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2018 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考研大綱 學院代碼:010 學院名稱:文學院 專業代碼及專業名稱:135105 廣播電視 初試科目代碼及名稱:725 廣播電視專業基礎 822 藝術概 論 考研大綱: 專業名稱(代 碼) 考試科目名 稱(代碼) 大綱內容 初 試 廣 播 電 視 (135105) 廣 播 電 視 專 業基礎(725)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Ⅰ.考查目標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廣播電視專業的 知識和能力基礎,包括知識儲備、概念 理解和應用能力??忌鷳煜V播電視 的發展沿革、媒體特性、節目制作流程 及相關概念,具備一定的策劃意識和編 導能力,把握各主要電視節目類型的特 點并能夠進行相關的基礎文案寫作。 Ⅱ.考查范圍 一、廣播電視的發展概況 1、了解世界廣播電視的標志性技術和 主要模式 2、了解中國廣播和電視發展的各主要 階段及其代表性節目 3、了解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的衍生路徑 并理解其理念變遷 二、廣播電視的藝術與傳播特征 1、了解廣播電視的節目構成要素及其 藝術特征 2、了解廣播電視的傳播特性(重點了 解其與其他傳統媒體及新媒體傳播特 性的異同) 3、理解新的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面臨 的挑戰和機遇 三、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流程 1、了解廣播電視節目的基本制作手段 2、理解廣播電視節目的基本制作原則 3、了解主要的廣播電視節目類型和其 制作要求(重點掌握電視節目的主要類 型、制作要求及相關概念) 4、熟悉各類型廣播電視節目的基本制 作流程(重點掌握電視節目的運行模式 及拍攝、采寫和后期編輯等環節) 四、廣播電視節目策劃與編導 1、廣播電視節目及欄目創意 2、廣播電視節目的采訪策劃及提綱寫 作(重點掌握電視節目的策劃與拍攝提 綱寫作) 3、常見電視節目類型的腳本和分鏡頭 寫作 (掌握基本的文案格式和畫面語 言表達方式)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總分數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共三類題型) (一)簡答題(每小題 15 分,共 30 分) (二)論述題(每小題 30 分,共 60 分) (三)能力應用題(每小題 60 分,共 60 分) 藝 術 概 論 (822) 考查目標:1、從理論上認識藝術的本 質、特性及有關規律,了解并掌握藝術 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了解并 熟悉主要藝術的基本知識,提高藝術鑒 賞力與藝術修養,增強人文素質。 3.從美學與文化學角度,了解和認識 從藝術創作到藝術接受的全過程。 考查范圍概要 1、藝術的本質與特征. 理解藝術史上對藝術本質的幾種 主要看法,認識馬克思“藝術生產”理 論是解決藝術本質問題的科學理論基 礎。理解藝術的特征主要具有形象性、 主體性、審美性等,從而加深對藝術的 基本認識和了解。 2、藝術的起源 了解關于藝術起源的五種觀點,其 中影響較大的主要是“模仿說”、“游戲 說”、“表現說”、“巫術說”、“生產勞動 說”等五種,每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但又都不夠全面。理解藝術起源與人類 實踐活動的密切關系,以及關于藝術起 源問題的多元決定論。 3、藝術的功能與藝術教育 4、文化系統中的藝術 了解藝術與文化的關系,理解藝術 在人類文化中的地位與作用。 理解藝 術與其他精神文化(如哲學、宗教、道 德、科學)彼此之間的相互關聯作用。 5、藝術種類 實用藝術、2、造型藝術、表情藝 術、綜合藝術、語言藝術 6、藝術創作 了解藝術創作的主體與藝術創作 的幾個階段,掌握藝術創作的過程。了 解藝術創作心理。理解藝術風格、藝術 流派和藝術思潮。 7、藝術作品 理解藝術作品是一個完整的有機 體,但在分析時又可把它分為三個層次 來進行研究,即藝術語言、藝術形象和 藝術意蘊。從中外優秀藝術作品的賞析 來了解典型與意境。了解中國傳統藝術 精神。 8、藝術鑒賞 了解藝術鑒賞的意義與作用,以及 接受美學的基本知識。了解藝術鑒賞的 審美心理。了解藝術鑒賞的審美過程。 理解藝術批評的作用和特征。 電 視 節 目 分 一、考核目標 此科目通過考生對電視節目的分 復 試 析 析、評論和總結,旨在達到以下考核目 標: 1.考查考生對電視節目的感悟能 力、鑒賞能力。 2.考查考生對電視節目常識的掌 握程度。 3.考查考生靈活運用相關理論和 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后學習和 將來從事廣播電視學專業的潛在素質。 5.考查考生是否具備今后學習和 將來從事廣播電視學專業所必須具備 的寫作能力。 二、考試形式 1.閉卷考試,卷面滿分為 100 分, 考試時間為 120 分鐘。 2.考試題型: 根據所給定的材料,對一期電視節 目或一檔電視欄目進行分析,撰寫 800 字左右的評析文章。 三、考試要求 1.回答問題是應圍繞所觀看的電 視節目,力爭做到清晰準確。 2.評析性文章屬于議論文范疇。切 忌寫成感想式的讀后感、隨筆、散文之 類的文章。 3.語言通順、卷面整潔。 四、考核知識點 電視節目類型:電視新聞節目、電 視談話節目、電視綜藝娛樂節目、電視 紀錄片、電視專題片、電視劇等。 應針對節目本體進行分析,要求對 節目的單元結構、構成元素、策劃創意 等進行解讀,并對節選片段的主題與結 構、音樂、音響、畫面等視聽語言及藝 術特色等亦作解讀。 同等學 力加試 寫作 Ⅰ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研究生招生考試是 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的成 績,按照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 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因此,研究生 考試應有較高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 度和適當的難度。 Ⅱ考試內容 總體要求:要求考生在了解和掌握 寫作學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 上,了解寫作學研究的對象、任務、方 法及其于其他學科的關系;認識寫作的 本質特征和寫作規律;培養寫作主體的 素養和能力;熟悉寫作活動過程,掌握 文章寫作構成要素、表達方式、寫作方 法與技巧,正確地表情達意,提高學生 的書面表達能力和閱讀、評論、鑒賞文 章的能力以及整體文化素質。 第一章 緒論 1、考試內容 ⑴現代寫作的含義與作用。 ⑵現代寫作的特性。 ⑶寫作學的研究方法。 ⒉考試要求 ⑴掌握寫作學概念。 ⑵理解現代寫作的含義、特性和作 用。 ⑶認識寫作學和其他學科的密切 關系。 第二章 寫作主體與客體 ⒈考試內容 ⑴寫作主體的素質。 ⑵寫作主體的能力。 ⑶寫作客體的構成。 ⑶寫作主客體的關系。 ⒉考試要求 ⑴寫作主體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 ⑵寫作客體的構成要素。 ⑶掌握寫作主體與客體的含義。 第三章 寫作載體與受體 ⒈考試內容、 ⑴寫作載體的內質(材料、主題)。 ⑵寫作載體的外形(結構、語言)。 ⑶寫作受體解讀的特征。 ⑷寫作受體與寫作載體的關系。 ⒉考試要求 ⑴掌握材料、主題、結構、語言等 基本概念。 ⑵掌握寫作載體的內質、外形和寫 作受體解讀的特征、以及受體與載體之 間的關系等方面的基本理論。 ⑶了解寫作受體的有關概念和知 識。 第四章 寫作行為過程 ⒈ 考試內容 ⑴寫作感知。 ⑵寫作運思。 ⑶寫作行文。 ⒉ 考試要求 ⑴了解感知、運思、行文的交叉遞 變過程。 ⑵辨識感知與采集、運思與構思、 行文與表述三組概念。 ⑶認識寫作行為過程是認識和表 達的矛盾統一過程。 第五章 寫作表達方式 ⒈ 考試內容 ⑴敘述的視角與方法。 ⑵描寫的類別與要求。 ⑶抒情的方式與要求。 ⑷議論的要素與方法。 ⑸說明的分類與方法。 ⒉考試要求 ⑴理解敘述的含義、作用,第一 人稱和第二人稱的特點,順序、倒敘、 插敘、分敘、和敘、具體敘述和概括敘 述的特點,敘述的要求。 ⑵描寫的作用,對描寫對象(人 物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 寫、環境描寫、場面描寫、細節描寫) 的理解,對描寫方法(白描、工筆、直 接描寫、間接描寫)的理解,描寫的要 求。 ⑶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的方法, 抒情的要求。 ⑷議論的三要素及其作用,立論 的方法和反駁的方法。 ⑸對說明的方法(定義說明、詮 釋說明、比較說明、數字說明、分類說 明、舉例說明、引用說明)的理解,說 明的要求。 第六章 文章的修改 ⒈考試內容 ⑴文章修改的重要意義。 ⑵文章修改的內容。 ⑶文章修改的方法。 ⒉考試要求 ⑴掌握文章修改的相關知識和格 式規范 ⑵常見的文章修改方法 Ⅲ.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試卷滿分為 100 分, 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 二 、 試 卷 題 型 比 例 簡答或分析題:約占 40%; 作文題:60% 電視編輯基礎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Ⅰ.考查目標 本科目主要考查電視編輯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包括國內外電視 編輯理論與實踐的最新進展??忌鷳?br/>悉電視編輯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編輯 思維的發展過程,運用電視思維進行后 期創作。 Ⅱ.考查范圍 一、電視編輯工作的概述 1、了解電視編輯的基本含義 2、了解電視編輯的工作流程 3、了解電視編輯的業務要求 二、聲畫編輯的基本原理---蒙太奇 1、了解蒙太奇的形成與發展 2、掌握敘事性蒙太奇 3、理解表現性蒙太奇 4、熟悉鏡頭內部蒙太奇 三、電視編輯的實踐 1、了解電視畫面編輯 2、理解電視聲音編輯 3、了解屏幕文字與電視特技 4、熟悉電視編輯的節奏控制 5、理解電視編輯的色彩運用 四、電視編輯的時空創造 1、電視時空概述 2、時間與電視編輯的時間創造 3、空間與電視編輯的空間創造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總分數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00 分,考試時間為 9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題型結構(共二類題型) (一)簡答題(每小題 20 分,共 40 分) (二)論述題(每小題 30 分,共 60 分)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