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海洋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005 水產學院 復試考試大綱 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綜合考試 一、考試性質 《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綜合考試》是中國海洋大學水 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復試考試的專業 基礎課程,包括《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生物化學與分 子生物學》、《魚類增養殖學》三部分內容。 二、考試目標 本考試大綱力求反映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碩士專業學 位的特點,科學、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水產動物營養與飼 料學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具體考察考生對水產動物營養 與飼料、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魚類增養殖學理論與技能 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職 業素養、具有較強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層次、應用 型、復合型的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專業人才。 1、《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 對水產動物營養學原理、水產動物飼料學、水產動物營養與 飼料學實驗方法與技能等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能力:(1) 熟悉記憶:對水產動物營養學基礎理論的記憶方面的考核。 (2)分析判斷:利用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基本理論,能夠 選用合適的試驗方法來分析、判斷并解決問題。(3)綜合運 用:運用所學的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基礎理論和方法能夠 根據市場需求和原料條件配制適合養殖動物和市場需求的 飼料配方。 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旨在三個層次上測試考生 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知識與實驗原理掌握的程度和運 用能力:(1)熟悉記憶: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 與知識的記憶方面的考核。(2)分析判斷:用生物化學與分 子生物學原理來分析判斷某一具體的實驗現象;(3)綜合運 用:運用所學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論知識進行試驗設 計與分析。 3、《魚類增養殖學》要求考生全面、系統地了解魚類增養 殖理論和技術,熟悉主要養殖魚類的生物學特點,掌握水產 經濟魚類的養殖技術、生產管理技術,能根據各類水域的特 點,靈活應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保護環境和合 理開發水產資源的基礎上,提高各類養殖水域的生產力和經 濟效益,能指導生產和進行相關科學研究工作。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20 分鐘。試卷結構: 1、《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考核比例為 40%,分值為 40 分。水產動物營養學考核的比例為 40%;水產動物飼料學 考核的比例為 40%;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試驗的研究方法 考核的比例為 20%。 2、《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考核比例為 30%,分值為 30 分。生物化學基本原理與知識的比例為 50%;分子生物學 的比例為 30%;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設計與應用的比 例為 20%。 3、《魚類增養殖學》考核比例為 30%,分值為 30 分。簡 答題 100%。 三、考試內容 《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部分: (一)水產動物營養學 1、蛋白質營養 分類;生理功能;分解和合成代謝;必需氨基酸、限制 性氨基酸的概念和氨基酸平衡理論;蛋白質營養價值評定; 凱氏定氮法的原理等。 2、糖類營養 分類;生理功能;糖代謝;水產動物糖類利用率低的原 因等。 3、脂類營養 分類;生理功能;脂肪消化吸收;脂肪酸分類、生理功 能及代謝;脂肪對蛋白的節約作用等。 4、能量營養 生物能量學和營養能量學的概念;表觀可消化能和真可 消化能;尿能和代謝能;魚類能量收支方程;魚類對能量的 分配與利用等。 5、維生素營養 維生素和抗維生素的概念;維生素種類、生理功能及缺 乏癥等。 6、礦物質營養 礦物質營養種類、生理功能及缺乏癥等。 7、營養物之間的相互關系 蛋白質、脂類和糖類間的相互轉化;蛋白質、脂類和糖 類與維生素的關系;蛋白質、脂類和糖類與礦物質的關系; 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關系等。 8、魚、蝦類的攝食與消化吸收 影響魚、蝦攝食和消化的因素、魚類的消化系統和消化 酶、對蝦的消化系統和消化酶、消化吸收的途徑和機制等。 9、水產動物繁殖期的營養 親體的營養(繁殖過程中的能量分配和營養需要)和幼 苗的營養(幼苗的生理獨特性、營養需要、人工配合微顆粒 飼料的特性)等。 10、營養免疫學 營養素和非營養型添加劑對水產動物免疫力和抗病力 的影響等。 (二)水產動物飼料學 1、水產配合飼料與畜禽配合飼料的異同 原料粉碎粒度;水穩定性;飼料形狀;營養成分等。 2、水產動物配合飼料原料 水產飼料原料分類;蛋白質飼料、能量飼料、粗飼料、 青綠飼料、新型飼料源的開發等。 3、水產動物配合飼料添加劑 水產飼料添加劑分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藥物添加劑 和改善飼料質量添加劑)。 4、水產動物飼料配方的設計與加工 水產配合飼料的分類及優點;配合飼料配方的設計原則 及方法;配合飼料的加工工藝與設備等。 5、水產配合飼料的質量管理與評價 水產配合飼料的質量評價(感官指標、顯微鏡檢查、粒 狀飼料外形檢查、顆粒飼料物理性質檢查、黏團性飼料黏彈 性測定、營養學指標、衛生學指標)、水產配合飼料的貯藏 與保管等。 (三)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試驗方法 1、消化生理研究方法 消化系統形態結構和組織學研究;食性和消化特性研究; 消化產物吸收與運輸的研究等。 2、飼養試驗研究方法 可控環境的營養研究(目的意義、設備、試驗動物選擇 與分組、試驗飼料、試驗管理、結果處理與計算);實際生 產環境的營養研究(生產環境的要求與設施、試驗管理)等。 3、能量學研究方法 總能測定;可消化能測定;可代謝能測定;攝食熱增耗 測定;標準代謝測定等。 4、營養免疫學研究方法 魚類免疫學指標(血細胞比容、白細胞比容和白細胞分 類計數、吞噬指數和呼吸爆發、溶菌酶、補體系統及替代途 徑補體活力);甲殼動物免疫學指標(總淋巴細胞密度和分 化血淋巴細胞密度、酚氧化酶活力、吞噬指數和呼吸爆發活 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酸性磷酸酶和堿性磷酸酶)等。 5、分子營養學研究方法 差異顯示 PCR(DD-PCR)、抑制性消減雜交(SSH)、DNA 芯片、熒光定量 PCR 等。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部分: (一)生物化學基本原理 1、糖類、蛋白質、脂質、核酸、維生素 糖類、蛋白質、脂質、核酸、維生素的定義、基本結構、 組成、功能、分類等 2、酶的結構與功能 酶的定義、動力學、分類;重要酶類的特性等 3、激素 主要激素與激素受體的調節機制 4、生物膜與物質運輸 生物膜的組成、膜脂與膜蛋白的關系、物質運輸類型及 相關定義 5、糖代謝 糖酵解過程、能量的儲存與轉運、檸檬酸循環、生物氧 化、戊糖磷酸途徑、糖原的分解與生物合成 6、脂代謝 脂肪酸的分解與合成代謝途徑 7、蛋白質代謝 蛋白質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謝、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 物的生物合成、必需與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 8、細胞代謝與信號傳導 細胞代謝的調節網絡及主要信號傳遞系統、主要受體及 其調節、酶活性調節 (二)分子生物學 1、DNA、RNA 的基本結構與功能 DNA、RNA 的基本組成、結構、修飾及與基因表達的關系 2、復制、轉錄、翻譯的基本過程與調節 DNA 復制、RNA 轉錄、蛋白質翻譯的過程、主要調節機 制、遺傳編碼 3、細胞內蛋白質的轉運 細胞內新合成蛋白的折疊、轉運及翻譯后修飾,主要細 胞器及其功能代謝 4.基因工程及蛋白質工程 克隆的原理、基因的分離與合成、文庫的構建、測序, 基因的表達及載體、蛋白質工程 (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設計與應用 1、生物化學主要實驗技術 蛋白質的分離純化,酶的動力學測定,蛋白質、脂質、 糖類的測定 2、分子生物學主要實驗技術 核酸的純化測定、克隆、重組與文庫構建技術、基因表 達的分析技術 3、綜合實驗設計能力 綜合運用各項技術分析的能力。 《魚類增養殖學》部分: (一)魚類增養殖業與魚類增養殖學,我國魚類增養殖的特 色及發展趨勢 (二)主要養殖魚類的生物學 我國的魚類資源,主要養殖魚類的食性、生長特點和繁殖習 性等,養殖魚類的選擇標準和條件。 (三)主要養殖魚類的人工繁殖 1、魚類繁殖的生物學基礎 魚類性腺發育特點,生長成熟、生理成熟、排卵、產卵 的概念,環境因子對魚類性腺發育的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在 魚類繁殖中的作用,內分泌系統在魚類繁殖中的作用。 2、主要養殖魚類的人工繁殖技術 魚類人工催產的基本原理;親魚成熟度的鑒定、適宜催 產季節的確定;催產劑的種類、特點和功能;效應時間及其 影響因素;孵化及其影響因素;催產率、受精率、出苗率的 計算方法;親魚種質退化的原因及對策;魚類人工繁殖技術。 (四)主要養殖經濟魚類的苗種培育 1、主要養殖魚類苗種的生物學 食性及食性轉化、生長特性、棲息習性和對水質的適應。 2、魚苗的培育 整塘、清塘;各類清塘藥物及其優缺點;魚苗清水下塘、 肥水下塘和輪蟲高峰期下塘的優劣;靜水土池塘培育魚苗技 術、室內水泥池微流水培育魚苗技術。 3、魚種的培育 池塘培育魚種技術、室內水泥池培育魚種技術 (五)主要養殖魚類的食用魚飼養 1、靜水池塘養殖 養殖周期和縮短養殖周期的措施,理想養魚池塘的條件 及池塘標準化改造,主要養殖魚類之間的關系,混養、套養、 輪捕輪放的概念及特點, “四定”投餌原則,施肥與投餌、 飼養管理,魚類浮頭原因及預測、防止和解救措施,增氧機 作用原理及合理使用,“八字精養法”內涵及聯系。 2、工廠化養魚 工廠化養魚的原理與特點,工廠化養魚設施的基本要求, 濾池生物膜的培養及其負荷的測定、養魚池的載魚力、流量 的調節和計算、飼料及投喂、水質監控,工業化養魚的日常 管理。 3、網箱養魚 網箱養魚的生物學原理,網箱養魚的條件,網箱類型、 基本結構及設置,網箱養魚技術,網箱養魚對環境的影響及 其對策。 (六) 魚類資源保護與增殖 1、魚類資源所面臨的問題 水域生態環境的破壞;水域污染的影響;過度捕撈的影 響;圍墾的影響;河湖間水工建筑物造成的生境片斷化影響; 瀕危物種增多,生物多樣性下降。 2、魚類資源的繁殖保護措施(繁殖保護,繁殖條件的改良 等) 3、魚類資源增殖(人工放流,魚類的移植馴化等) 四、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