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南京農業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 ”課程參考書如下: 參考書目 1.數據結構:嚴蔚敏、吳偉民《數據結構(c 語言版)》 清華 大學出版社;嚴蔚敏、吳偉民 《數據結構題集(C 語言版)》 清 華大學出版社。2.計算機組成原理:白中英 《計算機組成原理》 科學出版社。3.計算機網絡:謝希仁《計算機網絡(第 5 版)》電 子工業出版社。 考試大綱 《計算機組成原理》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考查目標 1.掌握單處理器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原理及其內部工作機制,理 解各大部件的工作原理、設計方法和邏輯實現技術,了解計算 機整機的互連構成技術,具有較完整的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 念。 2.了解計算機系統層次化結構的概念,熟練掌握計算機系統設 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理解計算機系統中軟硬件之間的相 互關系。 3.能夠綜合運用計算機系統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計 算計算機硬件系統設計中的理論和實際問題,根據具體需求實 現計算機硬件系統基本部件的簡單設計。 考查內容 一、計算機系統概述 1.計算機系統的發展 2.計算機系統的組成 計算機硬件系統的五大部件 馮·諾依曼思想 現代計算機的結構 計算機軟件系統的分類 計算機系統的分類 3.軟件與硬件的關系 4.計算機系統的層次結構 5.計算機系統在速度、容量、價格方面的主要性能指標 二、數據表示 1.數制及數制轉換 2.帶符號數的表示:原碼、反碼、補碼、移碼以及各種碼制與 真值之間的轉換 3.定點數的表示格式和數據表示范圍浮點數的表示格式和數據 表示范圍、浮點數的規格化數、原碼/補碼的規格化規則 4.IEEE 754 標準浮點數的表示格式,IEEE 754 標準浮點數與真值 之間的轉換規則 5.非數值符號的表示:字符的 ASCII 碼、字符串的存放方法;漢 字編碼的關系、漢字字庫的容量計算 6.十進制數串的表示:BCD 碼、壓縮的十進制數串 三、運算方法與運算器 1.定點補碼加減運算規則、溢出判斷方法、定點補碼加減運算 的邏輯電路 2.算術邏輯運算部件 ALU 的功能結構和工作原理 3.一位原碼、補碼的乘法運算規則 4.陣列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及邏輯實現 5.一位原碼/補碼不恢復余數除法運算規則 6.浮點四則運算的方法和步驟 加減運算:求階差、對階、尾數加減、結果規格化、尾數的舍 入規則 四、存儲器系統 1.存儲器的分類 2.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程序局部性原理 3.主存的主要性能指標 容量、速度(存取時間 TA、存取周期 TM、帶寬的計算方法)、 價格 4.半導體存儲器的存儲原理 SRAM、DRAM 的存儲原理;DRAM 的刷新方式;DRAM 刷新周 期的計算 5.存儲器與 CPU 的連接: 芯片數的計算;地址、數據、控制線的連接;片選信號的產生; 地址范圍的確定(字 擴展、位擴展);當需要多種字長訪存時和需要滿足數據的整 數邊界要求時,各種地址和片選信號的實現。 6.存儲體系中單體多字并行存儲器、多體交叉存儲器的概念 7.Cache 的工作原理主存與Cache 之間的三種地址映射方式的實 現原理和特點;Cache 替換算法;Cache 寫策略;Cache-主存 系統的平均訪問時間的計算;Cache 命中率的計算。 8.虛擬存儲器的基本概念 頁式、段式、段頁式虛擬存儲器 五、指令系統 1.指令系統的發展和特點 2.指令格式 操作碼;地址碼;指令字 3.尋址方式 數據尋址和指令尋址 各種尋址方式中有效地址的計算方法 4.指令的功能 5.CISC 和 RISC 系統的設計風格的特點 六、控制器原理 1.控制器的功能 2.指令的執行步驟 3.控制器組成部件:PC、IR、ID、操作信號形成部件等 4.控制器的組成方式 組合邏輯方式、微程序方式 5.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同步控制、異步控制、聯合控制 控制器的時序:指令周期、機器周期、節拍、脈沖 6.CPU 的結構、CPU 中的基本寄存器 7.數據通路及指令流程分析 根據指令功能和 CPU 的數據通路結構寫出指令流程、控制信號 序列及一個指令周期的訪存次數 8.組合邏輯控制器的組成方式 9.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基本概念:微命令、微操作、微指令、微程序、微 周期、控制存儲器 微程序控制器的組成方式 微指令的編譯方式(微指令格式的設計方法):直接控制法、 最短編碼法、字段直接編碼法 微程序的順序控制方式:初始微地址的形成方式;后繼微地址 的形成方式:增量 方式、斷定方式 微指令的執行方式:串行/并行執行方式 微程序設計方法:水平性微指令、垂直型微指令 10.指令的執行方式 順序方式、重疊方式、流水方式 11.指令流水線 指令流水線的基本概念 指令流水線的分類:操作部件級、指令級和處理機級 單功能流水線和多功能流水線; 靜態流水線和動態流水線; 線性流水線和非線性流水線。 12.線性流水線的性能 流水線時空圖,線性流水線的吞吐率、效率和加速比的計算。 13.超標量、超長指令字和超流水的基本概念 七、總線技術 1.總線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2.總線的分類 3.總線的性能指標 帶寬、寬度、時鐘頻率、負載能力 4.總線上的設備分類 總線主設備和總線從設備;總線源設備和總線目的設備; 5.總線仲裁的方法 集中仲裁和分布仲裁;并行仲裁和串行仲裁;集中式總線控制 器的仲裁方式 6.總線操作和定時 同步定時方式和異步定時方式 7.總線上的數據傳輸類型 8.計算機系統中的各類總線結構 9.常用總線標準 八、輸入輸出(I/O)設備 1.外設的分類、作用、特點 2.主機與外設間的傳送格式 并行傳送和串行傳送 3.主機控制外設的四個層次 4.鍵盤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 5.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CRT、液晶顯示器的工作原理 顯示器性能指標的計算與應用 6.打印機 打印機的分類 激光打印機的工作原理 九、輸入輸出(I/O)系統 1.主機與外設的連接方式 2.I/O 接口 的功能、組成、分類 3.I/O 端口及其的尋址方式 4.I/O 系統中信息的傳送方式 程序查詢方式、程序中斷方式、DMA 方式、I/O 通道方式的基 本原理 5.程序中斷方式 中斷的功能和工作過程 中斷請求、中斷響應的條件 中斷屏蔽、中斷禁止、中斷判優的條件 中斷響應過程 向量中斷的實現過程 6.DMA 方式 DMA 方式的功能和工作過程 DMA 控制器(DMAC)的組成 DMA 傳送方式:CPU 暫停方式、周期挪用方式、交替訪存方式 DMA 控制方式下的數據傳送過程: DMA 預處理、數據交換操作、DMA 后處理 DMA 與中斷的比較 7.I/O 通道控制方式的基本概念 I/O 通道控制方式的基本概念 I/O 通道的工作原理 通道的類型:字節多路通道、選擇通道、數組多路通道 參考書目: 1.《計算機組成原理》(第 4 版)白中英編著 科學出版社 《計算機網絡》考試大綱 一、課程性質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掌握計算 機網絡通信技術是每一個計算機相關專業研究生必須掌握的基 本技能。本課程內容涵蓋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網絡互連、網 絡安全、協議分析及當前計算機網絡發展的一些前沿技術。 二、課程基本要求 考生應全面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史、計算機網 絡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信道共享技術、局域網、 網絡互連、運輸層、高層協議、網絡新技術和計算機網絡安全 等內容。 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安裝、配置、調試、開發與應用, 提高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網絡通信問題的實踐技能。 三、參考書 計算機網絡(第 5 版),主編,謝希仁,電子工業出版社。 四、各章節考核內容及考核要求 第 1 章 概述 (一) 考核要求: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過程,理解分組交換網的工作 原理及分組交換與電路交換的區別,理解協議與計算機網 絡體系結構的概念。 (二) 考核內容: 1.1 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了解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中的作用。 1.2 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過程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過程,重點了解分組交換的原 理和優缺點。 1.3 協議與體系結構 了解網絡協議的基本概念及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OSI 體系結構和 TCP/IP 體系結構) 1.4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5 關于計算機網絡的若干術語 了解計算機網絡概念及相關術語。 1.6 計算機網絡在我國的發展 了解我國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及趨勢。 第 2 章 物理層 (一) 考核要求 掌握物理層協議的基本概念;掌握信道的基本概念和 基本原理、掌握各種傳輸媒體的特點及優缺點;掌握模擬 信道及數字信道的基本概念。 (二) 考核內容 2.1 物理層的基本概念 掌握物理層協議及基本任務。 2.2 信道的極限容量 了解信道的基本概念、理解信道上的最高碼元傳輸速 率和信道的極限信息傳輸速率。 2.3 傳輸媒體 了解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傳輸媒體。 2.4 無線傳輸 了解無線傳輸的基本概念及知識。 2.5 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 了解模擬傳輸系統、調制解調器、數字傳輸系統等。 2.6 物理層標準舉例 了解 RS-232 及 RS-449 協議。 第 3 章 數據鏈路層 (一) 考核要求 本章是重點內容,要求理解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 掌握連續 ARQ 協議的工作原理和滑動窗口的概念;掌握面 向比特的數據鏈路控制規程。 (二) 考核內容: 3.1 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 了解數據鏈路層的基本功能和概念。 3.2 停止等待協議 詳細理解停止等待協議的內容及其算法和定量分析。 3.3 連續 ARQ 協議 掌握連續 ARQ 協議的工作原理、滑動窗口的概念及信 道利用率與最佳幀長的關系。 3.4 選擇重傳 ARQ 協議 理解選擇重傳 ARQ 協議。 3.5 面向比特的數據鏈路控制規程 理解面向比特的數據鏈路控制規程的基本概念和 HDLC 的幀結構。 3.6 Internet 中的數據鏈路層 了解 Internet 中的數據鏈路層協議 SLIP 和 PPP 協 議。 3.7 協議的形式描述與驗證 了解有限自動機模型、Petri 網模型和協議的驗證方 法。 第 4 章 信道共享技術 (一) 考核要求 掌握信道共享技術的主要方法;重點掌握 CSMA/CD 的工作 原理。 (二) 考核內容: 4.1 信道共享技術概述 了解信道共享技術的主要方法。 4.2 受控多點接入:輪詢 分析論叫輪詢和傳遞輪詢的性能。 4.3 隨機接入技術:ALOHA 了解 ALOHA 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 4.4 隨機接入技術:CSMA 和 CSMA/CD 了解 CSMA 的幾種類型和 CSMA/CD 的工作原理。 第 5 章 局域網 (一) 考核要求 掌握幾種類型的局域網的特點及相關協議;掌握局域網的 擴展方法;了解高速局域網的技術要點。 (二) 考核內容: 5.1 局域網概述 了解局域網的特點及主要優點。 5.2 局域網的體系結構 掌握 IEEE802 參考模型。 5.3 IEEE 802.3 標準:CSMA/CD 了解 IEEE802.3 標準交換式以太網等。 5.4 IEEE 802.5 標準:令牌環 了解令牌環形網的組成和工作原理及信能。 5.5 IEEE 802.4 標準:令牌總線局域網 了解令牌總線局域網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5.6 局域網的擴展 了解網橋的基本原理及透明網橋和原站選路網橋。 5.7 高速局域網 了解 100BASE-T、100VG-AnyLAN、FDDI 技術。 5.8 無線局域網 了解無線局域網的組成及無線局域網協議 802.11。 5.9 局域網的網絡操作系統 了解局域網的網絡操作系統 NetWare。 第 6 章 廣域網 (一) 考核要求 理解廣域網的基本概念、掌握廣域網的路由選擇機制和原 理、了解 X.25 建議書和幀中繼的基本概念。 (二) 考核內容: 6.1 廣域網的基本概念 了解廣域網的構成和廣域網提供的服務。 6.2 廣域網中路由選擇機制 了解節點交換機中的路由表。 6.3 路由選擇的一般原理 了解理想的路由算法、非自適應路由選擇、自適應路 由選擇策略。 6.4 擁塞控制 了解擁塞控制的意義和擁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6.5 X.25 建議書 簡單了解 X.25 協議內容。 6.6 幀中繼 FR 了解幀中繼的原理、幀中繼的體系結構、幀中繼的幀 格式和幀中繼的擁塞控制。 第 7 章 網絡互連 (一) 考核要求 掌握互聯網的基本概念和 IP 協議、IP 地址及其轉換、IP 數據報的格式、Internet 控制報文協議等,了解內部網 關協議 IGP 和外部網關協議 EGP,牢固掌握子網掩碼和 IP 地址分配。 (二) 考核內容: 7.1 互聯網的概念 了解互聯網的概念及中繼系統。 7.2 Internet 的網際協議 IP 掌握 IP 協議、IP 地址及其轉換、IP 數據報的格式、 Internet 控制報文協議等。 7.3 Internet 的路由選擇協議 理解內部網關協議 IGP 和外部網關協議 EGP。 7.4 Internet 組管理協議 IGMP 了解用于多播的 Internet 組管理協議 IGMP。 7.5 無類型域間路由選擇協議 CIDR 理解子網掩碼和 IP 地址分配。 7.6 下一代的網際協議 IPv6 了解 Ipv6 的基本內容包括基本首部格式、地址空間 等問題。 7.7 ICMPv6 了解 ICMPv6 的基本特點。 第 8 章 運輸層 (一) 考核要求 掌握運輸層協議的基本概念;掌握端口的概念、傳輸控制 協議等;了解評計算機網絡性能的幾個重要參數。 (二) 考核內容: 8.1 運輸協議概述 了解運輸層協議的基本概念。 8.2 TCP/IP 體系中的運輸層 理解用戶數據報協議 UDP 和傳輸控制協議 TCP 及端口 的概念。 8.3 用戶數據協議 UDP 掌握用戶數據報 UDP 的格式。 8.4 傳輸控制協議 了解傳輸控制協議 TCP 的流量控制、重發機制、報文 格式、運輸連接管理及 TCP 的有限狀態機。 8.5 關于計算機網絡性能 了解與計算機網絡性能的幾個重要參數。 第 9 章 計算機網絡的安全 (一) 考核要求 了解有關網絡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加密方法。 (二) 考核內容: 9.1 網絡安全問題概述 了解網絡安全的基本問題、網絡安全的內容、一般的 數據加密模型等。 9.2 常規密鑰密碼體制 了解替代密碼與置換密碼、數據加密標準 DES、國際 數據加密算法 IDEA 等。 9.3 公開密鑰密碼體制 掌握公開密鑰密碼體制的特點、RSA 公開密鑰密碼體 制、數字簽名等。 9.4 報文的鑒別 理解報文鑒別的意義、報文鑒別碼等。 9.5 密鑰分配 掌握密鑰分配方法。 9.6 鏈路加密與端到端加密 了解鏈路加密、端到端加密及在端到端加密下的若干 問題。 9.7 Internet 的安全體系結構 了解安全關聯、鑒別首部等。 9.8 防火墻 了解防火墻技術的基本概念。 第 10 章 應用層協議 (一) 考核要求 掌握應用層協議的特點、域名系統、FTP 的主要工作原理; 了解 TELNET 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 SMTP、WWW 的基本工 作原理;牢固掌握統一資源定位系統 URL、超文本傳送協 議 HTTP、超文本置標語言 HTML;了解網絡管理的基本內 容等。 (二) 考核內容: 10.1 應用層概述 了解應用層軟件的主要特點。 10.2 域名系統 理解域名系統的基本概念、Internet 域名結構等。 10.3 文件傳輸協議(FTP,TFTP,NFS) 理解 FTP 的主要工作原理、TFTP 的特點和網絡文件 系統 NFS 的特點。 10.4 遠程登錄 TELNET 理解 TELNET 的基本工作原理。 10.5 電子郵件 掌握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MTP 的基本工作原理、郵件 轉發、電子郵件網關及郵件協議等。 10.6 萬維網 WWW 了解萬維網的基本知識、統一資源定位系統 URL、超 文本傳送協議 HTTP、超文本置標語言 HTML、CGI 技術等。 10.7 網絡管理 理解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SNMP、 管理信息庫 MIB 等。 第 11 章 當前計算機網絡的若干熱門話題 (一) 考核要求 了解當前計算機網絡的若干熱門話題。 (二) 考核內容: 11.1 關于“三網融合” 簡單了解“三網融合”的問題。 11.2 IP 電話 了解 IP 電話的網絡配置和 IP 電話的話音質量等。 11.3 居民接入網 RAN 了解居民接入網 RAN 的相關技術。 研究生入學考試《數據結構》考試大綱 考查目標 1、掌握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及基本操作的實現,能 夠對算法進行基本的時間復雜度與空間復雜度的分析。 3、能夠利用數據結構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際問題的分析 與求解,具備采用C 或C++語言設計與實現算法的能力。 考試內容 1. 緒論 (1) 數據結構的基本概念,數據的邏輯結構、存儲結構。 (2) 算法的定義、算法的基本特性以及算法分析的基本概 念。 2. 線性表 (1) 線性表的定義,線性表的基本操作 (2) 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和基本操作的實現;線性表的 鏈式存儲結構和基本操作的實現,并掌握兩種存儲結構 的特點及其適用場合。 3. 棧和隊列 (1) 棧與隊列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 (2) 棧與隊列的順序存儲結構與鏈式存儲結構的構造原 理。 (3) 在不同存儲結構的基礎上對堆棧與隊列實施插入與 刪除等基本操作對應的算法設計。 4. 串 (1) 串的基本概念、串的基本操作和存儲結構。 (2) 串的模式匹配算法和改進的 KMP 算法 5. 數組和廣義表 (1) 數組的順序表示和實現 (2) 矩陣的壓縮存儲 (3) 廣義表的定義 6. 樹和二叉樹 (1) 樹的定義和性質 (2) 二叉樹的定義、性質、存儲結構 (3) 遍歷二叉樹和線索二叉樹 (4) 樹和森林 (5) 赫夫曼樹及其應用 7. 圖 (1) 圖的定義和基本術語 (2) 圖的存儲結構: 數組表示法、鄰接表 (3) 圖的遍歷:深度優先搜索、廣度優先搜索 (4) 最小生成樹 (5) 拓撲排序 (6) 最短路徑 8. 查找 (1) 靜態查找表 (2) 動態查找表:二叉排序樹和平衡二叉樹 (3) 哈希表:哈希函數的構造方法、處理沖突的方法、哈 希表的查找及其分析 9. 內部排序 (1)排序的基本概念,排序方法的分類。 (2)插入排序、快速排序、選擇排序、歸并排序,各種排 序方法排序的原理、 規律和特點,各種排序算法的時空復雜度簡單分析。 參考書目 《數據結構》(C 語言版),嚴蔚敏、吳偉民編著,清華大 學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南京農業大學基礎英語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南京農業大學技術經濟管理綜合知識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