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浙江工業大學 2018 年 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名稱: 676 建筑專業基礎 專業類別: √□學術型 □專業學位 適用專業: 城鄉規劃學 一、基本內容 《建筑專業基礎》包含《建筑歷史與理論》及《建筑構造》兩部分內容,主要考核對建筑學基礎 知識的把握情況和靈活應用的能力。《建筑歷史與理論》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備進行本專業學習所需要 的有關建筑歷史專業基礎水平。《建筑構造》主要是考核考生對常見的建筑構造的基本知識面掌握情 況,以及應用所掌握的知識來靈活設計一些簡單常見的建筑構造的能力。 建筑歷史與理論部分: 中國古代建筑史 第一章 緒論: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 第二章 古代建筑發展概況與詳部演變:原始社會建筑、奴隸社會建筑(夏、商、周)春秋戰國、 秦、漢建筑;三國兩晉南北朝建筑;隋唐五代建筑;宋遼金建筑;元明清建筑 第三章 大木作:中國建筑的結構特征;中國建筑的營造順序;“凡屋有三分”;江南傳統建筑營造體 系 第四章 城市建設:從“聚”到“城”的演變過程;中國古代城市建制與形態發展分期;中國古代都 城建設模式;中國古代都城選址:擇中、防御、水系;城市的基本要素與布局結構;地方城市的類 型與特征;古代城市設計思想及其當代理論研究成果;都城與地方城市實例 第五章 宮殿、壇廟、陵墓:宮殿;壇廟;陵墓 第六章 住宅與聚落:住宅型制的演變概說;傳統民居的分類與特征;傳統民居實例;聚落結構與環 境特征 第七章 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與演變;園林的分類;明清私家園林;明清皇家苑囿 第八章 宗教建筑:宗教建筑的特征及其發展過程;祠-廟-寺-觀的辨析;佛教建筑;道教建筑;伊 斯蘭教建筑 外國古代建筑史 第一章 緒論:世界建筑體系與“建筑之樹”;西方建筑與東方建筑 第二章:早期建筑文明:古埃及建筑:陵墓建筑的發展演變;古西亞建筑:世俗建筑的技術與藝術; 第三章:古典建筑:古希臘建筑之柱式、神廟、圣地與廣場等;古羅馬建筑之光輝的拱券技術、 城市建筑的相關成就、《建筑十書》等 第四章:中世紀建筑之早期基督教建筑、拜占庭建筑;羅馬風建筑之拱券技術推動下的教堂建筑發 展等;哥特建筑之結構、典例與地域特征等 第五章: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及其建筑成就、巴洛克建筑藝術等 第六章:法國古典主義建筑與洛可可建筑 第七章:歐美資產階級革命建筑、18 世紀新古典主義等 近現代建筑史 第一章 關于近代建筑教育的探索發展:中國近代建筑學科建立的主要歷程與節點、研究機構如營造 學社;巴黎美術高等??茖W校、包豪斯 浙江工業大學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科目考試大綱 第二章: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德意志制造聯盟(DEUTSCHER WERKBUND)、維也納分離派、路 斯(Adolf Loos)等 第三章:先鋒派的探索:1.立體主義;2.德國表現主義;3.荷蘭風格派;4.俄國構成主義;5.意大 利未來主義 第四章:美國的探索:沙利文(Sullivan)、芝加哥學派 第五章:現代建筑大師:賴特、柯布、密斯、格羅皮烏斯以及阿爾托 第六章:中國近代建筑師及設計機構:重點作品掌握如中山陵、建筑思潮探索; 第七章:對于近代城市的探索:中國近代城市建設,以南京為例,《首都計劃》等,西方近代關于城 市規劃的若干探索 建筑構造部分: 第一章:民用建筑的分類、分級、建筑模數,民用建筑的構件組成及作用。 第二章:基礎的構造類型、基礎埋深、地下室的防潮與防水構造要求。 第三章:墻體各細部構造設計及保溫、隔熱構造。 第四章:樓地層的構造組成、類型及構造做法。 第五章:變形縫類型及設置要求、細部構造。 第六章:鋼筋混凝土樓梯結構類型、細部構造及樓梯設計。 第七章:屋頂的排水、防水;保溫及隔熱構造等細部構造的要點與設計。 第八章:門窗的類型及構造組成,門窗的構造要點。 第九章:高層建筑結構選型、防火要求與構造設計。 第十章:建筑裝飾構造的類型、構造要求與設計。 第十一章:建筑工業化類型與特點 二、考試要求(包括考試時間、總分、考試方式、題型、分數比例等) 本科目考試時間為 3 小時,總分 150 分,其中建筑歷史與理論 90 分,建筑構造 60 分;考試采 用閉卷方式;建筑歷史與理論考試題型及分數比例:填空題 20 分,選擇題 10 分,繪圖分析 30 分, 論述題 30 分;建筑構造考試題型及分數比例:選擇題(單項或多項選擇題)20 分,簡答題 20 分, 作圖題 20 分 三、主要參考書目 1.《外國建筑史》(十九世紀末以前)》(第 4 版),陳志華著,北京:中國建工出版社 2.《弗萊徹建筑史》(第 20 版),[英]丹.克魯克香克主編,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3.《中國建筑史》(第六版) 潘古西主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4.《中國古代建筑史》 劉敦楨主編,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5.《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第二版),羅小未主編,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6.《中國近代建筑史研究》,賴德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7.《建筑構造》(上冊)(第五版),李必瑜等,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8.《建筑構造》(下冊)(第五版),劉建榮等,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9《建筑構造——材料、構法、節點》,姜涌,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