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考研秘籍考研網!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考博真題下載    考研真題下載    全站文章索引
文章搜索   高級搜索   

 您現在的位置: 考研秘籍考研網 >> 文章中心 >> 專業課 >> 正文  遼寧大學2017年新聞學理論與實務考研大綱

新聞資訊
普通文章 上海市50家單位網上接受咨詢和報名
普通文章 北京大學生“就業之家”研究生專場招聘場面火爆
普通文章 廈大女研究生被殺案終審判決 兇手被判死刑
普通文章 廣東八校網上試點考研報名將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碩士北京招生單位報名點一覽
普通文章 洛陽高新區21名碩士研究生被聘為中層領導
普通文章 浙江省碩士研究生報名從下周一開始
普通文章 2004年上??紖^網上報名時間安排表
普通文章 廣東:研究生入學考試2003年起重大調整
普通文章 2004年全國研招上??紖^報名點一覽表
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寧夏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大連鐵道學院04年碩士接收調劑生源基本原則
普通文章 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溫州師范學院(溫州大學籌)05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佳木斯大學04年考研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沈陽建筑工程學院04年研究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天津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05年碩士調劑需求
普通文章 第二志愿考研調劑程序答疑
普通文章 上海大學04年研究生招收統考生調劑信息
普通文章 廣西大學04年碩士研究生調劑信息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遼寧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新聞學理論與實務》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新聞學理論與實務》考試大綱適用于報考遼寧大學新聞學專業的碩士研究
生入學考試。
《新聞學理論與實務》考試的主要內容包括中國新聞傳播史和外國新聞傳播
史、新聞學理論及新聞寫作等知識范疇。要求考生能熟練掌握中外新聞傳播事業
的歷史演化、發展脈絡、重要人物事件、社會動因、內在邏輯及發展趨勢;熟悉
新聞學基本理論,明確新聞及其相關理論適用于實踐的原則;了解并學會運用新
聞寫作的基本技巧,撰寫多種類型的新聞稿件??忌€應該了解新聞傳播領域的
熱點事件及傳媒前沿現象,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的內容
第一部分:中國新聞傳播史論
(一)中國古代新聞傳播活動
1.中國古代的信息傳播:木鐸、布告、露布、檄文
2.唐代“開元雜報”和“敦煌進奏院狀”
3.宋代官辦的“邸報”和“邸報”的發行制度
4.宋代的“小報”和官方對“小報”的查禁
5.明代官報的抄傳和發行制度
6.《萬歷邸鈔》、《天變邸抄》和《急選報》的內容、特點和性質
7.清代官報、提塘報房和民間報房各自的特點和彼此的關系
(二)中國近代報刊的產生與初步發展
1.中國近代報刊誕生的歷史背景
2.鴉片戰爭前外報在中國境外和境內的發展狀況
3.鴉片戰爭后外報在香港和上海的發展狀況
4.以《申報》為首的中文商業報刊在上海的迅猛發展
5.在華外報網的形成與外報的歷史作用
(三)國人辦報活動的興起與發展
1.王韜所辦的《循環日報》及其辦報思想
2.鄭觀應及其辦報思想
3.維新運動與維新派所辦報刊
4.國人第一次辦報高潮
5.維新派報刊在新聞業務上的特點與歷史作用
(四)清末時期的新聞事業
1.資產階級維新派、革命派在海外、港澳的報刊宣傳活動及二者之間的論戰
2.第二次國人辦報高潮
3.“蘇報案”始末及其影響
4.于右任與“豎三民”
5.“大江報案”
6.《大清報律》的特點及其影響
7.梁啟超的辦報經歷及其新聞思想
8.辛亥革命時期中國新聞業務的改進
(五)民國初年的新聞事業
1.民國初年新聞事業的繁榮及其原因
2.袁世凱對報界的控制與“癸丑報災”
3.北洋軍閥時期新聞事業復蘇的原因與新聞業務的進步
4.新聞編譯社與國聞通訊社
5.民初名記者:黃遠生、邵飄萍、劉少少、徐彬彬、林白水、張季鸞、胡政之
(六)“五四”時期的新聞事業
1.《新青年》創辦經過及其在新文化運動中的貢獻
2.《每周評論》創辦經過、特點及其在五四運動中的作用
3.進步學生報刊的興起,《湘江評論》與《天津學生聯合會報》
4.新舊思潮在報刊上的激戰
5.《新青年》的改組與《共產黨》月刊的創辦
6.《勞動界》等第一批工人報刊
7.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對新聞工作的影響
8.民國四大副刊
9.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
(七)大革命時期的新聞事業
1.中共中央機關報刊,《向導》
2.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刊物,《先驅》、《中國青年》
3.工人報刊及中共早期報刊的主要特點
4.《熱血日報》
5.成舍我及其“世界報系”
6.新記《大公報》與“三駕馬車”及“四不”方針
7.中國廣播事業的誕生
(八)十年內戰時期的新聞事業
1.中共地下報刊在國統區的出版狀況
2.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新聞事業的發展狀況、特點和意義
3.史量才及其主持下的《申報》
4.鄒韜奮的報刊活動與“韜奮精神”
5.范長江和《中國的西北角》及其采訪的成果和意義
6.斯諾和《紅星照耀中國》
7.戈公振和《中國報學史》
(九)抗日戰爭時期的新聞事業
1.中共黨報系統的重建
2.新華通訊社的獨立發展
3.延安新華廣播電臺
4.《解放日報》改版與中共新聞理論發展
5.艾格妮絲〃史沫特萊
6.《新華日報》及其創辦意義和斗爭經驗
7.中國青年記者協會
8.“洋旗報”
(十)人民解放戰爭時期的新聞事業
1.“拒檢運動”與新聞界爭取新聞自由的斗爭
2.《大公報》的“小罵大幫忙”
3.《觀察》周刊
4.《晉綏日報》反“客里空”運動
5.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講話》
6.劉少奇《對華北記者團的講話》
(十一)建國后的新聞事業
1.抗美援朝報道的特點
2.《人民日報》以改版為中心的新聞工作改革及其收獲與意義
3.“左葉事件”
4.中國新聞工作者第一次會議
5.“大躍進”與新聞宣傳
6.先進典型的宣傳與報道
7.燕山夜話
8.兩報一刊
9.文革小報
10.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11.“皇甫平”評論與《東方風來滿眼春》
12.《北京青年報》的特點和意義
第二部分:全球新聞傳播史論
(一)從洪荒時代到文藝復興
1.人類新聞傳播活動經歷的主要歷史階段
2.《每日紀聞》
3.威尼斯“手抄新聞”
(二)17 世紀的新聞事業
1.古登堡及其發明的意義
2.定期報刊與早期新聞媒介的差異
3.德國新聞事業起步早的原因及代表刊物
4.“科蘭特”
5.早期雜志的特點及代表刊物
6.英國封建專制時代的印刷出版管理制度
7.英國革命時期報業的狂飆突圍
8.彌爾頓與《論出版自由》
9.真正的報紙《牛津公報》
(三)18 世紀的革命烽火與新聞傳播
1.《每日新聞》
2.笛?!对u論》
3.《先談者》與《旁觀者》
4.管制報業的三項措施
5.《海內外公共事件報》
6.《波士頓新聞信》
7.本杰明〃富蘭克林的辦報活動
8.曾格案
9.塞繆爾〃亞當斯與由他發起的“通信委員會”
10.艾賽亞〃托馬斯與《馬薩諸塞偵探報》
11.托馬斯〃潘恩及其所著的《常識》和《危機》
12.法國大革命時期的黨派報刊
13.馬拉及其《人民之友報》
14.《人權宣言》第十一條
15.“高級報紙”與“大眾報紙”
16.梅里爾高級報紙金字塔
17.《貝林時報》
18.《新蘇黎世報》
(四)19 世紀:從政黨報刊到商業報刊
1.新聞事業發展的““四個階段”與“兩個時期”
2.美國新聞史上的“黑暗時期”
3.政黨報刊與商業報刊的區別
4.本杰明〃戴和《紐約太陽報》
5.詹姆斯〃戈登〃貝內特和《紐約先驅報》
6.霍勒斯〃格里利和《紐約論壇報》
7.《紐約時報》的辦報傳統與經營策略
8.《泰晤士報》及其兩任主編
9.第一個戰地記者威廉〃霍華德〃拉塞爾
10.法國三大廉價報紙
11.商業報刊特征及應注意之處
12.商業報刊崛起的社會背景和思想背景
13.約翰〃密爾《論自由》
14.報刊的自由主義理論
15.報刊的社會責任理論
(五)通訊社的興起與發展
1.通訊社的成因
2.辛迪加與專欄作家
3.哈瓦斯與哈瓦斯社
4.路透與路透社
5.美聯社
6.《通訊社條約》以及“三社四邊協定”
7.美聯社與客觀性法則
(六)大眾社會與大眾報刊
1.大眾報刊的歷史土壤
2.約瑟夫〃普利策的新聞活動和新聞思想
3.威廉〃倫道夫〃赫斯特
4.黃色新聞與煽情主義
5.黃色新聞大戰的導火索與高潮
6.小型報
7.北巖的主要新聞活動
(七)電子媒介之廣播篇
1.KDKA 電臺
2.三大廣播體制
3.美國三大廣播公司
4.肥皂劇
5.“火星人入侵”
6.爐邊談話
7.國際廣播
8.英國廣播公司 BBC
9.美國之音 VOA
10.東京玫瑰
11.愛德華〃默羅:這里是倫敦
(八)電子媒介之電視篇
1.電視總統“肯尼迪”
2.電視新聞和節目主持人
3.沃爾特〃克朗凱特
4.CNN
5.媒體聚合
6.默多克及其旗下的媒體產業
7.富媒體與窮民主
8.批判視野的電視
9.大眾文化
10.電視與一體化、平庸化、極權化
(九)電子媒介之網絡篇
1.超文本
2.萬維網與網路瀏覽器
3.傳統媒體網絡化
4.博客與“德拉吉報道”
5.跨媒體
6.麥克盧漢及其媒介觀
7.尼爾〃波茲曼及其媒介觀
8.鮑德里亞及其媒介觀
第三部分:新聞理論
(一) 新聞概念的辨析
1. 新聞學界關于新聞的定義
2. 新聞與宣傳、輿論的關系
3. 新聞的特性
(二)新聞價值
1. 新聞價值定義、新聞價值要素
3. 新聞實踐中的新聞價值
4. 傳媒選擇新聞事實的實際標準
(三)新聞真實性
1. 新聞真實
2. 新聞策劃
3. 制約新聞真實的條件
4. 造成新聞失實的具體原因
5. 傳媒假事件
(四) 新聞的客觀性
1.“客觀性理念”出現的歷史背景及發展過程
2.新聞客觀性的具體內涵
3. 在新聞報道中貫徹客觀性原則的方法
4. 新聞的主觀操控
(五)大眾傳媒的職能
1. 新聞與政治的關系
2. 傳媒與經濟的關系
3. 傳媒的基本職能
(六)新聞出版自由
1. “新聞出版自由”的理念
2. 《人權宣言》
3.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4. 《論自由》
5. 列寧的出版自由觀
6. 毛澤東的出版自由觀
7. 新聞出版自由的理論討論
(七)新聞法
1. 區分“法制”與“法治”
2. 中國新聞立法的歷史
3. 新聞法的基本理念和應有的內容
4. 新聞官司
(八)新聞職業道德與職業規范
1.新聞職業道德
2.新聞自律
3.新聞職業道德與政治、市場之間的關系
4.新聞專業主義
5.新聞職業道德缺失的成因
6.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現象
7.新聞職業忠誠的兩種金字塔模式
(九)宣傳
1. 宣傳的概念及其特點
2. 常見的宣傳方法
3. 宣傳倫理
(十)輿論學
1. 輿論的概念及要素
2. 輿論形成的過程
3. 輿論監督
第四部分:新聞業務
(一)新聞寫作
1. 新聞寫作的重要性
2..新聞寫作與新聞采訪的關系
(二)新聞寫作的真實性
1.新聞寫作的真實性原則
2.新聞報道失實的原因
3.新聞寫作如何避免失實
(三)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
1.用“典型事實”說話
2.通過“再現場景”說話
6.運用“背景材料”說話
7.借助“直接引語”說話
(四)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
1.時效性
2.可讀性
3.針對性
(五)新聞角度
1.新聞角度的定義、重要性
2.最佳新聞角度的方法
(六)新聞跳筆
1.新聞跳筆的含義
2.新聞跳筆運用方法
(七)新聞語言
1.新聞語言概念、特征
2.白描語言含義、運用
(八)消息的寫作
1.消息的概念、特點與結構
2.導語的概念、類型及寫作的基本要求
3.主體的結構
4.結尾的方式
5.新聞背景
6.事件性消息的寫作
7.非事件性消息的寫作
8.描寫性消息的寫作
9.分析性消息的寫作
(九)通訊的寫作
1.通訊的概念及其與消息的區別
2.通訊的主題、選材及結構
3.通訊的基本類型
(十)專訪
1. 專訪的文體特征及類型
2. 專訪的寫作要領
(十一)新聞特寫
1. 特寫的文體特征
2. 特寫的寫作要領
(十二)網絡新聞寫作
1. 網絡新聞的種類
2. 網絡新聞的寫作技巧
第五部分:新聞傳播行業熱點及動態
1. 新技術、新現象、新理念、新動態
2. 媒介熱點事件
三、考試的基本題型
主要題型可能有: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寫作題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筆試,不需要任何輔助工具,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考博咨詢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考研咨詢 QQ 3455265070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郵箱: 3455265070@qq.com
    公司名稱:昆山創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考研秘籍網 版權所有 © kaoyanm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或引用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日本免费人成网ww555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