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安徽師范大學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曲式基礎》教學大綱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曲式基礎》教學大綱 課程性質:專業基礎課 先修課程:和聲、復調 總學時:48 學分:3 理論學時:48 實驗或討論學時:無 開課學院:音樂學院 適用專業:音樂 大綱執筆人:王自東 大綱修訂時間:2007.8.28 教研室主任審核: 教學院長審定: 一、說明 1.課程的性質、地位和任務 本課程是音樂學院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明確音樂技 法理論分析的主要內容,對各種典型曲式有明確的認識,基本掌握傳統調性音樂 曲式結構分析的主要方法,對共同寫作時期的中、小型作品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 力,對 20 世紀音樂的音樂和音樂分析法有初步了解。 2.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1)本課程依據在長期的音樂創作實踐中形成的、具有普遍規律性的曲式結構理論體系,對西方共 同寫作時期的典范音樂作品進行一般的分析。 (2)教學形式以課堂講授為主,結合學生作業,進行課堂輔導與集體討論。 (3)提倡教學民主,鼓勵學生大膽抒發自己的見解,發揮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3.本課程的重點與難點 本課程的重點是通過學習音樂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音樂作品的和聲、調性 以及曲式基本結構,具備分析中等規模的音樂作品的能力。 本課程的難點是運用分析理論知識指導實踐創作和分析實際的音樂作品。 二、課堂教學時數及課后作業題型分配 章目 教學內容 教學 時數 教學方式 或 手 段 課后作業 思考題 練習題 一 概論 2 講授 √ 二 一部曲式 20 講授 √ 三 單二部 10 講授 √ 四 單三部 8 講授 √ 五 復三部曲式 8 講授 √ 合 計 48 三、本文 第一章 概 論 第一節 音樂基本表現手段的分析 【教學目的】 復習和總結以前所學的音樂基本表現手法 【重點難點】 本章主要是復習,難度在于將各種單一的表現手段綜合分析。 一 表現手段概論 1.局部性基本表現手段 2.整體性宏觀表現手段 3.表現手段與結構的形成 二 基本表現手段 1.音高 2.節拍和節奏 3.力度與速度 4.織體與音響 5.音色與配器 【練習題】 分析指定作品中的基本表現手段。 第二節 和聲與調性(上) 縱向范疇 【教學目的】 介紹各種和弦結構與和弦的發展 【重點難點】 副屬和弦以后的內容以及調性中的和弦的分析 一 和弦 1. 三和弦 2. 七和弦與高疊置和弦 3. 非三度疊置和弦 二 和聲與調性的明確法 1. 特征音程 2. 特征和弦 3. 特征和弦進行 【練習題】 分析指定作品中的調性及和聲。 第三節 主題及相關概念 【教學目的】 掌握音樂作品中“主題”的基本概念 【重點難點】 理解“主題”是音樂作品的結構基礎以及“主題”自身的結構特 點。 一 主題 1. 主題的形象性 2. 主題的完整性 3. 旋律與旋律線 二 相關概念 1. 主題的構造 2. 主題的調性布局 3. 均衡與對稱 4. 補充與擴充 【練習題】 分析指定譜例的相關內容。 第二章 一部曲式 【教學目的】 通過各種一部曲式的結構研習,掌握該曲式不同的內部結構樣式。 【重點難點】 一部曲式的內部結構。 第一節 概 述 一、 定義與基本特征 二、 一部曲式與樂段之間的關系 三、 一部曲式的應用 第二節 樂 段 一、 兩樂句樂段 1. 結構特征 2. 樂句、樂節、樂匯 3. 調性布局與終止式 二、 樂段的擴展 1. 三樂句樂段 2. 獨立樂句 3. 復樂段 第三節 其他結構的一部曲式 1. 起承轉合結構 2. 樂節式組合 3. 模進結構 【練習題】 1.完成指定的分析習題; 2.寫作各種不同結構的一部曲式各一首。 第三章 單二部曲式 【教學目的】 通過各種單二部曲式的結構研習,掌握該結構的典型特征,能分 析用該結構寫成的小型作品。 【重點難點】 單二部曲式的再現與無再現。 第一節 概 述 一、 定義與基本特征 1. 單二部的必要條件 2. 第一部分特征 3. 第二部分分類與特征 二、 單二部與一部曲式的聯系 1. 單二部結構與起承轉合 2. 單二部結構與復樂段 三、 單二部曲式的應用 第二節 再現單二部 一、 第一部分 1. 呈示性 2. 簡明性 二、 第二部分 1. 中句 2. 再現句 第三節 無再現單二部 一、 對比因素 1. 引申對比 2. 并置對比 二、 統一因素 1. 局部材料再現 2. 相同材料的引子、間奏與尾聲貫穿的織體音型 【練習題】 1.完成指定的分析習題; 2.寫作再現與無再現單二部曲式各一首。 第四章 單三部曲式 【教學目的】 通過單三部曲式的結構研習,掌握該結構的典型樣式,能分析用 該結構寫成的中、小型作品。 【重點難點】 單三部曲式中間部的對比方式。 第一節 概 述 一、 定義與基本特征 1. 單三部的必要條件 2. 第一部分特征 3. 第二部分分類與特征 4. 第三部分特征 二、 再現單三部與再現單二部的聯系 1. 單二部擴大中部 2. 單二部擴大再現 三、 單三部曲式的應用 第二節 單三部的中部 一、引申中部 1.簡單移調 2.移調加改變調式 3.改變調式,保留旋律骨干音 4.離調,保留句式 5.分裂展開 二、并置中部 1.對比方面 2.材料關系 三、綜合中部 1.先并置新材料再展開 2.先展開再插入新材料 四、中部的變化 1.擴大 2.縮減 第三節 單三部的再現 一、原樣再現 二、變化再現 1.變奏式 2.動力化 第四節 單三部的反復和附屬部分 【練習題】 1.完成指定的分析習題; 2.寫作不同中間部的單三部曲式 3 首。 第五章 復三部曲式 【教學目的】 掌握復三部曲式的結構要點。 【重點難點】 寫作典型的復三部結構,分析復三部作品。 第一節 復三部曲式的定義與特征 1. 定義 2. 與單三部曲式的比較 3. 復三部曲式的首部特征 第二節 復三部曲式的中間部 1. 三聲中部——呈示型 2. 插部——展開型 3. 綜合中部與中部的變化 第三節 復三部曲式的再現部與附屬部分 1. 原樣再現——D.C. al Fine 2. 變化再現 3. 尾聲及其他附屬部分 【練習題】 分析指定作品的結構,寫作典型復三部結構作品 2 首。 【課程考試】 學期期中進行考查,采取作業形式;學期末進行考試,采取閉卷或開卷形式。 四、使用教材與教學參考書目 【使用教材】 高為杰、陳丹布編著《曲式分析基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二版。 【教學參考書目】 1. 該丘斯《曲式學》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3 年9 月 第一版。 2. 錢亦平編著《音樂作品分析簡明教程》,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年版。 3.謝嘉幸編著《音樂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