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海洋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01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初試考試大綱 962 環境工程基礎 B 一、考試性質 《環境工程基礎 B》是中國海洋大學為招收環境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而 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 備攻讀本專業碩士學位所必須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以利于選拔具 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較強分 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 二、考察目標 要求考生系統地理解及掌握普通化學關于物質結構基礎、化學熱力學與化學 動力學基礎、水溶液化學原理、元素及其性質等各種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并具 有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考察學生對環境 微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計算,能夠運用環境微生物學的基礎知識, 觀察和解決實際環境工程問題,從而能夠靈活運用環境基礎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 本知識進行環境工程的科學研究;或要求考生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 具備地質現象及問題觀察、描述和分析的基本能力,形成具有時空演變的辯證思 維方法,可以從事環境地質工程方向的科學研究。 三、考試形式 本科目為閉卷考試,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試卷結構:本考試由兩部分構成,普通化學部分內容為必做題目,滿分 90 分;普通地質學或環境微生物學部分為選做部分,此部分學生可以選擇其中一部 分作答,滿分 60 分。 (一)普通化學部分:滿分 90 分,包括選擇題、填空題、計算題和問答題。 (二)普通地質學部分:滿分 60 分,包括概念題 20 分,簡答題 20 分,分 析、論述題 20 分 (三)環境微生物學部分:滿分 60 分,包括名詞解釋、選擇題、簡答題、 計算題和綜合分析題。 四、考試內容 普通化學部分: (一)化學熱力學基礎 系統、相、環境、狀態函數、熱、功、焓等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定律、蓋斯 定律、反應熱、焓變、生成焓,標準生成焓的含義及計算;熱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及寫法。 (二)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 熵、焓變、吉布斯函數變的含義,標準吉布斯函數變的計算,反應自發性和 影響反應方向的因素;化學平衡概念、標準平衡常數意義、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 因素,化學平衡和化學平衡移動的計算;化學反應速率、基元反應、反應級數、 反應速率常數的概念,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阿侖尼烏斯公式。 (三)水溶液化學 非電解質和電解質溶液的通性;酸堿質子理論、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電離 平衡常數、電離度、同離子效應、緩沖溶液的概念、鹽溶液酸堿性,酸堿電離平 衡、緩沖溶液、鹽的水解的計算;難溶電解質的多相離子平衡、溶度積常數、溶 度積規則,難溶電解質溶解和沉淀的計算。 (四)電化學與金屬腐蝕 電極與電極反應、原電池的組成與電池反應、原電池的電動勢和△G 的關系; 氧化還原反應的方向和限度、電極電勢及應用、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能斯特方 程及計算;氧化劑與還原劑的概念、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還原反應方向 判斷和進行程度的衡量;分解電壓和超電勢、電化學腐蝕。 (五)物質結構基礎 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分子極性、Van der Waals 力;氫鍵;晶體。 (六)配位化學基礎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命名;與配位平衡相關的計算;配位化合物的價鍵理論。 (七)元素化學基礎 s 區元素(鈉、鉀、鈣、鎂);p 區元素(氟、氯、溴、碘、氧、硫、氮、磷、 砷、碳、硅、鉛、硼、鋁);d 及 ds 區元素(鉻、錳、鐵、鈷、鎳、銅、銀、鋅、 鎘、汞);上述單質和主要化合物的典型性質。 普通地質學部分: (一)地質作用及其特點、地質作用研究方法 本部分內容要求掌握地質作用的概念、內外力地質作用的劃分及包括的作用, 地質作用的基本特點以及地質作用研究的方法。 (二)礦物 要求準確掌握礦物的定義、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礦物的形態、光學性質及 力學性質;熟悉常見造巖礦物的肉眼鑒定方法。 (三)巖漿作用與火成巖 準確掌握巖漿和巖漿作用、侵入作用、噴出作用、巖漿類型、鮑文反應系列 等內容;了解火山活動的主要現象及火山活動的產物,火山噴發的基本類型,全 球及我國現今火山活動的空間分布規律;掌握深成侵入體、淺成侵入體的基本特 點;清楚火成巖常見的結構、構造;火成巖的主要類型;巖漿的形成與地球的內 熱關系。 (四)外力地質作用與沉積巖 掌握引起外力地質作用的因素以及引起外力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以及外力 地質作用的類型;較好地把握外力地質作用(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 沉積作用、固結作用)特征;把握沉積巖常見的結構、構造特征。 (五)變質作用與變質巖 掌握變質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響變質作用的主要因素(溫度、壓力、化學 活動性流體);了解變質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結晶作用、交代作用;了解變質巖 主要的結構、構造特征;清楚主要變質作用類型。 (六)地震及地球內部構造 掌握地震基本概念,包括地震、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源距等; 掌握地震的震源深度分類、成因分類;掌握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的確定方法;了 解全球地震分布的分帶性;了解地震波的基本特征(縱波、橫波、表面波)及地 震儀。 (七)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掌握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巖層產狀及其三要素(走向、傾向、傾角);掌 握褶皺的幾何要素(樞紐、軸面、翼、核)、常見褶皺類型及特點(基本類型: 向斜、背斜;按照軸面產狀、樞紐產狀劃分的類型)、褶皺的識別及形成時代; 掌握斷裂構造的基本特征,包括節理和斷層、斷層的幾何要素(斷層面、盤、位 移、斷距)、常見斷層類型及特點(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斷層的識別標 志及形成的時代;準確掌握地層的接觸關系(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 合、侵入接觸)的特點及其地質意義。 (八)風化作用 掌握風化作用的主要類型,包括物理風化作用河、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 作用;掌握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巖石特征;了解風化作用的 產物,包括風化產物的類型、殘積物、風化殼剖面、古風化殼、土壤。 (九)地下水及其地質作用 掌握地下水地質作用相關概念,包括孔隙度、透水性、隔水層、地下水面、 潛水、承壓水、喀斯特地貌等;清楚地下水的賦存條件以及補給和排泄類型;掌 握地下水的類型劃分;了解地下水的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 (十)海水的地質作用 了解海水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質;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濁流及其地質作 用;了解海洋沉積物的來源;了解海進海退的變化。 (十一)塊體運動 掌握塊體運動發生的因素及條件特點,掌握塊體運動的類型。 (十二)人類社會與地質環境 掌握環境地質學的一般概念與研究內容;了解地質環境對城市興衰、人體健 康、廢物處置等的影響或決定關系;掌握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造成的災害性影響。 環境微生物學部分: (一)微生物學基礎 微生物命名法則;環境中病毒的特征、檢測與定量、去除及應用;廢水處理 過程中常見的微生物的分類、形態結構特征、培養特征、表面帶電性;細菌形態 特征的觀察、微生物大小的測量及方法、革蘭氏染色及機理;莢膜、鞭毛和芽胞 等細菌的特殊結構及功能特征;古菌的特征及在環境工程中應用;藍細菌、放線 菌的結構與繁殖方式;酵母和霉菌的形態結構及繁殖方式;原生動物的種類及其 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微生物培養基的種類及應用、純菌種的分離方法、生長量 的檢測方法、分批純培養的生長曲線及特征;常規的滅菌、消毒的方法;微生物 的遺傳物質及質粒特征;PCR 技術;16S rRNA 基因;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原理; 高通量測序技術原理。 (二)微生物生態學 微生物在空氣、土壤及水中的分布特征;土壤自凈與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 空氣微生物的檢測及衛生標準;水體自凈及污化系統分類,衡量水體污染狀況的 生物學指標;大腸菌群數的測定;水體富營養化原因及控制措施;微生物在碳、 氮、硫物質循環中的重要作用;自環境中獲得降解特殊化合物的微生物菌群及純 菌。 (三)污染控制微生物學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類群及其功能;活性污泥法的過程與機理;活性污泥膨脹 及控制;生物膜法的工作原理及代表工藝;厭氧發酵機理;生物脫氮除磷的技術 原理;污水濕地處理及微生物學原理。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