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集美大學 2018 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816 ] 考試科目名稱:普通生態學 一、考核目標 (一)考查考生對生態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二)考查考生運用生態學的理論與方法,分析和解決生態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恢復、 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等方面相應問題的能力。 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180 分鐘,滿分:150 分 (二)題型結構 1、名詞解釋題: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2、簡答題:6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60 分 3、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 30 分,共 60 分 三、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 筆試 四、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 緒論 考試要求: 掌握以下主要概念:生態學 生物環境 非生物環境 種群 群落 生態系統 生物圈 副生物圈 進化生態學 化學生態學 恢復生態學 分子生態學 GAIA 學說 了解:生態學的發展分為那幾個時期?各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些?各時期的 研究對象有什么特點? 理解:生態學的本質是研究什么。掌握生態學的研究層次、這些層次在生態學不 同的發展時期各有哪些偏重。 論述: 1、現代生態學的發展有哪些特點?如何認識“生態學的社會化、生態學必須科學 化”? 2、為什么需要生態學引領其他學科共同解決目前人類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 第二部分 個體生態學 考試要求: 掌握以下主要概念:物種(種),種群,環境 生態因子 環境因子 主導因子 最 小因子法則 耐受性法則 限制因子 生態幅 適合度 指示生物 馴化 休眠 滯育 內穩態 陽性植物 光飽和點 晝行性動物 光周期現象 短日照植物 利 比希最小因子 謝爾福德耐受定律 積溫 理解: 1、生態因子的特點及其對生物的影響方式;生物對生態因子的適應;掌握生態因 子的類型、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生態因子作用有什么特點? 2、Liebig 的最小因子法則和 Shelford 的耐受性法則分別是說明生態因子作用的 什么特點?生物的耐受曲線在生態幅寬狹不同的生物中,其圖形上有什么特點? 3、多個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對生物的適合度有何影響?請舉例說明。 4、生物對生態因子的限制作用的調整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它們分別是對哪些生 態條件的適應?具有哪些生態意義? 5、內穩態生物和非內穩態生物在適應環境的方式、能力上有何差異?內穩態生物 如何保持其穩態機制的? 6、溫度有哪些生態意義?低溫和高溫對生物會產生哪些影響?植物和動物如何在 形態、生理、行為上進行適應?為什么溫度能夠限制生物的分布? 7、什么叫有效積溫?利用它在實際生產中有哪些價值? 8、水環境和陸生環境有哪些不同? 植物在適應方式上又有何不同? 9、 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在對水因子方面的適應中主要面臨哪些矛盾?它們又如 何適應? 10、 水體介質及其低氧環境對生物的形態和結構及其能量耗散產生哪些影響? 11、鹽堿土對植物有哪些不利影響?鹽土植物對植物的適應方式有哪些? 論述: 1、什么叫生理分布區和生態分布區?二者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2、大環境和小環境對生物的生態效應有何不同?舉例說明。 3、生物對環境因子的適應特征、現狀的分布與地球歷史變化過程有什么聯系? 4、人類是如何干擾和影響生物適應環境的。 第三部分 種群生態學 考試要求: 掌握以下主要概念:構件 單體生物 構件生物 密度 年齡結構 性比 生命 表 凈生殖率 內稟增長率 瞬時增長率 周限增長率 環境阻力 環境容量 最大 連續產量 水華 時滯效應 生態入侵 基因庫 遺傳漂變 瓶頸效應 建立者效應 中性學說 配子選擇 親屬選擇 群體選擇 性選擇 漸變群 r-K 連續體 社會 等級 領域性 親代投入 利它行為 協同進化 生態位 他感效應(異種抑制效 應) 偏利共生 互利共生 理解: 1、為什么說種群是物種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單位和進化單位? 2、種群的密度和分布有什么區別和聯系?種群的不同分布形式對種群的發展各有 哪些影響? 3、比較分析種群增長的非密度制約指數增長模型(離散型和連續型)、密度制約增 長模型(離散型和連續型)成立的條件和建模的要求,各模型具有哪些生態學意義。 了解: 1、動態生命表和靜態生命表有哪些不同?理解關鍵因子分析是怎樣反映環境因 子對種群發展影響的。 2、自然選擇和遺傳漂變對種群進化的作用特點。 3、自然選擇按照選擇的結果分為哪種類型?并舉例說明。 4、物種的形成為什么要經過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有哪些形式和方式? 5、有性生殖和無性繁殖在生態適應中各具有什么利弊? 為什么大多的植物都選 擇雌雄同株的性別系統? 論述: 1、領域性行為和社會等級對于生物適應環境有何積極意義? 2、根據 Lotka-Volterra 中間競爭的模型, 說明競爭排斥和共存的條件。 3、比較分析 r 選擇和 K 選擇的異同點, 并根據他們的特點說明在生物保護中應采取 的對策。 4、結合生態位和資源利用曲線說明資源供給和生態位幅度與競爭的關系。 第四部分 群落生態學 考試要求: 掌握以下主要概念:群落 群落交錯區 機體論學派 個體論學派 優勢種 建 群種 顯著度 (相對)多度、頻度 優勢度 生物多樣性 生活型 生活型譜 等生 活型線 生態等值種 垂直結構 季相 邊緣效應 同資源種團 等價種 抽彩式 競爭 MacArthur 平衡說 空間異質性 演替 原生演替 次生演替 群叢 群系 植 被型 潮間帶 了解: 如何把描述群落中物種質量和數量特點(單一指標和綜合指標)的參數綜合起來, 從而分析這些參數是怎樣反映群落性質的。 理解: 1、群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和種群有哪些區別和聯系?群落的性質如何? 2、生物多樣性包含哪些層次?多樣性描述的指數常用有哪些?生物多樣性由哪些 因素決定的? 3、競爭是如何影響植物和動物群落結構的? 4、何為空間異質性?它對群落的結構產生怎樣的影響? 5、物種的組成特點和群落結構特點的關系;群落交錯區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為什 么? 論述: 1、島嶼生物群落的結構取決于哪些因素?島嶼理論對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具有什么啟 示? 2、利用物種豐富度模型說明資源、生態位幅度、 重疊與物種多樣性的關系以及捕食 和島嶼現象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3、何為中度干擾理論?它是如何解釋群落結構形成的(干擾為什么能增加多樣性)? 4、群落演替方向受控于哪些因素?單元頂級論、 多元頂級論和頂級格局說等演替理 論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系? 5、群落是怎樣形成的?怎樣才能構成一個群落?生態修復中構建人工群落應該注意 哪些問題? 第五部分 生態系統 考試要求: 掌握:生態系統能流的基本過程、食物鏈、營養級和生態效率等基本概念、食物 網特點和有關簡化食物網、同資源種團、粒徑譜和生物量譜、微生物環的組成、結構 及其在生態系統能流、物流。 了解: 1、水域生態系統的特征; 2、了解漁業水域生態退化的表現; 3、生態系統能流和動物種群次級產量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 4、氮、磷、硫等營養物質生物地化循環的基本過程。 理解: 1、從進化的角度理解生態系統的狀態和結構; 2、從生態系統平衡原理理解人類干擾影響生態平衡的方式; 3、從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角度認識全球變化的機理;從生態系統功能角度分析 人類恢復重建生態系統應該注意的問題 論述: 1) 結合生態系統的生態效率,分析解釋為什么一般營養級個數限于 3 到 5 個? 2) 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在次級生產中分別具有哪些差異? 3) 能量是如何進入生態系統中的?植物在維持生態系統功能平衡中具有哪些作用? 4) 比較分析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三大類型的特點,并分析人類經濟生活中對它產生怎 樣的影響? 5) 什么叫生態系統的分解作用?為什么說如果沒有分解作用,生態系統就會崩潰? 6) 微型食物環在海洋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第六部分 應用生態學 考試要求: 掌握: 1、生物多樣性的類型、成因、保護的意義 ; 2、自然保護區規劃的基本原則; 3、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 了解: 1、全球變化產生成因及其研究的意義; 2、說明生物多樣性概念包含的基本層次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3、受損生態系統及其恢復的措施;(生態工程)、生態風險評估的步驟,方法。 論述: 1、當今人類面臨哪幾大問題?它們是如何產生的? 2、環境問題包括哪兩個方面?在世界、我國各具有怎樣的特點? 3、為什么要大力保護生物資源?如何保護? 4、什么叫生態平衡與生態失調?造成生態失調的原因有哪些?舉例說明為什么說 人類活動是造成生態失調的的主要原因? 五、主要參考書目 (一) 《普通生態學》(第三版),尚玉昌 編著,[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 (二) 《海洋生態學》,沈國英,黃凌風,郭豐,施并章 編著,[M].北京:科學出版 社,2010 年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