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海洋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01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初試考試大綱 961 環境工程基礎 A 一、考試性質 《環境工程基礎 A》是中國海洋大學為招收環境工程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 有選拔性質的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考核考生是否具備攻讀本 專業碩士學位所必須的基本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以利于選拔具有發展潛 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較強分析與解決 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環境工程專業人才。 二、考察目標 《環境工程基礎 A》的考察目標分兩部分,考察學生對環境化學和環境微生 物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計算,能夠運用環境化學和環境微生物學的基 礎知識,觀察和解決環境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能夠靈活運用環境基礎學科 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進行環境工程的科學研究。 三、考試形式 本科目為閉卷考試,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試卷結構:包括名詞解釋、選擇題、簡答題、計算題和綜合分析題,其中環 境化學占 100 分,環境微生物學占 50 分。 四、考試內容 環境化學部分: (一)環境化學與環境污染物。 (二)水環境化學。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態,包括天然水的 基本特征與水質指標、水化學(酸堿化學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絡合平衡、吸附 平衡、水解平衡、氧化還原平衡)、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態、水中營養元 素及水體富營養化等。水中無機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包括顆粒物與水之間的遷移、 水中顆粒物的聚集、溶解和沉淀、氧化還原、配合作用等。水中有機污染物的遷 移轉化,包括分配作用、揮發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等。 (三)土壤環境化學。土壤的組成與性質,包括土壤組成、土壤的粒級分組 與質地分組、土壤吸附性、土壤的離子交換平衡、土壤酸堿性、土壤的氧化還原 性。重金屬在土壤-植物體系中的遷移及其機制。典型有機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遷 移轉化。 (四)大氣環境化學。揮發性有機污染物。亨利定律。雙膜理論。物質在氣 液相間的傳質。 (五)典型物質的單質或化合物的特性及其遷移轉化。污染物在多介質多界 面環境中的傳輸。典型金屬污染物:汞、鎘、鉻、砷、鐵、鋁、錳。典型無機污 染物:氟、硝酸鹽、磷酸鹽、溴酸鹽、氯酸鹽和高氯酸鹽。典型有機污染物:持 久性有機污染物、有機鹵代物、多環芳烴、內分泌干擾物、消毒副產物。 (六)受污染環境的修復。微生物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常規化學氧化 與高級化學氧化技術。電動力學修復。地下水修復的可滲透反應格柵技術。表面 活性劑及共溶劑淋洗技術。 (七)環境分析化學與環境化學實驗。pH 值、總有機碳、化學需氧量、氧 化還原電位、Zeta 電位、溶解氧等環境污染物及其介質環境的常規分析方法的化 學原理和注意事項。 環境微生物學部分: (一)微生物學基礎 微生物命名法則;環境中病毒的特征、檢測與定量、去除及應用;廢水處理 過程中常見的微生物的分類、形態結構特征、培養特征、表面帶電性;細菌形態 特征的觀察、微生物大小的測量及方法、革蘭氏染色及機理;莢膜、鞭毛和芽胞 等細菌的特殊結構及功能特征;古菌的特征及在環境工程中應用;藍細菌、放線 菌的結構與繁殖方式;酵母和霉菌的形態結構及繁殖方式;原生動物的種類及其 在污水處理中的作用;微生物培養基的種類及應用、純菌種的分離方法、生長量 的檢測方法、分批純培養的生長曲線及特征;常規的滅菌、消毒的方法;微生物 的遺傳物質及質粒特征;PCR 技術;16S rRNA 基因;變性梯度凝膠電泳技術原理; 高通量測序技術原理。 (二)微生物生態學 微生物在空氣、土壤及水中的分布特征;土壤自凈與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 空氣微生物的檢測及衛生標準;水體自凈及污化系統分類,衡量水體污染狀況的 生物學指標;大腸菌群數的測定;水體富營養化原因及控制措施;微生物在碳、 氮、硫物質循環中的重要作用;自環境中獲得降解特殊化合物的微生物菌群及純 菌。 (三)污染控制微生物學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類群及其功能;活性污泥法的過程與機理;活性污泥膨脹 及控制;生物膜法的工作原理及代表工藝;厭氧發酵機理;生物脫氮除磷的技術 原理;污水濕地處理及微生物學原理。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允許攜帶無存儲功能的計算器。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