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科學院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通信原理》考試大綱 一、基本要求及適用范圍: 《通信原理》考試大綱適用于中國科學院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等專業的碩士 研究生入學考試。通信原理是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基礎理論課程。它的主要內容 包括信號與隨機信號分析,信息論基礎,各種模擬調制和數字調制原理,多路復 用原理,信道分集和編碼技術,同步原理和通信網及交換技術。要求考生對信源 信道編碼的基本概念及定理,有較深入的了解,熟練掌握各種通信方法的基本原 理和應用,并具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考試時間 180 分鐘,總分 150 分。 試卷結構: 選擇題:約 20%。 填空題:約 20%。 簡答、計算及證明:約 35%。 綜合題:約 25%。 三、考試內容: (一)緒論 1、通信系統概念; 2、通信系統的分類及通信方式; 3、信息及其度量; 4、系統主要性能指標。 (二)隨機信號分析 1、隨機過程的數字特征; 2、平穩隨機過程的相關函數與功率譜密度; 3、高斯過程; 4、窄帶隨機過程; 5、正弦波加窄帶高斯過程; 6、隨機過程通過線性系統。 (三)模擬調制 1、 常規雙邊帶調幅(AM),抑止載波雙邊帶調幅(DSB-SC),單邊帶調 制(SSB)和殘留邊帶調制(VSB)的時域和頻域表示,調制和解調方 法; 2、 線性調制的一般模型; 3、 線性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4、 調頻(FM)和調相(PM)基本概念; 5、 單頻調制時寬帶調頻信號的時域和頻域表示,寬帶調頻信號的頻帶寬 度; 6、 窄帶調頻信號的時域和頻譜表示; 7、 調頻信號的調制和解調方法; 8、 頻率調制非相干解調和相干解調的抗噪聲性能,門限效應; 9、 改善調頻系統信噪比和門限效應的方法。 (四)數字基帶傳輸系統和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 1、數字信號接收的統計表述; 2、數字基帶信號及其頻譜特性; 3、基帶傳輸的常用碼型; 4、基帶脈沖傳輸與碼間干擾; 5、無碼間干擾的基帶傳輸特性; 6、部分響應系統; 7、基帶傳輸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8、時域均衡; 9、偽隨機序列與擾碼和解擾; 10、最佳接收的準則; 11、確知信號的最佳接收和匹配濾波器。 (五)正弦載波數字調制系統 1、二進制數字調制原理與實現; 2、二進制數字調制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3、多進制數字調制原理及抗噪聲性能; 4、多進制數字調制信號的矢量圖(星座圖)表示; 5、恒包絡調制。 (六)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 1、抽樣定理; 2、脈沖編碼調制(PCM)原理; 3、增量調制。 (七)多路復用 1、頻分復用(FDM)、時分復用(TDM)、碼分復用(CDM)基本概念; 2、頻分復用系統及原理; 3、時分復用原理,我國常用的時分復用數字復接系列; 4、脈沖編碼調制基群幀結構; 5、正碼速調整數字復接原理。 (八)差錯控制編碼 1、差錯控制編碼的基本概念; 2、線性分組碼。 四、考試要求 (一)緒論 1、了解模擬通信系統和數字通信系統的模型。 2、理解信息量、平均信息量的概念,并要求計算。 3、熟練掌握有效性和可靠性的概念,并要求計算傳碼率、傳信率、誤碼率和誤 信率。 (二)隨機信號分析 1、了解隨機過程、平穩隨機過程的定義。掌握隨機信號的均值、方差、協方差 以及相關函數的計算。 2、理解平穩隨機過程的各態歷經性,并靈活應用平穩隨機過程自相關函數的性 質。 3、熟練掌握隨機過程通過線性系統后各種參數的計算。 (三)模擬調制系統 1、理解幅度調制及其解調的原理,并要求計算系統的抗噪聲性能。 2、熟練掌握調頻波和調相波的調制與解調原理,并要求計算調頻波的各種參數、 系統的抗噪聲性能,靈活掌握改善系統性能的方法。 (四)數字基帶傳輸系統和數字信號的最佳接收 1、掌握數字基帶信號的傳輸波形和碼型。 2、了解基帶信號的頻譜特性。 3、靈活運用系統無碼間串擾的基帶傳輸特性。 4、掌握數字信號傳輸系統帶寬的計算。 5、了解最佳接收的原理和準則。 6、理解偽隨機序列、m 序列發生器和擾碼、解擾器,眼圖與傳輸質量等原理。 7、熟練掌握匹配濾波器的設計與計算。 (五)數字調制系統 1、熟練掌握 ASK、FSK、PSK、DPSK 信號的調制與解調的原理、方框圖及其 各點波形,并比較上述調制的性能。 2、靈活運用二進制及多進制調制信號帶寬及傳輸速率的計算。 3、了解偏移四相相移鍵控(OQPSK)和最小頻移鍵控(MSK)原理。 (六)模擬信號的數字傳輸 1、了解模擬信號數字化傳輸的原理及實現方法。 2、掌握 PCM 編碼、譯碼的方法及帶寬、傳輸速率的計算。 3、熟練掌握增量調制中不發生過載失真的條件。 4、靈活運用量化信噪比的計算公式。 5、理解并掌握信道誤碼的影響。 (七)同步原理 1、了解常用同步的種類。 2、熟練掌握載波同步的常用方法。 (八)差錯控制編碼 1、了解糾錯編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理解糾錯碼最小漢明距離與糾錯性能的關系。 3、熟練掌握線性分組碼和循環碼的編譯碼原理,靈活運用監督矩陣、生成矩陣 等的計算公式。 五、主要參考書目 1、曹志剛,錢亞生,現代通信原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年 3 月。 2、J. Proakis, M. Salehi 著,張力軍等譯,數字通信,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年 6 月。 編制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 編制日期:2013 年 6 月 27 日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