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754] 考試科目名稱:生物教育綜合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30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普通生物學 150 分 生物教學論 150 分 4)題型結構 普通生物學(150 分): 選擇題: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判斷題:10 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20 分 名詞解釋題:6 小題,每小題 5 分,共 30 分 簡答題:4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60 分 論述題:1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20 分 生物教學論(150 分): 簡答題:4 小題,每小題 10 分,共 40 分 論述題:3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60 分 材料分析題:1 小題,每小題 20 分,共 20 分 設計題:1 小題,每小題 30 分,共 30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普通生物學 1)考試要求: 《普通生物學》主要考察學生對生命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 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及時了解當代生命科學的新成就和發展的新動向。 2)考試內容 緒論:生物界與生物學 (一)生命的特征 (二)分類階元和界的劃分 (三)生物學常用的研究方法 (四)生物學分科 (五)生物學和現代社會生活的關系 (六)生命科學的發展趨勢 第一章 生命的化學基礎 (一)原子和分子 (二)組成細胞的大分子 (三)糖類 (四)脂質的生物學活性物質 (五)蛋白質 (六)核酸 第二章 細胞的基本形態結構與功能 (一)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功能 (二)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 (三)物質的跨膜轉運 (四)細胞連接 第三章 細胞代謝 (一)能與細胞 (二) 酶 (三)細胞呼吸 (四)光合作用 第四章 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一)細胞分裂和細胞周期 (二)細胞分化 (三)細胞衰老與細胞凋亡 第五章 高等動物的結構與功能 (一)動物是由多層次的結構所組成的 (二)動物的結構與功能對生存環境的適應 (三)動物的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 第六章 營養與消化 (一)營養 (二)動物處理食物的過程 (三)人的消化系統及其功能 (四)脊椎動物消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對食物的適應 第七章 血液與循環 (一)人和動物體內含有大量的水 (二)血液的結構與功能 (三)哺乳動物的心臟血管系統 第八章 呼吸:氣體交換 (一)水生動物 (二)陸生動物 (三)鳥類的呼吸系統 (四)人的呼吸系統—結構與功能 第九章 內環境的控制 (一)體溫調節 (二)滲透調節和排泄 (三)肝在穩態中的重要作用 第十章 免疫系統與免疫功能 (一)人體對抗感染的非特異性防衛 (二)特異性反應(免疫應答) (三)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 第十一章 內分泌系統與化學調節—體液調節 (一)化學調節的性質 (二)脊椎動物的化學調節 (三)激素與穩態 第十二章 神經系統與神經調節 (一)神經元的結構與功能 (二)神經系統的結構 (三)脊椎動物神經系統的功能 (四)人腦 第十三章 感覺器官與感覺 (一)感覺的一般特性 (二)視覺 (三)聽覺與平衡感受 (四)化學感受性:味覺與嗅覺 第十四章 動物如何運動 (一)動物的骨骼 (二)人類的骨骼 (三)肌肉與肌肉收縮 第十五章 生殖與胚胎發育 (一)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 (二)人類的生殖 (三)人類胚胎的發育 第十六章 植物的結構、生殖和發育 (一)植物的結構和功能 (二)植物的生長和生殖 第十七章 植物的營養 (一)植物對養分的吸收和運輸 (二)植物的營養與土壤 第十八章 植物的調控系統 (一)植物激素 (二)植物的生長響應和生物節律 (三)植物對植食動物和病菌的防御 第十九章 遺傳的基本規律 (一)遺傳的第一定律 (二)遺傳的第二定律 (三)孟德爾定律的拓展 (四)遺傳的染色體基礎 (五)性染色體與性連鎖遺傳 (六)遺傳的第三定律—連鎖交換定律 (七)高等植物的細胞質遺傳 第二十章 基因的分子生物學 (一)遺傳物質及其結構 (二)DNA 復制 (三)遺傳信息流是從 DNA 到 RNA 到蛋白質 (四)遺傳物質的改變 第二十一章 基因的表達與調控 (一)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是細胞特異性的基礎 (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與調控 (三)真核生物的基因表達與調控 第二十二章 重組 DNA 技術 (一)基因工程的相關技術 (二)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 (三)基因克隆的質粒載體 (四)重組 DNA 的基本步驟 (五)基因工程的應用及其成果簡介 (六)遺傳工程的風險和倫理學問題 第二十三章 人類基因組 (一)人類基因組及其組成 (二)人類遺傳性疾病 (三)癌基因與惡性腫瘤 (四)人類基因組計劃 第二十四章 達爾文學說與微觀進化 (一)進化理論的創立:歷史和證據 (二)生物的微觀進化 第二十五章 物種形成 (一)物種概念 (二)物種形成的方式 第二十六章 宏觀進化與系統發育 (一)研究宏觀進化依據的科學材料 (二)生物的宏觀進化 (三)生物的系統發育 第二十七章 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多樣性的進化 (一)生命的起源 (二)原核生物多樣性及其進化 (三)非細胞型生物—病毒 (四)原生生物多樣化及其進化 第二十八章 植物和真菌多樣性的進化 (一)植物可能由綠藻進化而來 (二)植物適應陸地生活的進化 (三)真菌的多樣性進化 第二十九章 動物多樣性的進化 (一)無脊椎動物的多樣性和進化 (二)脊索動物的多樣性和進化 (三)動物界的系統進化和地理分區 第三十章 人類的進化 (一)人類與靈長目 (二)人類的進化過程 第三十一章 生物與環境 (一)環境與生態因子 (二)生物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關系 第三十二章 種群的結構、動態與數量調節 (一)種群的概念和特征 (二)種群的數量動態 (三)種群的數量調節 第三十三章 群落的結構、類型及演替 (一)群落的結構和主要類型 (二)群落內部物種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群落的演替及其實例 第三十四章 生態系統及其功能 (一)生態系統的基本結構 (二)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生產力 (三)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 (四)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第三十五章 動物的行為 (一)本能行為和學習行為 (二)動物行為的生理和遺傳基礎 (三)動物的防御行為和生殖行為 (四)動物的社群生活與通訊 (五)利他行為和行為節律 三、主要參考書 教 材:陳閱增. 普通生物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主要參考書目: [1] 張玉靜. 分子遺傳學.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2] 趙壽元,喬守怡. 現代遺傳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朱玉賢,李毅. 現代分子生物學(第 2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尚玉昌. 普通生態學(第 2 版).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5] 周云龍. 植物生物學(第 2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生物教學論 1)考試要求 《生物教學論》課程考試主要考察學生對生物教學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 的掌握情況,關注學生是否能夠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和解決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的問題。 2)考試內容 緒論 1、《中學生物學教學論》的性質 2、中學生物學教師應具備的條件 3、《中學生物學教學論》研究的范圍 第一章 中學生物學課程 1、中學生物學課程的性質和價值 2、中學生物學課程標準的概念,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的區別 3、中學生物學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和結構 4、我國 7-9 年級學段的生物學課程總目標 5、我國高中階段生物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總目標 6、中國生物學課程的具體目標內容 7、國家生物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第二章 科學的本質與生物學素養 1、自然科學的四個維度 2、生物課程標準中的生物科學素養內涵 第三章 生物學教育有關的學習和教學理論 1、西方學習理論的兩大主要流派及相關學說的代表人物 2、建構主義的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的主要觀點 3、概念的獲得過程 4、生物學概念的三種同化學習模式 第四章 基本教學技能 1、導入技能 2、教學語言技能 3、提問技能 4、講解技能 5、變化技能 6、強化技能 7、演示技能 8、板書技能 9、結束技能 10、課堂組織技能 第五章 教學策略 1、中學生物教學過程的特點 2、教學模式的概念 3、教學模式的要素 4、教學模式的研究方法 5、探究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區別 6、現代教學模式設計的特點 第六章 直觀教學與直觀教具 1、直觀教具的概念 2、直觀手段的類型 3、語言形象化的主要途徑 4、直觀教具的演示方法 第七章 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1、現代教育技術與生物學教育 2、計算機、互聯網在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 第八章 中學生物學實驗 1、生物實驗在中學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2、生物實驗教學的發展趨勢 3、動作技能要求的類別 4、學生實驗的類型 5、實驗課教學的主要環節 6、演示實驗應注意的問題 第九章 生物教學設計與實踐 1、教學設計的概念、依據、程序和基本要素 2、一份完整教案的內容 3、教學目標的表述 4、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 5、板書的基本要求 6、導言設計的方式 7、上課的基本要求 8、課堂教學評價的常用方法(綜合量表法、分析法、調查法) 9、探究式教學的基本環節 第十章 生物教育評價 1、教學評價的種類 2、教學評價的基本原則 3、雙向細目表的制定 4、試題的分析(難度、區分度、誘答力) 5、試卷的分析(平均分、標準差、相關系數等) 6、影響評價結果信度的因素 第十一章 中學生物學教師的教育研究及專業素養的發展 1、生物學教師怎樣深入教育科研領域 2、生物學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 三、主要參考書 教 材:劉恩山主編 《生物教學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參考書目:張迎春、汪 忠主編 《生物學教學論》,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周美珍等主編 《中學生物學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施良方等主編 《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汪忠著 《生物新課程教學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皮連生主編 《教學設計—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