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土力學》或《工程地質學》(任選一門)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研究生《土力學》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土力學 代 碼:813 一、考試性質 本門課程考試的主要內容涉及土力學的相關理論及問題。主要考試內容包括:土的物理 性質和工程分類、土的滲透性、地基的應力和變形、土的抗剪強度和地基承載力、擋土墻土 壓力和土坡穩定分析。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經掌握土力學最基本的理論知識與方法。它的評 價標準是使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部分試題允許使用計算器 2. 答卷時間:180 分鐘 3. 題型比例:滿分 150 分,其中:概念題 30 分;選擇題 20 分;問答題 40 分;計算 題 60 分。 三、考查要點 1. 土的物理性質和工程分類 土的三相組成和土的結構構造、土的物理性質和土的物理狀態指標的概念、測定方 法、計算公式,及指標之間的換算關系;土的壓實性及影響因素;土的分類原則和 方法,特殊土的概念及工程性質。 2. 土的滲透性 土的層流滲透定律、滲透性指標的測定方法和影響因素,流網的概念及應用、滲透 破壞與控制問題。 3. 地基的應力和變形 地基中自重應力、基底壓力和地基附加應力的概念及其計算方法;土的壓縮性指標 及其測定方法、地基沉降計算方法、飽和土的固結理論和地基沉降與時間的關系。 4. 土的抗剪強度和地基承載力 土的抗剪強度理論、測定土的抗剪強度的方法、孔隙壓力系數的概念和用途,應力 歷史、應力路徑與抗剪強度的關系;地基破壞模式、地基臨塑荷載、地基極限承載 力、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5. 擋土墻土壓力和土坡穩定 擋土墻土壓力的基本概念、朗肯土壓力理論、庫倫土壓力理論、擋土墻抗傾覆和抗 滑動穩定性驗算;土坡穩定性分析原理、計算方法及應用條件。 四、參考資料 1、李廣信、張丙印、于玉貞 編著. 《土力學》(第二版).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3 年. 2、東南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蘇州科技學院合編. 《土力學》(第三版).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碩士研究生《工程地質學》考試大綱 科目名稱:工程地質學 代 碼:813 一、考試性質 本門課程考試的主要內容是工程地質學的相關理論和問題。主要考試內容包括土的物質 組成與結構、構造、各類土的工程地質特征、巖石的工程地質性質、巖體的工程地質性質及 巖體工程分類、各類工程動力地質作用、工程地質勘察方法、場地穩定性工程地質勘察、工 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地質勘察、地下建筑工程地質勘察等。注重考察考生是否已經掌握工程地 質學最基本的理論知識與方法。它的評價標準是使高校優秀本科畢業生能達到及格或及格以 上水平。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4.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部分試題允許使用計算器。 5. 答卷時間:180 分鐘。 6. 題型比例:滿分 150 分,其中:概念題 40 分;選擇題 20 分;問答題 60 分;綜合 分析題(或計算題)30 分。 三、考查要點 6. 土的物質組成與結構、構造 土的粒度成分、土的礦物成分、土中的水和氣體、土的結構和構造。 7. 各類土的工程地質特征 一般土的工程地質特征、幾種特殊土的工程地質特征。 8. 巖石的工程地質性質 巖石與土工程地質性質的差別、巖石的物理性質、巖石的力學性質。 9. 巖體的工程地質性質及巖體工程分類 結構面的類型、結構面特征及其對巖體力學性質的影響、巖體的變形性質、巖體的 強度性質、RQD 分類、風化巖體的工程地質特征。 10. 各類工程動力地質作用 活斷層的基本特征、活斷層的鑒別、活斷層區的建筑原則、地震的震級和烈度、地 震效應、場地工程地質條件對震害的影響、地震區抗震設計原則與抗震措施、斜坡 的應力分布特征、斜坡變形破壞的類型、滑坡的識別、滑坡分類、斜坡穩定性評價 方法、斜坡變形破壞的防治措施、影響巖溶發育的因素、巖溶滲漏的防治、巖溶地 基的處理措施、滲透變形的類型與特點、滲透變形的預測與防治措施、泥石流的形 成條件、泥石流的特征、泥石流的分類、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11. 工程地質勘察方法 工程地質勘探類型、工程地質野外試驗方法、工程地質長期觀測的內容 12. 場地穩定性工程地質勘察 巖溶、滑坡、采空區、泥石流 13. 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地質勘察 地基與基礎的概念、主要工程地質問題、地基變形與沉降預測、工程地質勘察要點 14. 地下建筑工程地質勘察 圍巖的變形與破壞、圍巖壓力、圍巖分類、工程地質勘察要點 四、參考資料 1、李智毅、楊裕云主編. 《工程地質學概論》. 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994. 2、劉之葵、牟春梅、朱壽增等. 《巖土工程勘察》.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