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現當代文學考研大綱 現代文學部分 第一章 文學運動 第一節“五四”文學革命的興起與發展 “五四”文學革命運動發生的歷史背景。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的反對舊思想舊道 德、提倡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啟蒙運動。文化革命與文學革命的關系。 “五四”文學革命的發生。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等文的 發表。胡適、陳獨秀、周作人等人的文學革命主張及其歷史作用。 外國文學的介紹及其影響。 “五四”文學革命的歷史意義和局限。 “文學研究會”的成立及其活動?!盀槿松钡奈膶W主張和現實主義的提倡?!拔膶W研 究會”對新文學的貢獻。 “創造社”的成立及其活動?!皠撛焐纭钡奈膶W主張和浪漫主義傾向。后期文藝思想的 變化?!皠撛焐纭睂π挛膶W的貢獻。 “新月社”的成立及其文學活動?!靶略律纭钡奈乃囍鲝垺P略姼衤傻奶岢珜π略姲l展 的歷史作用。 “語絲社”的成立及其活動?!罢Z絲社”的特色及其對現代散文發展的貢獻。 對以林紓為代表的封建復古派的斗爭。 對“學衡派”的斗爭。 對“甲寅派”的斗爭。 第二節 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和“左聯” 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倡導和論爭 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發生的社會背景和條件。創造社、太陽社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 的主要觀點、歷史功績及其錯誤。魯迅在論爭中的態度和主要意見。這一場論爭的性質和收 獲。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及其貢獻 在黨的關懷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的成立。左聯的理論綱領。魯迅在左聯成 立大會上的講話的主要內容。 左聯的成就與局限。 “新月派”的文藝主張。“新月派”對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的攻擊。左聯對“新月派” 的批判。 “自由人”、“第三種人”的文藝觀點。左聯和他們的論爭。 “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爭 兩個口號提出的歷史背景。論爭概況。魯迅在論爭中發表的主要文章和意見。論爭的性 質和收獲。 第三節 抗戰及抗戰后的文藝運動 毛澤東在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延安文藝座談會的概況和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簡稱《講話》)的發表。 《講話》的意義:對“五四”以來新文藝運動的經驗教訓做了深刻總結,指明了文藝為 人民大眾首先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從作家思想感情和社會生活源泉兩個方面解決了發展無 產階級文藝的關鍵問題;對文藝與群眾、文藝與生活、文藝與政治、文藝遺產的批評繼承革 新創造、文藝的普及和提高等理論問題的深刻論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寶庫,把中 國新文藝運動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文藝創作的新面貌 《講話》精神的貫徹。作家深入群眾斗爭生活。 群眾文藝運動的蓬勃開展。新秧歌運動的意義和《兄妹開荒》等新秧歌劇的大批涌現。 文藝創作中新的主題和題材、新的人物、群眾喜聞樂見的民族新形式的出現和語言的大眾化。 《講話》精神在國統區的宣傳介紹。革命文藝運動在《講話》方向的影響下努力開始和 人民大眾結合并匯入了人民民主運動的洪流。對宣揚“中間路線”和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文藝 思想的一部分作家批評幫助。暴露國統區黑暗、歌頌反抗的作品和諷刺作品的大量涌現。 解放戰爭期間的文藝運動和文學思潮。 第二章 魯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 第一節 魯迅的生平和思想發展 少年時期的魯迅和農民的聯系、家庭變故對他的思想的影響。 在南京礦路學堂和在日本留學時的活動和思想。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的形成。進化論和個 性主義對魯迅早期思想的影響?!皣裥浴眴栴}的探索。由學醫而從事文藝運動。 辛亥革命時期的魯迅。辛亥革命失敗后的沉思。 “五四”時期的勇猛“吶喊”。參加《新青年》的文化革命活動。小說和雜文的創作。 “五四”退潮時期的戰斗和彷徨、探索。 領導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發展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粉碎國民黨的文化“圍剿”,成為 中國文化革命的偉人。魯迅的方向,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第二節 魯迅的小說 《吶喊》和《彷徨》的思想內容:對辛亥革命前后至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社會 生活的深刻反映,對封建主義的深刻批判,農民形象的塑造和農民問題的提出,各類知識分 子的描寫和知識分子道路的探索,對辛亥革命失敗教訓的揭示。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一篇白話小說,作品對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吃人本 質的深刻揭露。 《阿 Q 正傳》的思想內容,作品對辛亥革命前后中國農村的深刻描寫。阿 Q 形象的藝術 成就。阿 Q 的性格特征,阿 Q 的精神勝利法及其產生的根源。阿 Q 形象的廣泛而深刻的典型 意義。趙太爺、假洋鬼子等形象?!栋?Q 正傳》關于辛亥革命的描寫和阿 Q 悲劇的深刻意義。 《傷逝》中子君和涓生的悲劇的深刻意義。 《吶喊》和《彷徨》的藝術特色:“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典型成就;多樣的表現 手法,“畫眼睛”和“勾靈魂”的方法;結構形式的多樣;生動、精練的語言。魯迅小說的 風格。 《吶喊》和《彷徨》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意義。 《故事新編》中的古人形象?!豆适滦戮帯穼糯爸袊募沽骸笔降娜宋锏乃茉臁!豆?br/>事新編》針砭時弊的戰斗作用。《故事新編》熔古今于一爐的藝術特色。 第三節 魯迅的雜文 雜文是魯迅直接解剖社會、抨擊敵人的藝術武器。魯迅前期雜文的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 的創作特色:對封建主義的各個方面的深刻批判,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政府的斗爭,對為 軍閥官僚服務的歐化紳士和市儈文人的揭露批判。 魯迅后期雜文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舊中國政治、思想、文化和文學現象的 廣泛而深刻的剖析與批判。魯迅雜文是時代生活的記錄。 魯迅雜文的藝術特色:邏輯性和形象性、理論說服力和藝術感染力的緊密結合;嚴謹、 靈活的結構;精湛、犀利、生動、幽默的語言。 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意義。 第四節 魯迅的散文 《野草》思想內容的深刻性和復雜性,作者的戰斗、探索、彷徨、苦悶的內心感受和自 我思想沖突的嚴肅而富有詩意的抒寫。《野草》構思的奇巧和想象的豐富。《野草》的象征手 法?!兑安荨穼ΜF代中國散文詩創作的意義。 《朝花夕拾》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風俗風景畫和世態人情畫。鮮明的人物形象。 第三章 郭沫若 第一節《女神》及其他詩集 《女神》的愛國主義的主題?!杜瘛匪从车姆纯古涯妗⑵婆f創新的“五四”時代精 神?!杜瘛穼饷鳌⒚篮美硐氲淖非蠛蛯Υ笞匀坏母桧??!杜瘛分械淖晕倚蜗?。《女神》 中的泛神論和個性解放思想?!杜瘛返母锩寺髁x特色?!杜瘛返臎_破舊詩格律束縛的 自由體形式。 《鳳凰涅磐》的思想藝術特色,鳳凰的形象。 《女神》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的意義。 《星空》、《前茅》、《恢復》等詩集的思想內容?!痘謴汀吩诎咨植罋q月里抒發的革命 情懷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顯示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初期詩歌創作的實績。 第三節 歷史劇《屈原》等劇作 “五四”以后《卓文君》、《王昭君》、《聶瑩》(合稱《三個叛逆的女性》)等歷史劇的創 作?!赌裂虬г挕返刃≌f創作。 “皖南事變”以后《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孔雀膽》、《南冠草》的 等歷史劇的創作,這些劇作所表現的共同主題和現實意義。 歷史劇《屈原》的戲劇沖突和主題。愛國詩人屈原的形象塑造?!肚返母锩寺?br/>義特色和濃郁的詩意。 第四章 第一個十年的創作 第一節 胡適等的白話詩歌 胡適的《嘗試集》的出版,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秶L試集》的思想內容 和獨特的形式。對《嘗試集》的歷史評價。胡適的劇本《終身大事》的貢獻。 第二節 冰心、朱自清等文研會作家的創作 冰心的創作概況。早期《斯人獨憔悴》等問題小說的思想內容。小說《超人》、《悟》宣 揚的“愛”的哲學。詩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作品中對母愛、童真、自然美的 贊頌冰心散文的藝術成就。散文集《寄小讀者》、《往事》、《山中雜記》等作品的愛國主義思 想和對故鄉、家人的深情懷念,抒情詩和風景畫的特色。冰心散文的風格。 朱自清的生平和創作概況。詩文集《蹤跡》、長詩《毀滅》的思想藝術特點,《送韓伯畫 往俄國》、《贈 A·S》等詩篇對蘇俄、對革命者的歌頌?!栋追N人——上帝的驕子》、《生命的 價格——七毛錢》等散文中表現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義思想和愛國主義感情?!侗秤啊贰ⅰ逗?br/>塘月色》等抒情性散文的藝術成就和特色。朱自清對現代白話散文的貢獻。 許地山的短篇小說集《綴網勞蛛》。許地山小說的反封建的思想,對婦女悲慘命運的同 情,人物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宗教感情及命運定論思想。三十年代的《春桃》和抗戰爆 發后的《鐵魚的腮》等作品在創作上的進步。許地山作品的藝術特色。 廬隱的“問題小說”《海濱故人》等對“五四”女知識青年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真切描 寫,主人公苦悶、厭世的社會和思想根源。 第三節 葉圣陶的創作 葉圣陶的創作概況。 葉圣陶早期短篇小說對下層人民不幸生活和小市民灰色生活的描寫。代表作《潘先生在 難中》中的知識分子形象?!拔遑Α边\動后創作的發展?!犊範帯?、《夜》、《多收了三五斗》等 作品的思想和人物。 長篇小說《倪煥之》(1928)反映的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一部分小資產 階級的生活道路和精神面貌,倪煥之形象的意義,作品的不足之處。 葉圣陶小說的風格。 第四節 郁達夫及創造社作家的創作 郁達夫的生平和創作概況。早期代表作《沉淪》所表現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主義思想和 感傷色彩,大膽的自我暴露和變態性心理描寫的積極意義及缺陷。《薄奠》、《春風沉醉的晚 上》所反映的階級對立的情況和對勞動人民的描寫,作品中的“我”的形象?!妒\蘿行》對 窮苦知識分子生活和思想情緒的真切描寫。歷史小說《采石磯》。中篇《她是一個弱女子》 的成就和不足?!哆t桂花》的藝術成就。郁達夫小說的獨特風格:以“我”為主人公的“自 敘傳”性質,濃郁的抒情筆調,感傷色彩濃重的浪漫主義傾向。郁達夫的散文創作。游記散 文《屐痕處處》的特色。 第五節 聞一多、徐志摩等新月社作家的創作 聞一多的生平簡況。杰出的愛國主義詩人,詩集《紅燭》和《死水》?!都t燭》中部分詩 篇的唯美傾向。兩本詩集中《孤雁》、《太陽吟》、《憶菊》、《洗衣歌》、《發現》、《一句話》、 《祈禱》等愛國主義詩篇所表現的熾烈的反帝愛國情思和浪漫主義特色。《荒村》、《靜夜》 等詩篇對人民苦難生活的描寫和對祖國、人民命運的關切。聞一多的新格律詩理論及其創作 實踐。詩篇《死水》的思想和形式。聞一多詩歌的藝術特色。 徐志摩的生平和創作概況。早期詩集《志摩的詩》對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的 悲憤抒寫,對下層人民苦難的人道主義同情,對理想(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的期待、追求和 積極樂觀的情調。詩集《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中許多詩篇表現的失望、迷惘、 頹唐情緒。徐志摩對新詩藝術形式、音調的探索。徐志摩詩歌的藝術特色和風格?!对賱e康 橋》。徐志摩的散文創作。 朱湘的詩集《草莽集》。 第六節 周作人等作家的作品 周作人的文學活動。兼具叛徒和隱士的靈魂。新詩《小河》等的創作。散文集《自己的 園地》、《雨天的書》、《談龍集》、《談虎集》的進步傾向。周作人散文的平和沖淡的風格及其 影響。1927 年以后提倡“閑適小品”。 沉鐘社的抒情詩人馮至的創作。詩集《昨日之歌》的基本主題。馮至抒情詩的藝術特色。 沉鐘社的小說陳煒漠、陳翔鶴、戲劇作者楊晦等。 “湖畔詩社”應修人、潘漠華、馮雪峰、汪靜之四人的愛情詩創作。 丁西林的戲劇創作。早期創作《一只馬蜂》、《壓迫》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和喜劇特色。 第五章 茅盾 第一節 生平及早期創作 茅盾的生平簡況。茅盾的早期文學活動。茅盾在提倡為人生現實主義文學方面的貢獻, 對封建復古主義者、鴛鴦蝴蝶派和唯美主義文藝思想的斗爭。 大革命失敗后的小說創作?!段g》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對大革命前后小 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各類精神面貌的生動反映?!秳訐u》對大革命時期復雜激烈的階級斗爭 和社會動態的真實描寫?!逗纭贰ⅰ陡g》的成就和不足。茅盾的歷史地位。 第二節 長篇巨著《子夜》 《子夜》的創作動機?!蹲右埂穼θ甏跗谥袊鐣畹膹V泛而深刻的描繪。小 說主題的深刻性和戰斗性。吳蓀甫形象塑造的藝術成就。吳蓀甫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義。趙 伯韜、屠維岳、馮云卿等人物形象?!蹲右埂返暮甏髧乐數慕Y構和出色的心理描寫?!蹲右埂?br/>的不足之處。 《子夜》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第三節《林家鋪子》、《春蠶》等 《林家鋪子》的主題。《林家鋪子》對三十年代初期中國社會矛盾的反映。林老板的形 象?!读旨忆佔印返乃囆g思想。 《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對三十年代農村階級矛盾的反映?!洞盒Q》 的主題。老通寶和多多頭形象?!洞盒Q》的風俗描寫、心理描寫和細節運用。 第四節《腐蝕》及其他 《腐蝕》的創作背景?!陡g》對國民黨特務統治的揭露、抨擊,對“皖南事變”真相 和汪蔣勾結的描寫。趙惠明性格的復雜性及其發展?!陡g》的心理描寫和日記體形式。 長篇小說《霜葉紅似二月花》和劇本《清明前后》。 茅盾的散文創作。茅盾散文(包括速寫,隨筆和雜文)的思想藝術特色。 茅盾對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貢獻。 第六章 老舍 第一節 早期創作和短篇小說 老舍的生平和創作概況。初期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等作品的諷刺、幽默 特色及其不足。寓言體小說《貓城記》對國民黨統治下黑暗中國的影射、抨擊,對國民性弱 點的暴露。長篇《離婚》在思想和藝術上的發展。 老舍的短篇創作的成就和特點?!对卵纼骸芬阅概畠纱槐茐櫈榘垫降拿鑼憣εf世界發 出的憤怒控訴和激烈抗議,《月牙兒》中象征性的“月牙兒”形象,作品的抒情色彩和結構 特點。 第二節《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對祥子的希望、追求、奮斗、掙扎、失敗、墮落的悲慘命運的藝術描寫。 祥子的悲劇對舊社會罪惡的暴露和控訴。作品關于勞動人民不能憑個人奮斗改變生活命運的 深刻啟示。祥子的形象?;㈡ば愿竦膹碗s性?!恶橊勏樽印返慕Y構、人物描寫、地方色彩、 民族風格和語言特色。鮮明的京味。 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的思想內容。 老舍描寫城市底層人民生活的作品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貢獻。 第三節《四世同堂》 老舍的《四世同堂》(《惶惑》、《偷生》、《饑餓》)對抗日戰爭期間淪陷區人民苦難生活 及其覺醒、斗爭的反映,作品彌補了現代文學中這一方面的題材的不足?!端氖劳谩返谋?br/>多的人物和宏大的結構,作品對于民族氣節的歌頌和北京風土人情、民俗風光的描寫。 第七章 巴金 第一節 巴金的創作道路 幼年和少年時期的巴金,反封建思想的萌發。青年時期的巴金,“五四”運動對巴金生 活和思想的重大沖擊,走上反對封建舊制度的戰斗道路。無政府主義對巴金思想的影響。 巴金的第一部作品《滅亡》對軍閥統治下的黑暗現實的揭露。主人公杜大心形象,杜大 心思想的復雜性和行動的盲目性?!稖缤觥返姆e極意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消極影響。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的主要內容。《愛情三部曲》中的主人公的思想性 格特征,作者對這些人物的態度和感情?!稅矍槿壳返膹碗s的思想傾向及其所反映的巴 金思想感情上的深刻矛盾。 第二節《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內容、藝術成就和社會影響。 《家》對封建大家庭的罪惡的揭露。梅、鳴鳳、瑞玨等的悲劇的思想藝術力量?!都摇?br/>對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在時代潮流沖擊下趨向沒落、崩潰的描寫,對在“五四”運動影響 下青年一代民主主義覺醒及其反封建斗爭的歌頌。 覺慧的形象,覺慧叛逆性格的形成及其表現,對覺慧叛逆性格的思想基礎及其最后出走 的評價。覺新的性格的復雜性、豐富性,作者對這一形象的態度及藝術描寫的成功。高老太 爺的性格的典型性。 《家》的愛憎強烈的感情色彩和細膩的心理描寫。 第三節 《寒夜》等小說 《火》三部曲(也稱《抗戰三部曲》)的主要內容。 中篇《憩園》和《第四病室》。 長篇小說《寒夜》對抗戰時期國統區中小人物的悲劇命運的描寫。汪文宣和曾樹生形象。 作品對產生悲劇的時代和社會原因的深刻揭示,對社會環境和寒夜氣氛的著意渲染。作品以 對社會生活的細膩真切的客觀描寫進行控訴的現實主義特色。 巴金小說的風格特點。巴金對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貢獻。 第八章 曹禺的劇作 第一節 早期創作《雷雨》 《雷雨》對封建性資產階級家庭罪惡的深刻暴露?!独子辍分絮r明獨特、富有深度的藝 術形象。繁漪性格的復雜性和鮮明的個性,作品對繁漪內心世界的深入刻畫和對形成繁漪悲 劇性格的社會原因的深刻揭示。周樸園、周萍、侍萍等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意義?!独子辍返?br/>尖銳的戲劇沖突和嚴謹的結構藝術?!独子辍返恼Z言特色。 第二節 《日出》等劇作 《日出》對半殖民地大都市的黑暗糜爛一面的揭露,控訴“損不足以奉有余”的社會現 實的主題及其藝術表現?!度粘觥返娜宋铮宏惏茁兜膹碗s性格的刻畫,半殖民地都市的群丑 的出色描繪,被侮辱被剝奪者的善良、忠厚、倔強及他們的悲慘命運的抒寫。劇本中的光明 和希望的象征?!度粘觥返膭∏榫€索和結構特點。 反映農村階級矛盾和斗爭的《原野》。《原野》中仇虎的復仇及其悲劇性結局的思想意義。 抗戰初期《蛻變》的成就和不足。 抗戰中期的《北京人》的創作。劇本對封建家庭的腐朽及其沒落的深刻描寫,對曾皓、 思懿、曾文清等沒落階級人物的性格、心理的刻劃。愫芳的性格及其發展的思想意義。劇本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畫面中展現尖銳的戲劇沖突的技巧。劇本的抒情色彩。 曹禺在改編巴金小說《家》為話劇中所表現的藝術創造性。 曹禺的戲劇創作的藝術特色及其在中國戲劇史上的意義。 第九章 第二個十年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 蔣光慈、柔石等的創作 中篇《少年漂泊者》的成就。大革命時期的中篇《短褲黨》的主要內容及其缺點。三十 年代初期的長篇《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田野的風》)對大革命前后農村中劇烈的階級矛 盾和黨領導的農民武裝革命運動的反映,標志著蔣光慈的創作在思想和藝術上的進展。對蔣 光慈的“革命文學”的創作實踐中的成就、缺點的分析、評價。 柔石的生平簡況。長篇小說《二月》的思想內容及主人公肖澗秋形象。短篇《為奴隸的 母親》對農村婦女悲慘命運的描繪,小說的藝術成就。 殷夫的生平簡況。詩集《孩兒塔》。紅色鼓動詩的戰斗精神和藝術特點。詩集《別了, 哥哥》、《血字》中抒發的革命情懷。魯迅的序言對殷夫詩作的評價。 第二節 丁玲、張天翼等的創作 丁玲的創作概況。早期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記》中莎菲的形象,作品對莎菲的時代苦 悶和在性愛上的矛盾心理的大膽描寫和細膩刻畫。參加左聯后的創作,《水》和《田家沖》 的鮮明革命主題。進入抗日根據地以后的創作,《一顆未出膛的子彈》、《我在霞村的時候》、 《在醫院中》等小說的主要內容。 張天翼的創作概況。張天翼作品的題材的廣泛和富有生活氣息。張天翼對小市民的灰色 人生和部分知識分子的庸俗虛偽、矛盾可笑的心理狀態的刻畫。代表作《包氏父子》的思想 和藝術。中篇《清明時節》??箲鸪跗诎l表的《華威先生》對國民黨控制、防范人民抗日活 動的暴露,華威先生的形象、作品的諷刺夸張手法。 艾蕪的創作概況。短篇集《南行記》、《南國之夜》對西南邊境和緬甸的底層人民生活的 描寫,表現人們在惡劣環境中頑強的生活信念和斗爭勇氣,寫景、敘事、抒情和刻畫人物交 織一起的表現方法,革命浪漫主義的氣息。代表作《山峽中》的思想、人物和藝術特點。四 十年代的長篇小說《豐饒的原野》、《故鄉》、《山野》?!渡揭啊返乃枷牒退囆g成就。 第三節 田漢、洪深等的劇作 田漢的生平和創作概況。早期劇作《咖啡店之一夜》、《獲虎之夜》的思想內容,劇作的 浪漫主義氣息?!睹麅炛馈返乃枷?、人物和現實主義成就?!痘卮褐返目谷站韧鲋黝}和 抒情特色。解放戰爭時期的《麗人行》的創作,《麗人行》中三個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的婦 女的形象,劇本對革命的地下工作者的歌頌,劇本的結構特點。田漢對中國話劇運動的重要 貢獻。 洪深的早期劇作《趙閻王》的思想內容及局限。三十年代《農村三部曲》(《五奎橋》、 《香稻米》、《青龍橋》)的創作。《五奎橋》對農村階級矛盾和農民反抗豪紳地主的斗爭的反 映,劇本的藝術成就。 第四節 瞿秋白等的散文創作 瞿秋白的文學活動。而是年代初發表的《餓鄉紀程》、《赤都心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 最早的兩本報告文學集,真實報道了十月革命后蘇聯的現實,記錄了作者信仰共產主義的心 靈歷程。《〈魯迅雜感選集〉序言》一文的意義。瞿秋白雜文的戰斗性和獨特風格,《一種云》、 《暴風雨之前》等雜文的新的主題和表現手法。 李廣田的散文集《畫廊集》、《銀狐集》、《雀蓑記》。李廣田散文的特色?!度杆蛴洝返乃?br/>術成就。 陸蠡的散文集《囚綠記》、麗尼的散文集《黃昏之獻》、豐子愷的散文集《緣緣堂隨筆》 等。 夏衍的報告文學《包身工》,宋之的的報告文學《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 第五節 “左聯”后期的新人新作 葉紫的生平和創作。短篇集《豐收》和中篇《星》對大革命時期和大革命失敗后湖南農 村階級矛盾和農民的覺醒及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武裝斗爭的反映?!敦S收》中云普叔的形象。 葉紫小說的時代特色和戰斗意義。 吳組緗的小說散文集《西柳集》、《飯余集》。小說《一千八百擔》刻劃人物的藝術成就。 長篇小說《鴨嘴嶗》(后改名《山洪》)的思想和藝術。 蕭軍的長篇《八月的鄉村》描寫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支東北抗日游擊隊在血泊中成長的 歷程,揭示了不前進即毀滅的主題。魯迅對作品的評價。蕭軍的長篇《第三代》(后改名《過 去的年代》)的成就。 蕭紅的中篇《生死場》對東北人民在淪陷前后的生活的真切反映,對“北方人民的對于 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的“力透紙背”的描畫。寫于抗日戰爭時期的長篇《呼蘭河傳》 的藝術特色。 第六節 臧克家、戴望舒等的詩作 臧克家的詩集《烙印》對農村生活和農民的苦難、農民的堅忍精神及其反抗火花的抒寫, 詩篇《老馬》的思想藝術特點?!蹲飷旱暮谑帧穼Φ蹏髁x罪惡的控訴和浪漫主義的預言。 臧克家詩歌創作的特色。四十年代后期的政治諷刺詩。 “現代派”的代表詩人戴望舒。詩集《我的記憶》、《望舒草》、《災難的歲月》。早期詩 篇多抒寫對現實生活的迷惘、失望,感傷氣息濃重。代表作《雨巷》的思想和藝術特點。抗 日戰爭爆發后的詩風改變?!丢z中題壁》、《我用殘損的手掌》等詩篇表現的濃烈的愛國主義 情愫、崇高的民族氣節和樂觀主義精神。戴望舒詩歌的藝術風格及其變化。 第七節 沈從文等的創作 魯彥的早期短篇集《柚子》。《黃金》集的冷峻地描寫生活與刻畫人物的現實主義特色。 三十年代的《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頂下》等短篇集對美好和純潔被邪惡所毀滅的 悵惘。長篇《野火》(后改名《憤怒的鄉村》)對農村中尖銳的階級對立和農民從個人反抗到 群眾自發斗爭的反映。 蹇先艾的早期短篇《水葬》。三十年代的《在貴州道上》等作品對貴州山區農村勞動者 的悲苦和壓迫者的兇殘的描寫,作品樸素而嚴謹的筆致和濃郁的地方色彩。 沈從文的創作道路。沈從文描寫湘西少數民族地區的風土民情的小說和散文。中篇《邊 城》中的人物,《邊城》對淳樸民風、地方習俗和自然景色的抒寫以及詩情畫意、玲瓏精巧 的藝術特色。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短篇《會明》、《蕭蕭》、《丈夫》等的人物刻劃。沈從文小 說的獨特藝術風格。沈從文創作的不足之處。小說《長河》在思想藝術上的進展。 李劫人的三個連續性長篇《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第一部)。作品對辛亥 革命前的四川社會生活的深刻描寫。作品的宏大結構、豐富的社會知識、多姿多彩的風土人 情和濃郁的時代氣氛。作品的不足之處。 第十章 第三個十年的文學創作 第一節 艾青的詩作 艾青的創作道路分期。艾青的第一本詩集《大堰河》。艾青抗戰時期的主要詩集。 成名詩篇《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深邃的思想,深沉的感情、鮮明的形象、清新的風 格。 詩集《北方》表現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的痛苦、不幸和民族奮起抗敵的熱情和信念?!堆?br/>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我愛這土地》、《北方》等詩篇的思想和藝術追求。 長詩《向太陽》對光明、對民族覺醒奮起抗戰的贊頌;長詩抒情主人公感情的發展變化; 長詩的象征性形象——太陽;長詩的樂觀的基調;長詩的形式。 長詩《火把》的題材的積極意義及形式、表現手法的新穎。長詩《吹號者》和《他死在 第二次》的人物形象。 艾青詩作的獨特風格:對多災多難的祖國、民族、土地、人民尤其是農村勞動人民的愛, 感情深沉,前期詩歌的“憂郁”的感情色彩;對光明的熱烈向往、追求和火一樣燃燒的熱情; 鮮明深刻的土地和太陽的意象以及濃郁的詩意,比喻新鮮,想象豐富,有色調,有光彩;自 由體的形式,以散文式的詩句自由抒寫;語言準確、生動、明快,富有表現力。 艾青對中國新詩發展的重要貢獻。 第二節 田間、何其芳和穆旦等詩人 田間的創作概況。長詩《給戰斗者》中對侵略者的憎、對祖國的愛,對人民奮起抗戰的 歌頌,詩歌的強烈戰斗性。胡風主編的《七月》文藝半月刊和“七月詩叢”、“七月文叢”。 “七月”詩派青年詩人魯藜、綠原、亦門(阿垅)、曾卓、鄒荻帆等的詩作。何其芳早期和 李廣田、卞之琳合出的詩集《漢園集》。何其芳的散文詩集《畫夢錄》的思想藝術特點。早 期詩集《預言》??箲鸨l后的詩集《夜歌》中的《革命——向舊世界進軍》、《我為少男少 女們歌唱》、《生活是多么廣闊》等詩篇的時代氣氛、革命氣息。 光未然的組詩《黃河大合唱》的雄偉氣魄和時代精神。 四十年代后期國統區出現的“九葉詩人”(辛笛、陳敬容、杜運燮、杭約赫、鄭敏、唐 祈、唐是、袁可嘉、穆旦九位詩人)及中國校園詩派。 穆旦的詩歌觀念和創作特色。 第三節 散文創作 抗戰爆發后報告文學的繁榮。丘東平、碧野、蕭乾、曹白等人的報告文學。丘東平的《第 七連》、碧野的《滹沱河夜戰》、蕭乾的《血肉筑成的滇緬路》等報告文學作品和曹白的報告、 散文集《呼吸》的成就。 四十年代雜文創作的活躍。馮雪峰、聶紺弩等雜文作者。馮雪峰的《鄉風與市風》、《有 進無退》等雜文集。 第四節 夏衍等的劇作 夏衍抗戰前的劇作《賽金花》、《秋瑾傳》、《上海屋檐下》?!渡虾N蓍芟隆返闹饕獌热荩?br/>劇本在人物塑造、結構、語言上的特色和成就??箲饡r期的劇作《一年間》、《心防》、《愁城 記》、《水鄉吟》、《法西斯細菌》、《離離草》等?!缎姆馈返闹黝}和劉浩如形象。《法西斯細菌》 的思想內容和俞實夫形象。夏衍劇作的獨特的現實主義風格。 陳白塵的《歲寒圖》、《升官圖》?!稓q寒圖》對堅貞自守的科學文化工作者的熱情歌頌和 對寒如嚴冬的舊社會的抨擊?!渡賵D》對國民黨官匪一體、巧取豪奪的“新官場”的辛辣 嘲諷,劇作的巧妙的藝術構思和夸張手法。 第五節 沙汀、路翎等作家的小說 沙汀的短篇小說對國統區的黑暗現實、對借抗戰以營私的國民黨基層官吏和土豪劣紳的 揭露諷刺。短篇《在其香居茶館里》的思想、人物和結構特色。沙汀的長篇小說《淘金記》、 《困獸記》、《還鄉記》。《淘金記》中展示的統治階級人物之間的狗咬狗斗爭和出色的人物描 寫。小說的藝術成就和不足。沙汀的創作特色:寓批判、諷刺于冷峻的現實主義的刻畫之中, 精練含蓄的白描手法,濃郁的四川地方色彩,嚴謹的結構。 路翎的《財主的兒女們》對大財主家庭的生活及其子女的道路的描寫,作品背景開闊, 規模宏大,時代氣氛強烈。小說的現實主義成就及其缺陷。中篇小說《饑餓的郭素娥》的思 想內容。 第六節 錢鐘書和張愛玲的小說 錢鐘書的《圍城》對抗戰時期某些高級知識分子精神面貌的精妙刻畫。方鴻漸的形象。 小說的諷刺藝術成就。 張愛玲的《傳奇》?!督疰i記》的思想和藝術特質,黃金和情欲的傳奇。有關張愛玲小說 的爭鳴。 黃谷柳的《蝦球傳》以城市流浪少年兒童的曲折經歷為線索,對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相 的廣泛描寫,揭示了勞動人民求解放的正確道路。小說在民族化群眾化方面的成就。 第七節 趙樹理的評書體小說 趙樹理的生平和創作概況。《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等作品對 農村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的深刻描繪,對解放區新社會的熱情歌頌,較充分地表現了新民主 主義革命時期農村社會生活的變革和農民的思想心理的變化。趙樹理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 先進農民及其干部老楊同志、李有才、小二黑等形象,落后農民二諸葛、三仙姑等形象,地 主閻恒元等形象。趙樹理小說的民族化群眾化特色,他的作品在人物塑造、情節結構、語言 方面的特點。趙樹理小說的風格。 中國當代文學部分 上編 建國初至“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學 第一章 文藝運動和文學思潮 第一節 十七年的文學概況和文藝思潮 一、文藝界的大會師和文藝方向的確立 二、文藝思想的批判和論爭 關于電影《武訓傳》的討論。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出版。胡風給黨中央寫的《關于 幾年來文藝實踐情況的報告》(即《三十萬言書》)。胡風對中國革命文藝事業的貢獻。胡風 的文藝觀及其偏頗。把胡風的《三十萬言書》夸大為政治問題進而作為敵對分子處理,是完 全錯誤的,對文藝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 三、“雙百”方針的提出和文藝界的反右斗爭 毛澤東“雙百”方針提出的歷史背景?!半p百”方針的基本精神和重大意義?!半p百”方 針的貫徹和文藝界出現的新氣象,文藝理論上的百家爭鳴和文學創作中的百花齊放。 反右派斗爭的歷史背景和對階級斗爭形勢的錯誤估量。文藝界反右派斗爭的嚴重擴大化 錯誤。文藝界這一場斗爭的不良后果和深刻教訓。 四、“大躍進”時期的文藝運動 五、黨的文藝政策的調整 第二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文藝運動 一、林彪、江青反黨集團對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嚴重摧殘 《林彪委托江青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的反動性?!都o要》所杜撰的“文藝 黑線專政論”、“黑八論”及關于文藝創作和文藝隊伍的估價對建國以來的社會主義文藝事業 從路線、理論、創作到文藝隊伍的全盤否定。 二、天安門詩歌運動 天安門詩歌運動的歷史背景。天安門詩歌的戰斗精神。 天安門詩歌運動政治意義和特殊的文學史的意義。它對新時期文學發展的深刻影響。 第二章 十七年的小說 第一節 杜鵬程、吳強、曲波的創作 杜鵬程的創作簡況。長篇小說《保衛延安》——人民解放戰爭的英雄史詩。吳強的創作 簡況。長篇小說《紅日》在反映大規模革命戰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t日》塑造人物的成 就:我軍高級將領沈振新的性格刻畫,作品中英雄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和真實性,反面人物張 靈甫的性格特征的多方面的表現?!都t日》的情節結構特點和成就。曲波的長篇小說《林海 雪原》在反映特殊環境下的特殊戰斗方面的成就。楊子榮的形象。小說的傳奇色彩和革命浪 漫主義特色。小說的情節結構特點和對民族小說傳統的鮮明特色。小說的局限。 第二節 梁斌、楊沫和羅廣斌等的創作 梁斌的創作簡況。梁斌的三部連續性的長篇《紅旗譜》、《播火記》、《戰寇圖》?!都t旗譜》 所反映的農村階級斗爭和我國農民走向革命的曲折過程及其意義。朱老忠的性格特征,新農 民革命英雄朱老忠形象塑造的重大成就及其典型意義。嚴志和形象的典型性?!都t旗譜》濃 重的民族氣魄和民族風格。 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青春之歌》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青年知識分子道 路的描寫。林道靜形象的典型意義。作品對黨領導下的學生抗日救亡運動的反映和一系列共 產黨人英雄形象的塑造?!肚啻褐琛返乃囆g特色。關于《青春之歌》的討論和作者對初版 的重要修改。 羅廣斌、楊益言的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和長篇小說《紅巖》?!都t巖》反映革命 者監獄斗爭的重要成就。江姐、許云峰等共產黨人光輝形象的塑造。反面人物徐鵬飛的形象。 《紅巖》的心理刻畫?!都t巖》的繁復而嚴謹的結構。 歐陽山的長篇小說《三家巷》和高云覽的長篇小說《小城春秋》的藝術成就。 “紅色經典”的總體特色。 第三節 趙樹理的創作 趙樹理在建國以后的創作成就。長篇小說《三里灣》所反映的農業合作化運動中先進力 量和落后力量之間的斗爭。王玉生、范登高、馬多壽等一系列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度?br/>灣》的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幽默情趣?!度餅场返谋憩F手法的民族化特點。趙樹理的短篇《登 記》、《鍛煉鍛煉》、《手》等的現實主義成就和藝術特點。 第四節 柳青等的創作 柳青在建國后的創作成就。長篇小說《銅墻鐵壁》的思想內容。長篇小說《創業史》的 創作準備和散文特寫集《皇甫村的三年》?!秳摌I史》的探索中國農民的歷史命運和生活道路 的史詩性特點?!秳摌I史》所描繪的我國農業合作化運動初期的尖銳復雜的斗爭。農村社會 主義新人梁生寶的形象。梁三老漢形象的藝術成就和典型意義。作品中的“三大能人”的形 象?!秳摌I史》的藝術特色:細致的心理刻畫,哲理性的議論和形象的描繪的結合?!秳摌I史》 深刻、扎實的現實主義特色和激情洋溢的理想色彩。 第五節 姚雪垠、周而復、艾蕪等的創作 姚雪垠在建國以后的創作成就。長篇歷史小說《李自成》的創作過程。《李自成》反映 明末社會生活的廣度和描寫農民起義的深度。李自成、張獻忠、郝搖旗、崇禎等人物形象的 成功塑造。《李自成》的宏偉而嚴謹的結構和富于變化的筆法。作者在處理歷史真實和藝術 真實方面的探索和經驗。 艾蕪在建國以后的創作成就。長篇小說《百煉成鋼》在反映工業建設、描寫鋼鐵工人生 活方面的藝術成就。作品中的工人形象。《百煉成鋼》的樸素平易的風格。艾蕪的短篇集《夜 歸》、《南行記續篇》的時代氣氛和表現手法。 第六節 孫犁、茹志鵑、王愿堅等的創作 孫犁在建國以后的創作成就。長篇小說《風云初記》的主要內容。獨特的中篇《鐵木前 傳》。孫犁小說描摹時代風云變幻的角度和特點。孫犁小說的散文美和詩意美,對當代抒情 小說的藝術貢獻。 茹志鵑的創作概況?!栋俸匣ā返乃枷胨囆g成就。茹志鵑的小說在選材立意上的特點。 茹志鵑的小說對人物心靈的細膩刻畫和精巧的藝術構思。王愿堅的創作概況?!饵h費》、《糧 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勞動者》等作品的思想藝術特點。王愿堅的短篇小說的題材、 主題及其教育意義。 峻青的創作概況。短篇小說集《黎明的河邊》的思想內容。代表作《黎明的河邊》、《老 水牛爺爺》的思想藝術特點。峻青的小說在尖銳激烈的沖突和生死斗爭的嚴峻考驗中刻劃英 雄人物性格的藝術特點。峻青短篇小說的激越悲壯的風格。 路翎的《初雪》、《洼地上的“戰役”》等作品。 第三章 十七年的詩歌 第一節 聞捷、李季、臧克家等的詩歌 聞捷的生平和創作概況。詩集《天山牧歌》在表現新疆少數民族人民新生活方面的藝術 成就?!锻卖敺楦琛返葍灻赖膼矍樵娖?。長篇敘事詩《復仇的火焰》對于解放初期新疆人 民生活和斗爭的廣泛而深刻的描繪。長詩的史詩性特點。哈巴爾形象的典型意義。聞捷詩歌 的濃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 李季在建國后的創作成就。反映西北石油工人生活的《玉門詩抄》。長篇敘事詩《楊高 傳》在廣闊的歷史背景中描寫主人公生活道路和性格成長的特點。楊高形象的意義?!稐罡?br/>傳》的藝術特點及不足之處。 第二節 郭小川和賀敬之的詩歌 郭小川的創作概況。政治抒情詩《致青年公民》和抒情詩《甘蔗林——青紗帳》等的戰 斗性和藝術特點。長篇敘事詩《將軍三部曲》對我軍高級指揮員形象的塑造。創作于“四人 幫”肆虐時期的《團泊洼的秋天》、《秋歌》,抒發了共產黨人的浩然正氣和革命情懷。郭小 川詩歌的哲理色彩和豪放風格。郭小川在詩歌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創造。 賀敬之的創作概況。長篇政治抒情詩《放聲歌唱》、《雷鋒之歌》的思想藝術成就。賀敬 之詩歌的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強烈的時代精神。賀敬之詩歌的形象性和音樂美。賀敬之在詩歌 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創造。 第四章 十七年的散文 第一節 楊朔、碧野、袁鷹等的散文 楊朔的創作概況。楊朔的散文集《東風第一枝》、《海市》、《亞洲日出》、《生命泉》等的 思想內容?!堆├嘶ā?、《茶花賦》、《荔枝蜜》、《櫻花雨》等散文名作對勞動人民心靈美和祖 國錦繡河山的歌頌,對各國人民反帝反殖斗爭的抒寫。楊朔散文的濃郁的詩意。楊朔散文的 藝術構思和結構特點。楊朔散文的精美語言。楊朔散文的局限和楊朔模式的影響。 第二節 劉白羽、秦牧的散文 劉白羽的散文集《萬炮震金門》、《早晨的太陽》、《紅瑪瑙集》等。劉白羽散文創作的兩 個階段?!度粘觥?、《長江三日》、《平明小札》、《冬日草》等散文名篇的藝術成就。劉白羽散 文的主要特點:鮮明的時代特色,高昂的戰斗激情,雄渾、豪放、壯美的風格。散文創作的 局限。 秦牧的散文集《貝殼集》、《潮汐和?!贰ⅰ痘ǔ恰?、《長河浪花集》等和文藝散論《藝海拾 貝》?!痘ǔ恰贰ⅰ锻恋亍?、《古戰場春曉》、《社稷壇抒情》等散文名篇的思想藝術成就。秦牧散 文的主要特點:寓意深刻的思想性,廣博豐富的知識性,引人入勝的趣味性,題材、體裁、 筆法的多樣性。散文創作的歷史局限。 第三節 報告文學和雜文 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依依惜別的深情》等名篇的思想藝術成就和廣泛社會影響。 魏巍的報告文學的主要特點:熾熱的感情,奔放的氣勢,形象化的敘述和抒情性的議論的結 合。 《在橋梁工地上》、《本報內部消息》對官僚主義的深刻揭露。 第五章 十七年的戲劇 第一節 老舍的劇作 老舍在建國以后的戲劇創作概況。 《龍須溝》的思想和人物。程瘋子形象的意義?!洱堩殰稀返纳鐣r值和藝術成就。 《茶館》在人物塑造上的高度藝術成就?!恫桊^》的巧妙構思和結構特點?!恫桊^》的濃 郁的時代氣息和民族風俗畫特色?!恫桊^》的語言藝術。 老舍的長篇小說《正紅旗下》的藝術成就和民族特色。 第二節 田漢和曹禺的歷史劇 田漢的歷史劇《關漢卿》和《文成公主》?!蛾P漢卿》的情節和主題。關漢卿形象的成功 塑造。朱簾秀的形象?!蛾P漢卿》的戲劇結局和悲劇結局的兩種處理。 曹禺的《明朗的天》對建國初期各類高級知識分子的刻畫。歷史劇《膽劍篇》和《王昭 君》?!赌憚ζ返闹黝}思想、人物和語言特色。 沈西蒙等的《霓虹燈下的哨兵》的主題思想。劇本的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劇本的藝術 成就及其對部隊生活題材的劇作的突破。 青年劇的創作,成就和局限。 下編 新時期的文學 第一章 文藝運動和文藝思潮 一、 第四次文代大會的召開 大會的主要任務。鄧小平的《祝詞》的基本精神和歷史意義。周揚關于文學藝術工作的 報告。 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文學創作 初步繁榮。創作隊伍空前壯大。文藝刊物競相涌現。文學作品的題材、主題、表現方法、體 裁、形式和風格的豐富多樣。 二、文學理論問題的探討 全球化語境的出現;商業化和文學的邊緣化、領域化;文學思潮的特點;新寫實思潮; “新狀態”及其他新文學現象的爭論;關于文藝與政治關系問題的新認識;現實主義問題的 討論;文學的本體論問題的提出;重寫文學歷史問題;人文精神問題的爭鳴。 第二章 新時期的小說 第一節 劉心武、張潔、諶容等的創作 劉心武的創作概況?!栋嘀魅巍分黝}的尖銳性和深刻性。謝惠敏形象和宋寶琦形象的典 型意義?!栋嘀魅巍穼π聲r期文學發展的意義?!度缫狻返榷唐≌f。長篇小說《鐘鼓樓》的 藝術成就。 張潔的創作概況?!稄纳掷飦淼暮⒆印贰ⅰ墩l生活得更美好》等短篇的思想藝術特點。 長篇《沉重的翅膀》、中篇《方舟》對新時期社會矛盾的廣泛而深刻的描繪和揭露。張潔作 品的獨特風格及其發展變化。 《無字》的思想和藝術追求。 諶容的創作概況?!度说街心辍返恼鎸嵭院同F實意義。陸文婷的形象的典型意義?!度说?br/>中年》的藝術特色。 第二節 蔣子龍、高曉聲等的創作 蔣子龍的創作簡況,《喬廠長上任記》的思想藝術成就及社會意義。喬光樸的形象?!堕_ 拓者》、《赤橙黃綠青藍紫》、《一個工廠秘書的日記》等作品在反映工業現代化改革方面的重 大建樹。蔣子龍對社會主義現代化開拓者形象的塑造。蔣子龍的創作特色。 高曉聲的創作概況?!独铐槾笤煳荨贰ⅰ蛾悐J生上城》的思想藝術特色。高曉聲在表現農 民生活和精神面貌方面的特殊成就。高曉聲筆下的陳奐生等農民形象。高曉聲對民族小說傳 統的繼承和創新。 陸文夫的創作概況?!缎∝準兰摇?、《圍墻》、《美食家》等作品的藝術特點。對市井文學 的新開拓。 第三節 王蒙、張賢亮等的創作 王蒙的生活經歷和創作成就。一九五六年版《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在文學描寫人民內 部矛盾、揭露官僚主義方面的意義?!恫级Y》、《春之聲》、《蝴蝶》等作品的思想和藝術。王 蒙的敏銳洞察力和《蝴蝶》的思想深度。張思遠形象塑造的特點。東方意識流小說的特色。 《活動變人形》、“季節系列”和《青狐》的新超越。 王蒙在小說創作的表現方法上的探索。 張賢亮的創作概況。《靈與肉》、《肖爾布拉克》、《綠化樹》等作品對“左”傾路線和十 年浩劫給予知識分子深重災難的深刻描寫,對勞動人民美好心靈的深情贊頌。小說的西部特 色。小說的固有模式。 魯彥周的《天云山傳奇》對反右擴大化錯誤的深刻揭露?!短煸粕絺髌妗返娜宋镄蜗蠛?br/>藝術特點。 第四節 汪曾祺、賈平凹、路遙等的小說 汪曾祺和新時期的文化小說。 小說的散文化和詩化特征。詩化的小說語言。汪曾祺小說復現的意義。對中國抒情小說 的豐富和發展。 賈平凹的創作道路,小說創作的三個發展階段?!渡讨荨?、《臘月 正月》等對中國農村改 革生活的反映。藝術創作個性和藝術嬗變。《廢都》、《高老莊》等的文學爭鳴和歷史評價。 路遙的創作道路,小說創作的三兩個階段?!度松?、《平凡的世界》等對中國農村改革 生活的反映,對社會轉型期青年形象的塑造。藝術創作個性和藝術嬗變。 第五節 莫言、馬原、余華等的小說 先鋒小說的出現及其美學特征。 莫言的創作道路。西方文學對莫言的影響。 《紅高粱》的藝術成就?!敦S乳肥臀》、《檀香刑》的爭鳴。 馬原先鋒小說的特點以及文學史貢獻?!秾姿沟恼T惑》、《虛構》等小說的藝術特質。 余華的創作道路。《十八歲出門遠行》、《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余 華小說的藝術特色。 其他先鋒小說代表作家,格非、殘雪等。 先鋒小說對文壇的深刻影響。 小說的世俗化和深度邊緣化的態勢。 小說版圖的復雜化和創作的多元化格局。 余華和創作道路及其轉型。 小說的先鋒性與顛覆性。死亡敘述。暴力渲染。貼近生活。宣泄溫情。 《現實一種》、《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的思想藝術追求。 蘇童的創作道路及其轉型。 “楓楊樹系列”小說的意義。家族歷史的回望。 《妻妾成群》和《我的帝王生涯》。 第六節 池莉、劉震云等的小說 “新寫實”小說的出現背景和具有的美學特征。 “新寫實”小說創作的態勢和代表作家,方方、劉恒、劉慶邦等。 “新寫實”小說的誤區。 池莉:80-90 年代創作特點。《煩惱人生》、《不談愛情》、《太陽出世》等代表作品的解 讀。世俗化的嬗變?!缎〗?,你早》等的審美特點。 劉震云:從《新兵連》到《單位》、《一地雞毛》。小說創作的主要特色以及走入的誤區。 歷史小說的爭鳴。 第七節 張承志、史鐵生等的小說 張承志:90 年代小說的宗教傾向?!缎撵`史》、《金牧場》的思想和藝術追求。 晚近作品的思想藝術特色。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散文化小說的哲理詮釋。 韓少功的《馬橋辭典》等的藝術探索。 第八節 王安憶、陳染等的小說 王安憶:小說創作的三個階段及代表作。 90 年代的《紀實與虛構》、《長恨歌》。上海書寫的開創性創作和局限。 陳染:內心獨白體。私秘體驗的“女性敘事”?!皞€人化寫作”的代表作家?!端饺松睢?br/>和《與往事干杯》。同性愛的表現。 林白:女性生命體驗和生存狀態的表現者?!兑粋€人的戰爭》。最激進的女性文學文本。 第三章 新時期的散文 第一節 概述 老中青三代作家相承共生。散文創作的繁榮態勢。 80 年代散文的思想藝術特色和文學史價值。 文化轉型期對 90 年代散文的影響。 90 年代“散文熱”的主要表現。文化歷史散文。 散文創作文本類型分析。 第二節 巴金的《隨想錄》 巴金散文的批判與自我批判精神。 巴金散文的自審意識和自省精神。 巴金散文的文體價值和文學史意義。 《懷念蕭珊》的解讀。 第三節 報告文學的繁榮與發展 報告文學創作的總體特征。 報告文學創作兩個時段。 報告文學創作的群體化傾向。 報告文學創作的代表作家。青年報告文學作家群。 《哥德巴赫猜想》等報告文學的價值和意義。 第四節 余秋雨的散文創作 余秋雨的創作道路和藝術探索。 余秋雨散文的主題及特點。 余秋雨歷史文化散文的文學史意義。 《文化苦旅》、《山居筆記》等代表作品的解讀。 文化歷史散文熱和代表作家。文化歷史散文存在的問題。 第四章 新時期的詩歌 第一節 概述 悲歌和頌歌的交匯?!皻w來”詩人群?!皻w來”詩派的詩歌美學追求。 詩歌現實主義的復歸?,F實主義詩人群。 朦朧詩潮的涌現以及有關的爭論。 昌耀、周濤為代表的西部詩歌。后新詩潮。汪國真等詩人。 文化轉型期的詩歌生存危機。 詩歌寫作的多元并舉。詩歌探索的主要路向。 詩歌創作的總體特征。代表詩人簡介。 “他們”詩派的詩論主張。代表詩人韓東等。 “下半身寫作”的詩論主張。創作實績與局限。代表詩人沈浩波等。 新生代詩人和其他詩歌流派簡介。 第二節 張志民、公劉、邵燕祥等的詩歌 張志民的詩集《祖國,我對你說》的思想和藝術。 公劉的詩歌創作概況。詩集《仙人掌》的思想藝術特點。 邵燕祥的詩歌創作概況。詩集《在遠方》的思想藝術特點。 流沙河的詩歌創作概況?!读魃澈釉娂返乃枷胨囆g特點。 黃永玉的詩集《曾經有過那種時候》的思想藝術特點。 第三節 朦朧詩派與舒婷等的詩歌 朦朧詩出現的歷史背景。 朦朧詩的審美特色。 朦朧詩的文學史意義。 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 舒婷的創作道路?!峨p桅船》、《祖國,我親愛的祖國》、《致橡樹》等的藝術特點。 顧城的創作道路。 代表詩歌《遠和近》、《一代人》、《弧線》的解讀。 北島、江河、楊煉等的代表詩歌。 第五章 新時期的戲劇 第一節 概述 80 年代戲劇創作發展的三個階段。 80 年代戲劇理論的有益探索。 80 年代的舞臺實踐:探索戲劇及其分類。 《狗兒爺涅磐》、《桑樹坪紀事》等劇本的分析。 現實主義戲劇。小劇場運動。 第二節 高行健和沙葉新的戲劇探索 高行健的創作道路。 高行健的戲劇理論。 《絕對信號》、《車站》、《野人》、《彼岸》等劇本的美學追求。 沙葉新的創作道路。 沙葉新的戲劇理論。 話劇的世俗性色彩?!蛾愐闶虚L》、《尋找男子漢》。 第六章 新世紀文學 第一節 新世紀文學概述 新世紀文學的繼承與轉折。精英文學的變化與發展,通俗文學和網絡文學、底層文學的 變異。文學市場化現象。 第二節 莫言畢飛宇等精英文學 莫言的創作歷程和小說創作的精神。畢飛宇的小說風格。 第三節 網絡文學的崛起 網絡文學創作概況。代表性的網絡文學作品。網絡文學與當代媒體的關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渤海大學中國史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渤海大學中外政治思想史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