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名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綜合 考試時間:180 分鐘,滿分:150 分 一、考試要求: 本科目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兩 部分內容?!榜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主要考察對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基 本觀點和基本方法的理解與運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綜合運用馬克 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教 育為基本內容,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對大學新生面臨和關心的實際問題予以 科學的有說服力的回答,以適應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為逐漸成長為全面發展 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的思想道德和法律修養的 基礎?!榜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占總分 60%,“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占 總分 40%。 二、考試內容: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1)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特征; (2) 世界的物質性、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 (3) 認識與實踐的內涵及其辯證關系、真理與價值的內涵特征及其辯證關 系、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辯證關系; (4)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人民群眾在歷史 發展中的作用; (5) 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資本主義政治制度 和意識形態; (6) 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資本 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2 (7) 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在實踐中探索現 實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 (8)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 展的必然趨勢。 2.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1)了解大學學習、生活的特點,正確認識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與大學生 成才和做人的關系;準確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及踐行社會主義核 心價值觀的重大意義。重點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明確成才目標,把握社 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內涵。 (2) 了解理想與信念及其對人生具有的重要作用,認識大學生的歷史使命, 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重點掌握理 想信念對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意義,如何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認清實現理想 的長期性、艱巨性和曲折性。 (3) 了解中國精神的科學內涵及弘揚中國精神的意義,認識大學生自身擔 負的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如何做忠誠的愛國者,做勇于創新的實踐者,用實際 行動展示中國精神;重點掌握愛國主義的時代價值,中國精神,以及愛國主義與 經濟全球化的關系。 (4) 了解人生觀、價值觀的相關理論;處理好人生目的和人生態度的關系, 在實踐中如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處理好各種人生關系,科學對待自己的人生環 境;重點掌握如何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創造有價值的人生,用科學高尚的人生 觀指引人生,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 (5) 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質、功能和作用,了解和把握中華傳統美德及繼 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意義與時代價值;認識中國革命道德的主要內容,傳承 與發揚中國革命道德。重點掌握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則、大學生與誠信 道德、社會主義道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如何自覺堅持社會主義道德核 心與原則,身體力行,積極向善,知行合一。 (6) 了解和掌握在社會生活中,公民基本的道德規范要求及其必要性和重 要性,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創業觀;正確認識 3 戀愛與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要求,樹立正確的戀愛觀。重點掌握公共生活及其特點, 大學生社會公德的實踐與養成,個人道德修養的途徑與方法,追求崇高道德境界。 (7) 了解法律的概念、本質與特征,社會主義法律的本質、作用及運行, 我國的實體法律部門;重點掌握我國憲法確立的基本原則與制度,中國特色社會 主義法治體系的內容。 (8) 了解社會主義法治概念,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關系;重點掌握法治 思維方式含義、特征及內容,培養法治思維的意義及途徑,尊重法律權威的意義 及其基本要求。 (9) 了解法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我國憲法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重點 掌握法律權利與人權,法律權利與法律義務的關系,政治權利與義務,人身權利 與義務,如何依法行使權利與義務。 三、參考書目 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概論》(2015 年修訂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2.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編寫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 基礎》(2015 年修訂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