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生物化學》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51) 學院名稱(蓋章): 生命科學學院 學院負責人(簽字): 編 制 時 間: 2017 年 9 月 12 日 《生物化學》科目大綱 (科目代碼:951) 一、考核要求 《生物化學》考試大綱適用于西北師范大學生物學、生態學專業學術性碩士 研究生和教育碩士(職業技術教育)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復試考核。生物化學是 運用化學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體內生物分子及其化學反應的科學,是從分子 水平探討生命現象本質的一門學科。通過研究生物體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 與調節,以及遺傳信息傳遞的分子基礎與調控規律等闡明生命現象。生物化學課 程要求考生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結構、性質和功能,以及物質代謝和信息傳遞的過 程。并要求考生了解本學科研究的最新進展及發展動向。 二、考核評價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考核,考察考生對人體的化學組成、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物質代謝的基本規律、遺傳信息的傳遞等有關生物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研究技術和方法、學科發展動向等知識的掌握情況,以選拔優秀的碩士研究生。 三、考核內容 第1章 氨基酸 考核要點: 氨基酸的結構、酸堿性質及氨基酸的化學反應,氨基酸的光學活性;氨基酸 混合物分析分離的原理及技術 考核內容: 第一節 氨基酸—蛋白質的構件分子 蛋白質的水解;氨基酸的一般結構 第二節 氨基酸的分類 常見的蛋白質氨基酸;不常見的蛋白質氨基酸;非蛋白質氨基酸 第三節 氨基酸的酸堿化學 氨基酸的兼性離子形式;氨基酸的解離、等電點;甲醛滴定 第四節 氨基酸的化學反應 α-氨基參加的反應;α-羧基參加的反應;α-氨基和羧基共同參加的反應 第五節 氨基酸的光學活性和光譜性質 氨基酸的光學活性和立體化學;氨基酸的光譜性質 第六節 氨基酸混合物的分析分離 分配層析法的一般原理;分配柱層析;紙層析;薄層層析;離子交換層析; 氣液層析;高效液相層析 第2章 蛋白質的共價結構 考核要點: 肽的結構、蛋白質一級結構及測定的方法,蛋白質的氨基酸順序與生物功能 的關系 考核內容: 第一節 蛋白質通論 蛋白質的化學組成和分類;蛋白質分子的形狀和大小;蛋白質構象和蛋白質 結構的組織層次;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 第二節 肽 肽和肽鍵的結構;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天然存在的活性肽 第三節 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測定 蛋白質測序的策略;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殘基的鑒定;二硫橋的斷裂;氨 基酸組成的分析;多肽鏈的部分裂解和肽段混合物的分離純化;肽段氨基酸序列 的測定;肽段在多肽鏈中次序的決定,二硫橋位置的確定;蛋白質測序舉例;蛋 白質序列數據庫。 第四節 蛋白質的氨基酸順序與生物功能 同源蛋白質的物種差異與生物進化;同源蛋白質具有共同的進化起源 第3章 蛋白質的三維結構 考核要點: 蛋白質結構的有關概念,穩定蛋白質空間結構的作用 考核內容: 第一節 研究蛋白質構象的方法 X射線衍射法;研究溶液中蛋白質構象的光譜學方法 第二節 穩定蛋白質三維構象的作用 氫鍵;范德華力(范德華力的相互作用);疏水作用(熵效應);鹽鍵;二硫 鍵 第三節 多肽主鏈折疊的空間限制 酰胺平面與α-碳原子的二面角;可允許的Φ和ψ值:拉式構象圖 第四節 二級結構:多肽鏈折疊的規則方式 α螺旋;β折疊片;β轉角和β凸起;無規卷曲 第五節 纖維狀蛋白質 α-角蛋白;絲心蛋白和其他β-角蛋白:β折疊片蛋白質;膠原蛋白:一種三 股螺旋; 第六節 超二級結構和結構域 超二級結構;結構域 第七節 球狀蛋白質與三級結構 球狀蛋白質的分類;球狀蛋白質三維結構的特征 第八節 亞基締合與四級結構 有關四級結構的一些概念;四級締合的驅動力;亞基相互作用的方式 第4章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考核要點: 通過學習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理解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 關系 考核內容: 第一節 肌紅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肌紅蛋白的三級結構;輔基血紅素;O2與肌紅蛋白的結合;O2的結合改變 肌紅蛋白的構象 第二節 血紅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血紅蛋白的結構;氧結合引起的血紅蛋白構象變化;血紅蛋白的協同性氧結 合(Hb氧結合曲線);H+ 、CO2和BPG對血紅蛋白結合氧的影響 第三節 血紅蛋白分子病 分子病是遺傳的;鐮刀狀細胞貧血病 第5章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與表征 考核要點: 通過蛋白質酸堿性質與膠體性質的學習,了解蛋白質分離純化的方法與原理 考核內容: 第一節 蛋白質的酸堿性質 第二節 蛋白質分子的大小與形狀 根據化學組成測定最低相對分子質量;滲透壓法測定相對分子質量;蛋白質 的擴散和擴散系數;沉降分析法測定相對分子質量;凝膠過濾法測定相對分子質 量;SDS聚丙烯酰氨凝膠電泳法測定相對分子質量;蛋白質分子的形狀 第三節 蛋白質的膠體性質與蛋白質的沉淀 蛋白質的膠體性質;蛋白質的沉淀 第四節 蛋白質分離純化的一般原則 第五節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方法 根據分子大小不同的純化方法;利用溶解度差別的純化方法;根據電荷不同 的純化方法;利用選擇性吸附的純化方法;利用對配體的特異生物學親和力的純 化方法;高效液相層析和快速蛋白質液相層析 第六節 蛋白質的含量測定與純度鑒定 第6章 酶通論 考核要點: 酶的化學本質及其分類和命名;酶促反應動力學原理和酶的專一性;酶作用 的機理 考核內容: 第一節 酶催化作用的特點 酶和一般催化劑的比較;酶作為生物催化劑的特點 第二節 酶的化學本質 酶的化學本質;酶的化學組成;單體酶、寡聚酶、多酶復合體 第三節 酶的命名和分類 習慣命名法;國際系統命名法;國際系統分類法及酶的編號;六大類酶的特 征和舉例 第四節 酶的專一性 酶的專一性;有關酶作用的專一性的假說 第五節 核酶 核酶(ribozyme)的概念;核酶的種類;核酶的研究意義及應用前景 第7章 酶促反應動力學 考核要點: 氏公式及米氏公式的意義;不同的酶的抑制作用;溫度、酸堿度及及國際對 酶的影響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化學動力學基礎簡介 反應速率及其測定;反應分子數和反應級數;各級反應特征 第二節 底物濃度對酶反應速率的影響 中間絡合物學說;酶促反應的動力學方程式;多底物的酶促反應動力學 第三節 酶的抑制作用 抑制程度的表示方法;抑制作用的類型;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的 鑒別;可逆抑制作用動力學;一些重要的抑制劑 第四節 溫度對酶反應的影響 第五節 pH對酶反應的影響 第六節 激活劑對酶反應的影響 第8章 酶的作用機制和酶的調節 考核要點: 酶的活性中心的概念;影響酶催化效率的有關因素及酶活性的調節;同工酶的 概念 考核內容: 第一節 酶的活性部位 酶的活性部位的特點;研究酶活性部位的方法 第二節 影響酶催化效率的有關因素 底物和酶的鄰近效應 與定向效應 ;底物的形變 和誘導契合 ;酸堿催化 ; 共價催化 ;金屬離子催化;多元催化和協同效應;活性部位微環境的影響 第三節 酶活性的調節控制 別構調控;酶原的激活;可逆的共價修飾 第四節 同工酶 第9章 維生素與輔酶 考核要點: 維生素的概念、分類及生物學功能; B族維生素與其相應輔酶的關系 考核內容: 第一節 維生素概論 維生素的概念;維生素的發現;維生素的分類和輔酶的關系 第二節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 第三節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1和硫胺素焦磷酸;維生素PP和煙酰胺輔酶;維生素B2和黃素輔酶; 泛酸和輔酶A;維生素B6和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維生素B12(氰鈷胺素)及 其輔酶;生物素;葉酸和四氫葉酸;硫辛酸;維生素C 第10章 核酸 考核要點: 核酸的結構,核苷酸的結構 考核內容: 第一節 核酸通論 核酸的發現和研究簡史;核酸的種類和分布;核酸的生物功能 第二節 核酸的結構 核苷酸;核酸的共價結構;DNA的高級結構;RNA的高級結構 第三節 核酸的物理化學性質 核酸的水解;核酸的紫外吸收;核酸的變性、復性及雜交 第11章 激素 考核要點: 通過學習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結構與功能的關系,理解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 關系 考核內容: 第一節 概述 激素的分泌;激素的化學本質 第二節 激素的作用機制研究 膜受體通過腺苷酸環化酶作用途徑;鈣及肌醇三磷酸作用途徑;受體的酪氨 酸激酶途徑;固醇類激素受體調節基因轉錄速度 第12章 代謝總論 考核要點: 掌握新陳代謝的有關概念及能量代謝的重要性;了解新陳代謝的研究方法 考核內容: 第一節 分解代謝與合成代謝 第二節 能量代謝在新陳代謝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節 新陳代謝的調節 第四節 新陳代謝的研究方法 使用酶的抑制劑;利用遺傳缺欠癥研究代謝途徑;氣體測量法;同位素示蹤 法 第13章 生物能學 考核要點: 了解自由能的概念和標準自由能,認識生物體內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 考核內容: 第一節 自由能的概念 第二節 標準自由能變化 第三節 高能磷酸化合物 第14章 糖酵解 考核要點: 掌握糖酵解作用的反應機制及能量轉變;掌握丙酮酸的去路及糖酵解作用的 調節 考核內容: 第一節 糖酵解作用的研究歷史 第二節 糖酵解作用概述 第三節 糖酵解第一階段的反應機制 葡萄糖的磷酸化;葡萄糖-6-磷酸異構化形成果糖-6-磷酸;果糖-6-磷酸形成 果糖-1,6-二磷酸;果糖-1,6-二磷酸轉變成甘油醛-3-磷酸和二羥丙酮磷酸;二 羥丙酮磷酸轉變為甘油醛-3-磷酸 第四節 酵解第二階段的反應機制 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1,3-二磷酸甘油酸轉移高能磷酸 鍵基團形成ATP;3-磷酸甘油酸轉變為2-二磷酸甘油酸;2-二磷酸甘油酸脫水生 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轉變成丙酮酸并產生一個ATP分子 第五節 由葡萄糖轉變為兩分子丙酮酸能量轉變的估算 第六節 丙酮酸的去路 生成乳酸;生成乙醇 第七節 糖酵解作用的調節 磷酸果糖激酶是關鍵酶;果糖-2,6-二磷酸對酵解的調節作用;己糖激酶和 丙酮酸激酶對糖酵解的調節作用 第八節 其他六碳糖進入糖酵解途徑 第15章 檸檬酸循環 考核要點: 丙酮酸的脫氫脫羧過程及檸檬酸循環過程;掌握能量轉換及調控 考核內容: 第一節 丙酮酸進入檸檬酸循環的準備階段 催化丙酮酸轉變為乙酰-COA的反應步驟;對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結構和裝 配的深入探討;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催化反應的簡單圖解;砷化物對硫辛酰胺的 毒害作用;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的調控 第二節 檸檬酸循環概貌 第三節 檸檬酸循環的反應機制 草酰乙酸與乙酰-COA縮合形成檸檬酸;檸檬酸異構化形成異檸檬酸;異檸 檬酸氧化形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氧化脫羧形成琥珀酰-COA;琥珀酰-COA 轉化成琥珀酸并產生一個高能磷酸鍵;琥珀酸脫氫形成延胡索酸;延胡索酸水合 形成L-蘋果酸;L-蘋果酸脫氫形成草酰乙酸 第四節 檸檬酸循環的化學總結算 第五節 檸檬酸循環的調控 檸檬酸循環本身制約系統的調節;ATP、ADP和Ca2+ 對檸檬酸循環的調節 第16章 生物氧化------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 考核要點: 了解氧化還原電勢;掌握電子傳遞和氧化磷酸化作用 考核內容: 第一節 氧化-還原電勢 氧化-還原電勢;生物體中某些重要的氧化-還原電勢;電勢和自由能的關系; 標準電動勢和平衡常數的關系 第二節 電子傳遞和氧化呼吸鏈 電子傳遞過程;呼吸鏈概念的建立;電子傳遞鏈;電子傳遞鏈各個成員;電 子傳遞的抑制劑 第三節 氧化磷酸化作用 線粒體的結構;氧化磷酸化作用機制;質子梯度的形成;ATP合成機制;氧 化磷酸化的解偶聯和抑制;細胞溶膠內NADH的再氧化;氧化磷酸化的調控;葡 萄糖徹底氧化的總結算 第17章 戊糖磷酸途徑和糖的其他代謝途徑 考核要點: 戊糖磷酸途徑及其生物需意義 考核內容: 第一節 磷酸戊糖途徑 磷酸戊糖途徑的發現;磷酸戊糖途徑的主要反應;磷酸戊糖途徑反應速度的 調控;磷酸戊糖途徑的生物學意義 第二節 糖的其他代謝途徑 葡糖異生作用 第三節 乙醛酸途徑 第18章 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 考核要點: 了解糖原的生物學意義,掌握糖原的降解和合成過程 考核內容: 第一節 糖原的生物學意義 第二節 糖原的降解 糖原磷酸化酶;糖原脫支酶;磷酸葡萄糖變位酶的作用;葡萄糖-6-磷酸酶 第三節 糖原的合成 糖原生物合成的研究經歷了緩慢的歷程;催化糖原合成的三種酶 第四節 糖原代謝的調節 糖原磷酸化酶的調節機制;對糖原合酶的調控;肝臟中糖原代謝調控的特殊 性;激素對糖原代謝的調節和激素效應的級聯放大系統;G蛋白及其對激素 信號的傳遞作用 第19章 脂肪酸的分解代謝 考核要點: 脂肪酸的氧化作用及酮體的生成;磷脂、甾醇的代謝過程 考核內容: 第一節 脂質的消化、吸收和傳送 脂肪的消化發生在脂質-水的界面處;膽汁鹽促進脂類在小腸中被吸收;吸 收 第二節 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的活化;脂肪酸轉入線粒體;β-氧化;脂肪酸氧化是高度放能過程 第三節 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 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奇數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生成丙酰-COA;脂肪酸還可 發生α-或ω-氧化 第四節 酮體 乙酰-COA的代謝結局;肝臟中酮體的形成;肝外組織使用酮體作為燃料 第五節 磷脂的代謝 膜結構脂類-磷脂和糖脂;磷酸甘油酯是磷脂酸的衍生物;磷脂的代謝 第六節 鞘脂類的代謝 鞘磷脂;鞘糖脂 第七節 甾醇的代謝 概論;膽固醇的代謝 第20章 脂類的生物合成 考核要點: 掌握脂類的合成過程 考核內容: 第一節 貯存脂肪 貯存脂肪;脂肪肝 第二節 脂類的合成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其他脂類的生物合成 第21章 蛋白質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 考核要點: 蛋白質的降解,氨基酸的分解代謝、尿素的形成過程 考核內容: 第一節 蛋白質的降解 蛋白質的降解的特性;蛋白質的降解的反應機制;機體對外源蛋白質的需要 及其消化作用 第二節 氨基酸分解代謝 氨基酸的脫氨基作用;氧化脫氨基作用:谷氨酸脫氫酶;其他脫氨基作用; 聯合脫氨基作用;氨基酸的脫羧基作用;氨的命運 第三節 尿素的形成 尿素循環的發現;尿素循環;尿素循環的調節 第四節 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徑 形成乙酰-COA的途徑;α-酮戊二酸途徑;形成琥珀酰-COA的途徑;形成延胡 索酸途徑;形成草酰乙酸途徑 第五節 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第六節 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物質 氨基酸與一級碳單位;氨基酸與生物活性物質 第七節 氨基酸代謝缺陷癥 第22章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 考核要點: 了解氨基酸極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 考核內容: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脂肪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谷氨酸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天冬氨酸族的生物合成;丙酮酸族的生物合成; 絲氨酸族的生物合成 第三節 芳香族氨基酸及組氨酸的生物合成 苯丙氨酸、酪氨酸及色氨酸的生物合成 第四節 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調節 第23章 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謝 考核要點: 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謝,了解核苷酸的合成過程 考核內容: 第一節 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謝 核酸的解聚作用;核苷酸的降解;嘌呤堿的分解;嘧啶堿的分解 第二節 核苷酸的合成代謝 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合成;嘧啶核糖核苷酸的合成;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參考書目: 王鏡巖等主編,生物化學教程(簡明版,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