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設計歷史及理論》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要求 《設計歷史及理論》是一門針對報考中國地質大學藝術傳媒學院設計學專業各研究方向 的統一初試科目。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3小時,卷面成績150分。 考試題型主要有名詞解釋、填空題、簡答題和論述題等。試題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對于設 計發展歷程及設計理論一般規律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具有全面系統的中外設計史的相關知 識,能夠準確把握和理解中外設計史上的主要流派和設計理念,中外設計歷史發展規律、特 征及基本內容;能綜合、靈活地運用設計的理論知識分析各類設計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論水 平和專業研究能力。 第二部分 考試內容 考試內容以中外設計史,設計概論的大學本科教材基本內容為主,設計史包括:中外 設計史的發展脈絡、各個時期重要設計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及其歷史價值和意義等。 設計理論包括設計學的研究范圍、設計學研究的現狀、設計的多重特征 、設計的類型、設 計師、設計批評等。其中,設計理論部分占30%左右,設計歷史部分占70%左右。 一、設計理論部分 1、設計學的研究范圍 (1)設計學的三個分支; (2 )設計的終極目標; (3 )最早的設計理論專著; 重點掌握: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瓊斯的《裝飾的基本原理》;佩夫斯納的《現 代設計的先鋒》 2、設計學研究的現狀 (1)對當代西方設計思潮的一般看法; (2 )對中國古代設計思想的初步研究; 重點掌握:混沌理論;綠色設計;中國古代設計思想淵源;賴特和凡德洛對中國古代 設計思想的研究 3、設計的多重特征 (1)設計的藝術特征 (2 )設計的科技特征 ; (3 )設計的經濟性質 重點掌握:設計與藝術的淵源;設計的藝術手法;設計的經濟性質 4、設計的類型 (1)視覺傳達設計; (2 ) 產品設計 ; (3 ) 環境設計 重點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的構成要素;產品設計的基本要求; 環境設計的類型 5、設計師 (1)設計師的歷史演變; (2 ) 設計師的知識技能要求 ; (3 )設計師的類型; (4 )設計師的社會責任; 重點掌握:設計師的自然與社會學科知識技能;設計師的藝術與設計知識技能;“為人 類的利益設計” 6、設計批評 (1) 設計的批評對象及其批評者; (2 ) 設計批評的標準 ; (3 )設計批評的方式 ; (4 )設計批評的理論; 重點掌握:國際博覽會和集團批評;設計批評標準的歷時性;西方設計批評的發展脈 絡 二、設計歷史部分 (一) 外國設計史(重點考察世界現代設計史) 1、藝術設計的萌芽 2、手工藝時代-工業革命前的設計藝術 (1)兩河流域的設計; (2 )地中海周圍的設計; (3 )古埃及的設計; (4 )希臘和羅馬設計; (5 )教堂建筑; (6)伊斯蘭教的藝術設計; (7 )文藝復興時期的設計; (8)巴洛克風格和羅可可風格。 重點掌握:希臘和羅馬設計;中世紀教堂建筑;文藝復興時期建筑;巴洛克風格和羅可 可風格。 3、現代設計的萌芽 (1)現代設計產生的前提和社會歷史條件; (2 )工業革命初期設計發展的新動向; (3 )現代設計意識的萌芽——英國“工藝美術”運動。 重點掌握: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威廉·莫里斯及其追隨者。 4 、“新藝術運動” (1)新藝術運動的源流及主要表現; (2) “新藝術”運動的范圍; (3)新藝術運動在歐洲各國的表現; (4)新藝術運動在美國; (5)安東尼.高蒂的貢獻。 重點掌握:新藝術運動在歐洲各國的表現;高蒂的作品及貢獻。 5 、“ 裝飾藝術”運動 (1)裝飾藝術運動的歷史淵源與風格特征; (2)裝飾藝術在法國的表現; (3)裝飾藝術運動在美國的表現; (4)裝飾藝術運動在英國的表現。 重點掌握:裝飾藝術運動的歷史淵源與風格特征;裝飾藝術與現代主義運動的聯系與區 別。 6、現代主義設計 (1) 現代主義設計的定義、形式及特征; (2)德國工業同盟和現代設計運動的發生; (3) 荷蘭風格派運動; (4) 俄國構成主義設計運動; (5) 現代主義設計在歐美其它國家的表現。 重點掌握:現代主義設計的形式與特征及影響;德國工業同盟;荷蘭風格派運動;俄國 構成主義;密斯.凡德洛和弗蘭克.賴特等大師的設計作品及影響。 7、包豪斯 (1)包豪斯的歷史; (2)包豪斯的設計藝術教學體系; (3)包豪斯的貢獻。 重點掌握:包豪斯的教學體系;設計成就;歷史作用及影響。 8、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的設計 (1)德國30-50年代的工業設計; (2)美國的工業設計; (3)意大利現代設計藝術的發展; (4) 戰后日本工業設計的起步; (5)戰后英國現代設計的發展; (6)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現代設計的發展。 重點掌握:美國設計;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設計;意大利現代設計;雷蒙.羅維等大師的 設計作品及影響。 9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設計 (1)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審美觀念的變化; (2)領先世界的意大利設計; (3)后來居上的日本設計; (4)反思和發展中的美國設計; (5)英國的“波普”設計; (6)歐洲其他國家設計的發展; (7)古巴的招貼設計。 重點掌握: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審美觀念的變化;領先世界的意大利設計;后來居上的日 本設計;反思和發展中的美國設計;波普設計。 10、后現代主義時期 (1)后現代時期的設計和后現代主義設計的特征及理論探索; (2)后現代主義建筑設計; (3)現代主義以后的其它主要新設計風格。 重點掌握:后現代主義設計特征;后現代主義建筑;曼菲斯設計運動。 (二)中國設計史 本部分要求掌握各個時期的代表設計作品(包括陶瓷設計、青銅器設計、家倶設計、平 面設計、建筑設計、園林設計、服飾設計、工具設計等),并能結合當時的政治、文化、藝 術等因素分析其設計特點和藝術特色(盡量做到縱向、橫向地概括比較),為現代設計的繼 承和創新提供借鑒。 1、原始社會的設計 石器、陶器、玉器、建筑等;重點掌握原始陶器圖形文字的演變。 2 夏、商、西周時期的設計 青銅藝術、陶器和原始瓷器思想;重點掌握青銅器設計及其圖形文字設計等 3 春秋戰國時期的設計 重點掌握先秦時期的設計思想及青銅器設計等 4 秦漢時期的設計 陵墓、器物、服飾等;重點掌握青銅器、建筑設計、陶器設計、漢代漆器、文字設計等 5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設計 玄學、少數民族文化、外來文化對設計藝術的影響;重點掌握陶瓷、家具、服飾、平面設 計等 6 隋唐時期的設計 重點掌握陶瓷、建筑、服飾、家具等設計,以及外來文化對設計藝術的影響 7 五代宋元時期的設計 重點掌握瓷器設計、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服飾設計、平面設計等、商業美術、漢族和 少數民族設計的特點 7 明清時期的設計 瓷器、建筑、家具、服飾、商業美術等;宮廷設計和民間設計的特點;重點掌握園林設 計、陶瓷藝術設計、家具設計、平面設計等 8 中國近現代設計 第三部分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受之 著 《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2.高豐 著 《中國設計史》,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8年版。 3. 尹定邦 著《設計學概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