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1 湖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 708 ] 考試科目名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一 考試形式與結構 1、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 2、 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 筆試 3、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哲學 60 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50 分 科學社會主義 40 分 4、 題型結構 簡答題: 5 小題,每小題 15 分,共 75 分 分析論述題:2 小題,每小題分別為 35 分和 45,共 75 分 二 考試內容與考試要求 考試目標 1 、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知識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2、 能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現實問題 考試內容: 馬克思主義哲學 (一) 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1、什么是馬克思主義 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作出不同的回答。 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 2、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的經濟社會根源、思想淵源和實踐基礎 3、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2 (二)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物質世界和實踐 世界觀與哲學基本問題;物質的客觀實在性;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的理論意義;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運動與靜止;時間與空間;社會的物質性的主要表現;社會 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實踐是人類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實踐的基本 特征;人類實踐活動的具體形式;從實踐出發理解社會生活的本質;社會生活的 實踐性的主要體現 2、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事物的普遍聯系;事物的永恒發展;對立統一規律是事物發展的根本規律;對立 統一規律是唯物辯證法體系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爭性及其在 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關系;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 系;否定之否定規律 3、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辯證法是科學的認識方法;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思維方法 4、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規律及其客觀性;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聯系與區別 5、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的作用;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的辯證統一 (三 )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1、認識與實踐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和認識的主體和客體:主體與客體的含義;主體與客 體的關系;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主要的環節;實踐在認識中的決定作用; 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認識是主體對客體 的能動反映;認識的本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辯證唯物主 義和舊唯物主義對認識的不同回答;認識運動是一個辯證發展過程;感性認識與 理性認識的辯證關系 2、真理與價值 真理的涵義;真理的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系;真理與謬誤的 3 辯證關系;真理的檢驗標準;實踐作為檢驗認識真理性的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 性;真理與價值的辯證統一;價值及其特性;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價值評價的功 能與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意義;價值和真理在實踐中的辯證統一。 3、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一切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四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1、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及其辯證 關系;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的主要表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關系;生產 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規律;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辯證關系;經濟基礎與上 層建筑的矛盾運動規律;社會形態更替的一般規律及特殊形式;社會形態的內涵; 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 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行與曲折性。 2、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革命 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革命對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改 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3、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現實的人及 其活動是社會歷史存在和發展的前提;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個人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一)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1、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原 始積累的涵義、途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 基本矛盾;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4 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的關系;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的關系;價值量與價值規律; 價值規律的作用;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商品價值形式的發展經歷的階 段;貨幣具有的基本職能;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馬克思勞動價值 論的意義;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 識 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為資本;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資本主義所有 制;所有制和所有權及兩者的關系;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生產剩余價值是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和資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價 值生產中的作用;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資本積累;資本的循環周轉與 再生產;工資與剩余價值的分配;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資本主義的基本 矛盾與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3、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和本質;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及其本質;政黨的概念;資本 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本質;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形成;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 (二)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生產集中與壟斷的形成;壟斷的概念、壟斷組織的 概念;壟斷產生的原因;壟斷條件下競爭的特點;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壟斷利 潤和壟斷價格;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作用;壟斷資 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壟斷資本主義的實質;經濟全球化的概念;經濟全球化的 表現;經濟全球化的動因;經濟全球化的后果 2、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新變化;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3、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 科學社會主義 5 (一)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1、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無產階級革命與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列寧、 斯大林領導下的蘇維埃俄國對社會主義的探索;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 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民主 2、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和完善 社會主義基本特征;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艱巨性和長 期性;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社會主義在實踐探索中的曲折前進 3、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新型的革命政黨;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 的領導核心; (二)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1、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展望未來社會的科學立場和方法;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2、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實現共產主義是歷史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實現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偉大的事 業;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 3、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主要參考書目: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高 等教育出版社 2013 年版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