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入學考研大綱 第一編 先秦文學 第一章《詩經》 (一)《詩經》的體制、內容、藝術特點 (二)《詩經》的地位和影響 第二章 先秦敘事散文 (一) 先秦敘事散文的繁榮原因及發展過程 (二)《尚書》、《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 (三) 先秦敘事散文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第三章 先秦說理散文 (一) 語錄體:《論語》及《孟子》的藝術特色 (二)《莊子》的哲學思想及其藝術特征 (三)先秦說理散文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第四章 屈原與楚辭 (一) 楚辭產生的文化政治背景 (二)《離騷》的思想內容與藝術特征 (三) 楚辭的流變以及屈原對后代文人與文學的影響 第二編 秦漢文學 第一章 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 (一)賈誼、枚乘及梁園文人集團 (二)王褒、揚雄及其辭賦 第二章 司馬遷與《史記》 《史記》的文學價值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三章 兩漢樂府詩 (一)樂府及樂府詩概況 (二)樂府的藝術特色及其作用 第四章 東漢辭賦及文人詩 (一)京都賦與抒情賦得興起 (二)《古詩十九首》的內容及其藝術特色 第五章 《漢書》 《漢書》的文學價值 第三編 魏晉南北朝文學 第一章 建安文學與正始之音 2 (一) 鄴下文人集團的文學成就及建安詩歌的時代特征 (二) 阮籍、嵇康與正始詩歌 第二章 兩晉詩壇 (一)太康詩風 (二)詠史詩、游仙詩、玄言詩 (三)蘭亭唱和及其影響 第三章 陶淵明 (一) 陶淵明其人及其文學成就 (二)陶淵明的影響及其典型意義 第四章 南北朝詩人 (一) 謝靈運所開啟的新風與山水詩的興盛 (二) 鮑照詩的創新及其對后世詩歌的影響 (三) 沈約、謝眺與永明體 (四) 庾信詩歌的藝術成就與南北文學的融合 第五章 魏晉南北朝的小說 (一) 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 (二) 志怪與志人 (三)《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 第六章 南朝美文的衍化 (一)《文心雕龍》的駢文藝術 (二)齊梁新變之風 第四編 隋唐五代文學 第一章 隋及初唐詩歌 (一)上官體、初唐四杰 (二)陳子昂的詩歌革新主張及創作實踐 (三)張若虛與唐詩興象 第二章 盛唐山水田園詩人 盛唐山水田園詩派及其藝術特色:孟浩然、王維 第三章 盛唐邊塞詩人 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及其藝術特色:高適、岑參、王昌齡 第四章 李白 (一)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精神及藝術個性 (二)李白在詩歌史上繼往開來的地位和影響. 第五章 杜甫 (一) 杜詩的"詩史"性質及藝術成就 (二) 杜甫在詩歌史上承前啟后的地位和影響 第六章 中唐詩人 (一)韋應物、劉長卿 (二)大歷十才子 (三)韓孟詩派與柳宗元、劉禹錫、李賀 第七章 白居易和新樂府運動 (一)新樂府運動 3 (二)白居易的詩歌主張及其創作的特征 第八章 古文運動和韓愈,柳宗元的散文 (一)“古文”和“古文運動” (二) 韓愈的散文創作及藝術成就 (三) 柳宗元的寓言小品,傳記和山水游記的藝術成就 (四) 唐代古文運動的影響 第九章 晚唐詩歌 (一) 杜枚的詠史詩 (二) 李商隱詩歌的藝術特色. (三) 苦吟詩人及晚唐士人的隱士情懷 第十章 唐代傳奇 (一)唐傳奇代表作,藝術成就及發展演變 (二)唐傳奇在小說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第十一章 晚唐五代詞 (一) 詞的起源及其體制特點 (二)“花間詞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三) 李煜詞的藝術成就及其在詞史上的地位 第五編 宋代文學 第一章 北宋詩文革新 (一) 西昆體、白體詩、晚唐體 (二) 宋代的古文運動:(唐代古文運動→)王禹偁,柳開等→歐陽修,曾鞏等→梅 堯臣,蘇舜欽→王安石→蘇軾等→胡銓,陳亮,葉適等 (三) 歐陽修散文創作的杰出成就 (四) 王安石詩歌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 第二章 北宋前期的詞 (一) 晏殊、晏幾道詞的風格特征 (二) 范仲淹、歐陽修對宋詞發展的貢獻 (三) 柳永詞的內容、藝術特色及其對宋詞發展的貢獻 第三章 蘇軾 (一) 蘇軾的文學成就 (二) 蘇軾人格境界及對后世的影響 第四章 北宋后期的詩詞 (一) 黃庭堅詩歌的創作特征 (二)“江西詩派” (三) 秦觀詞的創作特征 (四) 周邦彥對宋詞發展的貢獻 第五章 南宋前期詞風 (一) 李清照的發展演變及其藝術成就 (二)朱敦儒、張元干 第六章 中興四大詩人 (一)陸游詩歌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特色及其影響 (二)“誠齋體” 4 第七章 辛棄疾 (一) 辛詞在意境創造、表現手法和語言技巧上的創新和獨特成就 (二)辛派詞人及其創作特征 第八章 南宋后期文學 (一) 姜夔、吳文英及宋末詞壇 (二) 理學家的文論和散文 (三)永嘉四靈及江湖詩派 第九章 遼金文學 元好問與金代詩歌 第六編 元代文學 第一章 話本小說與說唱藝術 第二章 關漢卿 《竇娥冤》與關漢卿的悲劇創作及竇娥的性格形象 第三章 西廂記 《西廂記》的戲劇沖突、人物塑造及語言特色 第四章 白樸、馬致遠 (一) 白樸《梧桐雨》對題材的處理及其題旨 (二) 馬致遠《漢宮秋》對昭君故事的改創及其藝術成就 (三) 馬致遠神仙道化劇對悲劇時代的獨特思考 第五章 元后期雜劇 (一) 元雜劇南移及衰落的原因 (二) 鄭光祖《倩女離魂》 第六章 元末南戲 (一) 南戲的形成與發展 (二) 《琵琶記》對《趙貞女》故事的繼承,改造及其悲劇意蘊 (四) “四大傳奇” 第七章 元散曲 散曲的文體風格和審美取向 第七編 明代文學 第一章《三國演義》 (一)《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作者和版本 (二)《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人物形象、藝術成就及其影響 第二章《水滸傳》 (一)《水滸傳》的成書過程、作者和版本 (二)《水滸傳》的主題思想、梁山英雄形象 (三)《水滸傳》與《三國演義》人物塑造、藝術結構、語言特色比較 第三章 明前期詩文 (一) 明初詩歌與散文:高啟、楊基、袁凱、宋濂、劉基 (二) 臺閣體 (三) 茶陵詩派 5 第四章 明代的戲劇 (一) 明中期傳奇作家作品 (二) 沈德潛與吳江派群體的戲曲主張及創作特色 第五章 湯顯祖 (一)湯顯祖的人格思想和文學觀念 (二)《牡丹亭》主題思想的時代特征與創作特色 (三)臨川派與吳江派戲曲主張及特色之比較 第六章《西游記》 (一)《西游記》的成書過程與作者問題 (二)《西游記》神魔故事的社會歷史內涵和孫悟空形象 (三)《西游記》的創作特色及其影響 第七章《金瓶梅》及明中葉后其他長篇小說 (一)《金瓶梅》作者,版本,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金瓶梅》的成就和缺陷及其在中國小說史上的意義. 第八章 明代的擬話本 (一) 馮夢龍與"三言" (二) 凌蒙初與"二拍" 第九章 明代中葉后的詩文 (一) 前后七子文學復古的得失與影響 (二) 歸有光與唐宋派 (三) 李贄的思想和文學觀念 (四) 公安派的文學主張和創作的得失 (五) 竟陵派的文學主張及創作的得失 第八編 清初至清中葉的文學 第一章 清初詩文詞 (一) 顧炎武的文學主張及詩歌創作 (二) 錢謙益與虞山詩派 (三) 吳偉業和"梅村體" (四) 南施北宋 (五) 王士禎詩歌創作的得失 (六) 清詞三大家 :陳維崧與陽羨詞派、朱彝尊與浙西詞派、納蘭性德及其悼亡 詞 第二章 清初戲曲作家 (一) 李玉與蘇州作家群及其創作特色 (二)《清忠譜》的藝術成就及其在戲曲史上的地位 (三) 李漁的戲曲觀念和創作實踐 第三章 洪升和長生殿 (一) 《長生殿》對李,楊故事的繼承和發展 (二)《長生殿》思想內容的復雜性及其藝術成就 第四章 孔尚任和桃花扇 (一)《桃花扇》的主題意蘊 (二)《桃花扇》中的史實與虛構 6 第五章 聊齋志異 (一) 文言短篇小說發展概況 (二) 《聊齋志異》的創作與成書過程 (三) 《聊齋志異》狐鬼世界的內涵,藝術成就及其文學史地位 第六章 清初至清中葉的長篇小說 (一) 清初才子佳人小說的繁榮及原因 (二) 《鏡花緣》的思想意義 第七章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創作主旨,諷刺藝術及獨特的藝術結構 第八章 紅樓夢 (一)《紅樓夢》高鶚續書及其版本系統 (二)寶、黛形象及其愛情悲劇 (三)《紅樓夢》的敘事藝術 (四)《紅樓夢》的地位和影響. 第九章 清中葉的詩文 (一) 袁枚與性靈派詩人 (二) 桐城派的創作主張及審美標準 第九編 近代文學 (一) 龔自珍與近代前期詩文詞 (二) 黃遵憲、梁啟超與近代后期詩文詞 (三)近代的小說與戲曲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