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有機化學湘潭大學考研大綱 科目 代碼 科目名稱 考 試 大 綱 (提綱式列舉本科目須考查的知識要點, 紙張不夠可附頁) 有機化學 (一)、考試目的 考核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及有機化合物性質等的掌 握程度與運用能力,屬水平考試。 (二)、考試的內容和要求 一、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各類鏈狀和環狀有機化合物的命名,一般順反異構體的命名,含 1-3 個手 性碳原子的分子的命名,單官能團和多官能團化合物的命名,雜環化合物的命 名,包括立體結構的命名。 1. 命名原則:習慣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系統命名法,次序規則,幾何 異構體的命名(包括順/反命名法和 Z/E 命名法),旋光異構體的命名(R/S 命 名法和 D/L 命名法; 2. 正、異、新、伯、仲、叔、季等詞頭的涵義; 3. 常見有機化合物的名稱(包括俗名、系統名)與結構; 4. 根據所給出的有機化合物的名稱(或英文縮寫)寫出相應的結構式,以 及由所給出的結構寫出相應的有機化合物的名稱。 二、有機化合物的結構 1. 構造異構,構型異構,構象異構,官能團異構、位置異構、互變異構、 順反異構、對映異構,環狀化合物的立體異構,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對映 異構等概念; 2.環己烷的船式和椅式構象,環己烷椅式構象的 a 鍵和 e 鍵及其性質; 3.外消旋體,內消旋體,非對映異構,分子手性,更迭對稱軸 S4,旋光 性,傳荷絡合物; 4. 透視式,Newman 投影式,Fischer 投影式,共振式; 5. 定域鍵和離域鍵,電子效應(誘導效應,共軛效應,超共軛效應),共 振論,雜化軌道,分子軌道,前線軌道理論,空間效應,小環化合物的張力和 分子的穩定性,醛酮水合物的穩定性,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應的活性,α-氫的 活潑性; 6. 碳原子雜化狀態(sp3 ,sp2 ,sp)與成鍵的鍵長、鍵角、鍵能,離子(碳 正離子、碳負離子)和自由基的穩定性; 7. 芳香性的判別與非苯芳烴(4n+2 規則); 8. 烯烴、炔烴異構體的相對穩定性,多環芳烴的相對穩定性; 9. 正碳離子、負碳離子、自由基、卡賓和乃春的結構和穩定性; 2 10. 運用有關理論解釋和判斷化合物的相關性質。 如炔、醇、酚、羧酸、β-二羰基化合物中亞甲基氫的酸性強弱,胺和其他 含 N 化合物的堿性強弱,α-氫原子活潑性,1,3-丁二烯的親電加成,一元取代 苯和萘的定位規則、順反異構體和環狀化合物的相對穩定性,環己烷的一元和 二元取代物兩種異構體的相對穩定性。 三、有機化合物的性質 分子內與分子之間的作用,共振能,鍵離解能,非鍵張力,Baeyer 張力, 跨環張力,分子之間的色散力(范德華力),分子內與分子間的氫鍵; 各類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反應熱、生成熱、氫化熱、燃燒熱,變旋現象, 偶極矩,酸性,堿性,外消旋體、內消旋體、對映體的物理性質; 各類有機化合物的主要化學反應:取代、加成、聚合、消除、氧化、還原、 重排、重氮化、脫水、脫羧、開環、關環等; 各類化學反應的規律: 1. 不對稱烯烴加成的 Markovnikov 規律、反 Markovnikov 規律、過氧化物 效應; 2. 消除反應的 Saytzeff 規則,季銨堿的 Hofmann 熱消除及 Hofmann 規律 (反 Saytzeff 規則); 3. 頻哪醇重排及其規律; 4. 酮-烯醇互變異構與 α-氫原子活潑性; 5. 芳環親電取代定位規則。 四、有機化學反應機理 反應歷程,能量曲線圖,活化能,過渡態,活性中間體,放熱反應,吸熱 反應,均裂反應,異裂反應,溶劑分解; 反應動力學,反應熱力學,相轉移催化,禁阻反應,允許反應; 自由基反應機理; 親核取代機理(SN2、SN1 及其重排現象、ArSN),親核加成機理(羰基類); 親電加成機理(烯、炔類),芳香親電取代機理(ArSE); 消除反應機理(E1、E2); 加成-消除機理(如硝基氯苯、吡啶的芳香親核取代機理(ArSN)); 消除-加成機理(與苯炔有關的反應); 酯化機理,酯的水解機理(AAc2,AAc1,AAl1,BAc2); 縮合反應:羥醛縮合,酮醇縮合,安息香縮合;Perkin 反應,Claisen 縮合, Dieckmann 縮合;常見的人名反應:Friedel-crafts 反應,Cannizzaro 反應, Wolff-Kishner-黃鳴龍反應,Vilsmeier 甲?;磻琑eier-Tiemann 反應, Baeyer-Villiger 氧化,Reformasky 反應,Cope 消除,Gabriel 合成法,Hofmann 消除, Sandmeyer 反應,Gatterman 反應,Wittig 反應,Mannich 反應; 重排反應機理:SN1 反應與碳正離子重排,E1 反應與碳正離子重排,頻哪 醇重排,Claisen 重排,Hofmann 重排,Wolff 重排; 掌握周環反應機理; 立體選擇性,區域選擇性。 五、有機化合物鑒別、分離與結構分析 3 核磁共振氫譜、紅外譜、紫外譜 h 和質譜譜的解析; 結構推測,化學鑒別、分離, 重要類別有機化合物(烯烴,炔烴,鹵代烷,醇,酚,醛酮,羧酸和胺等) 的化學鑒別或分離方法。 六、有機化合物的合成 各類有機化合物的一般制備或相互轉化反應,一般合成路線的設計。 1.應用各類有機化合物的一般相互轉化反應(如碳鏈增長、縮短、成環、 開環反應),一般官能團的取代、消除、氧化還原反應,重氮化反應,脫水反 應,脫羧反應等,合成有機化合物。 應該掌握的反應: (1)烷烴的鹵化反應,烯丙基型、炔丙基型的鹵化反應,羰基、烷基苯 的α-鹵化反應; (2)脂環烴的加氫,加鹵素,鹵代,加鹵化氫,氧化; (3)鹵代烴的取代反應(包括消除反應及 Saytzeff 規則,還原反應,格 氏反應,其他有機金屬化合物的反應(含 Li,Zn,Cu 等)),烯丙基鹵代烴、 炔丙基鹵代烴、芐基鹵代烴與乙烯式鹵代烴、鹵代苯的反應活性比較; (4)烯烴的親電加成(鹵素,鹵化氫,水,醇,次鹵酸)與 Markovnikov 規律,自由基加成(溴化氫)與反 Markovnikov 規律,硼氫化反應,臭氧化和 KMnO4 氧化及立體選擇性,催化加氫,共軛二烯烴的 1,2-加成(動力學控制) 與 1,4-加成(共軛加成,熱力學控制),Diels-Alder 反應; (5)炔烴的炔氫反應,加成反應(鹵素,鹵化氫,水),硼氫化反應,臭 氧化,KMnO4 氧化,催化加氫(H2/Lindlar 催化劑),還原(NH3/Na),鹵代芳 烴的水解、與金屬的反應,與 NaNH2/NH3 反應(苯炔的形成與消除-加成反應 機理)及區域選擇性; (6)單環、多環芳烴的親電取代反應 (鹵代、硝化、磺化、Friedel-crafts 反應) 及定位規則,氧化,催化加氫,Birch 還原; (7)醇和酚的酸堿反應,醇與 HX 的親核取代反應與重排現象(鹵化氫, SOCl2,PX3 等),脫水與重排現象,氧化;鄰二醇的 HIO4 氧化,頻哪醇重排, 酚的親電取代,氧化,異丙苯氧化制備苯酚; (8)苯基烯丙基醚和乙烯基烯丙基醚的 Claisen 重排,醚的 Williamson 合 成法和 Ullmann 合成法,環氧化合物的制法與開環反應(堿性條件與酸性條件 的比較); (9)醛酮的羰基的親核加成(HCN、NaHSO3、H2O、ROH、RMgX、NH3、 RNH2、HONH2、H2NCONH2、H2NNHCONH2、PhNHNH2 等),酸催化α-鹵化, 堿催化α-鹵化與鹵仿反應,羥醛縮合反應,還原(Clemmensen 還原, Wolff-Kishner-黃鳴龍反應,雙分子還原與鄰二醇的生成),Cannizzaro 反應, 氧化(HNO3,KMnO4,K2Cr2O7,Tollen 試劑,SeO2),Gattermann-Koch 反應 制備芳醛,HNO3 氧化安息香與強堿下的重排制備二苯羥乙酸; (10)不飽和醛酮的 1,4-共軛加成(與 HCN 反應,與烯醇負離子的 Michael 反應,與 R2CuLi 的反應,與 RMgX/CuX 的反應)和 1,2-加成反應(RLi),還 原,醌的制備與加成反應,CN- 催化的安息香縮合,酮醇縮合,烯醇鹽與醛縮 4 合,Vilsmeier 甲?;磻苽浞尤琑emier-Tiemann 反應制備酚醛,Fries 重 排制備酚酮; (11)羧酸的酸性與鹽的形成,?;磻セ?,生成酰胺、腈、酰氯、 酐),脫羧(Kolbe 反應,Hunsdiecker 反應),α-H 鹵代(Hell-Volhard-Zelinsky 反應),還原,二元羧酸的熱分解反應; (12)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應,醇解,酸解,氨解,與有機金屬化合物的 反應,酰氯的 Rosenmund 還原(H2,Pd/BaSO4),酯的 Bouveault-Blanc 還原, Ritter 反應,烯酮的制備與反應,光氣的反應,碳酸酯的反應,原酸酯的反應, 過酸與 Baeyer-Villiger 氧化; (13)Knoevenagel 縮合反應與不飽和羧酸的合成,Perkin 縮合反應與不 飽和羧酸的合成,Reformasky 反應與β-醇酸酯的合成,Kolbe-Schmidt 反應與 水楊酸的合成,Claisen 縮合、Dieckmann 縮合與β-酮酸酯的合成,丙二酸酯合 成法,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Michael 反應; (14)胺類的烴基化,?;c氨基的保護,與亞硝酸反應,叔胺的氧化 與 Cope 消除生成烯烴,芳胺的氧化、親電取代反應,胺的制備(Gabriel 合成 法,醛酮的還原胺化,硝基化合物、酰胺、肟和腈的還原,Hofmann 重排), 烯胺的制備與反應,Michael 反應,季銨堿的 Hofmann 熱消除生成烯烴; (15)硝基苯衍生物的 ArSN 反應,硝基甲烷的酸性與 Henry 反應,重氮甲烷 的親核性與反應(甲基化反應,與醛酮的反應,與酰氯的反應及 Wolff 重排— 增 長 碳 鏈 的 Arndt-Eistert 合 成 法 ), 烯 烴 與 CH2I2 在 Zn(Cu) 作 用 下 的 Simmons-Smith 反應合成環丙烷衍生物,CHX3 在強堿催化下與烯烴的反應合 成二鹵環丙烷衍生物,重氮鹽的制備與穩定性,重氮鹽的反應(熱分解成酚和 鹵化物,氟苯的制備,Sandmeyer 反應與芳氯、芳溴、芳腈的制備,還原脫氨, Gatterman 反應與腈基苯衍生物的制備,還原成肼,偶聯反應與偶氮化合物的 合成),偶氮化合物還原與二苯肼的聯苯胺重排,疊氮化合物與 Curtius 重排、 Schmidt 重排; (16)硫醇的酸性與成鹽反應,硫醇的氧化,硫醇與硫酚的制備,硫醚的 制備與氧化反應,磺酸、亞磺酸的制備與反應,硫酸二甲酯的反應,三烷基膦 的反應,Wittig 反應、Horner-Emmons 反應,氯化三甲基硅保護羥基的方法; (17)吡咯、呋喃、噻吩雜原子上的取代反應、碳原子上的取代反應,五 元雜環的合成(Knorr 合成法、Hantzesch 合成法等),糠醛的工業制備方法, 親電取代活性與定位規律,吡啶的親電取代與親核取代,Chichibabin 反應與 2-氨基吡啶的制備,喹啉的 Skraup 合成法、D?ebner-Miller 合成法,異喹啉的 Bischler-Napieralski 合成法,喹啉與異喹啉的取代反應,嘧啶和嘌呤環的合成; (18)電環化反應與選擇性規律,環加成與選擇性規律,σ-遷移反應與選 擇性規律; 2. 掌握定位規則及構型控制在合成中的應用。 3. 掌握逆合成分析方法設計合成路線。 (三)、考試的方法與考試時間 本課程采用閉卷考試,考試時間 180 分鐘。 (四)、考試評價標準 5 評卷采用一百五分制。 (五)、試卷結構 有機化合物命名與寫有機化合物結構題; 選擇填空(多項選擇)題; 根據化合物的性質及波普數據推測結構題; 完成反應題; 選擇判別題與簡答題; 有機實驗題; 有機反應機理題; 有機化合物鑒別、分離與有機化合物結構分析推斷題。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20年湘潭大學英語語言學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20年湘潭大學原子物理學(一)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