學性質; 9) 胺的化學性質、芳香胺的重氮化反應; 10) 糖類化合物的結構及性質; 11) 五元及六元雜環化合物的結構及性質。 (5)各類化合物的紅外及紫外光譜性質。 2. 考試要求: (1) 掌握有機化合物的異構和命名,重點掌握系統命名法,立體異構體的順 反、Z/E、R/S 構型表示方法,了解 D/L 表示方法。 (2) 掌握各類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與理化性質之間的關系,能夠應用官能團的 性質鑒別各類化合物。 (3) 熟練掌握取代反應、加成反應、消除反應、氧化和還原反應、縮合反應、 降解反應、重氮化反應、β-二羰基化合物的性質、Wittig 反應及邁克爾加成 反應,能夠利用有機反應設計合成路線。 (4) 掌握包括親電取代、親核取代(SN1 和 SN2)、親電加成、親核加成、 消除反應(E1 和 E2)等反應的歷程,能夠判斷各種有機反應的歷程。 (5)了解紅外光譜和核磁共振光譜的原理,能夠根據 IR 和 1 H-NMR 光譜數 據結合理化性質推斷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3. 題型及分值: 總 分:130 分。 題型包括:命名題、完成反應、基本概念、鑒別與分離、推導結構、合成、及 反應機理。 分值分配:命名題:10-15 分;完成反應題:35-40 分;基本概念題:20-25 分; 鑒別與分離題:10-15 分;推導結構題:15-20 分;合成題:35-40 分;反應機理題:10-15 分。 4. 參考書目: 《有機化學》(修訂版);伍越寰 李偉昶 沈曉明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出版社;2005.8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