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理論類課程大綱 課程名稱:自動化專業概論 一、課程概況 所屬專業: 自動化 開課單位: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課程類型: 專業基礎課程 課程代碼: 0845050 開課學期: 1 學分: 0.5 學時: 6 核心課程: 是 擬使用教材: 萬百五.自動化(專業)概論.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9 國內(外)現有教材: 1.馮純伯.自動化技術.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9 2.錢學森,宋?。こ炭刂普?修訂版).科學出版社.1998.5 3.N.維納著,郝季仁譯.控制論.科學出版社,北京,1963。 學習參考資料 1.孫自強.生產過程自動化及儀表.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5 2.汪晉寬/于丁文/張健編.自動化概論.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6 年 2 月第 1 版 二、課程描述(300 字以內) 本課程是自動化專業的入門課程,主要介紹自動化專業的總體概況,包括自 動化專業的研究內容、作用與重要性、專業特點以及與其他專業的關系、培養計 劃等,同時介紹自動控制的歷史與發展以及對自動控制的未來進行展望。通過本 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學習內容,了解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及計劃,以 及畢業后可能的就業去向,為以后的學習指明方向、打下基礎。 三、課程目標 (1)了解自動化專業的研究內容,理解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思想; (2)了解自動化專業的學科特點,理解自動化專業與其它專業的關系; (3)了解自動化專業的培養目標及培養計劃,了解自動化專業的主要課程; (4)了解自動控制的歷史與發展過程。 四、教學要求 授課教師將按照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有關要求做好課程教學各項工作,嚴格按 照課表規定的時間、地點上課,不遲到、不早退,將根據本大綱要求,認真備課 完成教案與講稿編寫等各項課前準備工作;授課過程力求內容充實、概念準確、 思路清晰、詳略得當、邏輯性強、重難點突出,力戒平鋪直敘、照本宣科,同時 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和課堂教學效果信息的反饋,實現教與學的雙向互動; 同時將結合課程目標要求,做好考核內容設計,并嚴格按照本大綱要求做好出勤 率統計、作業評價等各項工作。 學習是大學生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學生應根據課程大綱要求制定本門課程學 習計劃,加強學業管理,嚴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主動適應課程學習 要求。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不遲到、不早退,無正當理由不請假,上課認真聽講, 不做任何與課堂教學無關事宜,不使用手機,積極與授課教師進行教學互動,同 時利用課余時間做好預習、復習、課外書籍閱讀等工作,主動與同學開展合作學 習,認真完成任課教師布置的課程作業。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本課程為考查課。擬采取結構評分方式,總成績=平 時成績 + 課程論文 + 期末考試成績。平時成績比例不超過 30%。其中平時成 績由書面作業以及考勤組成,課程論文 3000~5000 字,由任課教師確定,成績 比例不超過 20%。期末考試采取開卷考試的形式,試卷命題以課程教學大綱與 知識點范圍為依據。 六、課程內容 第一章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素質要求 (授課時間:第一學期 1 學時) 教學目標:自動化專業及專業培養目標、當前自動化類專業對培養人才的素質要求。科學、 技術等系列基本概念,人才培養素質要求,自動化基本術語。 教學重點:專業培養目標及人才素質要求、自動化一些術語。 教學難點:無 學時:課堂教學 1 學時,課外自主學習時間不少于學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 主要內容:(1)自動化專業簡介 (2)自動化專業培養目標 (3)自動化基本術語 學習方法: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小組討論 第二章自動化的概念和發展簡史 (授課時間:第一學期 1 學時) 教學目標:掌握控制自動化的概念,了解我國古代自動裝置、控制和自動化技術發展簡史、 中國的自動化教育和科研機構。了解控制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歷史及各階段的特 征。 教學重點:控制與自動化概念。 教學難點:對控制與自動化概念的理解。 學時:課堂教學 1 學時,課外自主學習時間不少于學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 主要內容:(1)我國古代自動化技術發展簡史 (2)中國的自動化教育和科研機構 (3)控制及其自動化的發展歷史及各階段的特征 (4)控制與自動化概念 學習方法: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小組討論 第三章自動控制系統的類型和組成 (授課時間:第一學期 2 學時) 教學目標:了解各種類型自動控制系統組成及特點、自動化儀表、自動化控制與遠距離控 制。 教學重點:恒值自動調節系統、程序自動控制系統、隨動系統(伺服系統)、自動控制系 統的組成及概念、自動化儀表的特點。 教學難點:對恒值自動調節系統、程序自動控制系統、隨動系統(伺服系統)、 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及概念的理解。 學時:課堂教學 2 學時,課外自主學習時間不少于學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 主要內容:(1)恒值自動調節系統 (2)程序自動控制系統 (3)隨動系統(伺服系統) (4)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 (5)自動化儀表 (6)控制器控制和計算機控制 (7)遠距離控制 學習方法: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小組討論 第四章控制方法 (授課時間:第一學期 2 學時) 教學目標:了解自動控制系統的行為描述、反饋控制和擾動補償控制、比例積分微分控制、 最優控制、自適應控制、智能控制、非線性系統及其控制。 教學重點:自動控制系統的行為描述方法、反饋控制和擾動補償控制的概念、比例積分微 分控制含義。 教學難點:對反饋控制和擾動補償控制的概念、比例積分微分控制含義的理解。 學時:課堂教學 2 學時,課外自主學習時間不少于學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 主要內容:(1)自動控制系統的行為描述 (2)反饋控制 (3)擾動補償控制 (4)比例積分微分控制 (5)最優控制 (6)自適應控制 (7)智能控制 (8)非線性系統及其控制 學習方法: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小組討論 第五章 控制和自動化的展望 (授課時間:第一學期 2 學時) 教學目標:了解控制與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范疇。了解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機器人應用于 生產和生活各方面、高速列車和太空飛行器的智能控制、虛擬現實技術、巡航 導彈和預警飛機、數字地球與機敏傳感網絡。 教學重點:以機器人為例,掌握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趨勢。 教學難點:無 學時:課堂教學 2 學時,課外自主學習時間不少于學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 主要內容:(1)控制與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范疇 (2)計算機制成制造系統 (3)機器人應用于生產和生活各個方面 (4)調整列車和太空飛行器的智能控制 (5)虛擬現實技術 (6)巡航導彈和預警飛機 (7)數字地球與機敏傳感網絡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安徽師范大學自動化本科專業運動控制系統課程大綱本科教學大綱
下一篇文章: 安徽師范大學自動控制原理本科教學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