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寧波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科目 考 試 大 綱 科目代碼、名稱: 2608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由考點提 供)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內容結構 本課程考試范圍為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基礎知識,主要測試考生在學習經濟學和管理學 等課程的基礎上是否掌握資源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理論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我國目前的資源 環境利用狀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各種資源優化配置的造徑。 二、考查目標 測試考生融會貫通靈活運用現代經濟學原理和知識的能力;考察測試學生發現資源與 環境經濟問題、分析資源與環境經濟問題和解決經資源與環境濟問題的能力,并考核學生對 資源與環境經濟實踐熱點及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研究動態的了解情況。 三、考查范圍或考試內容概要 第一部分,環境外部性與市場失靈問題; 外部性或外部影響是指某個人或某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對其他人或其他企業造成了影 響,但是卻沒有因此付出代價或得到利益。外部性可以分為外部經濟與外部不經濟。由于外 部影響的存在,市場機制就不能有效地進行資源配置,導致資源配置失當。存在外部不經濟 時,會造成產品供給過多,超過了帕累托最優所要求的產量水平;存在正外部性時,通常會 使市場主體的活動水平低于社會所需要的水平,這就是資源的無效率配置,即市場失靈。 第二部分,人口、環境與經濟關系; 人口發展、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相互之間關系的一個經濟學分支。它運用 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揭示、分析人口經濟過程以及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本規律和 辯證關系,評價和指導制定相關政策。以可持續發展理論為主線,將人口發展過程與資源配 置、環境政策、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內容緊密結合起來,以此形成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的 基本理論和分析框架。 第三部分,環境質量的費用效益分析; 環境政策(或環境決策)的費用效益分析是指環境政策制定和實施后對經濟社會發展 和生態環境等方面所產生的費用及效益進行科學評判的一種研究行為。費用—效益分析方法 是檢驗重大環境政策的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與方法。加強環境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可科 學評價政策實施效果,為政策的制定、修訂提供科學依據。 第四部分,環境管理經濟手段 環境管理經濟手段能否充分有效地發揮效果對于環境保護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部分通過論述環境管理經濟手段的特點和實際應用的狀況,分析了經濟手段在環境保護中 發揮的作用和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經濟手段有效性的相應對策措施。 參考教材或主要參考書: 曲福田主編《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 年; 陳新軍著譯《漁業資源經濟學》,農業出版社,2011 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