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通過考試,考核學生是否掌握馬克思主義在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產 生了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成果 一脈相承,與時俱進,貫穿著實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指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 革不斷取得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南。從總體上把握兩大理論成果的科學 體系、主要內容、精神實質及其相互關系??己藢W生能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 生觀,是否具備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容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過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 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關系;毛澤東思想的形成、發展、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發展、主要內容和歷史地位;實事求是思想路 線的形成。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新民主 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的意義。 第三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及其理論依據;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社會主 義基本制度的基本確立及其理論依據和重大意義。 第四章 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 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的思想;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矛盾的思 想;走中國工業化道路的思想;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經驗和教訓。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特征;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社會主 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第六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總任務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和科學內涵;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包括解放和發 展生產力,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堅持科學發展;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發展戰略,包 括三步走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 第七章 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理論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社會主義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自 我發展;要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毫不動搖 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和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堅持走中國特設社會主 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社會主義的民主;建設主義法治國家;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堅持走中國特設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思想 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的整體思路;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堅持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基本 國策。 第九章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理論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的形成和發展、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一 國兩制”構想在香港和澳門的成功實踐;新形勢下對臺方針政策。 第十章 中國特設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略 外交和國際戰略理論形成的依據,包括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 中發展、抓住和利用好戰略機遇期;和平發展道路的根據和主要意義;堅持獨立 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發展和基本原則;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第十一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論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依靠力量;鞏 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新時期愛國主義統一戰線的內容和基本任務、中國共產 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十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理論 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加 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三、考試題型及比例 名詞解釋題(30 分) 簡答題(40 分) 辨析題(30 分) 論述題(50 分) (總分 150 分)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總分值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3 小時。 五、主要參考教材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材編寫組,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5 年版。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一、目的和要求 考察學生是否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主要體現為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 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能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是否具備 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正確認識資本主義的 變化及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問題。 二、考試內容 (一)緒論 1. 什么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發展 3.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 (二)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世界的物質性 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運動和靜止的 關系。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及其意義。 2.事物的普遍聯系與永恒發展 聯系的內涵、特點及其方法論意義。發展的實質。聯系與發展的基本環節: 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現象與本質、形式與內容及其 方法論意義。對立統一規律及矛盾分析方法。質量互變規律及其意義。辯證否定 觀及其方法論意義、否定之否定規律原理的意義。 3.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思 維方法。 (三)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1.認識與實踐 實踐及其與認識的關系。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及其與其它認識論的區別。認 識運動的基本規律。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系。 2.真理與價值 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檢驗真理的實踐標 準。 3.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 認識論與黨的思想路線。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 界的辯證統一。 (四)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1.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對立。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統一。生產力與生 產關系矛盾運動及其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社會形態 更替的一般規律及其特殊性。 2.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 發展中的作用。 3.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 作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個人與社會歷史。評價歷史人物的科學方法。 (五)資本主義的本質及規律 1.商品經濟和價值規律 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貨幣的 本質和職能。價值規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茖W認識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 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貨幣轉化為資本。資本主 義所有制及其本質。剩余價值的含義。資本的本質。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 及其意義。剩余價值率。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資本積 累的含義、影響因素及歷史趨勢。資本有機構成與相對人口過剩。產業資本循環 的表現及其條件。資本周轉及其影響因素。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與經濟危機。 3.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本質、進步作用和局限性。資本主義國家意識形態的本 質及辯證分析。 (六)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趨勢 1.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與發展。 壟斷的形成及本質。壟斷與競爭。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壟斷資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經濟 全球化的表現、動因和后果。 2.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的變化。社會階層、階級結構 的變化。經濟調節機制和經濟危機形態的變化。政治制度的變化。當代資本主義 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3.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從資本主 義向社會主義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七)社會主義的發展及其規律 1.社會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空想社會主義的產生、發展和局限性??茖W社會主義的創立。列寧領導下的 蘇維埃俄國對社會主義的探索。蘇聯模式的特征及評價。 2.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 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及正確把握。 3.在實踐中探索現實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 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必然性與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 性。正確看待社會發展道路的多樣性。 (八)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及其最終實現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 特征。 2.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共產主義實現的歷史必然性與長期性。“兩個必然”和“兩個絕不會”的關 系。 三、考試題型與分值 名詞解釋題(30 分) 簡答題(40 分) 辨析題(30 分) 論述題(50 分) (總分 150 分) 四、考試形式及時間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總分值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三小時。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