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集美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612] 考試科目名稱:體育綜合 一、考核目標 (一)考查考生對體育學基本理論、基本內容、基本特點和基本規律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考生運用體育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正確認識體育社會文化現象、體 育學科專業發展現狀和趨勢,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三)考查考生對人體各系統正常生理活動的現象、規律和調節機制的基本理論 和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考查考生對體育鍛煉及運動訓練的生理學原理以及運動效果的生理學評價 的掌握程度,以及運用運動生理學原理指導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實踐以及健身運 動的程度。 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180 分鐘,滿分:300 分 (二)題型結構 1. 名詞解釋題:12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60 分。 2. 簡答題:8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120 分。 3. 論述題:4 小題,每小題 30 分,共 120 分。 三、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四、考試內容 (一)體育概論 1、 “體育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部分,20%(60 分) (1)體育現象與體育概念 考試內容:體育起源與發展、體育的概念、界定體育概念的原則、國際體育發展 趨勢。 考試要求: A、了解西方古代體育、西方中世紀體育、西方近代體育。 B、了解中國傳統體育、中國近代體育。 C、了解體育一詞的由來。 D、論述界定體育概念的原則、理解與體育概念相關的名詞和定義。 E、論述國際體育發展趨勢。 (2)體育手段 考試內容:體育手段概述,體育手段的生物學和社會學基礎,影響身體練習的各 種因素,關于運動的原則、方法、及身體練習效果的評價。 考試要求: A、理解體育手段的概念和分類。 B、論述體育手段和競技手段的聯系與區別。 C、論述體育手段的生物學基礎、體育手段的社會學基礎。 D、理解身體練習的基本概念,掌握身體練習技術的生理學原理。 E、掌握運動原則、運動方法,以及身體練習效果的評價。 F、了解影響身體練習效果的各種因素。 (3)體育科學與體育科學研究 考試內容:體育科學與體育學科專業,體育科學研究類型、方法和基本程序,體 育科學研究的道德問題。 考試要求: A、了解體育科學發展史、國內外重要的體育學術組織。 B、了解體育科學研究的道德規范。 C、了解體育各專業的培養目標與要求、現有主干課程。 D、理解體育科學研究的手段、結構和類型。 E、掌握科學、體育科學、體育專業等基本概念。 F、掌握體育科學研究常見的方法和基本程序。 (4)體育的功能 考試內容:體育的文化教育功能、經濟功能、政治功能和其它功能、體育的異化 現象及其歸因。 考試要求: A、掌握體育的健身功能、健智功能和健心功能。 B、理解體育的經濟功能和政治功能。 C、了解體育功能的研究進展。 D、了解體育的異化現象。 E、論述體育異化的表現及其原因 (5)我國體育的目的、任務和體制 考試內容:體育目的、任務概述,我國體育的目的、任務,實現我國體育目的、 任務的基本途徑與要求,我國現有的體育體制。 考試要求: A、理解體育目的任務的基本內涵。 B、掌握我國體育目的、任務的基本內容。 C、理解實現我國體育目的、任務的基本途徑和要求。 D、掌握體育體制的概念、了解我國《體育法》的基本內容。 E、理解現階段我國體育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革的主要內容。 (6)現代奧林匹克運動 考試內容: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思想體系、組織體系和活動體系,新中國奧林匹 克運動開展情況。 考試要求: A、了解新中國奧林匹克運動開展情況。 B、了解我國 2008 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與理念。 C、理解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思想體系、組織體系和活動體系。 D、論述我國 2022 年北京冬奧會舉辦意義。 2、“體育學科專業發展方向”部分,30%(90 分) (1)學校體育 考試內容: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學校體育結構、功能、目標;學校體育與教育、 社會體育、競技體育的關系;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法規和學校體育發展趨勢。 考試要求: A、理解當前學校體育的指導思想。 B、理解學校體育的結構和主要功能。 C、掌握學校體育目標和體育教學目標。 D、了解當前學校體育工作的主要法規。 E、論述學校體育與教育、社會體育和競技體育的關系。 (2)社會體育 考試內容:社會體育概述、國內外社會體育的特點與現狀,社會體育的組織,我 國社會體育的主要法規。 考試要求: A、理解社會體育的基本內涵。 B、了解我國社會體育管理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C、理解我國社會體育組織管理的原則。 D、理解《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國民體質測定標準施行辦法》。 E、掌握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和《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 F、掌握《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全民健身條例》等法規的主要內容。 (3)體育產業 考試內容:體育產業概述、體育產業結構、體育產品和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當前我國體育產業政策法規。 考試要求: A、了解體育產業、體育產業化的基本概念,以及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和作用。 B、了解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現狀。 C、理解體育產業結構特征與分類。 D、理解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法規。 E、理解并掌握《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 〔2014〕46 號文件中關于 “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等內容。 (4)競技體育 考試內容:競技運動的概念、特點,競技運動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運動 訓練,學校競技體育。 考試要求: A、了解競技運動的概念、特點。 B、了解競技運動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C、了解我國學校競技體育存在的問題。 D、理解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的特點、內容、形式。 E、掌握運動訓練的主要內容。 F、論述學校競技體育的特性。 G、論述我國學校競技體育的發展趨勢。 (二)運動生理學 1、基礎部分,30%(90 分) (1)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人體生理機能的維持與調節。 考試內容: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內環境及其穩態;生理機能的調節方式。 考試要求: A、理解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 B、理解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概念、生理意義。 C、了解生理機能的調節方式 (2)骨骼肌機能 考試內容:肌纖維的結構;骨骼肌細胞的生物電現象;肌纖維的收縮過程;骨骼 肌的收縮形式;肌纖維類型與運動能力的關系;延遲性肌肉痛的機理及其骨骼肌 超微結構的改變。 考試要求: A、了解肌原纖維、肌管系統的結構,肌絲的分子組成。 B、理解骨骼肌靜息電位、動作電位形成的機理。 C、了解肌絲滑行學說、論述肌纖維的興奮-收縮偶聯過程。 D、了解骨骼肌的收縮形式。 E、了解不同類型肌纖維的形態、機能及代謝特征,訓練對肌纖維的影響。 F、了解運動導致的延遲性肌肉痛的機理、骨骼肌超微結構改變及其防治。 (3)血液 考試內容:血液的基本參數、理化特性、運動員血液。 考試要求: A、了解血液的基本參數及其理化特性。 B、了解運動員血液的特點、機理及其生理意義。 (4)循環機能 考試內容:心臟的泵血功能,運動員心臟的特點。 考試要求: A、理解心臟的泵血功能及其評價方法。 B、了解運動員心臟的特點及其機理。 (5)腎臟功能 考試內容:尿的生成過程,腎臟在保持水和酸堿平衡中的作用,運動性蛋白尿、 運動性血尿。 考試要求: A、了解尿生成的過程。 B、了解腎臟在保持水和酸堿平衡中的作用及其機理。 C、了解運動性蛋白尿、運動性血尿的原因及其處理。 (6)內分泌功能 考試內容:激素作用的機制和過程,主要內分泌腺的內分泌功能,激素對運動的 基本反應和適應特征,內分泌指標在運動實踐中的應用。 考試要求: A、了解激素作用的機制和過程。 B、了解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胰島、性腺的內分泌功能。 C、了解睪酮、皮質醇、促紅細胞生成素在運動監控中的應用。 (7)本體感覺 考試內容:本體感受器的結構和功能,本體感覺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 考試要求: A、了解本體感受器的結構和功能特點。 B、論述本體感覺在運動訓練中的作用。 (8)神經系統機能 考試內容:反射活動的一般規律,軀體運動的神經調控。 考試要求: A、了解反射、反射弧的概念,反射活動的反饋調節。 B、了解脊髓、腦干、小腦、大腦在運動調控的作用。 2、應用部分,20%(60 分) (1)有氧、無氧工作能力。 考試內容:有氧工作能力、無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礎、評價方法,提高有氧、無 氧工作能力的訓練方法。 考試要求: A、了解有氧、無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礎。 B、論述有氧、無氧工作能力的測試與評價方法。 C、了解提高有氧、無氧工作能力的訓練方法。 (2)身體素質 考試內容: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平衡、靈敏、柔韌和協調素質。 考試要求: A、了解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平衡、靈敏、柔韌和協調素質的生理 基礎。 B、了解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平衡、靈敏、柔韌和協調素質的訓練 方法。 (3)特殊環境與運動 考試內容:高原環境、熱環境、水環境與運動。 考試要求: A、了解高原應激、高原服習的生理機制,高原訓練的要素。 B、了解熱應激與適應以及熱病的預防。 C、了解水環境下人體的適應機制。 (4)特殊人群的生理特點與運動 考試內容:兒少、女性、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與運動。 考試要求: A、了解兒少的生理特點。 B、了解身體素質發展的階段性,各項身體素質發展的敏感期。 C、了解月經、妊娠對女性運動能力的影響,以及月經期、妊娠期的運動。 D、了解老年人的生理特點與運動特點。 (5)運動機能的生理學評定方法 考試內容:運動系統測試指標、心血管系統測試指標、呼吸系統測試指標、神經 系統及感覺機能測試指標、身體形態學測試指標。 考試要求: A、了解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身體形態的測試指標及 其測試方法。 五、主要參考書目 (一)趙立 主編:《體育概論》,人民體育出版社,2009 年版。 (二)王瑞元、蘇全生主編: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運動生理學》,人民體育出版 社,2012 年版。 (三)楊文軒等主編:《體育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
上一篇文章: 2018年集美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考研大綱
下一篇文章: 2018年集美大學學校體育學考研大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