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18] 考試科目名稱: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體系概論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毛澤東思想 約 2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約 80% (四)題型結構 簡答題:5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75 分。 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分別為 35 分和 45 分,共 75 分。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考試目標: 要求考生比較全面、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能分析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考試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與理論成果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其歷史進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中國 化的歷史進程與重要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 新成果。 2.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和重要內容;毛澤東思想 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3.鄧小平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和主要內容;鄧小平理論 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4.“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和 主要內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 5.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形成;科學發展觀的主要內容;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意義。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1.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確立;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新確立與發展。 2.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重要意義。 3.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 俱進、求真務實之間的關系;革命、建設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1.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近代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的時代特征;中國革命經驗的概括和總結。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綱領。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的意義。 (四)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1.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過渡時期總路線。 2.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改造的評價和 歷史經驗。 3.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的重大意義。 (五)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論成果;黨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曲折 發展。 2.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提出及科學內涵;社會主義本質理論的重要意義。 3.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 展要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含義和主要 特征;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社會主義初 級階段的基本綱領。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三步走”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七)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1.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2.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評價改革得失的標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3.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對外開放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提高 開放型經濟水平。 (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1.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選擇過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社會 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確立的基本依據;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 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制度 堅持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多種分配方式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 會保障體系。 4.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國民經濟發展要求好與快有機結合;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統籌區域發展;建設兩型社會。 (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人民民主專政;人民 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2.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 3.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社會政治體制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社會的民主、自由和人權。 (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1.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根本任 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堅持馬克思主義指 導思想;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樹立社會 主義榮辱觀。 3.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發展教育和科學;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大力發展文化事 業和文化產業。 (十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與可能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含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加快推進以改善 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十二)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1.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2.從武力解放臺灣到和平解放臺灣 3.“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的形成和發展;“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構想的基本內容和重要意義。 4.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重要發展 (十三)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1.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 和平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在曲折中發 展;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2.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發展;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 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十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 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力量;新的社會階層 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造。 2.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重要法寶;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內容 和基本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十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1.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黨的性質和宗旨;黨的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 善黨的領導。 2.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保持黨和人民的血肉聯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黨的建設是一項偉大工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 三、主要參考書目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修訂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