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 《高等天氣學》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3007 考試科目名稱:高等天氣學 第一章天氣學中的基本問題 本章內容: 1. 準地轉運動 2. 準地轉理論的推廣與應用運動 3. 大氣中的半地轉運動及其地轉動量近似 4. 中尺度不穩定理論 5. 熱帶大氣波動理論 本章重點和難點: 準地轉運動的關鍵是什么,為什么說準地轉運動對大尺度大氣是成立的,分別給出中緯 度、熱帶天氣尺度、熱帶行星尺度的 Rossby 數,中緯度的β 近似,準地轉方程組、渦度方 程的意義,準地轉位渦方程,在何種意義下守恒,拉伸項的物理意義,準地轉ω 方程的推導 以及各項的意義,山脈與地表摩擦引起的ω 及意義,準地轉 Q 矢量表達式及意義,為什么 Q 矢量可判斷垂直運動的方向,如何用 Q 矢量判斷鋒生鋒消,半地轉運動及地轉動量近似 適用范圍,與準地轉運動方程有哪些差別,三類不穩定產生的條件及水平尺度,三類不穩定 的定義和判據,熱帶波動方程組使用了那些假設條件,kelvin 波及混合 Rossby 波的風壓場 特征。 第二章中緯度天氣系統 本章內容: 1. 鋒面結構 2. 鋒生動力學 3. 鋒的次級環流及其診斷方程 4. 鋒的次級環流理論的進一步推廣和討論 5. 高空急流及其有關的次級環流 6. 溫帶氣旋的能量收支 7. 海洋溫帶氣旋的爆發性發展 本章重點和難點: 如何用位渦和絕對動量確定高空鋒區的位置和動力學特征,如何用 Sawyer-Eliassen 方 程解釋圖 3.13 中的次級環流的生成,如何從地轉偏差的角度考慮高空急流與次級環流的形 成的關系,如何從質量調整的角度考慮高空急流與次級環流的形成的關系,高低空急流的耦 合與不耦合對鋒區降水的影響,我國常見的高低空急流耦合的形式,溫帶氣旋的能量收支方 2 程的推導及各項的意義,爆發性氣旋的標準以及多發季節及地點等,太平洋及大西洋上爆發 性氣旋的差異。 第三章 熱帶大氣環流和天氣系統 本章內容: 1.熱帶大氣環流的基本特征和擾動 2.熱帶大氣的動力學特征和輻散氣流 3.亞洲夏季風與季風擾動 4.東亞季風及其降水 5.低頻運動及其與季風活動的關系 6.冬季風及其變率 7.高低緯和南北半球之間的相互作用 8.臺風的結構和發生發展 9.對流云在熱帶大氣環流和擾動中的作用 本章重點和難點: 熱帶大氣環流有哪些動力學特征,赤道輻合帶的輻射收支和能量收支,熱帶天氣尺度擾 動主要有哪些,熱帶擾動的維持機制,低緯度大氣的動力學特征有哪些,東亞地區熱帶對流 層高層的輻散環流在冬夏有哪些不同,冬季與夏季風的主要系統,印度季風爆發的原因,季 風中斷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季風低壓增長或發展的機制,東亞季風與我國降水的關系,低頻 運動的周期以及傳播方向,冷涌產生的背景場以及傳播特征,中低緯度大氣環流的相互作用 的五種情況,如何用動能方程考慮副熱帶對中緯度大氣的動能的輸送,如何用擾動位渦方程 守恒方程考慮中緯度向低緯度的能量的傳播,目前熱帶氣旋的研究方向,.臺風眼區徑向風 的變化與哪些因子有關,與臺風形成有關的參數有哪些,什么是通風流,對流云在熱帶擾動 中的作用如何描述。 第四章 對流和降水天氣系統 本章內容: 1. 中尺度氣象學的一般問題 2. 中小尺度系統發生發展的天氣和環境條件 3. 雷暴和強風暴結構模式 4. 中尺度系統 5. 重力波與強對流的關系 6. 中尺度天氣系統的能量收支及其對大尺度環境的反饋作用 本章重點和難點: 風暴動力學與積云動力學的差別,中尺度氣象學的發展與哪些因素有關,強風暴系統發 生的條件,強天氣的中中尺度觸發過程,產生風暴的中尺度作用,風的垂直切變對強風暴的 作用有哪些,低空急流的定義、作用和分類,地形對暴雨的作用,各種物理條件對強風暴發 生發展作用的綜合結果,強風暴模式的主要特點,中尺度系統的基本特征及分類,中尺度雨 帶的特征、分類、結構模式,中尺度雨帶的形成機制,颮線的結構和特征,熱帶颮線的結構 和特征與中緯度颮線的差別,重力波與強對流的關系,重力波的表現特征,中尺度天氣系統 的動能收支及其對大尺度環境的反饋作用,風暴運動與其大小和環境垂直切變的關系,風暴 群的傳播有哪些特征。 3 第五章 大尺度地形對大氣環流和天氣的影響 本章內容: 1.各種尺度地形的一般作用 2.青藏高原和落基山在大氣環流中的熱力和動力作用及其對周圍大氣的影響 3.青藏高原對亞洲季風的影響 4.青藏高原對背風氣旋生成的影響 5.阻塞高壓形成的理論及其重要性 本章重點和難點: 各種尺度地形的一般作用,青藏高原以那種形式輸送給大氣熱量,青藏高原大氣得到的 熱量 E 以及地氣系統向四周大氣輸送的熱量 F 表達式及意義,為什么說青藏高原 10-2 月為 冷源,3-9 月為熱源,青藏高原的天氣系統、天氣系統的垂直分布與旱澇的關系,青藏高原 高壓一年中的活動位置的變化,青藏高原高壓的東西震蕩的原因與降水的關系,高原的動力 作用有哪些?落基山與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差別,青藏高原對亞洲季風有哪些影響。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