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813 計算機專業基礎 數據結構(120 分) 考查內容: 數據結構主要考查考生以下幾個方面: 1.理解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掌握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其差異,以及各種基本操作 的實現。 2.掌握基本的數據處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能夠對算法進行設計與分析。 3.能夠選擇合適的數據結構和方法進行問題求解。 應掌握的具體內容為: 一、線性表 (一)線性表的定義和基本操作 (二)線性表的實現 1.順序存儲結構 2.鏈式存儲結構 3.線性表的應用 二、棧、隊列和數組 (一)棧和隊列的基本概念 (二)棧和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 (三)棧和隊列的鏈式存儲結構 (四)棧和隊列的應用 (五)特殊矩陣的壓縮存儲 三、樹與二叉樹 (一)樹的概念 (二)二叉樹 1.二叉樹的定義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樹的順序存儲結構和鏈式存儲結構 3.二叉樹的遍歷 4.線索二叉樹的基本概念和構造 5.二叉排序樹 6.平衡二叉樹 (三)樹、森林 1.書的存儲結構 2.森林與二叉樹的轉換 3.樹和森林的遍歷 (四)樹的應用 1.等價類問題 2.哈夫曼(Huffman)樹和哈夫曼編碼 四、 圖 (一) 圖的概念 (二) 圖的存儲及基本操作 1. 鄰接矩陣法 2. 鄰接表法 (三) 圖的遍歷 1. 深度優先搜索 2. 廣度優先搜索 (四) 圖的基本應用及其復雜度分析 1. 最小(代價)生成樹 2. 最短路徑 3. 拓撲排序 4. 關鍵路徑 五、 查找 (一) 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 順序查找法 (三) 折半查找法 (四) B-樹 (五) 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 查找算法的分析及應用 六、 內部排序 (一) 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 插入排序 1. 直接插入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 (三) 起泡排序(bubble sort) (四) 簡單選擇排序 (五) 希爾排序(shell sort) (六) 快速排序 (七) 堆排序 (八) 二路歸并排序(merge sort) (九) 基數排序 (十) 各種內部排序算法的比較 (十一) 內部排序算法的應用 題型和分值 填空題 15%、選擇題 20%、問答題 40%、算法題 25% 參考書目 數據結構 ( C 語言版) 嚴蔚敏 吳偉民 清華大學出版社 計算機組成原理 (30 分) 考查目標 1. 理解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中各部件的內部工作原理、組成結構以及相互連接方式,具有 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 2. 能夠運用計算機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對有關計算機硬件系統中的理論和實際問 題進行計算、分析,并能對一些基本部件進行簡單設計。 考查內容 一、概述 1. 存儲程序概念 2. 計算機硬件的基本組成 3. 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4. 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二、數據的機器層次表示 (一) 數值數據的表示 1. 無符號數 2. 帶符號數(真值和機器數) (二) 機器數的定點表示與浮點表示 1. 定點數的表示 2. 浮點數的表示(包括 IEEE 754 標準浮點數) (三)非數值數據的表示 1. 字符的表示 2. 漢字的表示 (四)十進制數的編碼 (五)數據校驗碼 三、 指令系統 (一) 指令格式 1. 指令的基本格式 2. 定長操作碼指令格式 3. 擴展操作碼指令格式 (二) 指令的尋址方式 1. 有效地址的概念 2. 數據尋址和指令尋址 3. 常見尋址方式 (三)堆棧與堆棧操作 (四)指令類型 1. 程序控制類指令 2. 輸入輸出類指令 (五) CISC 和 RISC 的基本概念 四、數值的機器運算 (一)基本算術運算的實現 1. 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2. 進位的產生和傳遞 3. 并行加法器的快速進位 (二)定點數的運算 1. 補碼定點數的加/減運算 2. 溢出概念和判別方法 3. 定點數的移位操作 4. 定點數的乘/除運算 (三) 浮點數的運算 五、存儲系統與結構 (一) 存儲系統的組成 (二) 主存儲器的組織 1.主存儲器的存儲單元 2.數據在主存中的存放 (三) 半導體隨機存儲器和只讀存儲器 1. SRAM 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2. DRAM 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3. 只讀存儲器 (四) 主存儲器的連接與控制 1. 主存容量的擴展 2. 存儲芯片的地址分配和片選 3. 主存儲器與 CPU 的連接 (五)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 1. Cache 的基本工作原理 2. Cache 和主存之間的映射方式 3. Cache 中主存塊的替換算法 (六) 虛擬存儲器 1. 虛擬存儲器的基本概念 2. 頁式虛擬存儲器 3. 快慢表 六、 中央處理器 (一) CPU 的功能和基本結構 1. CPU 中的主要寄存器 2. CPU 的組成 (二)控制器的組成和實現方法 1.控制器的基本組成 2. 硬布線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區別 (三) 時序系統與控制方式 (四) 微程序控制原理 1. 微程序 2. 微指令和微命令 3. 微指令的編碼方式 4. 微地址的形式方式 (六) 指令流水線 1. 指令流水線的基本概念 2. 指令流水線的基本實現 七、輸入輸出系統 (一)程序查詢方式及其接口 (二)中斷系統和程序中斷方式 1. 中斷的基本概念 2. 中斷請求和中斷判優 3. 中斷響應和中斷處理 4. 多重中斷與中斷屏蔽 5. 中斷全過程 (三)DMA 方式及其接口 1. DMA 方式的基本概念 2. DMA 接口 3.DMA 傳送方法與傳送過程 題型和分值 填空題 20%,選擇題 30%,綜合應用題 50%。 參考書目 計算機組成原理(第 3 版) 蔣本珊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