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 2015 級北京(經管院)班黨的建設專業 《世界政黨比較研究》教學大綱 課程主持人 趙緒生 本課程通過對世界上各種不同類型政黨的理論和實踐活動的介紹和比較研究,使學 員較全面地了解世界各類政黨建設的形成及其發展歷程,探討政黨發展和政黨政治的一 般規律,豐富黨的建設的基本知識,加深對黨的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加強黨的建設 研究科學化水平。(以下注有**的內容需要重點掌握,其他為一般了解) 第一講 政黨體制與政黨政治(一) 一、政黨體制的分類** (一)傳統的政黨體制定義及其分類 (二)西方學者對政黨體制分類的考察 (三)政黨體制的不同類型 二、各種類型政黨體制的比較** (一)政黨體制的成因 (二)政黨體制的評價 1、政黨體制的兩難處境 2、政黨體制的客觀性 (三)三種典型政黨體制比較 1、一黨制的優缺點 2、兩黨制的優點與缺點 3、多黨制的優點與缺點 思考題: 1、 簡述世界各國政黨體制的主要類型。 2、 試比較分析不同類型政黨體制的優劣。 第二講 政黨體制與政黨政治(二) 一、政黨政治的涵義 (一)政黨政治的概念 (二)政黨政治的表現 1、政黨與公共權力 2、政黨與公民社會 3、政黨與媒體 4、政黨自身建設 二、政黨政治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黨是民眾進行政治參與的工具 (二)政黨具有溝通民眾與公共權力關系的功能 (三)政黨的意識形態服從于黨的任務的要求 (四)政黨通過發展黨內民主鞏固和擴大影響 2 (五)執政黨的重要功能是進行社會利益整合 (六)執政黨與公共權力之間有明確的界線 三、國外政黨政治的發展趨勢** (一)政黨執政基礎的中間化 (二)政黨組織從群眾性政黨向精英政黨轉變 (三)政黨領袖的選拔及選舉的媒體化 (四)政黨意識形態從綱領性政黨向選舉黨轉變 思考題: 1、 簡述政黨政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試述新世紀以來國外政黨政治的發展趨勢。 第三講 社會民主黨的黨建模式(一) 一、社會民主黨的概況 (一)社會民主黨的定義 (二)社會民主黨的歷史演變 1、十九世紀中后期——一戰前的社會民主黨 2、一戰后——二戰前的社會民主黨 3、二戰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的社會民主黨 4、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以后的社會民主黨 二、社會民主黨的理論基礎 ** (一)社會民主主義理論 (二)社會民主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1、多元主義 2、實用主義指導下的修正主義 (三)“第三條道路”理論的主要內容 (四)“第三條道路”理論的特點 思考題: 1、 簡述社會民主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 2、 試述社會民主黨所奉行的“第三條道路”的主要內容和理論特點。 第四講 社會民主黨的黨建模式(二) 一、社會民主黨的組織體系及其運作 ** (一)社會民主黨的權力結構 (二)社會民主黨的選民構成 (三)社會民主黨的黨員資格 (四)社會民主黨的政黨經費 (五)社會民主黨的領袖和公職候選人產生 二、世紀之交歐洲社會民主黨的變革 ** (一)歐洲社會民主黨變革的因素 1、經濟全球化和歐洲一體化浪潮的推動 2、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結構變化 3、國際局勢緩和環境的強大影響 3 4、媒體和非政黨團體作用的不斷增強 (二)歐洲社會民主黨變革的特點 1、總體上具有靈活、務實、目的明確的實用特征 2、加強黨的組織運行機制的改革 3、重視黨對媒體的利用 4、根據社會階級階層結構變化擴大選民基礎 5、增強黨的形象和影響力 思考題: 1、 簡述社會民主黨的黨員與選民構成的特點。 2、 簡述社會民主黨組織體系包括哪兩部分以及這兩部分的構成。 3、 試述世紀之交歐洲社會黨變革的動因及其特點。 第五講 發展中國家的政黨政治 一、發展中國家政黨概況 (一)共產主義政黨 (二)社會民主主義政黨 (三)民族主義政黨 (四)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 二、發展中國家政黨體制的演變 (一)從獨立初期到 20 世紀 50 年代末期 60 年代初,實行西方式的多黨議會民主制。 (二)從 20 世紀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開始,一些國家轉向了軍人強權或一黨專權。 (三)20 世紀 80 年代初起,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再次進入了政黨體制的變革時期,獨裁 統治被推翻,多黨政治得到發展。 三、發展中國家實行多黨制的原因 ** (一)一黨制政權沒有能解決經濟問題 (二)一黨制和軍人專制導致政治上家長式的個人專制、權力腐敗、體制僵化、國家 管理的混亂和低效能 (三)發展中國家的政黨體制變化與外部勢力的影響息息相關 思考題: 1、簡述發展中國家政黨體制發展演變的過程。 2、試述發展中國家從一黨制走向多黨制的原因。 第六講 西方政黨的執政方式 一、西方政黨是如何獲取權力的 (一)西方政黨競選方式 (二)西方政黨的組閣方式 二、西方執政黨對黨政關系的處理 ** (一)執政黨會通過議會把黨的意志合法化為國家意志 (二)執政黨會通過政府制定并貫徹執行執政黨的大政方針 (三)執政黨在執政過程中保持黨政分開 三、對執政黨權力的制約與監督 ** (一)憲法和法律對權力的制約 4 (二)權力對權力的約束 (三)非權力對權力的監督 思考題: 1、 簡述西方政黨是如何獲取執政地位的。 2、 簡述西方政黨是如何處理黨政關系的。 3、 試述西方執政黨的權力受到哪幾個方面因素的制約。 第七講 蘇聯東歐國家共產黨建設的經驗教訓 一、蘇聯執政黨建設模式由興到衰的基本歷程 (一)列寧時期蘇共執政黨建設模式探索 (二)斯大林時期蘇共黨建模式及其特征 (三)赫魯曉夫時期蘇共黨建模式改革與探索 (四)列日涅夫時期的蘇共黨建模式 (五)爾巴喬夫時期蘇共黨建的革新 二、蘇共執政黨下臺在黨建方面的原因** (一)思想理論僵化: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 (二)經濟文化原因:沒有兌現的發展承諾 (三)政治體制原因:高度集權的領導體制 (四)負面公眾形象:治黨不嚴,為政不廉 (五)黨群關系惡化:失去執政的群眾基礎 三、蘇共執政黨建設的教訓及其啟示 ** (一)必須重視黨的思想理論工作,反對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和修正主義 (二)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權掌握在馬克思主義者手中,重視培養黨的事業接班人 (三)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 (四)必須高度重視黨群關系,從制度上穩固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五)必須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和尺度,保證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 (六)必須高度警惕國內外敵對勢力,防止西化分化與和平演變 四、東歐國家共產黨建設的經驗教訓** (一)政治地理上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黨 (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建設的興衰之路 (三)東歐國家共產黨喪失執政地位的經驗和教訓 思考題: 1、 簡述斯大林黨建模式的主要特點。 2、 試述蘇共喪失執政地位的主要原因。 3、 試述蘇共垮臺給我們提供的重要啟示。 第八講 轉型期的俄羅斯東歐政黨政治 一、俄羅斯政黨政治的形成及其發展特點** (一)俄羅斯政黨體制的形成過程 (二)俄羅斯政黨體制的基本現狀 (三)俄羅斯政黨政治的主要特征 (四)《政黨法》與俄羅斯政黨格局變化 5 二、東歐國家多黨政治體制的形成及特點** (一)東歐政黨體制的形成過程 (二)東歐政黨體制的深化發展 (三)東歐政黨體制的主要特點 三、轉型期的俄羅斯與東歐政黨政治比較 (一)俄羅斯與東歐政黨體制的共同點 (二)俄羅斯與東歐政黨體制的區別 思考題: 1、 簡述轉型期俄羅斯政黨體制的主要特點。 2、 試述實行多黨制后東歐各國政黨體制的主要特點。 第九講 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政治 一、越南、老撾、朝鮮、古巴共產黨建立及其發展的基本概況 (一)南共產黨的建立及其發展 (二)老撾人民革命黨的建立及其發展 (三)朝鮮勞動黨的建立及其發展 (四)古巴共產黨的建立及其發展 二、蘇東劇變以來越南、老撾、朝鮮、古巴各黨鞏固執政地位 (一)總結蘇東劇變的經驗教訓,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二)突出本黨本國發展實際特點,擴大黨執政的經濟社會基礎 (三)加強執政黨的自身建設,完善民主集中制和廉政制度建設 (四)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妥善地處理民族矛盾和宗教問題 (五)堅決同西方的分化西化斗爭,創造有利于發展的國際環境 三、蘇東劇變以來越南共產黨加強執政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一)執政黨建設的強烈危機意識 (二)加快推進黨內民主制度建設 (三)鞏固擴大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四)開展反腐敗斗爭和廉政建設 思考題: 1、簡述蘇東劇變以來越老朝古國家共產黨鞏固執政地位的做法與經驗。 2、試述蘇東劇變以來越共共產黨加強執政黨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本課程教材與參考書目 教材: 王長江主編:《世界政黨比較概論》,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2 年版 閱讀書目: 1、王長江、姜躍主編:《現代政黨執政方式比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版。 2、姜躍著:《政黨多棱鏡:國外政黨建設專題研究》,臺海出版社 2003 年版。 3、本課程《教學大綱》。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