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沈陽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科目代碼:1002 科目名稱:俄語 一、考試基本內容 沈陽理工大學參照各博士招生單位制定的培養方案,并考慮研究生教育的實 際,制訂本學科的考試內容。 本考試內容共分五個部分:閱讀理解(40 %)、完形填空(10 %)、俄譯 漢(15 %)、漢譯俄(10%)、寫作(25 %)。 二、考試要求 非俄語專業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重點考察考生的俄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即運用俄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題型 第一部分 閱讀理解(Часть I Чтение) 閱讀理解部分主要測試考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 準確度,也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本部分主要測試下述能力: 1. 掌握所讀材料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和有關細節; 2. 對所讀材料的內容進行正確的判斷和推理; 3. 根據上下文的邏輯關系理解某些詞和句子的意義; 4. 領會作者的觀點和判斷作者的態度。 閱讀材料的選擇原則: 1. 題材廣泛,可以包括社會、文化、科普知識、史地、人物傳記等。所涉 及的背景知識應能為考生所了解; 2. 體裁多樣,可包括敘事、議論、描述、說明、應用文等; 文章應有一定的難度。 共 20 題,每小題 2 分,總計 40 分。 閱讀五篇文章,閱讀量為 2300-2500 個單詞。每篇文章后有 4 道選擇題,共 計 20 題。考生應根據文章內容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佳答案。 第二部分 完形填空(Часть II Заполните пропуски) 完形填空部分主要測試考生在俄語語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和實際運用語言 的能力。測試形式是在一篇題材熟悉、難度適中的短文(約 150-180 詞)中留出 20 個空(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不留空),每個空為一題,要求考生就所給篇章后 所給各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一個最佳答案。該部分共 20 小 題,每小題 0.5 分,總計 10 分。 第三部分 俄譯漢(Часть III Переведите микротекст с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на 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俄譯漢部分主要測試考生在俄語語篇水平理解基礎之上對某些具體內容的 準確理解并譯成漢語的能力。測試的形式是從一篇約 400-500 詞的短文中劃出三 小段,要求考生譯成漢語。測試內容為一般性或科普常識性的短文。譯文須忠實 于原文,表達正確,語言流暢。該部分共 3 小題,每小題 5 分,總計 15 分。 第四部分 漢譯俄(Часть IV Переведите микротекст с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на руссикий язык) 漢譯俄部分主要測試考生將漢語譯成俄語的能力。測試內容為一般性或科普 常識性的短文,總量為一篇 130-160 漢字的中文段落,內含 6-8 個漢語句子,要 求考生譯成俄語。譯文須忠實于原文,表達正確,無重大語言錯誤。該部分共 1 題,總計 10 分。 第五部分 寫作(Сочнение) 寫作部分主要測試考生使用俄語書面表達思想的能力,要求其寫出一篇 150 詞左右的應用型短文和一篇 180 詞左右的非應用型短文。應用型短文的形式可以 是申請信、推薦信、個人陳述等,文中不應出現任何和考生相關的信息;非應用 型短文的形式可以有命題作文、主題作文、圖表作文等。應用型短文寫作一般應 有寫作要求;非應用型短文寫作一般提供寫作提綱。應用型短文寫作和非應用型 短文寫作均要求切題、能正確表達思想、無重大語言錯誤。該部分共 2 題,第一 題為 10 分,第二題為 15 分,總計 25 分。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 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2. 考試時間:180 分鐘。試卷滿分為 100 分。 3. 題型:試卷一般可包括閱讀理解題、完形填空題、俄譯漢題、漢譯俄題、 寫作題等題型。 4. 試題難易比例: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題和難題,以中等題為主。 5. 試卷題型、題量、計分和答題參考時間如下表所示: 題號 題型 題量 計分(百分比) 答題參考時間 (分鐘) I 閱讀理解 20 40 50 II 完形填空 20 10 20 III 俄譯漢 3 15 30 IV 漢譯俄 1 10 30 V 寫 作 2 25 50 總計 46 100 180 四、參考書目 1、相當于大學俄語 6 級水平的教材及輔導材料(不限出版社) 2、《俄語考研詞匯》 (不限出版社) 3、《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俄語考試大綱(非俄語專業)》(近兩年) (不限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