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南京理工大學“社會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 “社會調查研究方法”考試大綱-南京理工大學 該課程要求考生系統掌握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方法論、四種基本的研究方法、 抽樣原理和技巧,并能夠運用這些基本方法、技巧組織社會調查和研究。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社會研究的概念與特征 一、社會研究及其意義 二、社會研究的特征 三、社會研究中的困難 第二節 方法體系★ 一、方法論 二、研究方式 三、具體方法和技術 四、社會研究方法體系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第三節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 一、方法論背景; 二、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比較★ 第四節 研究的過程 一、研究的主要階段; 二、研究過程示例。 第二章 理論與研究 第一節理論及其層次 一、理論的概念 二、理論的層次 三、判斷理論優劣的標準 第二節 理論的構成要素★ 一、概念 二、變量 三、命題與假設 第三節理論與研究的關系象征互動理論 一、“科學環”:研究的邏輯★ 二、兩種推理方式 三、理論對經驗研究的作用 四、經驗研究的理論功能。 第四節 理論建構與理論檢驗 2 一、理論建構的過程; 二、理論檢驗的過程。 第三章 選題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研究問題及其來源 一、研究問題的概念 二、研究問題的來源 第二節選題的標準★ 一、重要性 二、創造性 三、可行性 四、合適性 第三節 研究問題的明確化★ 一、研究問題明確化的含義 二、研究問題明確化的方法 第四節 文獻回顧 一、文獻回顧及其意義 二、文獻回顧的方法 第四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 研究目的 一、探索性研究 二、描述性研究 三、解釋性研究 第二節 研究性質 一、理論性研究 二、應用性研究 第三節 研究方式 一、四種基本的研究方式 二、研究方式的選擇 第四節 分析單位★ 一、分析單位的概念; 二、分析單位的主要類型。 三、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兩種錯誤 第五節 時間維度★ 一、橫向研究 二、縱向研究 第六節 具體方案★ 第五章 測量與操作化★ 第一節 測量的概念與層次 一、什么是測量 二、測量的四個要素 三、社會現象的測量 3 四、測量層次 第二節 指數與量表 一、指數與量表的概念 二、李克特量表 三、鮑格達斯社會距離量表 四、語義差異量表 第三節 概念的操作化 一、概念、變量與指標 二、操作化的含義與作用 三、操作化的方法 四、指標選擇的多樣性 五、操作化的幾個例子 第四節測量的信度與效度 一、信度 二、效度 三、信度與效度的關系 第六章 抽樣★ 第一節 抽樣的意義與作用 一、抽樣的概念; 二、抽樣的作用; 三、抽樣的類型。 第二節 非概率抽樣 一、偶遇抽樣; 二、判斷抽樣; 三、定額抽樣; 四、雪球抽樣。 第三節 概率抽樣的原理與程序 一、概率抽樣的基本原理; 二、抽樣分布; 三、抽樣的一般程序; 四、抽樣設計的原則。 第四節 概率抽樣方法 一、簡單隨機抽樣; 二、系統抽樣; 三、分層抽樣; 四、整群抽樣; 五、多段抽樣。 第五節 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 一、樣本規模; 二、影響樣本規模確定的因素; 三、樣本規模與抽樣誤差。 第七章 調查研究 4 第一節 調查研究及其發展 一、調查研究的概念 二、調查研究的應用領域 三、調查研究的題材 四、調查研究發展簡介 五、調查研究的優缺點★ 第二節 問卷設計★ 一、問卷的結構; 二、問卷設計的原則 三、問卷設計的步驟 四、題型及答案的設計 五、問題的語言及提問方式 六、問題的數量與順序 第三節 調查資料的收集方法★ 一、自填式問卷法的特點 二、個別發送法 三、郵寄填答法 四、集中填答法 五、當面訪問法 六、電話訪問法 第四節 調查的組織與實施 一、調查員的挑選; 二、培訓調查員的方法; 三、聯系被調查者; 四、調查的質量監控與補充調查。 第八章 實驗研究 第一節 實驗的概念與邏輯★ 一、實驗及其基本要素 二、實驗的邏輯 第二節 實驗的程序與類型 一、實驗研究的程序 二、尋找兩組相同的對象★ 三、對自變量的操縱★ 四、實驗的分類★ 第三節 基本實驗設計 一、經典實驗設計 二、更為復雜的實驗設計 第四節 實地實驗 一、從傳統人到現代人 二、群體間的沖突 第五節 影響實驗正確性的因素★ 一、重大事件的影響 二、實驗對象的發育所造成的影響 5 三、前、后測不一致的影響 四、初試-復試效應的影響 五、實驗對象選擇和缺損的影響 第九章 文獻研究 第一節 文獻與文獻研究 一、文獻的類型 二、文獻研究及其類型 第二節 內容分析 一、內容分析的概念★ 二、內容分析的例子 三、內容分析的程序 第三節 二次分析 一、二次分析的含義★ 二、二次分析的步驟 三、二次分析的優缺點★ 第四節 現存統計資料分析 一、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概念 二、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例子 三、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主要步驟 四、現存統計資料分析的效度和信度 第五節 文獻研究的特點★ 一、文獻研究的優點 二、文獻研究的缺點 第十章 實地研究 第一節 實地研究及其類型 一、實地研究的概念 二、個案研究和社區研究 第二節 實地研究的過程★ 一、選擇研究背景 二、獲準進入 三、取得信任和建立友善關系 四、實地研究中的記錄 第三節 觀察法★ 一、觀察的概念及其類型 二、參與觀察中觀察者的角色 三、參與觀察法的特點 四、參與觀察法的應用 第四節 無結構訪談法★ 一、無結構訪談的含義及分類 二、進行無結構訪談的要點 三、訪談控制的方法 四、集體訪談 6 第五節 實地研究的特點及應用★ 一、實地研究的主要優點 二、實地研究的主要缺點 第十一章 定量資料分析 第一節 資料的整理與錄入 一、資料的審核 二、資料的編碼 三、數據錄入 四、數據清理 第二節 單變量統計分析★ 一、單變量描述統計 二、單變量推論統計 第三節 雙變量統計分析★ 一、交互分類與卡方檢驗 二、不同層次變量的相關測量與檢驗 三、回歸分析 第十二章 定性資料分析 第一節 定性資料及其形式 一、定性資料及分析的概念 二、定性資料的特點★ 三、定性資料分析與定量資料分析的差別★ 四、定性資料分析的目標★ 第二節 定性資料分析的若干性質 一、概括性的問題 二、測量與比較的問題 三、推斷因果聯系的問題 四、實地證據的總結和表達問題 第三節 定性資料的整理 一、整理筆記與建立檔案 二、定性資料的編碼 三、形成概念 四、撰寫分析型備忘錄 第四節 定性資料分析的過程與方法 一、定性資料分析的基本過程 二、幾種定性資料分析方法 第十三章 撰寫研究報告 第一節 研究報告的類型及撰寫步驟 一、研究報告及其類型 二、研究報告的一般結構★ 三、研究報告的撰寫步驟 四、研究報告的“沙漏”形式★ 7 第二節 導言 一、研究的問題及其背景 二、文獻評論 三、介紹自己的研究 第三節 方法 一、有關研究方式、研究設計的介紹 二、有關研究對象的介紹 三、有關資料收集方法的介紹 四、有關資料分析方法的介紹 五、對研究的質量及局限性的說明 第四節 結果 第五節 討論 第六節 小結、摘要、參考文獻及附錄 一、小結和摘要 二、參考文獻 三、附錄 第七節 撰寫研究報告應注意的問題 一、行文要則 二、引用與注釋 第八節 定性研究報告的撰寫 注:標有★者為重點內容 說明:考生還應適當補充一些社會統計學方面的知識,加深對統計分析這部分內容的理 解。有條件的考生還可參閱社會學期刊上的相關論文,關注其中對方法論和具體研究方法的 介紹。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