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中共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 2015 級民航班中共黨史專業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史》教學大綱 課程主持人:李東朗 (以下加**的部分為重點掌握) 第一講 中國共產黨的創立 一、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條件** (一)中國共產黨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中國共產黨產生的階級基礎 (三)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思想條件 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的歷史過程和特點 (一)中國共產黨建黨的準備 (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三)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歷史特點** 三、民主革命綱領和策略的制定 (一)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 (二)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綱領** (三)民主聯合戰線的策略的提出和國共合作的醞釀 思考題: 1、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的產生是歷史的必然? 2、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產生的?有哪些特點? 3、中共二大確定的民主革命綱領的內容和意義是什么? 第二講 國共合作與第一次大革命 一、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一)國共合作的醞釀和“黨內合作”方式的確立 (二)推動國民黨改組和國共合作的形成 (三) 國共合作后的革命新局面 二、大革命的興起和北伐的勝利進軍 (一)五卅運動和全國革命風暴的掀起** (二)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三、對中國革命基本問題的初步探索 (一)對革命性質和前途問題的認識 (二)對資產階級和爭取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的認識 (三)對農民地位和作用的認識 (四)對軍事工作和武裝斗爭的初步認識 四、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敗 (一)“三? 二 O”到“四? 一二”的反共逆流** (二)從共產國際到中共中央的右傾退讓 2 (三)武漢政府的危機和大革命的失敗** (四)大革命的歷史意義與沉痛教訓。** 思考題: 1、結合時代背景,分析第一次國共合作形成的歷史必然性。 2、結合史實,分析大革命時期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的關系。 3、總結第一次大革命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 第三講 土地革命戰爭的興起和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 一、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轉折 (一)大革命失敗后的嚴峻形勢 (二)南昌起義** (三)八七會議與革命總方針的制定** (四)群雄奮起武裝反抗國民黨 二、中共六大前后黨對中國革命的再認識,革命力量的恢復和發展 (一)大革命失敗后黨對中國革命的認識 (二)中共六大的成就和局限** (三)貫徹六大路線,革命力量的恢復和發展 三、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開辟 (一)在實踐中探索新道路 (二)教條主義障礙革命新道路的開辟 (三)毛澤東對開辟革命新道路的貢獻** (四)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內容** 思考題: 1、中共八七會議在從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轉折中的意義。 2、中共六大的內容及其評價。 3、古田會議的內容、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4、中國革命為什么必須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從這條道路的開辟中應當得到哪些啟 示? 第四講 “左”傾教條主義的危害及其教訓 一、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統治全黨 (一)王明上臺的背景 (二)王明是怎樣成為中共領導人的 二、“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主要內容 ** (一)思想上的教條主義 (二)政治上的冒險主義和關門主義 (三)軍事上否定符合中國實際的建軍原則和作戰原則,實行錯誤的軍事路線。 (四)組織上實行宗派主義的干部政策,進行錯誤的黨內斗爭。 三、“左”傾教條主義的危害及其教訓 (一)王明中央把“左”傾教條主義推行到全黨 (二)“左”傾教條主義繼續推行和嚴重危害** (三)“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產生的原因和經驗教訓** 3 思考題: 1、王明為什么能當上中國共產黨的領袖?他是怎樣上臺的? 2、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危害是什么? 3、王明路線產生的原因和教訓是什么? 第五講 遵義會議與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轉折 一、遵義會議----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 (一)遵義會議召開的歷史背景 (二)遵義會議的內容** (三)遵義會議的意義** 二、紅軍長征的勝利 (一)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的勝利會師 (二)黨中央制定和堅持北上方針 (三)反對張國燾分裂主義,奪取長征的完全勝利 (四)紅軍長征勝利的意義 ** 三、黨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斗爭 (一)中共中央政治路線和策略的轉變** (二)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斗爭 (三)西安事變及其和平解決** (四)總結黨的歷史經驗,迎接抗戰爆發 思考題: 1、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如何理解紅軍長征的勝利的歷史意義? 3、黨是怎樣制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策略,促進第二次國共合作的? 第六講 第二次國共合作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一、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一)第二次國共合作的建立 (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特點 二、國共關系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演變 (一)戰略防御階段的國共關系 (二)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后的國共關系 (三)皖南事變后的國共關系** (四)抗日民主運動高潮中的國共關系 三、中國共產黨處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問題的基本方針 (一)完善國共合作的努力 (二)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的原則** (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和對頑固派的策略原則** (四)南方局在國統區的工作** 四、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中間勢力統一戰線關系的建立和發展 (一)中國共產黨堅持團結抗戰的三大政治主張。** (二)與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的關系的建立和發展 (三)與地方勢力派、國民黨民主人士的關系。 4 思考題: 1、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為什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 2、簡述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策略方針和策略原則。 3、試析黨的三大政治主張對鞏固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作用。 第七講 全面抗戰路線與敵后戰場的歷史地位 一、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和黨的全面抗戰路線 (一)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 (二)洛川會議和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制定** (三)抗日軍事方針的提出和完善** (四)國共抗戰路線與戰略方針之比較 二、敵后戰場的開辟和發展 (一)戰略防御階段的正面戰場。 (二)八路軍的組建和對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戰役戰斗配合 ** (三)敵后游擊戰的廣泛開展和敵后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 (四)敵后游擊戰爭的大發展 (五)百團大戰** 三、敵后戰場的艱苦斗爭和逐步恢復 (一)敵后抗戰的嚴重困難 (二)中共中央戰勝敵后抗戰嚴重困難的措施 ** (三)敵后戰場的堅持和逐步恢復 四、敵后戰場的反攻作戰和抗日戰爭的勝利 (一)敵后軍民的局部反攻 (二)敵后戰場的擴大 (三)敵后軍民的反攻作戰 (四)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偉大意義及中國共產黨為抗日戰爭勝利的偉大貢獻** 思考題: 1、中國共產黨的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戰略方針對于堅持抗戰、爭取勝利有什么意義? 2、怎樣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日力量是中國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3、抗日戰爭的勝利具有什么樣的重大意義? 4、簡述“三三制”政權的內容和意義。 第八章 延安整風和黨的七大 一、王明右傾錯誤的出現和毛澤東領導地位的確立 (一)王明右傾錯誤的出現** (二)六屆六中全會的召開** 二、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 ** (一)新民主主義理論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主要內容 (三)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的主要內容 (四)新民主主義理論的意義 三、延安整風運動 5 (一)整風運動的目的、內容和方針** (二)中央領導層整風** (三)全黨普遍的整風 (四)中央領導機構的變化 (五)整風運動的性質和意義** 四、黨的七大和第一代正確領導集體的基本形成 (一)黨的七大的召開 (二)七大的歷史功績** 思考題: 1、簡述王明右傾錯誤及其危害。 2、延安整風的主要內容和方針是什么? 3、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有何重要意義? 4、七大前后,毛澤東是如何論述中國工業化問題的?有何現實意義? 第九章 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一、和平、民主、團結方針的提出 (一)抗戰勝利后的國內國際局勢 (二)戰后美、蘇的對華政策 (三)蔣介石政府的戰后國內政策 ** (四)提出“和平、民主、團結”方針** 二、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 (一)重慶談判** (二)政治協商會議** (三)為維護政治協商會議決議而斗爭 (四)提出“向北發展、向南防御”方針** 三、做好自衛戰爭的準備 (一)蔣介石政府蓄意發動內戰 (二)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軍事自衛 (三)展開練兵、減租和生產運動 《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 四、革命戰爭的歷史性轉變 (一)內戰的爆發和黨的反擊方針** (二)粉碎敵人的戰略進攻 (三)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 思考題: 1、中國共產黨提出“和平、民主、團結”方針的歷史背景?中共為此作了哪些努力和 斗爭? 2、重慶談判的過程及歷史意義? 3、何謂“向北發展、向南防御”方針,其對解放戰爭的全局產生了什么影響? 第十講 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 一、土地制度改革運動 6 (一)抗戰后黨的土地政策的演變** (二)左傾錯誤的產生及糾正 (三)土地制度改革運動的歷史意義** 二、第二條戰線 (一)第二條戰線的內涵 (二)第二條戰線形成的歷史背景 (三)國統區人民民主運動的高漲 (四)第二條戰線形成的歷史意義** 三、戰略決戰與奪取全國勝利 (一)戰略決戰的決策和前奏** (二)戰略決戰** (三)解放區的鞏固和發展 (四)推翻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四、召開新政協與新中國成立 (一)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創建新中國的理論政策和組織準備**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四)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 思考題: 1、評述《中國土地法大綱》?土地改革運動對解放戰爭產生了那些影響? 2、何謂第二條戰線?簡述第二條戰線形成的過程及歷史意義? 3、在創建新中國方面,中國共產黨作了哪些理論準備? 4、抗戰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何以能在五年時間內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新中 國? 5、簡論七屆二中全會提出的兩個“務必”的內容及其對執政黨建設的意義。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