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海洋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01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復試考試大綱 環境工程綜合 一、考試性質 《環境工程綜合》是我校為招收環境工程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設置的專業課復 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備攻讀環境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 所必須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培養潛能,以利于選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 入學,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較強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高 層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主要考察學生對環境工程專業知識,如基本概念、基本 原理、主要工藝方法和技術的熟練掌握程度。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掌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污水物理處理和生物處理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工藝特點和工藝設計計算方法;掌握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 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工藝;掌握水文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地下 水運動規律、和不同介質中水的水文地質意義;考察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 三、考試形式 本考試為閉卷考試,筆試答題,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00 分鐘。 試題內容構成: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占 50%;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部 分占 15%;水文地質學部分占 35%。 題型設計:一般包括填空題、問答題、計算題和論述題等。 四、考試內容 (一)水污染控制工程(占 50%) 1.污水的類型及各類污水的特征;污水的物理性質及污染指標;污水的化 學性質與污染指標;污水的生物性質與污染指標。 2.格柵和篩網的種類和作用;沉淀法的概念及其在污水處理廠的應用;沉 淀的類型及特征;球狀顆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即斯托克斯公式)及影響沉速 的因素;理想沉淀池的概念及對懸浮顆粒的去除率,沉淀池表面水力負荷的概念; 平流式沉砂池、曝氣沉砂池的水流特征及其優缺點;按工藝布置不同沉淀池的分 類及其作用,按水流方向不同沉淀池的分類及其水流特征,沉淀池的組成部分及 其功能,平流式、豎流式和輻流式沉淀池的特點及適用條件;平流式、豎流式和 輻流式沉淀池的構造、工作特點和工藝設計計算;含油廢水的來源及廢水中油的 存在形態,常用隔油池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乳化油及破乳方法;氣浮法廢水處理 的概念,氣浮工藝必須滿足的條件,氣浮法的類型及其工作原理。 3.污水好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的概念和有機物轉化過程;污水脫氮 除磷反應過程;污水生物處理的微生物生長規律及各生長時期的特點;影響好氧 微生物生長的主要環境因素;微生物生長速率與底物濃度之間的函數關系,底物 利用速率與底物濃度之間的動力學關系。 4.活性污泥法的概念,活性污泥組成,活性污泥的評價方法和指標;活性 污泥法基本流程,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機物的過程;活性污泥法曝氣反應池的 基本形式及其水流特征;活性污泥法的各種變型及其特征。雙膜理論的基本論點 和氧轉移速率公式,氧轉移的影響因素;氧轉移速率與供氣量的計算。鼓風曝氣 的類型及特征,機械曝氣的種類及工作原理,曝氣設備性能指標。有機物污泥負 荷和曝氣池容積負荷的概念,曝氣池容積設計計算、剩余污泥量計算、需氧量設 計計算。幾種典型的生物脫氮工藝工作原理,典型的生物除磷工藝工作原理,常 用同步生物脫氮除磷工藝的工作原理和特點;生物脫氮、除磷系統的影響因素。 5.生物膜法的概念,生物膜的形成及結構,生物膜的組成;生物膜法污水 處理特征;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法、生物接觸氧化法、曝氣生物濾池和生物流化 床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影響生物濾池性能的主要因素,生物濾池濾床總體積、濾 床高度、濾池面積等設計計算;生物轉盤總面積、盤片數等設計計算;生物接觸 氧化法的優點,生物接觸氧化池有效容積、總面積、池深、有效停留時間等設計 計算;曝氣生物濾池主要優點和缺點,對曝氣生物濾池濾料的要求;生物流化床 的優缺點。 6.穩定塘的概念;穩定塘的主要優點和缺點;好氧塘的凈化機理,好氧塘 的種類;好氧塘內生物種群及其作用;好氧塘面積、單塘水面長度和寬度、水力 停留時間等設計計算;兼性塘的凈化機理和生物種群;厭氧塘的凈化機理和生物 種群;曝氣塘的概念和工作原理;污水土地處理法的概念,污水土地處理法的主 要優點和缺點,污水土地處理系統的凈化原理;慢速滲濾系統、快速滲濾系統、 地表漫流系統和地下滲濾系統的概念和特點;人工濕地的概念和優缺點,填料、 植物和微生物在人工濕地系統中的作用,人工濕地系統凈化污水的作用機理,人 工濕地的類型及其水流、投資、凈化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7.厭氧消化的機理,厭氧消化的影響因素;厭氧生物濾池和上流式厭氧污 泥床反應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厭氧生物濾池的主要優點和缺點,上流式厭氧污 泥床的主要優點和缺點;厭氧接觸法的工藝流程和工作原理,厭氧接觸法的優點 和缺陷;兩相厭氧法的概念和工藝特點。 8.污泥的來源,用于說明污泥特性的指標及其含義,初沉污泥量和剩余活 性污泥量的計算;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分離方法;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 理的典型流程;污泥濃縮的目的和效果,污泥濃縮采用的方法及其特點;污泥穩 定的目的,污泥穩定采用的方法及其特點;污泥脫水前進行調理的目的,污泥調 理采用的方法及其特點;污泥脫水方法及其特點;污泥最終處置方法及其優點和 局限性。 (二)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占 15%) 1.固體廢物污染控制與管理措施: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措施; 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則,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概念; 2.固體廢物的預處理技術:破碎的目的以及各種破碎技術的特點;根據固體 廢物性質的分選技術選擇;設計分選回收工藝系統需要考慮的情況;綜合回收工 藝系統組成。 3.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有機廢物好氧堆肥工藝原理及工藝流程;有機 廢物厭氧消化處理原理及工藝流程;廢物焚燒過程的影響因素,焚燒系統的組成 及其作用,焚燒尾氣污染物種類及相應的處理技術;垃圾衛生填埋場判斷依據, 填埋場設計規模與填埋容量的確定,填埋場水平防滲系統的類型及其特點,垃圾 滲濾液水質特征以及控制滲濾液產生的措施,滲濾液處理的基本方法。 (三)水文地質學(占 35%) 1.水文地質學的基本知識:水文循環的概念及作用;巖石中的孔隙特征與水 分存在形式;地下水賦存的條件;地下水運動規律;毛細現象與毛細水的特點。 2.地下水體中化學組分:地下水中主要氣體成分、七種主要離子成分的來源 及指示意義;水化學成分的主要形成作用及其影響因素;水化學成分的表達方式 與分類。 3. 地下水的補給與排泄:地下水補給來源,大氣降水對地下水的補給過程、 影響因素及補給量的確定;地下水的各種排泄去路及地下水排泄量的估算方法; 泉的出露條件、類型及其意義;蒸發與泄流發生條件與影響因素。 4.地下水系統及其動態、均衡特征:地下水含水系統與流動系統的概念、劃 分方法與兩者的關系;地下水流動系統的特征及分析方法;地下水動態與均衡的 概念,地下水動態的影響因素,水均衡基本原理,水均衡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及計 算。 5.地下水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地下水的功能;與地下水有關的主要環境問題, 過量開采地下水引起的降落漏斗、地面沉降、海水入侵以及地下水污染問題的機 理與防治措施。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中國海洋大學化學與生物學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學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