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海洋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大綱 010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初試考試大綱 935 普通地質學 B 一、考試性質 《普通地質學》是中國海洋大學為招收環境地質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而設置 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專業基礎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考核考生是 否具備攻讀本專業碩士學位所具備的專業素質、一般能力和培養潛能,以利于選 拔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入學,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知識、較 強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層次環境地質工程專業人才。 二、考察目標 對于期待進入環境地質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講,要求考生掌握地質學的基本概 念和基本知識,具備地質現象及問題觀察、描述和分析的基本能力,形成具有時 空演變的辯證思維方法。 三、考試形式 本科目為閉卷考試,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試卷結構:概念題 20%,簡答題 30%,分析題 20%,論述題 30% 四、考試內容 (一)地質作用及其特點、地質作用研究方法 本部分內容要求掌握地質作用的概念、內外力地質作用的劃分及包括的作用, 地質作用的基本特點以及地質作用研究的方法。 (二)礦物 要求準確掌握礦物的定義、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礦物的形態、光學性質及 力學性質;熟悉常見造巖礦物的肉眼鑒定方法。 (三)巖漿作用與火成巖 準確掌握巖漿和巖漿作用、侵入作用、噴出作用、巖漿類型、鮑文反應系列 等內容;了解火山活動的主要現象及火山活動的產物,火山噴發的基本類型,全 球及我國現今火山活動的空間分布規律;掌握深成侵入體、淺成侵入體的基本特 點;清楚火成巖常見的結構、構造;火成巖的主要類型;巖漿的形成與地球的內 熱關系。 (四)外力地質作用與沉積巖 掌握引起外力地質作用的因素以及引起外力地質作用的能量來源、以及外力 地質作用的類型;較好地把握外力地質作用(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 沉積作用、固結作用)特征;把握沉積巖常見的結構、構造特征。 (五)變質作用與變質巖 掌握變質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響變質作用的主要因素(溫度、壓力、化學 活動性流體);了解變質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結晶作用、交代作用;了解變質巖 主要的結構、構造特征;清楚主要變質作用類型。 (六)地質年代 準確把握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標準,包括地層層序律、生物層序律、穿插關 系律;準確理解放射性同位素地質年代學的概念及放射性衰變定律;對地質年代 表有較好的把握,掌握地質年代與地層單位的關系、巖石地層單位的概念。 (七)地震及地球內部構造 掌握地震基本概念,包括地震、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源距等; 掌握地震的震源深度分類、成因分類;掌握地震震級和地震烈度的確定方法;了 解全球地震分布的分帶性;了解地震波的基本特征(縱波、橫波、表面波)及地 震儀;通過地震波了解地球內部構造、地球內部主要界面(莫霍面、古登堡面、 康拉德面)、巖石圈與軟流圈界面、地球的基本圈層構造(地殼、地幔、地核), 以及巖石圈、軟流圈、各圈層的基本物態特征;了解大陸地殼的雙層結構特征、 大洋地殼的基本結構特征。 (八)構造運動與地質構造 掌握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巖層產狀及其三要素(走向、傾向、傾角);掌 握褶皺的幾何要素(樞紐、軸面、翼、核)、常見褶皺類型及特點(基本類型: 向斜、背斜;按照軸面產狀、樞紐產狀劃分的類型)、褶皺的識別及形成時代; 掌握斷裂構造的基本特征,包括節理和斷層、斷層的幾何要素(斷層面、盤、位 移、斷距)、常見斷層類型及特點(正斷層、逆斷層、平移斷層)、斷層的識別標 志及形成的時代;準確掌握地層的接觸關系(整合接觸、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 合、侵入接觸)的特點及其地質意義;了解構造運動的旋回性。 (九)海底擴張與板塊構造 了解大陸漂移說的基本思想和證據;了解洋脊、洋脊地震帶、洋脊沉積物分 布特征、兩種大陸邊緣、洋底海山及火山島鏈、熱點等特點;準確把握海底擴張 的證據,包括古地磁學(地磁場轉向、海底地磁條帶)、海底年齡、洋中脊考察、 轉換斷層;掌握板塊構造的含義、板塊劃分的依據、三大類板塊邊界(離散型、 聚斂型、轉換斷層)、地縫合線、全球板塊劃分、板塊運動可能的驅動力;了解 板塊構造與地震作用、巖漿作用、變質作用、造山運動、成礦作用等的關系。 (十)風化作用 掌握風化作用的主要類型,包括物理風化作用河、化學風化作用、生物風化 作用;掌握影響風化作用的因素,包括氣候、地形、巖石特征;了解風化作用的 產物,包括風化產物的類型、殘積物、風化殼剖面、古風化殼、土壤。 (十一)河流及其地質作用 掌握河谷的形態特征、河流的侵蝕作用方式、侵蝕作用方向;掌握河流的搬 運作用方式、搬運能力和搬運量;掌握河流的沉積作用一般特點、沉積的主要類 型;掌握階地的成因分類方案;清楚河流發育與地質構造的關系。 (十二)冰川及其地質作用 了解冰川的形成與運動以及冰川的類型;掌握冰川的剝蝕、搬運、沉積作用 及其形成的地貌特征;了解冰川作用的原因。 (十三)地下水及其地質作用 掌握地下水地質作用相關概念,包括孔隙度、透水性、隔水層、地下水面、 潛水、承壓水、喀斯特地貌等;清楚地下水的賦存條件以及補給和排泄類型;掌 握地下水的類型劃分;了解地下水的侵蝕、搬運和沉積作用。 (十四)海水的地質作用 了解海水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質;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濁流及其地質作 用;了解海洋沉積物的來源;了解海進海退的變化。 (十五)湖泊的地質作用 掌握湖水的來源、排泄及其化學成分、湖泊的成因類型等基本知識;掌握湖 泊的剝蝕、搬運、和沉積作用。 (十六)風的地質作用 了解風的地質作用相關概念與作用類型,包括吹揚、磨蝕、風積物、沙丘、 沙漠、黃土、沙漠化等。 (十七)塊體運動 掌握塊體運動發生的因素及條件特點,掌握塊體運動的類型。 (十八)地球的演化 大致了解地球的天文起源假說;大致了解隱生宙時期大氣圈和水圈成分演化 一般特征、陸核和地盾的形成情況;清楚顯生宙時期生物的全面繁榮和快速演化 特征,及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發展特點;了解古地理變 遷特點。 (十九)人類社會與地質環境 掌握環境地質學的一般概念與研究內容;了解地質環境對城市興衰、人體健 康、廢物處置等的影響或決定關系;掌握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造成的災害性影響。 五、是否需使用計算器 否。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