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適用專業代碼:082301、085222 適用專業名稱: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學位) 課程編號:803 課程名稱:道路工程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本課程由道路勘測設計和路基路面工程兩部分內容組成。 道路勘測設計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對道路勘測設計課程的基本概念、原理、設計方法與設 計規定等的掌握程度。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平面設計、縱斷面設計、橫斷面設計、線形設計、 選線與總體設計、定線、道路平面交叉口設計等。 路基路面部分主要考察學生對路基路面工程課程的概念、原理、性能、設計方法與施工 技術等的掌握程度:包括路基路面工程的技術特點、材料要求、功能設計以及荷載、環境等 因素的影響;一般路基和特殊路基設計、路基排水設計、路基穩定性設計和擋土墻設計;土 質路基施工方法與路基防護加固;瀝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組合、配合比設計及其 路用性能,瀝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設計方法及施工工藝。 二、考試內容及比例 道路勘測設計占 40%,路基路面工程占 60% (一)道路勘測設計部分: 1.緒論:掌握道路勘測設計的依據;熟悉現行“標準”和“規范”中道路分級及其主 要技術標準規定;了解城市道路網和紅線規劃的主要內容;了解道路勘測設計的階段和任務。 試題比例 10~15% 2.平面設計:掌握平面線形三要素的概念、確定方法及其要求、線形要素的組合類型 和平面線形設計的一般原則;熟悉汽車行駛的橫向穩定性;熟悉平面線形三要素的作用和性 質;了解汽車行駛軌跡的特性。試題比例 15~20% 3.縱斷面設計:掌握縱坡及坡長設計的規定,豎曲線設計的原則和要求;掌握平縱線 形組合設計的原則和要求;掌握爬坡車道、避險車道設置條件和設置方法;熟悉縱斷面的設 計方法和步驟;了解汽車的驅動力和行駛阻力以及汽車行駛條件;了解縱斷面圖的組成和規 定、縱坡設計的一般要求。試題比例 15~20% 5.橫斷面設計:掌握橫斷面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和要求;掌握超高和超高過渡方法; 掌握行車視距的類型、要求及視距保證的措施;熟悉平曲線加寬及其過渡方法;熟悉公路和 城市道路橫斷面形式及適用范圍;了解橫斷面設計方法和要求。試題比例 15~20% 6.線形設計檢驗與評價:掌握連續性設計的要求和基于運行速度的線形設計連續性評 價標準與方法;熟悉線形設計檢驗與評價方法。5~10% 7.選線與總體設計:掌握平原區、山嶺區和丘陵區路線布設要點;熟悉選線新理念與 公路總體設計的內容;熟悉路線方案選擇的一般原則;了解道路選線的方法和步驟;了解各 種特殊和不良地質條件下的選線要點。試題比例 10~15% 8.定線:掌握紙上定線的工作步驟以及勻坡線、導向線、修正導向線的定義與作用; 熟悉路線中線坐標計算方法;了解紙上定線和直接定線的特點。試題比例 5%~10% 9.道路平面交叉口:掌握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特征、交通管理方法以及各類平面交叉口 型式、適用條件及設計要點;熟悉平面交叉口處道路平縱線形的要求;熟悉平面交叉口間距 的要求;了解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組織設計。試題比例 10~15% (二)路基路面部分: 1.路基路面工程基本概念與知識:要求掌握對路基路面的基本要求;掌握路基填土的 分類方法以及常見路基填土的性質;掌握路基干濕類型以及臨界高度的概念,掌握路基干濕 類別的判斷方法;了解路基基本受力狀況,掌握路基工作區概念,了解了解路基土的應力應 變特性;掌握路基土基回彈模量、地基反應模量和加州承載比的概念和意義,了解不同強度 指標的測試方法和適用場合;掌握荷載及環境因素對路基路面的影響;了解路面材料的基本 特性及變化規律。 2.一般路基設計:要求了解路基設計的一般要求;掌握路基的類型、構造及其設計的 主要內容;了解路基的附屬設施。 3.路基穩定性分析計算:要求了解穩定性分析原理與方法;掌握土坡穩定性分析的方 法;掌握汽車荷載的當量換算方法;熟悉特殊條件下路堤穩定性分析方法。 4.路基防護與加固:要求掌握合理選擇防護類型和路基防護設計的內容;了解軟土地 基處理的目的,掌握常用的加固方法。 5.擋土墻設計:要求掌握擋土墻的類型、構造和布置;掌握擋土墻土壓力計算;掌握 重力式擋土墻的穩定性驗算方法;了解其他類型擋土墻特點及設計要點。 6.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要求學生了解路基路面病害形成的主要因素;了解排水的目的 和要求;掌握路基路面排水設計的一般原則。 7.土質路基施工:要求掌握土基壓實原理;熟悉土質路基施工的內容和方法,了解施 工管理及質量控制措施。 8.特殊路基:了解黃土、軟土、風積沙、凍土、鹽漬土、膨脹土等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各種特殊路基的主要病害及其路基設計要點。 9.無機結合料穩定路面:要求掌握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的基本概念、物理力學特性; 熟悉石灰穩定類、水泥穩定類和石灰粉煤灰穩定類基層的強度形成原理及其影響,混合料組 成設計,基層施工;了解石灰煤渣類等基層的概念、施工。 10.瀝青路面:要求掌握瀝青路面的特點、分類及損壞機理;熟悉瀝青路面材料的結構 與力學性能;掌握瀝青路面的穩定性與耐久性;熟悉熱拌瀝青混合料的設計,了解瀝青路面 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 11.瀝青路面設計:要求掌握瀝青路面設計的任務、內容與方法;掌握瀝青路面交通等 級與軸載換算,熟悉瀝青路面結構組合設計;掌握彈性層狀體系理論及我國瀝青路面設計方 法,了解瀝青路面改建設計。 12.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求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點;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構造; 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原材料的基本要求;熟悉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方法;了解水泥 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方法;了解其他類型混凝土路面概況。 13.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要求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特征、設計內容、原則、理 論與方法、路面交通等級等;了解彈性地基板理論;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可靠度設計;掌 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組合設計;掌握我國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方法;了解國外水泥混凝 土路面 AASHTO 和 PCA 設計方法。 14.特殊路面:了解橋面鋪裝、隧道路面及排水降噪路面的特點、病害形式及路面材料 與結構設計要點。 主要考點: 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內容為主要考點: 1.道路勘測設計部分 (1)道路勘測設計的依據,現行“標準”和“規范”中道路分級及其主要技術標準規 定。 (2)汽車行駛的穩定性。 (3)平面線形三要素的概念、確定方法及其要求、線形要素的組合類型和平面線形設 計的一般原則;掌握行車視距的類型及其要求;平面線形三要素的作用和性質。 (4)縱坡及坡長設計的規定,豎曲線設計的原則和要求;平縱線形組合設計的原則和 要求;爬坡車道、避險車道設置條件和設置方法。 (5)掌握橫斷面各個組成部分的作用和要求;平曲線加寬及其過渡方法,超高和超高 過渡方法,視距保證的措施,公路和城市道路橫斷面形式及適用范圍。 (6)線形連續性設計的要求和基于運行速度的線形設計連續性評價標準與方法。 (7)掌握平原區、山嶺區和丘陵區路線布設要點;熟悉選線新理念與公路總體設計的 內容;熟悉路線方案選擇的一般原則。 (8)掌握紙上定線的工作步驟以及勻坡線、導向線、修正導向線的定義與作用。 (9)掌握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特征、交通管理方法以及各類平面交叉口型式、適用條件 及設計要點。 2.路基路面部分 (1)路基路面工程基本概念與知識; (2)路基穩定性分析計算; (3)擋土墻設計; (4)土基壓實原理; (5)無機結合料穩定路面; (6)瀝青路面的穩定性與耐久性; (7)熱拌瀝青混合料的設計; (8)瀝青路面結構組合設計; (9)彈性層狀體系理論及我國瀝青路面設計方法; (10)路面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方法; (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點、設計內容、原則、理論與方法; (1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組合設計及功能; (1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可靠度設計方法及我國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方法。 (14)特殊路基及特殊路面的特點及其設計要點。 三、試卷類型及比例 名詞解釋: 10% 論述題: 90%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五、主要教材及參考書目 1. 《道路勘測設計》(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楊少偉,2009 2. 《路基路面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沙愛民,2011。 3. 《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鄧學均,2008。 4. 《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與施工》,人民交通出版社,王秉綱,2003。 5. 《瀝青路面》,人民交通出版社,張登良,1997。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