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浙江海洋大學 2018 年學術型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 初試自命題大綱 804《環境化學》 一、考查目標 1.基本概念要清晰。對相關概念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礎 上,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切忌死記硬背。 2.對環境化學知識要會綜合運用。重點能用所學知識分 析常見的環境現象,指出該現象的特點和可能的危害,現象 產生的可能機理,據此設想處理該類環境問題方式方法,以 便檢驗考生能否靈活、綜合運用所學知識。 3.要熟悉常見污染物的監測原理和方法,以便在回答簡 答題或分析題時言之有物、針對性強。 二、試卷結構 1、題型結構 名詞解釋(20%)、填空題(10%)、選擇題(10%)、簡答 題(30%)、計算題(10%)、綜合題(20%),共計 150 分。 2、內容結構 緒論(5%)、大氣環境化學(20%)、水環境化學(20%)、 土壤環境化學(20%)、生物體內污染物質的運動過程及毒性 (15)、典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轉歸與效應(15)、受 污染環境的修復(5%),注意實際出題過程上述內容百分比 會稍有出入。 三、考試內容和要求 考試內容: 1、 掌握環境、污染物、污染源、環境效應、環境容量、 環境問題、遷移、轉化等基本概念;熟悉環境問題的認識過 程。 2、 掌握《環境化學》課程的主要內容,了解重要元素 地球化學循環過程,掌握重要污染物在環境各圈的遷移轉化。 3、 掌握大氣的層溫結、輻射逆溫層、氣塊的絕熱過程 和干絕熱遞減率、大氣穩定度等概念及應用。 4、 了解大氣中的主要的污染物;掌握影響大氣污染物 遷移的主要因素。 5、 了解大氣中重要自由基的來源,掌握光化學煙霧、 硫酸煙霧的形成機理和區別。 6、 掌握酸雨的概念、酸雨形成的機理和影響酸雨形成 的因素;掌握溫室氣體和溫室效應概念、臭氧層的形成與耗 損。 7、 掌握 TSP、PM10、P2.5 相關的概念,會辯識大氣中 顆粒物的來源。 8、 了解天然水的基本特征、水中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 形式。 9、 掌握顆粒物與水之間的遷移、水中顆粒物的聚集、 溶解和沉淀、氧化-還原、酸合作用。 10、掌握分配作用、揮發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相關概念和應用。 11、了解土壤的組成、土壤的粒級分組與質地分組,掌 握土壤吸附性、土壤的酸堿性及其影響因素;掌握土壤的氧 化還原性及影響因素。 12、掌握污染物在土壤-植物體系中的遷移及其機制, 以及影響該遷移的影響因素;了解植物對重金屬污染產生耐 性的幾種機制。了解土壤中農藥的遷移規律及影響因素。 13、了解物質通過生物膜的方式;掌握污染物持在機體 內的轉運(吸收、分布、排泄、蓄積) 14、掌握污染物質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積累、生物濃縮 因子等相關概念 15、了解生物轉化中的酶及其重要輔酶的功能;掌握耗 氧有機污染物質的微生物降解、有毒有機污染物質的生物轉 化類型、重金屬元素的微生物轉化;掌握糖類、蛋白質、脂 肪的主要代謝途徑。 16、掌握毒物的聯合作用、TCA 循環。 17、了解典型污染物的來源、用途和基本性質,掌握典 型污染物在環境中的基本轉化、歸趨規律與效應。掌握重金 屬和有機污染物在各圈層間運動規律。 18、掌握優先控制污染物、POPS、環境激素的概念。 19、重點掌握污染物在大氣圈中遷移、轉化規律。 20、重點掌握污染物在水圈中遷移、轉化規律。 21、重點掌握污染物在土壤圈中遷移、轉化規律。 22、掌握常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的實質。 23、掌握環境修復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術。 24、計算題重點掌握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轉化規律相 關的計算。 25、掌握常見污染物分析監測原理、方法,能夠進行有 針對性的實驗設計。 26、掌握常見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和方式,能夠對常見 的污染突發事件進行分析解析,分析其主要污染物可能的遷 移轉化途徑。 27、掌握環境化學基本名詞和術語,能夠利用名詞或術 語解析環境問題(現象)。 考試要求: 考生應全面系統地了解環境化學的研究內容、特點與發 展動向;熟練掌握大氣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天然水的基本 特征及污染物的存在形態、水中無機及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轉 化、土壤的組成與性質、污染物在土壤-植物體系中的遷移 及其機制;充分理解污染物在機體內的轉運、污染物質的生 物富集、放大和積累,污染物質的生物轉化與毒性;了解典 型污染物在環境各圈層中的轉化、歸趨與效應。同時具有應 用環境化學的基本理論去解決一些較復雜的環境問題的能 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性思維和潛力,并且對環境化學的熱點 領域研究的最新發展有一定了解。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