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第 1 頁,共 5 頁 浙江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 544 訓詁學 適用專業: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06 漢語言文字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 及 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考試的內容比例及題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第一部分 訓詁學相關概念的解釋,約 20 分 第二部分 對訓詁材料的解讀,約 50 分 第二部分 文言文的翻譯,約 80 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題(概念題):約 20 分 簡答題(簡述題):約 50 分 古文翻譯題(綜合題):約 80 分 二、考查目標(復習要求) 全日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訓詁學科目考試內容涵蓋訓詁學基礎課程所包括的 內容,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相關學科的基本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并能運用相關理論和 方法分析、解決古代文獻閱讀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訓詁、訓詁學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訓詁的內容 1.保存在注釋書和訓詁專書中的訓詁內容 2.保存在文獻正文中的訓詁內容 第三部分:訓詁的方法 1.因形說義 2.因聲求義 3.核證古代文獻語言 第 2 頁,共 5 頁 4.考察古代社會 第四部分:訓詁的運用 1.古代文獻的注釋工作 2.了解和研究古代社會及其文化 3..工具書的編纂 4..指導閱讀和語文教學 第五部分:訓詁學的源流 1.先秦的訓詁 2.兩漢的訓詁 3.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的訓詁 4.宋代的訓詁 5.元、明兩代的訓詁 6.清代的訓詁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1.郭在貽《訓詁學》,中華書局,2005 年 2.方一新《訓詁學概論》,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年 3.趙振鐸《訓詁學綱要》,巴蜀書社,2000 年 四、樣卷 第 3 頁,共 5 頁 浙江師范大學漢語史研究生訓詁學樣卷(復試) 復試科目代碼: 135 復試科目名稱: 訓 詁 學 提示: 1、請將所有答案寫于答題紙上,寫在試題上的不給分; 2、請填寫準考證號后 6 位:____________。 卷面分數共 150 分。 一、概念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1.形訓 2.互訓 3.讀破 4.讀為 5.析言 6 猶 7.衍文 8.攝 9.等 10.反切 二、簡答題(共 50 分) 1.下列句子采用了何種訓詁方式?(共 9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27 分) ①《説文·一部》:“天,顛也?!?br/>②《荀子·勸學篇》“天見其明”,楊倞注:“明謂日月?!?br/>③《九章·惜頌》:“又衆兆之所咍?!?王逸《章句》:“咍,笑也。楚人謂相啁笑曰 咍?!?br/>④《韓非子·五蠹篇》:“古者蒼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厶,背厶謂之公?!?br/>⑤《悲回風》:“掩此哀而不去。”王逸《章句》:“心常悲慕。”案:以“悲慕”釋“哀”, 慕亦哀之意。相反爲義。 ⑥《爾雅·釋言》:“山頂曰冡。冡,腫也。言腫起也?!?br/>⑦《離騒》:“帝高陽之苗裔兮?!蓖跻荨墩戮洹罚骸懊?,胤也。裔,末也。” 又:“朕皇考曰伯庸?!蓖跻荨墩戮洹罚骸半蓿乙?。皇,美也?!?br/>⑧《釋名·釋天》:“木,冒也。華葉自覆冒也?!?br/>⑨《周禮·大司徒》“知仁聖義忠和”,鄭注:“忠,言以中心?!?br/>2、仔細閱讀下列《說文段住》中對“喜”“憙”“嚭”三字的訓釋,回答如下問題: (共 23 分) (1)“喜”“憙”“嚭”分別屬于六書造字的那一種?(3 分) (2)“憙”與“嚭”在結構方面有何不同?(3 分) (3)簡要說明段注對“喜”字的分析。(17 分) 《説文》“喜”“憙”“嚭”注 [1] 第 4 頁,共 5 頁 喜,樂也。 樂者,五聲八音緫名 [2] 。《樂記》:“樂者, 樂也?!惫乓魳放c喜樂無二字,亦無二音。從壴、從口。 壴 , 象陳 樂, 立而 上 見。從口者,“笑”下 曰:“喜也?!甭剺穭t笑,故從壴、從口, 會意。虛里切 [3 ] ,一部 [4] 。凡喜之皆從喜。?,古文喜, 葢古文作?, 轉 寫 誤 耳 。 與歡同。 同 下 當 有 “意”,謂 皆從欠 也 。 憙,説也。 説者,今之悅字。樂者,無所箸之? [5] 。悅者,有所箸之??!犊诓俊贰笆取痹唬骸皯?br/>欲之也?!比粍t憙與嗜義同,與喜樂義異 [6] 。淺人不能分別,認爲一字,喜行而憙廢 矣。顔師古曰:“喜下施心, 是好憙義 。音 虛記切 [7 ] 。”從心、喜,喜亦聲。 許 記 切。 一部 。古 有通 用喜 者, 如 《封禪書》 [8] :“天子心獨喜其事?!?br/>嚭,大也。從喜否聲。 按,訓大,則當從丕?!都崱?br/>[9] “一 作 噽 ”是 也。 匹鄙 切, 十五 部 [10] ?!洞呵飩鳌罚骸皡?br/>有大宰嚭?!?br/>見《左 傳》。 三、簡答及翻譯(共 80 分)閱讀《史記三家注》節選,問題如下: 1. 【史記索隱】、【史記集解】、【史記正義】的三位作者分別為何人?(共 10 分) 2. 參照“三家”的注釋材料,翻譯此段古文。(共 70 分) 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一〕積仁絜行 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爲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二〕而卒 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蹠日殺不辜,〔三〕肝人之肉,〔四〕暴戾恣睢,〔五〕 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六〕是遵何德哉?〔七〕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舶恕?br/>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九〕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一 0〕時然後出言,〔一一〕行不由徑,〔一二〕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 〔一三〕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一四〕 〔一〕 【索隱】又敘論云若夷、齊之行如此,可謂善人者邪,又非善人者邪,亦疑也。 〔二〕 【索隱】厭者,飫也,不厭謂不飽也。糟糠,貧者之所餐也,故曰「糟糠之妻」 是也。然顏生簞食瓢飲,亦未見「糟糠」之文也。 〔三〕 【索隱】「蹠」及注作「跖」,並音之石反。按:盜蹠,柳下惠之弟,亦見莊子, 爲篇名。 【正義】按:蹠者,黃帝時大盜之名。以柳下惠弟爲天下大盜,故世放古,號 之盜蹠。 〔四〕 【索隱】劉氏云「謂取人肉爲生肝」,非也。按:莊子云「跖方休卒太山之陽, 膾人肝而餔之」。 〔五〕 【索隱】暴戾謂兇暴而惡戾也。鄒誕生恣音資,睢音千餘反。劉氏恣音如字,睢 音休季反。恣睢謂恣行爲睢惡之貌也。 【正義】睢,仰白目,怒貌也。言盜蹠兇暴,惡 第 5 頁,共 5 頁 戾,恣性,怒白目也。 〔六〕 【集解】皇覽曰:「盜跖冢在河東大陽,臨河曲,直弘農華陰縣潼鄉?!拱矗罕I 跖即柳下惠弟也。 【索隱】直音如字。直者,當也?;蛞糁?,非也。潼音同。按:潼, 水名,因爲鄉,今之潼津關是,亦爲縣也。 【正義】括地志云:「盜跖冢在陝州河北縣 西二十里。河北縣本漢大陽縣也。又今齊州平陵縣有盜跖冢,未詳也?!?br/>〔七〕 【索隱】言盜蹠無道,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其人遵行何德而致此哉? 〔八〕 【索隱】按:較,明也。言伯夷有德而餓死,盜蹠暴戾而壽終,是賢不遇而惡道 長,尤大著明之證也。 〔九〕 【索隱】謂若魯桓、楚靈、晉獻、齊襄之比皆是。 〔一〇〕【索隱】謂不仕暗君,不飲盜泉,裹足高山之頂,竄跡滄海之濱是也。 【正義】 謂北郭駱、鮑焦等是也。 〔一一〕【索隱】按:論語「夫子時然後言」。 〔一二〕【索隱】按:論語澹臺滅明之行也。 〔一三〕【索隱】謂人臣之節,非公正之事不感激發憤。或出忠言,或致身命,而卒遇禍 災者,不可勝數。謂龍逢、比干、屈平、伍胥之屬是也。 〔一四〕【索隱】太史公惑於不軌而逸樂,公正而遇災害,爲天道之非而又是邪?深惑之 也。蓋天道玄遠,聰聽暫遺,或窮通數會,不由行事,所以行善未必福,行惡未必禍,故 先達皆猶昧之也。 【正義】儻音他蕩反。儻,未定之詞也。爲天道不敢旳言是非,故云 儻也。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