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873 儀器綜合考研大綱(2017 版) 一、考試組合 本科目考試有以下三個選項:A——數字電子技術部分占 75 分, B——自動控制原理部 分占 75 分,C——工程光學部分占 75 分。 報考考生可在 A、B、C 三個選項中任選兩項,共 150 分。 二、數字電子技術部分考研大綱 (一)主要內容及基本要求 1. 邏輯代數基礎 ? 邏輯代數基本邏輯運算、符號表示,基本公式及常用公式,邏輯代數的四種表示方 法及轉換; ? 邏輯函數化簡法:公式法和卡諾圖法,具有約束項的卡諾圖法化簡,多輸出邏輯函 數的卡諾圖化簡; 2. 門電路 ? TTL 與非門的工作原理、輸入信號噪聲容限及抗干擾能力、輸入端負載特性、平 均傳輸時間、動態尖峰電流及其解決措施、有源泄放電路、抗飽和肖特基電路。 ? OC 門上拉電阻的計算,三態門的使用特點及應用。 ? MOS 門電路特點,傳輸門工作原理及應用。 3. 組合邏輯電路 ? 組合邏輯電路分析與設計方法。 ? 全加/全減器工作原理及其在函數發生方面的應用,數據選擇器和譯碼器工作原理 及其擴展以及在函數發生方面的應用,編碼器工作原理及其在組合邏輯電路中的應 用。 4. 觸發器 ? RS 觸發器、JK 觸發器、D 觸發器、T 觸發器和 T’觸發器的功能、特性方程、特性 表、約束條件、工作條件。 ? 同步觸發器的空翻現象,主從觸發器的一次變化問題。 ? 會認各類觸發器的符號,會進行各類觸發器的相互轉換。 5. 時序邏輯電路 ? 時序邏輯電路的概念。 ? 寄存器、計數器工作原理。 ? 同步時序電路分析,異步時序電路分析,自啟動判斷。同步時序邏輯電路的設計, 有輸入變量的同步時序電路設計,會從實際問題出發進行邏輯抽象、狀態分配、等 價狀態合并、會畫次態卡諾圖、輸出卡諾圖,求輸出方程、驅動方程,畫邏輯圖, 檢查自啟動,會自啟動設計。 ? 熟悉集成計數器(74LS160、74LS161、74LS290)的功能端的使用,會使用其分 析和設計時序邏輯電路。會使用異步復位法、預置數法設計,會采用串行進位方式 和并行進位方式設計電路。 6. 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 ? 555 時基電路工作原理。 ? 施密特觸發器、單穩態觸發器、多諧振蕩器的工作特性。 ? 掌握如何用 555 電路構成施密特觸發器、單穩態觸發器、多諧振蕩器,會認圖形符 號。 ? 施密特觸發器:會畫電壓傳輸特性圖 ? 單穩態觸發器和多諧振蕩器:會畫電壓波形圖,會計算輸出脈沖周期和占空比并會 通過調整電路參數調整周期。 7. 半導體存儲器 ? ROM 類型及使用 ROM 設計邏輯電路。 ? EPROM 地址擴展和位擴展方法。 8. 模數-數模電路 ? 梯形、倒梯形 DAC 工作原理,會計算 D/A 轉換電壓,會計算 D/A 轉換器的轉換 精度。 ? 掌握并聯比較式 ADC、逐次漸進式 ADC 和雙積分型 ADC 的轉換過程,幾種類型 ADC 的轉換精度、轉換速度的比較。會畫電壓轉換波形圖,會根據圖形求輸出數 字量。 三、自動控制原理部分考研大綱 (一) 復習內容及基本要求 1.自動控制的一般概念 主要內容:自動控制的概念;基本控制方式:開環、閉環(反饋)控制;自動控制的性能要 求。 基本要求:掌握反饋控制原理與動態過程的概念;由給定物理系統建數學模型和原理方塊圖。 2.數學模型 主要內容:傳遞函數及動態結構圖;典型環節的傳遞函數;結構圖的等效變換、梅森公式。 基本要求:掌握典型環節的傳遞函數;閉環系統動態結構圖的繪制;熟練結構圖的等效變換。 3.時域分析法 主要內容:典型響應及性能指標、一、二階系統的分析與計算。系統穩定性的分析與計算: 勞斯、赫爾維茨判據。穩態誤差的計算。 基本要求:掌握典型響應(以一、二系統的階躍響應為主)及性能指標計算;系統參數對響 應的影響;熟練應用勞斯、古爾維茨判據;系統穩態誤差、終值定理的使用條件。 4.根軌跡法 主要內容:根軌跡的概念與根軌跡方程;根軌跡的繪制法則;零、極點分布與階躍響應性能 的關系。 基本要求:掌握根軌跡法則,熟練根軌跡的繪制;利用根軌跡估算階躍響應的性能指標。 5.頻率響應法 主要內容:線性系統的頻率響應;典型環節的頻率響應及開環頻率響應;Nyquist 穩定判據 和對數頻率穩定判據;穩定裕度及計算;閉環幅頻與階躍響應的關系,峰值及頻寬的概念; 開環頻率響應與階躍響應的關系,三頻段(低頻段,中頻段和高頻段)的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典型環節和開環系統頻率響應曲線(Nyquist 曲線和對數幅頻、相頻曲線)的 繪制;系統穩定性判據(Nyquist 判據和對數判據);熟練相穩定裕度和模穩定裕度的計算; 明確最小相位和非最小相位系統的差別,掌握截止頻率和帶寬的概念。 6.線性系統的校正方法 主要內容:系統設計問題概述;串聯校正特性及作用:超前、滯后及 PID;校正設計的頻率 法及根軌跡法;反饋校正的作用及計算要點。 基本要求:掌握校正裝置的作用及頻率法的應用;掌握以串聯校正為主,反饋校正為輔的設 計方法;掌握以頻率法為主,根軌跡法為輔的計算方法。 7.線性連續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方法 主要內容:狀態方程的列寫;狀態方程的解(矩陣指數及其性質);系統等價變換;狀態方 程與傳遞函數的關系;系統的可控性、可觀性及其判據;狀態反饋及極點配置。 基本要求:對于單輸入單輸出線性定常連續系統,熟練運用系統可控性、可觀性判據,掌握 狀態反饋及極點配置方法。 四、工程光學部分考研大綱 一、復習內容及基本要求 1、應用光學的基本定律與成像概念 主要內容:掌握應用光學的基本定律,成像的基本概念和完善成像條件,光路計算 與近軸光學系統,球面光學成像系統。 基本要求:掌握應用光學的四個基本定律,近軸光線的光路計算及球面光學成像系 統的物象位置關系。 2、理想光學系統 主要內容: 掌握理想光學系統與共線成像理論,理想光學系統的基點與基面,理想 光學系統的物像關系,理想光學系統的放大率,理想光學系統的組合, 透鏡。 基本要求:掌握實際光學系統的基點位置和焦距計算,各類透鏡的光學性質,圖解 法求像、解析法求像,理想光學系統的組合及放大率。 3、 平面與平面系統 主要內容:掌握平面鏡成像、平行平板、反射棱鏡、折射棱鏡與光楔。 基本要求:掌握平面鏡、平行平板、反射棱鏡、折射棱鏡與光楔的成像特性。 4、 光學系統的光束限制 主要內容:掌握照相系統和光闌,望遠鏡系統中成像系統的光束的選擇,顯微鏡系 統中的光束限制與分析。 基本要求:掌握與成像光束位置和大小相關的術語概念,以及照相系統、望遠鏡系 統、顯微鏡系統中的光束限制與分析。 5、 典型光學系統與現代光學系統 主要內容:掌握眼睛及其光學系統的特性,對放大鏡、顯微鏡系統、望遠鏡系統、 目鏡、攝影系統、投影系統的物鏡和目鏡的結構型式及其主要光學參數 深入理解。掌握光電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光學特性。 基本要求:掌握眼睛、放大鏡、顯微鏡系統、望遠鏡系統、攝影系統的成像原理及 其主要光學參數;并掌握光電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光學特性。 6、 光的電磁理論基礎 主要內容:掌握光的電磁性質、光在電介質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規律;掌握光波 的疊加定律和疊加條件,深入理解干涉、拍頻、駐波、偏振等各種現象 的產生條件和現象;理解單色光、準單色光、復色光等光波的傅立葉變 換。 基本要求:掌握光的電磁波理論基本概念,學會用數學方法描繪波的疊 加。 7、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統 主要內容:理解光波的干涉條件,掌握楊氏干涉實驗的產生條件和試驗現象;掌握 干涉條紋的可見度的定義和影響因素;掌握平板的雙光束干涉的基本原 理,學會分析典型的雙光束干涉系統及其應用;深入理解平行平板的多 光束干涉的基本原理,了解其應用。 基本要求:掌握等傾干涉和等厚干涉的工作原理和應用方法;了解雙光束干涉條紋 的形成原理和影響條紋質量的因素;掌握多光束干涉的工作原理。 8、 光的衍射 主要內容:了解光波的標量衍射理論,掌握典型孔徑的夫瑯和費衍射的工作原理和 現象;理解光學成像系統的衍射和分辨本領之間的相互關系;掌握多縫 夫瑯和費衍射的工作原理和試驗現象,學會衍射光柵的分析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掌握夫瑯和費單縫、雙縫衍射和圓孔衍射的工 作原理和在工程技術中的應用方法;了解衍射光柵和光柵光譜儀。 9、 光的偏振和晶體光學基礎 主要內容包括:偏振光概述;光在晶體中的傳播;光波在晶體表面的折射和反射(惠 更斯做圖法求取光線方向);晶體偏振器件;偏振的矩陣表示;偏振光 的變換和測定; 基本要求:掌握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和偏振器件的基本原理;了解基本的偏振現象(馬 呂斯定律和偏振干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872攝影測量與遙感綜合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891數學專業綜合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