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試題 科目代碼及名稱: 812-文學理論 適用專業:文藝學、中國現當代文學、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中國古代文學 (請考生在答題紙上答題,在此試題紙上答題無效) 一、專業概念解釋(50 分) 1. 詩無達詁(10 分) 2. 修辭立其誠(10 分) 3. 極簡主義小說(10 分) 4. 人生藝術化(10 分) 5. 陌生化理論(10 分) 二、閱讀下列材料,然后回答所列問題。(50 分) “文如其人”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常見的說法,而西方有個近似的說法叫“風格即人”。 “文如其人”見于宋代文豪蘇軾的《答張文潛書》一文:“子由之文實勝仆,而世俗不知,乃以為 不如;其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為人?!薄拔娜缙淙恕钡拇笠馐钦f,文品大可等同于人品,即你 心里想的是什么便會把你所想的東西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風格即人”是 18 世紀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和文學家德·布封的一句名言。有的人把它翻譯成“風 格就是人”。布封強調作品思想的重要性。他認為那些只描寫“瑣屑對象”的作品,不可能成為“傳世 第 1 頁,共 2 頁 ”之作,當然也不會形成風格。同時,他又強調風格的獨創性。在他看來,那些能夠“脫離作品而轉 入別人手里”的東西,并不是構成風格的重要因素;只有那些只有他有而別人無法獲得也無可取代的 東西,才能形成風格。 1. 簡述“文如其人”的詩學內涵及思想沿襲。(10 分) 2. 細致辨析“文如其人”對應的文學創作的復雜情境,綜合評述“文”與“人”的相容 與相異,以及文藝創作中的“文”與“德”的融合與分離現象。字數不超過 1000 字。(40 分) 三、20 世紀法國著名文學理論家與思想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是 法國結構主義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于 1967 年提出的著名理論——“作者已死”對西 方文學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試析這一理論的基本內涵與價值所在。(35 分) 四、當今時代,很多人感嘆文學研究的沒落,同時,很多發達國家的文學研究者又在艷羨 中國學界的幸運——每年有那么多年輕人入行、國家有那么多經費投入等。試以一個文學 研究者的身份,瞻望你將專門學習或從事的人文學術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定位與價值。(15 分) 第 2 頁,共 2 頁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