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細胞生物學》入學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細胞生物學入學考試有二個基本要求:其一,要求考生對細胞生物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及原理有所了解。其二是對細胞生物學所包涵的主要內容(結構和功能)應較為熟練的掌握。 1、參考教材 《細胞生物學》,王金發編著,科學出版社,2003 年 8 月第一版。 2、題型及分數比例(原為考試內容及比例) 題型及分值 名詞解釋(40 分),選擇題(30 分),是非題(30 分),問答題(50 分)。 二、考試內容 1、細胞生物學研究方法 了解如下的基本操作方法:常用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細胞化學技術、細胞分選 技術、細胞培養、離心分離技術、單克隆抗體技術及 PCR 技術。 2、細胞質膜與跨膜運輸 (1)細胞的膜結構;(2)紅細胞膜結構;(3)膜的化學組成;(4)膜的分子結構及特 點;(5)物質跨膜運輸的幾種主要方式及特點。 3、細胞環境與互作 (1)細胞被的成分、形成及簡單功能;(2)細胞外基質的基本組成和功能;(3)簡單了 解細胞外基質中的黏著蛋白;(4)簡單了解細胞外基質與細胞的相互關系;(5)簡單了解整 聯蛋白的結構與功能;(6)簡單了解細胞識別與黏著的特性;(7)掌握細胞連接的概念和幾 種類型的連接特點。 4、細胞通訊(重點掌握) (1)細胞通訊的基本特點;(2)G 蛋白偶聯受體及信號轉導;(3)酶聯受體信號轉導; (4)其它信號轉導途徑;(5)信號整合與終止。 5、核糖體與核酶 (1)核糖體的形態結構;(2)核糖體的生物發生;(3)核糖體的功能。 6、線粒體與過氧化物酶體 (1)線粒體的形態結構;(2)線粒體的結構與化學組成;(3)重點掌握線粒體的功能; (4)了解導向信號與線粒體蛋白定位;(5)了解線粒體的遺傳、增值和起源;(6)掌握過氧 化物酶體的形態結構、化學組成及功能。 7、葉綠體與光合作用 (1)葉綠體的結構與化學組成;(2)掌握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過程;(3)掌握光合作用 的暗反應過程(包括 C3 途徑、光呼吸及 C4 植物)(4)了解葉綠體遺傳和起源;(5)葉綠體 和線粒體結構與功能的比較。 8、內膜系統與蛋白質分選和膜運輸(多為需掌握內容) (1)內質網(形態結構、化學組成、功能、蛋白質轉運);(2)高爾基體(形態結構、 化學組成、功能、蛋白質轉運);(3)溶酶體(形態結構、酶的類型、溶酶體類型及功能); (4)細胞分泌與內合作用;(5)小泡運輸的分子機制(運輸小泡的類型和分選信號、披網 格蛋白小泡形成機制、COP 被膜小泡形成的機制、小泡的定向運輸、??亢腿诤蠙C制、膜 的生物發生)。 9、細胞骨架與細胞運動 (1)細胞骨架的組成和功能;(2)微管(掌握微管結構、類型、裝配動力學、功能、 了解微管結合蛋白);(3)微絲(掌握微絲結構、類型、裝配動力學、功能,肌細胞收縮功 能機理,并了解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在非肌細胞中的作用);(4)中間纖維(掌握結構、類 型、組裝與去組裝、功能);(5)三種細胞骨架的比較。 10、細胞核與染色體 (1)核被膜(掌握核被膜結構、核孔復合體結構、功能); (2)核孔復合體的運輸作用(了解運輸特點、信號引導、核蛋白、核定位信號、輸入 蛋白、輸出蛋白、核運輸系統); (3)分子伴侶(了解分子伴侶的發現、種類、功能和作用機制)。 (4)染色質(掌握染色質的 DNA、組蛋白、非組蛋白、異染色質和常染色質、核小體 結構與組成); (5)染色體(掌握染色體包裝、中期染色體結構、核型及巨型染色體的結構與特點)。 (6)核仁(掌握核仁的結構與周期、核仁功能); (7)核基質(了解核基質的化學組成及功能)。 11、細胞周期與細胞分裂 (1)細胞周期(掌握細胞周期時相及類型、細胞周期各時相合成活動、細胞周期中細 胞形態結構的變化及細胞周期的主要研究方法); (2)細胞周期調控(細胞周期調控一般了解,掌握蛋白激酶在細胞周期調控中的作用, 裂殖及芽殖酵母的細胞周期調控,哺乳動物細胞周期的控制、細胞周期關卡、MPF 的作用 機制); (3)有絲分裂(掌握有絲分裂過程及機制)。 12、胚胎發育與細胞分化 (1)配子發生與受精作用; (2)胚胎形成與分化(了解胚胎早期發育、細胞分化、細胞分化中的核質關系、轉決 定、脫分化與再生); (3)細胞分化的分子基礎(掌握分化細胞的基因表達,了解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發 生在各種水平。并受多種因素影響); (4)干細胞(了解干細胞分類和特點、胚胎干細胞和成體干細胞)。 13、細胞衰老、死亡與癌變(簡單了解) (1)細胞衰老(了解衰老概念和細胞壽限); (2)細胞死亡(了解多細胞有機體中細胞數量和質量控制,掌握程序性細胞死亡概念、 特性、機理及生物學意義); (3)癌細胞(了解癌生物學、癌的起因,掌握腫瘤發生遺傳學——腫瘤抑制基因、癌 基因、原癌基因與癌的誘發、發生及癌變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