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地質大學研究生院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遙感概論》考試大綱 《遙感慨論》(Introduction to Remote Sensing)是地理類本科生專業基 礎課,也是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專業基礎科目。本考試大綱適用地理學、自然 地理學、地質學類、第四紀地質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地圖制圖學與地理 信息工程專業的初試、復試及加試的考試范圍、內容及考試要求??荚嚧缶V指定 了該課程基本理論部分、方法技術部分和地學遙感應用部分的復習范圍及其考試 內容與要求。 一、試卷結構 (一)內容比例 遙感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 45% 遙感技術 30% 遙感應用 25% (二)題型比例 概念或選擇填空題 約 25%(40/150) 簡答題 約 40%(60/150) 綜合論述題 約 35%( 50/150) 以上比例僅供參考。 二、考試內容及考試要求 第一章 遙感概述 考試內容 遙感基本概念、遙感技術系統、遙感技術分類、遙感技術的發展史、遙感技 術及其應用的發展趨勢。包括遙感定義、遙感信息科學的學科構成、遙感的主要 技術特點、遙感技術系統的主要構成及遙感技術系統中信息獲取、傳輸與接收、 圖像處理、信息提取、遙感過程及遙感應用概況。 考試要求 1. 理解并掌握遙感的基本概念、特點、類型,了解遙感過程及其技術系統; 了解遙感的發展與前景。 2. 理解遙感信息科學的學科構成及其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理解遙感學科在空間 信息科學中的地位及其學科特點。 3. 理解遙感科學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技術應用優勢。 第二章 遙感物理基礎 考試內容 遙感物理基礎中的電磁波和電磁波譜的概念,太陽輻射和地球輻射特征,近 紅外輻射特性、熱紅外輻射特性、黑體輻射定律、光波的反射、散射、透射、吸 收,大氣對電磁波輻射傳輸的影響與大氣窗口,地物反射波譜特征與測量、典型 地物(植被、土壤、水、巖石等)的波譜特征,色度學基礎與彩色合成原理。 考試要求 1.理解并掌握電磁波、電磁波譜及電磁輻射定律等基本概念與專業術語; 2.理解并掌握太陽輻射及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影響; 3.理解并掌握地球輻射與地物波譜; 4.掌握反射率及反射波譜等基本概念,掌握常見地物反射波譜特征,理解環 境對地物光譜特性的影響。 5.理解并掌握色度學基礎知識,掌握遙感圖像的彩色合成原理及應用意義。 第三章 遙感平臺與遙感成像 考試內容 遙感平臺類型、航空遙感平臺、航天遙感平臺、攝影成像與中心投影、多波 段掃描成像、熱紅外成像原理、微波成像原理、激光雷達成像原理、數碼成像原 理、遙感圖像的光譜特性及其成像幾何特征、常用衛星遙感圖像(TM、ETM+、SPOT、 CBERS、MODIS 等)的基本技術參數和各波段的主要應用范圍、遙感圖像的分辨 率概念及其特征(空間分辨率、時間分辨率、光譜分辨率、輻射分辨率)。 考試要求 1. 理解遙感平臺分類知識,掌握各類遙感平臺的運載工具運行特性及其成像 原理; 2. 理解并掌握可見光航空攝影遙感及中心投影成像基本原理,掌握中心投影 圖像的基本幾何特性及其圖像立體觀察和測量方法; 3. 理解并掌握多波段掃描成像、熱紅外成像原理及其圖像的光譜特性,了解 高光譜遙感圖像及其地學應用的圖像信息優勢; 4. 理解并掌握微波遙感成像原理及其圖像特性,了解航空雷達遙感、航天雷 達遙感的技術特點及其區別,雷達圖像的分辨率特性; 5. 了解目前常用的衛星遙感圖像的傳感器及其主要技術參數和各波段的主 要應用范圍; 6. 了解激光雷達(Lidar)遙感圖像的特征,激光雷達遙感的測高原理及其在 三維成像中的應用; 7. 掌握遙感圖像分辨率的類型及各自的幾何、物理特性,遙感圖像分辨率在 地學應用中的意義; 8. 了解現代衛星遙感高分辨率圖像的成像原理、圖像特征、應用優勢。 第四章:遙感圖像數字處理 考試內容 遙感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數字圖像的預處理、圖像幾何變形及幾 何糾正、遙感圖像輻射傳輸方程、遙感圖像輻射糾正、常用大氣校正的方法、 圖像增強處理、點域增強處理、空間增強處理、多光譜圖像代數運算、圖像 變換、傅立葉變換、K-L 變換、K-T 變換、遙感圖像數據融合處理及應用、圖 像信息提取、圖像分類、遙感圖像與地理信息的融合處理、柵格數據與矢量 數據的數字處理特點。 考試要求 1、理解并掌握數字圖像的基本概念、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類型及其應用; 2、理解遙感圖像中的誤差來源、幾何誤差與輻射誤差、圖像預處理的基本 任務、目標與常用處理方法; 3、理解遙感圖像的大氣糾正原理及其常用方法; 4、理解遙感圖像的幾何糾正原理與常用方法,幾何糾正中的灰度重采樣方 法及各自的優缺點; 5、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增強處理的數學原理與常用方法,點域處理常用算 法及其處理效果、空間域處理常用算法及其處理效果、多光譜圖像代數 運算的常用算法及其處理效果、頻譜域處理常用算法及其處理效果; 6、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變化處理原理及其常用方法、遙感圖像的傅立葉變 換原理及應用、多光譜圖像的降維處理算法及應用、K-L 變換和 K-T 變換 的數學原理及其應用、遙感圖像的彩色變換處理及其常用方法; 7、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數據融合算法及其應用方法、掌握常用的多衛星遙 感平臺圖像數據融合處理方法,ETM 與 SPOT 圖像的數據融合處理方法、 全色光高分辨率圖像與多波段圖像的數據處理融合、遙感圖像與地理數 據的融合處理方法、地學多元數據與遙感圖像數據融合處理方法; 8、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分類原理與處理方法、非監督分類處理方法、監督 分類處理方法、非監督與監督分類方法的結合處理; 9、了解遙感圖像信息提取的基本知識與常用處理方法,了解并掌握遙感圖 像地學專題信息提取的常用方法。 第五章 遙感圖像地學解譯原理與方法 考試內容 遙感圖像目視解譯原理、遙感圖像的地學信息認知過程、目視解譯方法 及步驟、遙感圖像地學解譯標志、遙感圖像地學解譯標志的基本類型、解譯 標志的可變性和局限性 考試要求 1. 理解遙感圖像目視解譯的基本原理,掌握目視解譯及計算機解譯 (圖像理解)的基本概念與相互關系;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識別 的基本內容、圖像識別色調、形態、位態、時態要素類型,理解 遙感圖像地學解譯中的時間、地點、目標、變化 4 個基本問題; 2. 理解并掌握地理目標的尺度與像元尺度的比例關系,要求掌握像 元尺度變化對地學目標識別的影響因素; 3. 了解遙感圖像地學解譯中的不確定性問題,包括位置不確定性、 屬性不確定性、時域不確定性、 “同物異譜”和“同譜異物”現 象產生的不確定性、空間聚類中的不確定性、由混合像元現象產 生的不確定性等; 4. 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地學信息的認知過程及其基本知識; 5. 理解并掌握遙感影像目視解譯方法及步驟,了解直接解譯發及間 接解譯法的圖像信息差異性,掌握對比分析法、信息復合法、綜 合推理法、相關分析法的基本知識; 6. 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解譯標志的基本知識和建立圖像解譯標志的 方法步驟; 7. 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地學解譯標志的基本類型,掌握圖像圖像色 調、形態、陰影、地貌、紋理、植被、土壤、水系、水文、人類 活動遺跡等基本標志信息及其圖像識別特征; 8. 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地學解譯標志的可變性和局限性,理解產生 其可變性與局限性的地理環境因素。 第六章 地學遙感的應用(資源與環境遙感) 不同專業及學校在遙感概論課程中對地學遙感應用的教學大綱及其要點 存在較大的區別。地學遙感涉及的基本內容也較復雜。本復習大綱對這一章 的考試內容及要求的基本范圍包括地貌遙感、土壤遙感、植被遙感、水資源 及水環境遙感、土地資源遙感及城市地理遙感的基礎理論、解譯內容和方法 技術。 考試內容 地貌遙感:地貌遙感的圖像解譯標志、遙感影像地貌類型解譯、河流地 貌解譯、冰川與凍土地貌解譯、風成地貌解澤、巖溶地貌解譯、黃土地貌解 譯、火山地貌解譯; 土壤遙感:土壤解譯標志、遙感影像土壤解譯方法; 植被遙感:植物的光譜特征、植被指數與植被覆蓋信息提?。?br/>水資源及水環境遙感:水體的光譜特征、地表水體解譯標志、水資源遙 感方法、水環境遙感方法; 土地資源遙感:土地資源概述、土地利用類型及其圖像標志、土地利用 遙感調查方法、土地退化遙感調查方法、土地資源評價; 城市地理遙感:城市遙感概述、城市地質遙感、城市環境遙感、大比例 尺城市遙感調查; 考試要求 1.了解地理遙感(資源環境遙感)的基本原理及其常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地貌遙感的圖像解譯標志及解譯方法; 3.了解并掌握水體的光譜特性及其圖像解譯標志,掌握地表水體信息的 圖像信息提取方法,區域水體分布的遙感解譯及制圖方法; 4.了解水體環境遙感的基本原理,水質的多光譜遙感方法,水體污染的 圖像識別及信息提取方法; 5.了解并掌握植被光譜信息特征及其遙感原理,植被的圖像解譯標志與 識別方法,植被指數及其信息提取方法; 6. 了解并掌握利用類型及其圖像解譯標志,了解土資源遙感調查及制圖 方法;了解土地退化的常見類型及其圖像識別方法; 7. 了解并掌握城市地理遙感的基本內容和城市大比例尺遙感調查方法; 城市遙感在現代城市管理中的應用技術及其意義; 第七章 地質遙感 不同專業及學校在地學遙感概論課程中對地質遙感及應用的教學大綱及 其要點存在較大的區別。地質遙感涉及的基本內容也較復雜。本考試大綱主 要強調地質遙感的基本內容限定在巖石類型遙感及構造地質遙感兩部分。 考試內容 地質遙感的任務、內容及其解譯原則和方法;遙感圖像巖性識別原理與 圖像解譯標志;遙感圖像的地層解譯原理與方法;巖層產狀解譯的基本方法; 斷裂構造的圖像解譯標志及方法;褶皺構造的圖像解譯標志及方法;活動構 造的圖像解譯標志及方法。 考試要求 1. 了解并掌握地質遙感的研究對象及其解譯原則和方法; 2. 了解并掌握不同巖石類型的圖形學特征及其圖像解譯標志; 3. 了解并掌握不同巖石類型的波譜特征及其圖像解譯標志; 4. 了解并掌握遙感圖像地層解譯的綜合標志及其應用方法; 5. 了解并掌握巖層產狀在遙感圖像上的基本識別標志及解譯量測方法; 6. 了解并掌握褶皺構造的遙感圖像基本標志及解譯方法; 7. 了解并掌握斷裂構造的遙感圖像解譯標志,遙感圖像常見的的斷裂構 造類型及其圖像特征; 8. 了解并掌握隱伏斷裂構造的圖像識別機理及解譯標志; 9. 了解并掌握活動規則的圖像識別機理及解譯標志;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學)800地貌學第四紀地質學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大學)804海洋地球化學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