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課程湘潭大學考研大綱 一、課程性質 本湘潭大學考研大綱是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碩士點的專業課湘潭大學考研大綱 之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是各國無產階級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在共產主義政 黨領導下,為推翻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而斗爭的歷史。 課程講述了馬克思主義與各國的革命實際是怎樣結合并推動革命發展的、各 國無產階級奪取并鞏固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無 產階級政黨在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中進行黨的建設的歷史經驗教訓,正確處理階 級斗爭和路線斗爭的關系,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運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求遵循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貫徹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堅持批判的 方法。對馬克思主義既不能違背其基本原理,又不能生搬硬套,而要完整地準確 地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增強運用馬克思主義立插、觀點、方法,去分析 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提高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水平和思想水平。把自 己培養成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 二、主要內容與要求 緒論 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研究對象 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學科特點 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階段 四、學習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意義和方法 第一章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第一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產生的歷史背景 一、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與現代無產階級的誕生 二、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激化與歐洲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 三、19 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潮及其局限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一、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理論與實踐活動 二、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結合 三、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建立與《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第三節 1848 年歐洲革命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初期發展 一、1848 年歐洲革命與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活動 二、馬克思和恩格斯對 1848 年歐洲革命的總結 重點了解和掌握重點要掌握馬克思主義產生的主客觀條件,《共產黨宣言》 的基本思想和意義。 第二章 第一國際與巴黎公社革命 第一節 第一國際登上歷史的舞臺 一、第一國際的建立. 二、第一國際的重要活動 三、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初步確立 第二節 巴黎公社革命及其偉大意義 一、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過程 二、巴黎公社革命的偉大意義 三、巴黎公社革命的歷史經驗 第三節 第一國際的解散 一、第一國際與巴黎公社 二、第一國際的解散 三、第一國際的歷史地位 重點了解和掌握第一國際的主要成就和歷史地位;巴黎公社的主要成就。 第三章 第二國際的建立及其演變 第一節 第二國際建立的歷史背景 一、19 世紀下半葉工人運動日益高漲 二、馬克思主義在斗爭中廣泛傳播 三、歐美工人階級政黨的建立 第二節 第二國際的建立及其主要活動 一、第二國際的建立及其特點 二、第二國際反對資本主義、軍國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斗爭 三、第二國際反對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斗爭 第三節 第二國際的瓦解及其歷史地位 一、第二國際的瓦解及其原因 二、第二國際的歷史地位和影響 重點了解和掌握歐美社會主義政黨普遍建立的歷史條件和發展特點;第二國 際建立的原因和組織特點;第二國際的主要成就和經驗教訓;伯恩斯坦修正主義 產生的根源和危害;第二國際的歷史作用有。 第四章 俄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與十月革命的勝利 第一節 俄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 一、俄國早期工人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二、列寧的建黨學說與俄國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 第二節 列寧的帝國主義論與社會主義“一國勝利論” 一、列寧的帝國主義論 二、列寧的社會主義“一國勝利論” 第三節 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與勝利 一、俄國是帝國主義時代各種矛盾的集合點 一、二月革命的爆發及其后果 三、《四月提綱》的發表 四、十月革命的勝利及其偉大意義 重點了解和掌握列寧建黨思想的核心;列寧關于社會主義在一國或幾國首先 勝利的理論和根據;十月革命的基本經驗以及偉大意義。 第五章 20 世紀 20-30 年代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 第一節 蘇維埃政權初期列寧關于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及初步實踐 一、蘇維埃政權初期俄國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狀況 二、列寧關于蘇維埃政權建設的思想 三、列寧關于經濟建設的思想及初步實踐 第二節 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就和蘇聯模式的形成 一、20 世紀 20 年代中期蘇聯的國內外環境 蘇聯領導集團內部權力斗爭及 其對蘇聯模式的影響 二、蘇聯的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及其得失 三、蘇聯模式的形成及其特點 重點了解和掌握列寧在十月革命后對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探索;列 寧關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主要思想及其現實意義;列寧關于社會主義政權建設 的主要思想及其現實意義;蘇聯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和農業集體化的經驗教訓; 以及如何評價蘇聯模式。 第六章 共產國際與各國革命 第一節 共產國際的建立及其組織特點 一、共產國際的誕生及其領導中心地位的確立 二、共產國際和蘇聯共產黨 三、共產國際歷次代表大會的主要任務和斗爭方針 第二節 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 一、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 二、共產國際的指導方針與中國共產黨的三次“左”傾 三、中國共產黨獨創的民主革命理論和策略及其偉大意義 第三節共產國際與社會主義工人國際 一、第二國際破產后社會民主黨的演變與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成立 二、共產國際對待社會主義工人國際的政策及其變化 第四節 共產國際與各國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共產國際的解散 一、德、意、日法西斯給人類文明進步造成嚴重威脅 二、共產國際指導各國人民反法西斯戰爭 三、共產國際的解散 重點了解和掌握德國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共產國際成立的必然性;比 較共產國際與第二國際存在的歷史條件。共產國際在統一戰線問題上為什么會出 現搖擺不定的情況?共產國際的歷史作用和經驗教訓。 第七章 歐亞人民民主國家的誕生 社會主義和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 第一節 歐亞人民民主國家的誕生 一、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誕生 二、中、朝、越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 第二節 蘇聯的戰后恢復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 一、蘇聯的戰后恢復和國際地位的提高 二、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及其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 第三節 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高漲 一、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為民族獨立運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道路 二、亞非拉的民族獨立運動 第四節 法國和意大利共產黨人爭取新民主的斗爭 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人面臨的新形勢 二、法共、意共建立新民主制度的探索 重點了解和掌握歐亞人民民主國家建立的過程與特點;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 戰后國民經濟恢復的成就與意義;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對國際政治格局產生的影 響;為什么說 1955 年 4 月召開的亞非會議的意義;如何評價法共、意共在本國 建立新的民主制度的斗爭。 第八章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內部的分歧與爭論 第一節 蘇共的大黨主義、大國沙文主義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的主要障 礙 一、蘇共大黨主義、大國沙文主義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二、蘇共大黨主義、大國沙文主義給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造成的危害 第二節 中蘇兩黨在革命和建設路線問題上的大辯論 一、中蘇兩黨大辯論的誘因 二、中蘇兩黨的內部爭論 三、中蘇兩黨的公開論戰 四、大辯論主要問題的是與非 五、中蘇兩黨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分裂的教訓 重點了解和掌握蘇共大黨主義、大國沙文主義的主要特征;它給國際共產主 義運動造成的危害;中蘇兩黨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分裂的教訓。 第九章 二戰后至 20 世紀 80 年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產主 義運動 第一節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一、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二、歐洲共產主義的產生 三、歐洲共產主義的基本主張 四、歐洲共產主義的現狀和影響 第二節 社會主義國家和兄弟黨關系的歷史發展和基本準則 一、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的歷史發展及其基本準則 二、無產階級政黨黨際關系的發展及其基本準則 第三節 共產黨與社會黨關系的演變與發展 一、戰后社會黨力量的增強及其對共產黨態度的變化 二、戰后共產黨對社會黨政策的變化 重點了解和掌握試析歐洲共產主義興起的歷史背景;怎樣評價歐洲共產主 義?社會主義國家和兄弟黨關系的基本準則;戰后社會民主黨的執政理論和實 踐。 第十章 20 世紀 50-80 年代社會主義國家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第一節 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一 80 年代中期的蘇聯改革 一、赫魯曉夫時期的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執政期間的改革 三、安德羅波夫執政期間的改革趨向 第二節 波蘭、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國的改革 一、1956 年十月事件與波蘭改革 二、從“悲劇”年代開始的匈牙利改革 三、劫難中起步的南斯拉夫改革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與“布拉格之春” 第三節 富于創新的中國改革 一、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 二、中國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 三、鄧小平理論的國際意義 重點了解和掌握從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蘇東國家的改革收效甚微的主要原 因;1956 年波匈事件的主要教訓;為什么說中國的社會主義改革具有創新精神? 鄧小平理論的國際意義。 第十一章 蘇聯東歐劇變及其對世界社會主義的影響 第一節 蘇聯東歐劇變及其原因 一、蘇聯東歐劇變的社會歷史背景 二、東歐各國的劇變 三、蘇聯的演變和解體 四、蘇聯東歐劇變的主要原因 第二節 蘇聯東歐劇變的國際影響 一、蘇東劇變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 二、蘇東劇變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影響 第三節 蘇聯東歐劇變的嚴重教訓 一、執政黨的建設問題 二、建設社會主義的路線問題 三、社會主義改革問題 重點了解和掌握蘇聯東歐國家劇變的原因;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思潮在 蘇聯東歐國家劇變中所起的作用;蘇聯東歐國家劇變、解體的主要教訓。 第十二章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反思與展望 第一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 第二節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教訓 第三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前景展望 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發展道路的曲折性 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面臨嚴峻挑戰 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前景 重點了解和掌握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積累了哪些寶貴經驗?我們應從國際共 產主義運動的發展中吸取哪些歷史教訓?為什么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道路 是曲折的?當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面臨哪些挑戰?為什么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的前景是光明的? 三、主要參考書目與資料 1、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 人 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1 版 (2012 年 5 月 1 日) 2、杜康傳、李景治《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2、周作翰:《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 3、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相關著作:如《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 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等重要文獻。 4、胡德坤:《世界近現代史》,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20年湘潭大學管理學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20年湘潭大學國際政治概論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