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 2015 級國際政治專業 《國際法》教學大綱 課程主持人趙柯 第一講導論:國際法的概念與基本問題 一、國際法的概念 (一)國際法的起源 (二)國際法的內涵 二、國際法的歷史演進 (一)國際法的早期學說 (二)國際法理論在近現代的發展 三、國際法的淵源 (一)國際法淵源的概念和內容 (二)國際法淵源與國際關系 四、國際法的效力 (一)國際法效力的根據 (二)國際法的不同學派 第五節國際法與國內法的區別與聯系 (一) 國際法與國內的比較 (二)國際法的特殊性 思考題: 1、國際法與國內法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國際法的一些主要原則都有哪些? 第二講國際法中的國家 一、國際關系的行為體 (一)國家 (二)國際組織 (三)跨國公司 (四)其他行為體 二、國際法的主體 三、國家的構成類型 (一)聯邦制 (二)邦聯制 (三)單一制 (四)歐盟 四、國際的基本權利 (一)獨立權 2 (二)平等權 (三)自衛權 (四)管轄權 (五)國際主權豁免 思考題: 1、國家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2、國家的類型都有哪些? 第三講國家的領土和主權 一、國家領土的概念及其對國家的意義 二、領土的構成 (一)領陸 (二)領水 (三)領空 三、領土的取得 (一)先占 (二)添附 (三)割讓 (四)征服 (五)失效 四、邊界與邊境制度 (一)確定邊界的原則和程序 (二)邊境制度的內容和作用 思考題: 1、 領土主權的概念與內涵是什么? 2、如何理解當前烏克蘭危機中的領土主權問題? 第四講國際海洋法 一、海洋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國際海洋法的歷史發展 (一)早期的海洋規則 (二)國際海洋法的出現 (三)《聯合國海洋公約》 三、《聯合國海洋公約》的主要內容 (一)領海和毗鄰區 (二)國際海峽 (三)專屬經濟區 (四)大陸架 (五)公海制度 (六)島嶼制度 (七)爭端的解決 3 思考題: 1、 海洋自由的國際法原則為在當今何喪失了它的地位? 2、如何理解公海自由? 第五講國際航空法與外層空間法 一、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與航空法的出現 二、現代國際航空法的主要內容 (一)關于空氣空間法律制度的規則 (二)關于航空運輸的規則 (三)關于航空安全的規則 三、國際外層空間法的歷史發展 四、國際外層空間法的主要內容 (一)外層空間和天體法律地位的規則 (二)對探索外層空間和天體活動進行管理和合作的規則 (三)外層空間活動中的國家責任 (四)衛星通訊傳輸、遙感和使用核動力源的規則 思考題: 1、 領空是否也存在“無害通過權”? 2、 如何理解外層空間活動中的國家責任? 第六講國家主權與國際人權保護 一、人權的概念及其歷史發展 二、人權與國際關系 三、人權問題的國際爭論 (一)個人權利 vs 集體權利 (二)政治權利 vs 社會經濟權利 (三)人權 vs 主權 四、國際法上的人權 (一)早期的國際人權法 (二)《聯合國憲章》 (三)《國際人權憲章》 思考題: 1、 如何理解人權與主權的關系? 2、 國際人權法的強化對國際關系意味著什么? 第七講外交與領事關系及其國際法律制度 一、外交關系和使館 (一) 外交關系和使館的建立 (二) 使館的職務 (三) 使館的人員 二、外交特權和豁免 (一) 外交特權和豁免的根據:治外法權說、代表性說、職務需要說 4 (二) 使館特權和豁免 (三) 外交人員的特權和豁免 (四) 其它人員的特權和豁免 (五) 使館人員及其家屬在第三國的地位 三、使館和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人員的義務 (一) 使館館舍不得與使館職務不相容的方式加以使用 (二) 尊重接受國的法律與規章 (三) 不干涉接受國內政 四、特權和豁免的開始和終結 五、領事制度及其特權和豁免 (一) 領事關系和領事館的建立 (二) 領事職務和人員 (三) 領事特權和豁免 六、聯合國和各專門機構的特權和豁免 (一) 起源 (二) 聯合國和聯合國各專門機構及其官員的特權和豁免 (三) 常駐使館及其人員的特權和豁免 (四) 臨時性代表團及其人員的特權和豁免 思考題: 1、如何理解外交庇護?試聯系斯諾登事件展開討論。 2、如何理解外交人員的特權和豁免? 第八講國際交往與條約 一、條約的概念、名稱、結構和文字、條約法的編纂 二、條約的締結與生效 (一) 締約能力 (二) 締約程序:談判;簽署;批準、接受、贊同;交換或交存批準書;條約登記與 公布 (三) 條約的加入 (四) 條約的保留:根據與目的、性質與效果、提出和撤回保留的程序 (五) 條約的生效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四、條約的遵守、適用及解釋 (一) 條約必須信守 (二) 條約的適用:時間范圍、空間范圍、在締約國內的執行、條約的沖突 五、條約與第三國 (一) 為第三國創立義務 (二) 為第三國創立權利 (三) 取消或變更對第三國的義務或權利 (四) 條約的規定成為一般國際法或國際習慣法規則 六、條約的解釋、修改、終止與停止施行、無效條約 5 思考題: 1、何謂條約?條約在國際法上有何意義? 2、試論條約必須遵守原則對國際法的意義? 第九講國家責任的構成、免除和承擔責任的方式 一、國家責任的概念和性質及國家責任理論的發展與演變 二、國家責任的構成 (一) 國際不法行為 (二) 引起國家責任的國家行為 (三) 一國牽連另一國的國際不法行為 三、國家責任的免除 (一) 同意 (二) 自衛 (三) 反措施 (四) 不可抗拒力 (五) 危難與緊急情況 四、國家責任的形式 (一) 繼續履約和停止不法行為 (二) 保證不重犯 (三) 恢復原狀 (四) 賠償 (五) 道歉 五、國際罪行問題與國際法委員會的條款 六、程序規則 思考題: 如何理解國家責任的免除? 第十講集體安全與武裝沖突法 一、集體安全保證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制度的產生與發展 二、聯合國集體安全體制 (一) 法律基礎 (二) 《聯合國憲章》下的集體安全義務 (三) 集體安全保障職能的劃分 三、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的應付辦法 四、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 五、當代集體安全中的若干法律問題 (一) 禁止使用武力或威脅的限度 (二) 合法自衛的條件與范圍 (三) 使用武力保護在國外的國民問題 (四) “人道主義干涉”與“保護的責任” 六、武裝沖突法的形成與發展及其概念和內容 七、對作戰方式和方法的限制 (一) 使用作戰手段和方法的基本原則 6 (二) 陸戰規則 (三) 海戰和空戰的特殊規則 八、對戰爭受害者的特殊保護 九、中立與懲治戰爭罪 思考題: 1、如何理解“人道主義干涉”? 2、違反國際法的罪行應該由誰來承擔?試論國家責任和個人責任之間的關系。 參考書目: 1、邵津主編:《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第 2 版。 2、梁云祥:《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年版。 3、周鯁生:《國際法》,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7 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