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考試大綱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本門課程主要考察學生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黨的路線、方 針、政策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能夠運用理論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問 題。 二、考試的內容及比例 1.總論(5%--10%) (1)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和發展的過程、社會歷史條件 (2)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要內容 (3)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2.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10%--15%) (1)了解:黨的思想路線提出、確立和重新確立的過程 (2)理解:黨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和精神實質 (3)掌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的科學內涵以及它們之間的 辯證關系 (4)掌握: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 (5)掌握:新時期如何貫徹黨的思想路線 3.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10%--20%) (1)了解:關于社會主義基本問題的探索和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過程 (2)掌握: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科學內涵和特色、意義 (3)掌握:社會主義社會的根本任務 (4)掌握:“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10%--20%) (1)了解:馬克思晚年對東方社會發展的思考 (2)了解:我們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和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的探索 (3)了解: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4)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涵義、特征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意義 (5)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6)理解: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基本內容 (7)掌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重要意義 (8)掌握: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的性質;改革是推動 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改革是我國的第二次革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辯證 關系;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9)掌握: “三個有利于”標準 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戰略(10%--20%) (1)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目標選擇和確立的歷史過程 (2)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戰略步驟、特點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3)理解: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統籌區域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創新 型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內涵和意義 (4)掌握:科學發展觀內涵和意義 (5)掌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緊迫性、總體思路及實現途徑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10%--25%) (1)了解: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確立和完善 (2)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主要內容 (3)掌握:鄧小平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主要貢獻 (4)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含義、特征,計劃與市場的關系 (5)掌握: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6)掌握:為什么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鼓勵支持和引 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7)掌握: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勞分配與按生產 要素分配相結合,部分先富共同富裕的分配原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7.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10%--15%) (1)了解:中國共產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奮斗歷 程 (2)理解: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主要內容、特征、意義 (3)掌握: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關系 (4)掌握:依法治國的涵義、意義;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加強社會 主義法制建設 8.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10%--15%) (1)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涵義、特點、地位和作用 (2)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容 (3)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途徑 (4)掌握: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5)掌握: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9.“一國兩制”與祖國統一(5%--10%) (1)了解:“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及其成功實踐 (2)理解:“一國兩制”構想的基本內容、主要依據、意義 10.國際環境和外交政策(5%--10%) (1)了解:進入新時期以來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 (2)理解: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3)掌握: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掌握: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11.領導核心與依靠力量(5%--10%) (1)掌握:中國共產黨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2)理解: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3)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關于黨的建設理論的基本內容 (4)掌握:如何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