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 2016 級鄂爾多斯班行政管理專業 《政治學原理》教學大綱 大綱撰寫人 肖立輝 第一講 導論:政治學學科體系 (一)什么是政治 1、歷史上的幾種政治觀 2、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 (二)作為博弈的政治 1、政治博弈的要素。 2、政治博弈的規則 3、政治博弈的類型 (三)政治的地位 1、政治權力的首要功能是維護社會秩序。 2、政治對經濟和其它領域具有極大的影響與作用。 3、政治可以提升被統治者或民眾的地位。 (四)什么是政治學 1、政治學是研究公共權力的形式及運作規律的科學。 2、政治學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即政治哲學和政治科學?!?br/>(五)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1、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產生與發展 2、中國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3、西方政治學的歷史發展 (六)政治學的范圍 1、政治學的分支學科 2、政治學與其他社會科學關系 思考題: 1、政治的含義是什么? 2、政治概念有哪些不同流派? 3、政治科學與政治哲學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第二講 政治學研究方法 (一)馬克思主義政治學方法論 1、歷史唯物主義 2、階級分析★ 3、制度主義 (二)當代政治學方法論 1、行為主義★ 2、理性選擇主義 3、新制度主義★ 思考題: 1、行為主義研究方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2、后行為主義研究方法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3、新制度主義的主要流派是什么? 第三講 政黨理論研究 (一)政黨理論 1、政黨的概念 2、政黨的類型 3、政黨的作用 4、政黨的適應性問題★ (二)政黨制度 1、政黨制度的含義 2、資本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 3、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制度★ 思考題: 1、如何看待政黨的適應性問題。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特點。 第四講 民主理論研究 (一) 政治民主理論 1、民主的含義 (1)古典民主主義 (2)精英民主主義。★ (3)多元民主主義★ (4)馬克思主義的民主理論 (5)協商民主理論★ 2、政治民主的相關變量 (1)經濟發展與民主 (2)政治文化與民主 (3)社會自治與民主 (二)政治民主的制度化類型 1、資本主義民主政治 2、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三)轉型中的民主政治 第三波民主化★ 思考題 1、協商民主理論的主要內容。 2、社會自治與民主的關系是什么。 3、第三波民主化浪潮的主要內容。 第五講 國家理論研究 (一)國家的起源與國家的目的 1、國家的起源★ 2、國家的目的 (1)安全 (2)秩序 (3)正義 3、國家能力 (二)現代國家的建設 1、現代國家的含義★ 2、民族與現代國家建設 3、階級與現代國家建設 4、現代國家建構的危機與全球化時代的國家 (三)國家類型 1、劃分國家類型的方法和標準 2、以所有制形式為標準的劃分 3、以國家和社會關系為標準的劃分 4、以政治治理形式為標準的劃分 (四)國家形態 1、失敗國家 2、依附性國家以及相關國家形態 3、自主性國家★ 思考題: 1、國家的起源理論主要有哪些流派。 2、現代國家的含義。 3、何謂自主性國家。 第六講 政府理論研究 (一)政府體制理論 1、政體論(政府體制理論)★ 2、政體類型(政府體制類型) (二)中央政府及其行政機關 1、中央政府的制度類型 2、行政機關 (三)國家元首、立法機關與司法機關 1、國家元首 2、立法機關 3、司法機關 (四)國家內政府間的關系 1、單一制國家★ 2、聯邦制國家★ 思考題 1、政體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單一制國家的特點是什么。 3、聯邦制國家的特點是什么。 第七講 政治文化研究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1、政治文化研究的興起 2、政治文化的涵義★ (二)政治文化的內容 1、政治認知性成分 2、政治情感性成分 3、政治評價性成分 三、政治文化的類型 1、統治政治文化和大眾政治文化★ 2、狹隘型文化、順從型文化和參與型文化★ 3、其余分類形式 思考題: 1、政治文化的涵義是什么。 2、大眾政治文化的特點是什么。 3、參與型文化的特點是什么。 第八講 政治行為研究 (一)政治行為 1、政治行為含義 2、政治行為類型★ (二)政治斗爭行為 1、政治斗爭含義 2、政治斗爭特征 3、政治斗爭方式 4、政治斗爭的戰略和策略 5、政治斗爭的作用 (三)政治統治行為★ 1、政治統治含義 2、政治統治基礎 3、政治統治的類型 4、政治統治的實施方式 (四)政治管理行為 1、政治管理的內含 2、政治管理的方式 3、政治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思考題: 1、政治斗爭的作用。 2、政治統治的本質。 3、政治管理與政治統治的相互關系。 第九講 民族理論研究 (一)民族理論 1、民族的涵義 2、民族與階級的區別與聯系★ 3、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內容 4、民族發展的基本趨勢 (二)民族政策 1、我國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分布特點 2、民族同化與民族融合的區別與聯系 3、民族關系的表現形式 4、民族問題的國際性 5、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內容 思考題 1、民族與階級的區別與聯系。 2、民族同化與民族融合的區別與聯系。★ 3、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內容。 第十講 政治參與理論研究 (一)政治參與的含義 1、政治參與的定義 2、政治參與的價值爭論★ 3、政治參與的方式與機制★ (二)政治參與的制約因素 1、社會經濟發展 2、社會環境與社會定位 3、政治制度 4、政治心理★ (三)政治參與的作用 1、政治參與與政治民主★ 2、政治參與與政治穩定 3、政治參與與經濟發展 思考題 1、政治參與的方式與機制有哪些? 2、政治心理是如何影響政治參與的? 3、如何認識政治參與與政治民主的關系?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