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第 1 頁,共 7 頁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 903 閱讀與寫作 適用專業: 420103 學科教學(語文)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 及 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考試的內容比例及題型) 考試內容分為閱讀題和寫作題兩大部分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第一部分 閱讀題 約 60 分 第二部分 寫作題 約 90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實用類(含論述類)文本閱讀:3 小題,2 個小題 3 分,一個小題 4 分,共 10 分 現當代文學(含外國文學)作品閱讀:5 小題,每小題平均 6 分,共 30 分 古代詩文閱讀:4 小題,每小題平均 5 分,共 20 分 小作文寫作:1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20 分 大作文寫作:1 小題,每小題 70 分,共 70 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閱讀與寫作”科目考試內容包括初中語文、高中 語文等語文學科基礎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 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實際問題。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閱讀 第一章 實用類(含論述類)文本閱讀 1.文中重要概念含義、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主要信息的篩選和整合。 3.文體特征的了解,文章結構的把握,語言特色的歸納,表現手法的分析。 4.文本中心意思的概括,主要觀點和基本傾向的評價。 5.對文本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的發掘,某種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斷。 第 2 頁,共 7 頁 6.對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的探討,對文本所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的評價。 第二章 現當代文學(含外國文學)作品閱讀 1.作品體裁基本特征、結構和表現手法的分析。 2.作品形象的欣賞,內涵的賞析和主題的概括。 3.重要語句豐富含意的體會,精彩語句表現力的品味。 4.對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探討及作品所表現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評價。 5.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對作品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發掘。 6.對作品的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第三章 古代詩文閱讀 1.常見文言實詞與文言虛詞在文中含義和用法的理解。 2.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3.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譯。 4.文章信息的篩選,內容要點的歸納,中心意思的概括用。 5.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分析概括。 6.文學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鑒賞。 7.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觀點態度的評價。 8.常見古詩文名句名篇的默寫。 第二部分:寫作 第一章 小作文寫作 1.對事件的描述與評價。 2.對人物或景物的描寫與分析。 3.對所提供信息點的重組成段。 4.對所提供語段的仿寫。 第二章 大作文寫作 1.命題作文的寫作。 2.材料作文的寫作。 3.話題作文的寫作。 4.材料+命題作文的寫作。 四、樣卷 浙江師范大學****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 (樣卷) 科目代碼: 903 科目名稱: 閱讀與寫作 適用專業: 420103 學科教學(語文) 第 3 頁,共 7 頁 提示: 1.請將所有答案寫于答題紙上,寫在試題上的不給分; 2.請填寫準考證號后 6 位: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閱讀題 一、閱讀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3 題(1-2 題 3 分,3 題 4 分,共 10 分) 筆墨的超越 ①毛筆、墨是中國書法和繪畫的主要工具,原本并無奇特之處,不過分別是由獸毛與熏 燒的煙灰制作而成的。但是,在中國的書畫藝術史上,它們始終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②漢代蔡邕說:“惟筆軟則奇怪生焉?!钡拇_,毛筆是中國書畫成為藝術的關鍵因素之一。 “墨分五色”,足以展現萬類的繽紛,更是中國藝術家的常識。毛筆的錐體造型,具有“鋒出八面” 的能力;墨與水的調和,經過宣紙的洇化,可產生變幻莫測的效果。 ④筆墨的造型過程一般不可重復,書法和繪畫,雖是靜態地呈現在紙上,卻可以在人們 心中喚起強烈的動感。沈尹默說,在欣賞書法時,“不但可以接觸到五光十色的神采,而且還 會感到音樂般輕重疾徐的節奏”。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色”;原本靜止的文字, 居然可以使人感受到“音樂的節奏”! 中國的書法與繪畫藝術,因筆墨的性能,具有了獨特的表 現能力與藝術魅力。簡單的書寫或皴擦、普通的黑白兩色,竟然以簡馭繁、以靜寓動,勝過 了許多復雜的藝術。宗白華認為:“中國音樂衰落,而書法卻取代了音樂成為一種表達最高意 境與情操的民族藝術。”其中或有溢美之詞,但也足見中國人對筆墨藝術的特殊感情。 ④這種特殊感情的形成,不僅由于筆墨造型能力的超妙和奇特。 ⑤筆墨與文人長相廝守,須臾不離,年深日久,似乎也具有了特殊的性靈。因此,筆可 以“歌”,墨可以“舞”,“妙筆”可以“生花”,筆底可走“龍蛇”,甚至文人也被稱為“墨客”——工具與人, 達成了性靈的相通。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里,筆墨成為文人精神生活重要的呈現手段之一。 相傳鍾繇說過:“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惫P跡界破空間。成為人們傳達美的手段,于是 乎有了中國書法和繪畫的文人傳統。 ⑥在這一傳統中,筆墨超越了物質的限制,而成為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外化。朱光潛說:“例 如寫字,橫、直、鉤、點等等筆畫原來都是墨涂的痕跡,它們不是高人雅士,原來沒有什么‘骨 力’、‘姿態’、‘神韻’和‘氣魄’。但是在名家書法中我們常常覺到‘骨力’、‘姿態’、‘神韻’和‘氣魄’。”這些感 受,與其說是一個普通的欣賞者通過想象、移情獲得的,毋寧說是中國人把文化中最核心的 觀念向筆墨藝術活動持續貫注的結果。 ⑦在中國古代教育中,對調筆用墨,有一系列的規范.《弟子規》說:“墨磨偏,心不端?!?br/>執筆要求“腕平掌豎”,因為“心正則筆正”,反之“筆正”可見“心正”。在運筆的過程中,要求“中鋒” 和“藏鋒”,因為“中則正”、 “君子藏器”。何以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因為其中包含了精神的期待。 明代書論家項穆說:“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惫P墨本身不是目的,人的心靈才是目的。看起來 似乎是技術性的活動,所寄寓的卻是非常深刻的人格修煉的目標。 ⑧于是“技進乎道”,筆墨的訓練轉化為道德人格的修煉。黃庭堅認為,蘇軾能拔萃于宋代 第 4 頁,共 7 頁 書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道德文章之超卓,“他人終莫能及爾”。而人格的修煉,最終又服從于 社會的總體目標,所以項穆又說:“正人心,所以嫻圣道也?!笨鬃印爸居诘溃瑩诘?,依于仁, 游于藝”的觀念,在此被落實到了筆墨的操守中。這種筆墨活動,已經不再以藝術家的培養為 鵠的,而以符合文化精神的社會人的塑造為旨歸。 ⑨有趣的是,與這種道德目標明確的修煉方式并存的,還有一種游戲的取向,所以“游戲 筆墨”成為一個成語——口它常常指作文的態度。宋代米芾說:“要之皆一戲,不當問拙工。意 足我自足,放筆一戲空。”在這種游戲中,筆墨的藝術成為精神逍遙、心靈棲居的園地,技術 的工巧與否并非關鍵。莊禪的哲學,由此流動于筆墨之中,與道德人格的修煉一樣,浸潤著 中國文人的情懷。 1.下列對第④段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種特殊感情”指代上文所說的中國人對藝術的贊美之情。 B.“不僅由于”表明下文將進一步闡述筆墨對于中國人的意義。 C.在結構上,這一段有承接上面兩個自然段,引出下文的作用。 D.此處獨句成段,表達內容更明確,文章層次也顯得更為清晰。 2.聯系上下文,填入第⑨段空格處恰當的一項是( ) A.因為 B.何況 C.可見 D.雖然 3.從全文看,筆墨的“超越”可以歸納為哪些要點? (4 分) 二、閱讀下面一篇散文,完成 4-8 題(共 30 分) 靜 流 弟弟迷戀音樂,不僅迷戀流行歌曲,也迷戀中國古典樂器。他常常在夜里吹奏笛子,聲 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灘、仙鶴……升入高中以后,弟與另兩個男孩一起組成了一個“紅 蜻蜓”歌唱組合。我喜歡那些在晚霞中飛舞的小精靈,弟也喜歡,我們都記得提放蜻蜓是幾時 最喜歡的游戲。紅蜻蜓組合在春日夕陽中翻唱著一些小虎隊的歌曲,唱得投入而動情,雖然 只有我一個觀眾。弟說,他要考藝術院校。這當然沒有成功,父親認為那是不務正業,嚴厲 禁止。弟在那年高考中落榜了。為了實現愿望,弟又轉向別的途徑,準備去當文藝兵,這最 后也沒實現。弟心灰意冷,對音樂的追求就此止步。他常常迷茫地望向遠方,——人生浩瀚, 哪條才是他要走的路? 對于父親的橫加干涉,弟是心懷怨懟的。他整日整日地不回家,在外面游蕩,抽煙,喝 酒,看錄像,甚至賭博。父親對于弟的不成器是徹底失望的,竟日擺著一幅恨鐵不成鋼的表 情,看也不看弟一眼。他們猶如宿敵,冷戰,僵持,中間橫亙著大片大片的沉默,黑夜般深 不可測,沒有光亮。 那些堅硬的、暗含敵意的、荒原一般的沉默,是什么時候開始消融,最后隨風化為流水 的,我不得而知。 我那時已在江南。弟有時寫信,有時打電話,內容里漸漸多了關于父親的信息。初涉塵 世的弟弟被浮世的炎風吹刮后,終于體會到了現實巷閭煙火的不易。弟才知道,父親對于他 的要求,并非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臉面,那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對他的要求。 相應的,在經歷過我的一些波折后,父親對弟也漸漸有了釋然。父親終于明白,子女的 第 5 頁,共 7 頁 人生是無法由他來設計的,我們都不過是千萬人中最普通的那一個。 柔軟悄悄而來,來自兩個血脈相連的男人,如靜海深流。 在四處求人碰壁后,父親拿出積蓄,為弟買了出租車。弟把自己安頓在皖北那個小城, 結婚,生子,開始了平淡的人生。 塵埃隨之落定。 一年的秋日,我自江南回去探親,家人聚在一張飯桌上,吃著飯菜,說著閑話,屋外, 秋陽融融。飯后父親遞一支煙給弟弟。弟弟點火,兩人抽一口,突出,對望,煙圈上旋,被 風吹著,裊裊散去。一切都在不言中,生活似乎在和解與體恤中,平靜地向前流去,父親展 望著他含飴弄孫的晚景。 如果,生活僅僅如此按部就班地向前走去,父親與弟弟都不會看到他們各自的另一面。 波瀾總在不經意間降臨人間。 弟的孩子,我的侄兒,在出生一年后,被診斷為為孤獨癥患者。不能接受現實的是父親。 他,在一夜間,葉落蕭蕭,只剩下虬枝無言地指向天空。弟第一次發現了父親的軟弱,那貌 似強大的外表下,也有不堪一擊的所在。他一邊安慰父親,鼓勵妻子,一邊籌款,四處求醫。 竭盡人事,要為侄兒打開那扇自閉的門。弟開始不停地講話,雖然他講得口干舌燥,侄兒一 點反應也沒有,弟說,他不會放棄。父親第一次知道了弟是執著的,像蒲草,看似柔弱,實 質有堅韌自持的力量。 在弟的從容面前,父親到底接受了現實,他什么也沒說,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資 卡交給了弟弟。弟不要,父親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門。 此后,父親就是那個隨傳隨到的人,只要弟需要,他總在那里,并一直守在那里。 弟臨走時,悄悄叮囑我:爸老了,有時犯糊涂,在你這里,你精心點。我說,你放心吧。 弟走后,父親說,看看,你弟變能干了,我說,是,弟一直都很能干。父親對弟的贊許 是在他走后才說出來的。 (改編自李麗娟的作品) 4.文章開頭寫弟弟迷戀音樂,這對后文敘事有什么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味文中加點的動詞,簡析它們分別表達了父親怎樣的心理。(6 分) (1)拍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喝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挺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聯系全文,指出弟弟與父親由對立沖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的幾個主觀原因。(7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畫線的四個句子在寫法和作用上有哪些共同點?(7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結合文中弟弟的經歷,寫出你的亮點成長感悟。(6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題(選擇題每題 3 分,翻譯題 11 分,共 20 分) 王祎,字子充,義烏人。幼敏慧,及長,身長岳立,屹有偉度。睹元政衰敝,為書七八 第 6 頁,共 7 頁 千言上時宰。危素、張起巖并薦,不報.。隱青巖山,著書,名日盛。太祖征江西,祎獻頌。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與宋濂耳。學問之博,卿不如濂。才思之雄,濂不如卿?!碧鎰摱Y 賢館,召置館中。累遷侍禮郎,掌起居注。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賜金帶寵.之。太祖將即 位,召還,議禮。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寬大以為政,法. 天道,順人心。雷霆霜雪,可暫不可常。浙西既平,科斂當減?!碧婕渭{之,然不能盡從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與濂為總裁。祎史事擅長,裁煩剔穢,力任筆削。書成,擢翰林待制, 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奉詔預教大本堂,經明理達,善開導。召對殿廷,必賜坐,從容 宴語。五年正月議招諭云南,命祎赍詔往。至則諭梁王,亟宜奉版圖歸職方,不然天討旦夕 至。王不聽,館別室。他日,又諭曰:“朝廷以云南百萬生靈,不欲殲于鋒刃。若恃險遠,抗 明命,悔無及矣。”梁王駭服,即為改館。會元遣脫脫征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祎。王不得 已出祎見之,脫脫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余燼,敢與日月爭 明邪!且我與汝皆使也,豈為汝屈!”或勸脫脫曰:“王公素負重名,不可害?!泵撁撊帘墼唬骸敖耠m 孔圣,義不得存。”祎顧王曰:“汝殺我,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遂遇害。 (節選自《明史·王祎傳》)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危素、張起巖并薦,不報. 報:答復。 B.多惠政,賜金帶寵.之 寵: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懇求。 D.法.天道,順人心 法:效仿。 10.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膽識的一組是 ①為書七八千言上時宰 ②雷霆爽雪,可暫不可常 ③浙西集平,科斂當減 ④裁煩剔穢,力任筆削 ⑤亟宜奉版圖歸職方 ⑥ 天兵繼至,汝禍不旋踵矣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祎兼有堂堂儀表和雄健才思。他自幼聰明而有才智,成人之后偉岸而有風度,明太 祖將他與當時的名儒宋濂相提并論,還認為他在才思方面勝過宋濂。 B.王祎憑借自己的才干和政績受到朝廷禮遇。明太祖創建禮賢館,將他招至館中,后又 升遷為侍禮郎;有時太祖雖不能完全聽從他的建議,但也會褒獎他。 C.王祎具備很高的史學家素養和教育才能。編撰《元史》時,他與宋濂同為總裁,書成 后任國史院編修官;奉命講授國史,能充分說明道理,善于開導學生。 D.王祎出使云南時采用了恩威并施的策略。他先是曉諭梁王,朝廷憐惜云南百姓,不想 動用武力;繼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險遠、抗拒朝廷,將后悔無及。 12.把第 1 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1 分) (1)會元遺脫脫征餉,脅王以危言,必欲殺祎。(5 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既訖汝元命,我朝實代之。汝爝火馀燼,敢與日月爭明邪?。? 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頁,共 7 頁 第二部分:作文題 四、小作文(共 20 分) 13.請根據下面提供的關鍵詞,描寫一段人物肖像。 關鍵詞:樸實、外向、襤褸、干凈 五、大作文(共 70 分) 14. 閱讀下面二則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⑴某假日酒店推出“客人腳踏自行車發電換取晚餐”的活動。酒店將兩輛健身腳踏車連 接到發電機上,住店客人們可以在騎車鍛煉時順便發電,產生足夠電量的客人便能獲得一次 免費晚餐。活動深受顧客歡迎,酒店業務也不斷上升。 ⑵某地鐵出站口一邊是電梯,一邊是樓梯,大部人都選擇乘電梯,為鼓勵旅客多走樓梯, 工作人員在樓梯上裝上鋼琴聲音,讓人爬樓梯就像在音樂演奏一樣,特別有趣。結果,出站 的大人、小孩都愛上了爬樓梯。 請以“身邊的小創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角度自選,立意自定。可以介 紹說明,也可以發表議論,還可以講述故事。不得抄襲。篇幅不少 800 于字。 參考答案: 1.A 2.D 3.筆墨超越了物質的限制,而成為中國人精神世界的外化。筆墨的訓練轉化 為道德人格的修煉。筆墨的藝術成為精神逍遙、心靈棲居的園地。 4.為本文寫弟弟與父親 的矛盾沖突做鋪墊。 5. ①“拍拍”:表現父親對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勵。②“喝令”:以 強硬的方式表現出父親對弟弟疼愛的心理。③“挺直”:既表現了父親要幫助弟弟對面對磨難 的堅強決心,又表現出父親為能幫助弟弟而感到滿足。 6.①弟弟終于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 (或“弟弟知道了父親對他的要求,也是生活本身對他的要求”);②父親終于明白,子女的 人生是無法由他設計的;③父親拿出積蓄為弟弟買了出租車;④弟弟表現了父親的軟弱;⑤ 父親知道了弟弟的執著、堅韌。 7.①運用比喻,以有形寫無形(答“具體可感、生動形象” 也可);②獨立成段,過渡自然簡潔;③敘事者“我”通過評說,表達感受、看法。 8. 示 例:①成長就是學會承擔責任、懂得關心、體諒父母。②成長史一個不斷認識自我、他人和 社會的過程。 9.B 10.B 11.D 12.⑴適逢元朝派遣脫脫征集糧餉,拿故意嚇人的話威脅梁 王,一定想要殺死王祎。⑵上天已經要終結你們元朝的命,我們明朝確實要取代你們。你們 (元朝)就像火把將要燒完,怎么敢和太陽月亮(一樣的明朝)爭奪光明呢!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