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業務課考研大綱 考試科目: 無機及分析化學 科目代碼: 一、考試性質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是為高等學校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其中,無機及分析化 學屬我校進行命題的考試。它的評價標準是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 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較扎實的無機及分析化學基礎知識。 二、 參考書目 《無機及分析化學》,鐘國清編,科學出版社,2006 年 二、考試內容范圍 要求考生熟悉和掌握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能根據這些理論和原 理解釋無機化合物結構與性質、無機化合物之間的相互轉變之間的關系規律等。這些基 本內容在基礎無機及分析化學中都有所反映,包括:(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關系、化學平 衡、化學反應速率等;(2) 用宏觀規律處理化學反應中的四大平衡體系,涉及:酸堿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氧化-還原平衡和配合平衡;(3)物質結構和存在的形式:分子結構、固 體結構。 三、 評價目標 無機及分析化學在考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這些基 礎知識觀察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生應能熟練掌握和理解無機及分析化學的基本理 論、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及計算等,根據相關實驗現象及變化能總結歸納出相關的規律 和結論。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答題時間:180 分鐘 試卷滿分為 150 分 四、考試綱要 無機及分析化學的主要復習要點如下: (一) 氣體、溶液和膠體 1、熟悉道爾頓分壓定律; 2、熟悉溶液的組成量度及等物質的量規則; 3、理解稀溶液的依數性及其應用; 4、了解膠體溶液的性質、膠團的結構、溶膠的穩定性與聚沉。 (二) 化學熱力學初步 1、了解熱力學術語和基本概念:系統和環境、狀態和狀態函數、過程、相等; 2、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 3、掌握焓、焓變和熱化學反應方程式等概念,能運用 Hess 定律計算反應焓變。 (三) 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1、了解有關反應速率的概念、反應速率理論。 2、熟悉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3、了解化學平衡的概念,掌握標準平衡常數 KΘ 的意義、表示方法及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 4、利用化學反應的等溫方程式計算 Δ rGm 并判斷反應方向,比較 Q 和 KΘ 的大小判斷反應進 行的方向。 5、了解濃度、溫度、壓力對平衡常數及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四)物質結構基礎 1、了解核外電子運動的特殊性,了解波函數、軌道、能級、能層、能級組等概念,掌握四個 量子數的物理意義; 2、掌握能級圖和核外電子排布規律,能夠正確書寫常見元素的名稱、原子的核外電子構型以 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能用原子結構理論來解釋元素某些性質的周期性變化規律; 4、了解離子鍵的本質和特征; 5、掌握現代價鍵理論,能用軌道雜化理論來解釋一般分子化合物的空間構型; 6、了解分子間力和氫鍵產生的原因以及對物質性質的影響,分清化學鍵與分子間力的區別; 7、了解四大晶體類型的特征和性質。 (五)酸堿反應及酸堿滴定法 1、了解酸堿理論發展概況、掌握酸堿質子論; 2、弄清弱電解質解離常數及解離度的意義和影響因素; 3、能用化學平衡移動原理分析酸堿在水溶液中的解離平衡和同離子效應對解離平衡的影響; 4、熟練掌握弱酸、弱堿溶液有關離子濃度的計算; 5、熟練掌握緩沖作用原理及有關計算; 6、熟悉滴定分析法中有關基本概念,掌握滴定分析計算的依據以及有關計算; 7、理解各種酸堿滴定曲線、掌握其準確滴定的判據,并能選出適宜的指示劑; 8、熟悉常用標準酸、堿溶液的配制與標定方法。 (六)沉淀溶解平衡及在定量分析中的應用 1、掌握溶度積原理、溶度積規則及有關沉淀溶解平衡的計算; 2、了解莫爾法、佛爾哈德法以及吸附指示劑法的基本原理和特點,熟悉沉淀滴定法的應用和 計算; 3、初步了解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重量分析法的應用。 (七)氧化還原平衡與氧化還原滴定法 1、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基本概念,能配平氧化還原方程式; 2、理解電極電勢的概念,熟悉能斯特公式及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掌握電極電勢的有關應用; 3、了解原電池電動勢與吉布斯函數變的關系; 4、了解元素的電勢圖及其應用; 5、熟悉常用氧化還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應用。 (八)配位平衡與配位滴定法 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的價鍵理論;配離子的配位解離平衡 2、 重點掌握配位滴定法、EDTA 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副反應系數和條件穩定常數 、配位滴定曲線、金屬指示劑、提高配位滴定選擇性的方法和配位滴定法的應用。 五、參考書 參考書為:《無機及分析化學》,鐘國清編,科學出版社,2006 年 《無機及分析化學學習指導》鐘國清編,科學出版社,2006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