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安徽師范大學 《課外閱讀》課程大綱 一、課程概況 所屬專業: 英語 開課單位: 外國語學院 課程類型: 專業基礎課程 課程代碼: 開課學期: 1-5,7 學分: 0.5 學分/學期,共 3 學分 學時: 17 課時/學期 核心課程: 否 擬使用教材及參考資料:見閱讀書目。 二、課程描述 本門課程是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的閱讀課程,為學習后續課程準備必要的語 言文化知識,主要培養學生文化素養、掌握基本閱讀和寫作技巧、引領學生初步 具備自學能力,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中英文書籍閱讀,其中以英文書籍為主,中 文書籍為輔,所選書籍涉及文化、文學、語言學、經濟學、教學法等多個方面, 并側重培養良好的閱讀與思考習慣。 三、課程目標 掌握基本的閱讀和寫作技巧。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注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獲取書籍中的相關知識,培養社會發展的性格以及終身學習能力。 具有創新意識,具備對學科課題進行研究、分類整理和歸納總結的初步能力。 四、教學要求 授課教師將按照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有關要求做好課程教學各項工作,嚴格按 照課表規定的時間、地點上課,不遲到、不早退,將根據本大綱要求,認真備課 完成教案與講稿編寫等各項課前準備工作;授課過程力求內容充實、概念準確、 思路清晰、詳略得當、邏輯性強、重難點突出,力戒平鋪直敘、照本宣科,同時 重視對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和課堂教學效果信息的反饋,實現教與學的雙向互動; 同時將結合課程目標要求,做好考核內容設計,并嚴格按照本大綱要求做好出勤 率統計、作業評價等各項工作。 學習是大學生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學生應根據課程大綱要求制定本門課程學 習計劃,本門課程嚴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學習能力,主動適應課程學習要求。 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不遲到、不早退,無正當理由不請假,上課認真聽講,不做任 何與課堂教學無關事宜,不使用手機,積極與授課教師進行教學互動,同時利用 課余時間做好預習、復習、課外書籍閱讀等工作,主動與同學開展合作學習,認 真完成任課教師布置的課程作業。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為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本門課程考核方式及要求為: 1、平時成績占 30%,包括出勤、參與沙龍表現情況等。閱讀活動成績 70%, 包括讀書報告成績、讀書沙龍等。 2、讀書報告:第 1-5 和 7 學期,每學期 2 份讀書報告(英語)。 3、讀書沙龍:任選 1 個學期在班級或學院擔任 1 次讀書沙龍主講(英語)。 4、督促、組織班級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記錄平時成績,推薦優秀學生參與 學院“花津悅讀”活動;每學期主持 5 次班級讀書沙龍并評分;收集學生讀 書報告(2 份/學期/人)并評分;錄入班級課外閱讀成績。 注:授課教師應緊扣課程目標,把課程考核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選擇能夠 全面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有效評價。 六、課程內容及閱讀書目 課外閱讀 I-VI 書目分推薦 第一學期 1. Lewis. C. S. The Lion. 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0. 2. Burnett. Frances Hodgson. The Secret Garden.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1. 3. Hemingway. Ernest.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南京:譯林出版社. 2013. 4. 鄧炎昌、劉潤清. 《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 究出版社.1989. 5. London. Jack. Call of the Wild.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0. 6. Stevenson. Robert Louis. Treasure Island. Nanjing: Yilin Press. 2012. 7. Carnegie. Dale. Dale Carnegie’s Lifetime Plan for Success. 天津: 天津社會科 學院出版社. 2014. 8. 鄭也夫.《語鏡子:語言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9. 愛德華?李爾著,陸谷孫譯.《The Book of Innocence (胡謅詩集)》(中英文),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10. Ye Lang. Zhu Liangzhi. Insights into Chinese Cultur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第二學期 1. Dickens. Charles. 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 Marblehead: Trajectory Inc.. 2014. 2. Alcott. Luisa May. Little Women.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8. 3. Andrew Lang. King Arthur.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2002. 4. Shelly. Mary. Frankenstein.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3. 5.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8. 6. 林語堂.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7. 林語堂. My Country and My People.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8. 黃任. 《英語修辭與寫作》.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2. 9. 馮翠華. 《英語修辭大全》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5. 10. 李鑫華. 《英語修辭格詳論》.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0. 第三學期 1. Austi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 2. Bronte. Charlotte. Jane Eyre. 3. Grossmith. George &WeedonGrossmith. The Diary of a Nobody. 4. Fox. Kate. Watching The English: The Hidden Rules of English Behaviour (Revised edition).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2014. 5. Pinker. Steven. 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7. 6. Joan Pinkham. 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7. 張豈之. 《中國歷史十五講》.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8. 藍純. 《語言學概論》.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9. 程裕幀. 《中國文化要略》.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1. 10. 石毓智. 《漢語春秋:中國人的思維軟件》.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5. 第四學期 1. Faulkner. William. The Sound and the Fury. 2. Hawthorne. Nathaniel. The Scarlet Letter. 3. Heller. Joseph. Catch-22. 4. Bacon. Francis. Essay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8. 5. Barzun. Jacques. From Dawn to Decadence: 1500 to the Present: 500 Years of Western Cultural Life.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2001. 6. 羅素著. 何兆武、李約瑟 譯.《西方哲學史》(上下卷).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1. 7. 塞繆爾·早川. 艾倫·早川著. 柳之元 譯.《語言學的邀請》. 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2015. 8. 張志偉. 《西方哲學十五講》.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9. 陳樂明. 《歐洲文明十五講》.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10. 沈陽. 《語言學常識十五講》.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第五學期 1. Forster. E.M. Aspects of the Novel.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5. 2. Mund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7. 3. 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4. Yule. George. The Stud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5. Deutscher. Guy. Through the Language Glass: Why 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in Other Languages.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2010. 6. Briggs. Asa. A Social History of England.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阿 薩·布里格斯:《英國社會史》,陳叔平 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7. 馮友蘭. A Short 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9. 8. Ellison. Ralph. Invisible Man. 9. 潘文國. 《漢英語言對比概論》.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10. 柯平. 《對比語言學導論》.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第七學期 1. Whitman. Walt. Leaves of Gras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2006. 2. Dickens. Charles. David Copperfield. 3. Dickens. Charles. Great Expectation.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1. 4. Thoreau. Henry David. Walden.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5. 5. Van Loon. Hendrik Willem. The Story of Mankind.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9. 6. Gardner Howar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Horizon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6. 7. Darwin. Charles. On 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 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10. 8. 丁往道. 《中國文化掠影》.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6. 9. 申小龍. 《漢語與中國文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 10. 連淑能. 《英漢對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 王佐良. 《歐洲文化入門》.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2.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安徽師范大學《近世代數》大綱本科教學大綱
下一篇文章: 安徽師范大學《離散數學》大綱本科教學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