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安徽師范大學中國當代文學本科教學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海考區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國現代文學》課程教學大綱
課程名稱:中國現代文學 China Modern Literature
課程編號:0111007
課程學時:79
適用專業: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
建議教材:朱棟霖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 1917—2000(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謝昭新、吳尚華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上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開課單位:皖江學院中文系
一、課程的性質與任務
課程性質:專業基礎課
課程任務:中國現代文學是一門以文學作品鑒賞與分析為主兼及文學史基礎知識的課
程。本課程選擇現代文學史上有較高思想價值、審美價值,代表了不同體裁、不同文學思潮
流派的作品進行精講。講授過程中,聯系作家的創作背景、創作思想和創作特點,引導學生
了解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路徑及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風格的演變,掌握相應的文學史
知識,提高學生分析和鑒賞中國現代文學作品的能力。本課程和其它文學類課程相輔相成,
旨在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文學修養以及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
二、課程的基本內容及要求
第一章 五四文學革命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五四文學革命的發生
一、中國近代文學對新文學出現的準備。
二、新文化運動和《新青年》。
三、五四文學革命對中國現代文學和現代文化具有重大的意義。
第二節 20 年代的社團與流派
一、文學研究會、創造社、新月社等。
二、早期人生派小說和鄉土小說派,早期浪漫派小說,早期浪漫主義詩歌,語絲文體,
早期白話詩,鴛鴦蝴蝶派。
三、20 年代的文學論爭。
四、20 年代文學的總體特征。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新文化運動和《新青年》,20 年代的主要文學社團和流派,20 年代文學的總體特
征。
難點:五四文學革命對中國現代文學和現代文化具有的重大意義。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五四文學革命對中國現代文學和現代文化的重大的意義,理解 20 年代文學論爭的
2
緣由和基本內容,掌握 20 年代文學的總體特征。
思考題:
1.五四文學革命對中國現代文學和現代文化具有的重大意義。
2.簡述 20 年代文學的總體特征。
第二章 20 年代小說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一、20 年代小說概述。
二、葉紹鈞、許地山等人小說創作?!杜讼壬陔y中》中的潘先生形象?!赌邿ㄖ分械?br/>倪煥之形象。葉紹鈞小說的藝術特點。許地山的《命命鳥》、《綴網勞蛛》等小說。許地山早
期小說的藝術特色。
三、郁達夫的小說創作。《沉淪》與《春風沉醉的晚上》。郁達夫抒情小說的主要特征:
自我的寫真;感傷的抒情;結構的散文化;流利、清新的文筆。
第二節 魯迅的小說創作
一、魯迅的文學創作道路。
二、《狂人日記》、《傷逝》等。
三、《吶喊》和《彷徨》的思想內容與藝術成就。
四、《故事新編》:將神話英雄與圣賢人物還原為常人、凡人的本相;“古今雜糅”法;
莊嚴與荒誕構成復調。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潘先生在難中》中的潘先生形象。郁達夫抒情小說的主要特征?!秴群啊?、《彷徨》
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征,對于中國現代文學史的意義。
難點:魯迅小說的藝術特征。許地山小說的宗教色彩。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 20 年代小說的概況,理解魯迅、郁達夫的代表性小說,掌握 20 年代主要小說家各
自小說的主要特征。
思考題:
1.《吶喊》、《彷徨》的思想內涵和藝術成就。
2.郁達夫自敘傳小說的藝術特征。
第三章 20 年代新詩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一、早期白話新詩。胡適的《嘗試集》是新詩運動中的第一本白話詩集。思想內容和藝
術特征。早期浪漫主義詩歌。湖畔派詩人。小詩派。新月詩派。
二、早期象征派是二十年代一個重要的詩歌流派。李金發是早期象征詩派的代表詩人。
第二節 郭沫若的詩歌創作
一、我國現代詩歌的先驅。他的早期詩歌創作量豐富,主要有《女神》、《星空》、《瓶》、
《恢復》等。這些作品依照風格可分三類。
二、《鳳凰涅槃》的主題及浪漫主義風格。
三、《女神》的主題內容?!杜瘛肥俏逅臅r代詩的宣言?!杜瘛返乃囆g成就, 在中國
3
新詩史上的獨特意義。
第三節 徐志摩、聞一多的詩歌創作
一、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主要的作品集有《志摩的詩》、《猛虎集》等。 徐志
摩的《雪花的快樂》。詩作在思想內容上表現了對自由、美與愛的追求。徐志摩詩歌的藝術
成就。
二、聞一多,新月派詩人,主要作品有詩集《紅燭》和《死水》。聞一多的新詩格律的
主張。《死水》一詩的主題及美學風格。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郭沫若詩歌創作的思想和藝術成就。徐志摩詩歌的美學特點。
難點:聞一多新格律詩的主張對新詩發展的意義。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 20 年代新詩的發展概況,理解郭沫若、徐志摩、聞一多詩歌的總體特征,掌握聞
一多新格律詩對新詩發展的意義。
思考題:
1.《嘗試集》的藝術成就和不足。
2.《鳳凰涅槃》的主題及浪漫主義風格。
3.結合《沙揚娜拉十八首》談談徐志摩創作的基本特色。
第四章 20 年代戲劇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20 年代戲劇概述
一、中國現代話劇發端于留日學生發起組織的春柳社,早期稱為文明新戲。上海盛行的
文明新戲具有濃厚的商業氣息,導致受到社會的唾棄。文明新戲沒落后出現愛美劇。娜拉劇
型的出現。
二、丁西林等人的創作。
第二節 田漢的創作
一、南國社。
二、《獲虎之夜》、《名優之死》與《南歸》。
三、感傷的基調與兩組形象。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早期話劇的基本形態特征。社會問題劇。田漢早期劇作中的兩組形象。
難點:娜拉劇型。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早期話劇的基本形態特征和社會問題劇的概念,理解田漢劇作的創作特點,掌握娜
拉巨形的主要特征。
思考題:
1.什么是娜拉劇型?
2.田漢戲劇的創作特點。
第五章 20 年代散文
課程教學內容:
4
第一節 概述
一、語絲文體:語絲社,《語絲》,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等的雜感小品文,短小,精悍,
犀利,幽默,潑辣,進行“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
二、美文,周作人所提倡。俞平伯《燕知草》,朱自清《背影》,冰心《往事》,許地山
《空山靈雨》等。梁遇春是這一時期的重要散文家。
第二節 周作人、朱自清的散文創作
一、周作人對現代文學的貢獻首先在于他對“美文”的倡導。周作人出版的散文、雜文、
評論集有二十多種。主要散文集有《自己的園地》等。周作人的前期散文可分為注重議論、
批評的雜感和偏于敘事抒情的小品兩類。周作人的《烏篷船》。“平和沖淡”的藝術特點。
二、朱自清的散文?!逗商烈股贰ⅰ侗秤啊返茸髌?。其文藝性散文可分為兩類:記敘性
的散文,寫景的散文。藝術成就。
三、冰心的散文?!皭鄣恼軐W”。
第三節 魯迅的散文創作
散文詩集《野草》。《秋夜》中的各種形象及其象征意義?!兑安荨敷w現了魯迅的哲學,
思想內容深刻復雜。廣泛采用象征的手法,是一部現代主義的杰作。《朝花夕拾》是一組回
憶性散文。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周作人和朱自清散文的藝術風格。魯迅《野草》的思想內容。
難點:《野草》的象征主義手法的運用。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 20 年代散文的概況,理解周作人和朱自清散文的藝術風格。
思考題:
1.周作人散文的藝術成就。
2.結合《荷塘月色》談談朱自清散文藝術的獨特性。
第六章 30 年代小說(一)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30 年代小說概述
一、30 年代小說成熟、繁榮的原因。
二、30 年代的小說流派。1.普羅小說。蔣光慈的小說。左聯青年作家群。柔石的《為
奴隸的母親》。2.社會剖析小說。吳組緗、沙汀的小說。3.京派小說。4.東北流亡作家群。
蕭紅作品有《生死場》、《呼蘭河傳》等。小說主要表現其家鄉呼蘭河的百姓和自然,表現那
里的人民的生命狀態。也表達了作家內心的寂寞?!逗籼m河傳》散文化的特點和獨特視角。
第二節 丁玲等的小說
一、《莎菲女士的日記》中的莎菲形象。丁玲小說的特色。
二、張天翼的《華威先生》。高超的諷刺藝術。
第三節 新感覺派小說
1930 年代運用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形式表現都市生活的一個小說流派,主要人物有穆時
英、施蟄存、劉吶鷗?!睹酚曛Α返男睦矸治?。
5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莎菲形象?!度A威先生》高超的諷刺藝術。
難點:《呼蘭河傳》的文體特點。新感覺派小說的現代主義特征。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 30 年代小說成熟繁榮的原因,理解 30 年代主要小說流派各自的特點,掌握丁玲小
說的特色和新感覺小說的特點。
思考題:
1.試析《莎菲女士的日記》中的莎菲形象。
2.《呼蘭河傳》的文體特點。
3.新感覺派小說的現代主義特征。
第七章 30 年代小說(二)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老舍的小說創作
一、創作歷程和思想藝術的的發展演變。
二、老舍的小說具有鮮明的思想和藝術特征。
三、《駱駝祥子》。祥子和虎妞的形象;祥子悲劇的原因及意義。
第二節 茅盾的小說創作
一、茅盾的創作歷程和思想內容藝術風格的演變。
二、《子夜》。吳蓀甫的形象;中國現代小說題材重大性和主題史詩性的開創者;刻劃人
物的心理狀態;藝術結構宏偉而謹嚴。
三、《春蠶》的主題及人物形象。
第三節 巴金的小說創作
一、早期青春小說的創作。
二、《激流三部曲》等家族小說是巴金小說創作的主體。《家》的主題,覺新、覺慧的形
象,藝術風格。
三、《寒夜》中的曾樹生、汪文宣的形象?!俄瑘@》中的楊夢癡形象 。
第四節 沈從文的小說創作
一、沈從文小說創作概述,有 30 多個小說集。其作品大致可分為兩個相互映照的世界:
病態的都市世界與美好的湘西世界。
二、《邊城》的人性美與藝術成就。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老舍、茅盾、巴金、沈從文等作家的創作特性。老舍小說的京味?!哆叧恰返娜?br/>性美。
難點:祥子形象的悲劇根源。學術界對《子夜》的不同評價。覺新形象的復雜性。對楊
夢癡形象的評價。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老舍、茅盾、巴金的代表作品和創作特性,理解《邊城》的人性美和祥子形象的悲
劇根源,掌握沈從文小說的藝術成就。
6
思考題:
1.老舍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
2.茅盾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
3.試比較巴金小說《家》與《憩園》在選題、敘述和情感表達上的異同。
4.《邊城》的人性美表現在哪些方面?
第八章 30 年代新詩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一、左翼詩歌是 1930 年代重要的詩歌群體。
二、現代派詩主要表現“現代情緒”。這是一個現代主義的詩歌流派,它標志著現代主
義在中國詩歌創作中的成熟。1930 年代的詩歌創作還有后期新月派。
第二節 戴望舒、卞之琳的詩歌創作
一、戴望舒是中國現代派的代表詩人,是《現代》雜志的主要成員之一。主要詩集有《望
舒草》、《我底記憶》、《災難的歲月》等。
二、戴望舒的詩歌無論從藝術還是思想內容上都可分為兩個時期:早期詩歌注重表達自
我的苦悶,憂郁情緒,帶有自戀傾向;后期(抗戰時期)從抒發個人苦悶轉向對國家民內容
的表達。早期的詩歌受新月派唯美主義影響,注重詩歌音節。20 年代末期,詩學思想發生
變化。戴望舒現代主義詩歌的特征。
三、《雨巷》、《我用殘損的手掌》的主題與藝術特點。
四、卞之琳的詩歌創作。卞之琳詩歌內容與詩藝技巧。
課程教學要求:
理解這一時期現代派詩歌的主要特征,掌握戴望舒詩歌運用象征進行抒情的特征。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現代派的主要特征。戴望舒的現代主義創作。
難點:戴望舒詩歌運用象征進行抒情的特征。
思考題:
1.比較戴望舒早期的《雨巷》和 40 年代創作的《我用殘損的手掌》在選材和風格上的
差異。
2.為什么說現代派標志著現代主義在中國詩歌創作中的成熟?
第九章 30 年代戲劇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一、上海戲劇協社在應云衛的領導下排演莎士比亞劇作;辛酉劇社,南國劇社,上海藝
術劇社等演出活動。
二、“國防戲劇”的提出和創作演出。
三、夏衍的《上海屋檐下》。
第二節 曹禺的話劇創作
7
一、曹禺,中國現代戲劇藝術成就的集大成者。主要劇作有《雷雨》、《日出》、《原野》
等。 《雷雨》是曹禺的成名作,也被看作是他的代表作;《雷雨》的主題;周樸園、蘩漪的
形象;《雷雨》的結構藝術?!度粘觥返闹黝};陳白露形象?!对啊放c《北京人》。
二、曹禺創作的藝術成就及對現代戲劇的貢獻。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國防戲劇。曹禺的話劇創作。
難點:曹禺話劇戲劇情景的設計。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曹禺的話劇創作概況,理解曹禺創作的藝術成就,掌握國防戲劇的特點。
思考題:
1.《上海屋檐下》對時代風貌的展現。
2.曹禺劇作的主要藝術成就。
第十章 30 年代散文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一、豐子愷、李廣田、陸蠡等的散文創作。
二、瞿秋白等人的雜文創作。
三、夏衍等的報告文學創作。
第二節 魯迅雜文
一、魯迅雜文的思想內容。
二、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詩與政論的結合;從“砭錮弊”的立意出發,塑造出了否定
性的類型形象體系;幽默諷刺和曲折冷峭的語言。
第三節 林語堂、何其芳的散文創作
一、林語堂,早期的語絲派的重要成員,早期散文結集主要有《翦拂集》、《大荒集》。
早年提倡自由民主,具有的時代戰斗精神。30 年代創辦《論語》、《人間世》等雜志,提倡
“幽默”和“性靈”小品。作品抒寫大眾日常生活,有閑適傾向。藝術成就。
二、何其芳,中國 30 年代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家和詩人。主要有《畫夢錄》等。在他 30
年代的抒情散文中,主要抒寫孤獨者靈魂的獨語、內心的波動和空靈的幻想。藝術特征。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林語堂、何其芳的散文創作特點。
難點: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 30 年代散文的主要作家作品,理解魯迅雜文的藝術特色,掌握林語堂、何其芳的
散文創作特點。
思考題:
1.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
2.林語堂散文的藝術特征。
3.何其芳早期散文的特征。
第十一章 40 年代小說
課程教學內容:
8
第一節 概述
一、抗戰是 1940 年代的時代主題,而這一時期的小說創作也體現了這一時代的特征。
這一時期出現了大量的抗戰題材的小說創作。七月派小說是抗戰時期出現的重要的小說流
派。
二、解放區出現的兩個小說流派:荷花淀派、山藥蛋派。
三、社會剖析和世情諷刺小說。人生探索的小說。后期浪漫派小說。淪陷區的藝文志派。
第二節 錢鐘書和張愛玲的小說創作
一、錢鐘書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圍城》等。在題材和主題上,錢鐘書善于在廣闊
的生活背景下,精細入微地描繪中國知識分子的眾生相,無情揭示人性的弱點和人生、社會
的荒涼。通過主人公方鴻漸的命運變遷,藝術地概括了 20 世紀 30 年代末至 40 年代的半封
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一代歐化知識分子的特征和命運。藝術成就。
二、張愛玲,主要作品有小說集《傳奇》和散文集《流言》等?!督疰i記》中的曹七巧
形象;藝術特色。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第三節 張恨水與通俗小說創作
一、現代通俗小說概述。
二、張恨水是現代通俗小說集大成者?!督鸱凼兰摇返刃≌f。
第四節 趙樹理、孫犁的小說創作
一、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等。表現土地革命中的解放區生活,表現
農民的形象,表現農村的矛盾,以及農民當家作主的必然性。他的小說具有顯著的民間文化
藝術特征。
二、孫犁小說中的婦女形象與散文筆法。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圍城》的主題。張愛玲小說的藝術成就。趙樹理小說的民族風格。
難點:《圍城》的諷刺藝術。理解張愛玲小說對人性的揭示。
課程教學要求:
理解張愛玲小說的主要藝術成就,掌握《圍城》的主題,了解張恨水對小說的貢獻。
思考題:
1.張愛玲小說的主要藝術成就。
2.試論述趙樹理小說與民間文學和文化之間的聯系。
3.試述張恨水對小說的貢獻。
第十二章 40 年代新詩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一、40 年代的詩歌注重為抗戰服務,簡短,有力,易于上口。出現了朗誦詩運動。政
治諷刺詩。思索生命的意義和人類的前途。田間創作了大量的詩作等。
二、七月詩派和九葉詩派是 40 年代出現的兩個最重要的詩派。延安的民歌體敘事詩很
發達。
第二節 艾青的詩歌創作
9
一、艾青,主要作品有詩集《大堰河》、《北方》等?!洞笱吆印业谋D贰?、《雪落在
中國的土地上》等詩的藝術特點。
二、主題意象:土地與太陽。憂郁特色?!吧⑽拿馈眴栴}。
第三節 九葉詩人的詩歌創作
一、九葉詩人:又稱“中國新詩”詩人群,出現于 1940 年代的國統區。
二、其特點是忠于時代又忠于藝術??陀^性與間接性。知性現代派。
三、穆旦是九葉詩派的代表詩人。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艾青的詩歌創作。九葉詩人的創作。
難點:九葉詩人的現代主義創作方法。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艾青的代表作,理解九葉詩人和七月詩派各自的創作特色,掌握艾青詩歌的藝術成
就。
思考題:
1.名詞解釋:九葉詩人、七月詩派。
2.艾青詩歌的藝術成就。
第十三章 40 年代戲劇、散文
課程教學內容:
第一節 40 年代戲劇
一、抗戰時期為了適應抗戰形勢的需要,戲劇具有了廣場特性,開始出現街頭劇、活報
劇、游行劇、朗誦劇、秧歌劇、舊戲新編等形式。還出現了集體創作。
二、郭沫若的歷史劇??箲饡r期出現了大量的運用歷史故事表現抗戰現實的劇作。 其
中影響最大的是郭沫若的《屈原》。劇作塑造了一個戰國時期偉大的詩人、戰略家、愛國者
屈原的形象?!肚肥且怀隼寺髁x詩劇。藝術成就。
第二節 40 年代散文概述
一、報告文學的成就。
二、40 年代雜文的特點。
課程的重點、難點:
重點:郭沫若的歷史劇創作。
難點:郭沫若歷史劇創作的“失事求似”的創作方法。
課程教學要求:
了解郭沫若的歷史劇創作,理解《屈原》中的屈原形象,掌握 40 年代雜文的特點。
思考題:
1.分析郭沫若歷史劇《屈原》中的屈原形象。
2.40 年代的雜文有何特點?
三、課程學時分配:
章 節 教學時數 講 課 實 驗 上 機 實踐活動 其他
一 五四文學革命 2 講授
10
第一節 五四文學革命的發生
第二節 20 年代的社團與流派 2 講授
二 20 年代小說 第一節 概述 2 講授 小論文
第二節 魯迅的小說創作 4 講授
三 20 年代新詩 第一節 概述 2 講授
第二節 郭沫若的詩歌創作 2 講授
第三節 徐志摩、聞一多的詩歌創

3
講授
四 20 年代戲劇 第一節 概述 1 講授 電影觀摩
第二節 田漢的創作 2 講授
五 20 年代散文 第一節 概述 2 講授
第二節 周作人、朱自清的散文創

3
講授
第三節 魯迅的散文創作 2 講授
六 30 年代小說(一) 第一節
概述
2
講授 小論文
第二節 丁玲等的小說 2 講授
第三節 新感覺派小說 2 講授
七 30 年代小說(二)
第一節 老舍的小說創作
2
講授 電影觀摩
第二節 茅盾的小說創作 2 講授
第三節 巴金的小說創作 2 講授
第四節 沈從文的小說創作 3 講授
八 30 年代新詩 第一節 概述 2 講授
第二節 戴望舒、卞之琳的詩歌創

3
講授
九 30 年代戲劇 第一節 概述 2 講授 電影觀摩
第二節 曹禺的話劇創作 2 講授
十 30 年代散文 第一節 概述 2 講授 小論文
第二節 魯迅雜文 2 講授
第三節 林語堂、何其芳散文創

3
講授
十一 40 年代小說 第一節 概

2
講授 小論文
第二節 錢鐘書、張愛玲小說創

4
講授
第三節 張恨水與通俗小說創作 3 講授
第四節 趙樹理、孫犁的小說創

2
講授
十二 40 年代新詩 第一節 概

2
講授
第二節 艾青的詩歌創作 2 講授
11
第三節 九葉詩人的詩歌創作 2 講授
十三 40 年代戲劇、散文
第一節 40 年代戲劇
2
講授
第二節 40 年代散文概述 2 講授
復習
合計 79
四、考核及成績評定方法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文學作品的分析鑒賞能力,課程考核也以考查分析能
力為主,知識性內容為輔。本課程開課兩個學期,分別安排考試、考查各一次。考核及成績
評定方法為:
考試(閉卷或開卷)成績評定方法:期末成績占70%,平時成績占30%
考查(開卷)成績評定方法: 期末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40%
五、教材和參考書目
教材:
朱棟霖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00)》(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年版。
謝昭新、吳尚華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上冊),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參考書目:
文學史:
錢理群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版。
文學作品:
詩 歌
1.胡適《嘗試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 年版;
2.郭沫若《女神》,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 年版;
3.李金發《微雨》,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6 年版;
4.冰心《繁星 春雨》,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 年版;
5.馮至《昨日之歌》,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7 年版;
6.徐志摩《徐志摩作品集》,北岳文藝出版社 2001 年版;
7.聞一多《聞一多詩全編》,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5 年版;
8.戴望舒《戴望舒詩文名篇》,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2 年版;
9.藍棣之編選《現代派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6 年版;
10.劉士杰主編《艾青詩庫》(5 冊),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0 年版;
11.辛笛等《九葉集》,作家出版社 2000 年版;
12.綠原、牛漢編《白色花》,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 年版。
小 說
1、 魯迅《魯迅小說全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94 年版;
2、 茅盾《子夜》,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0 年版;
3、 楊桂欣編《丁玲》,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7 年版;
4、 巴金《家》,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2 年版;
5、 巴金《寒夜》,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 年版;
6、 沈從文《沈從文小說精編》,漓江出版社 2006 年版;
7、 廢名《竹林的故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 年版;
8、 老舍《駱駝祥子》,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2 年版;
12
9、 郁達夫《郁達夫文集》(一、二卷),花城出版社 1982 年版;
10.張愛玲《張愛玲文集》(一、二卷),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2 年版;
11.錢鐘書《圍城》,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0 年版;
12.蕭紅《呼蘭河傳》,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1 年版。
散 文
1、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1),江蘇教育出版社 1988 年版;
2、 郁達夫《郁達夫游記》,上海書店 1980 年版;
3、 魯迅《朝花夕拾》,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年版;
4、 魯迅《野草》,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6 年版;
5、 周作人《自己的園地》,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6、 周作人《雨天的書》,岳麓書社 1987 年版;
7、 梁實秋《雅舍談藝》,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6 年版。
8、
戲 劇
1、 曹禺《曹禺選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4 年版;
2、 郭沫若《屈原》,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 年版;
(注:作品的主要內容相同即可,版本不論)
六、大綱說明
1.本課程與“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等課程一起
構成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文學課程系列,共同承擔提高文學作品的分析能力、了解文學史知識、
掌握文學創作規律的教學任務。
2.本課程采用以課堂講授和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并要求學生寫文學評論小論文,鍛煉
分析寫作能力。為了幫助學生接觸更多的文學作品,適量安排觀摩根據文學名作改編的電影。
3.為了學好本課程,要求學生與教師配合,做到:課前預習、課后思考。即課前根據教
師要求盡量讀完教師準備精講的作品,以提高作品分析鑒賞的效果;課后根據教師布置的思
考題:復習思考,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并從中總結出基本規律。
4.本課程以提高學生的文學作品分析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對于準備考研的部分同學,
可以在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將能力轉換為知識,對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標。
七、制定人:張應中 審定人:楊四平 批準人:錢奇佳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