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站提供全國4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歷年考研真題、考博真題、答案,部分學校更新至2012年,2013年;均提供收費下載。 下載流程: 考研真題 點擊“考研試卷””下載; 考博真題 點擊“考博試卷庫” 下載
英語(二外)湖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 一、評價目標 考生應掌握下列語言知識和技能: (一)語言知識 1.語法知識 考生應能熟練地運用基本的語法知識。 本大綱沒有專門列出對語法知識的具體要求,其目的是鼓勵考生用聽、說、讀、寫、譯 的實踐代替單純的語法知識學習,以求考生在交際中能更準確、自如地運用語法知識。 2.詞匯 考生應能掌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教育部高教司,2007)一般要求規定的 5500 左右的詞匯以及相關詞組,參見《大學英語參考詞匯表》(教育部高教司,2007)。此外, 考慮到交際的需要,考生還應自行掌握涉及個人好惡、生活習慣、宗教信仰,以及本人工作 或專業等方面的特殊詞匯。 (二)語言技能 1.閱讀 能基本讀懂英語國家大眾性報刊雜志上一般性題材的文章(生詞量不超過所讀材料總詞 匯量的 3%),閱讀速度為每分鐘 70~90 詞。在快速閱讀篇幅較長、難度適中的材料時,閱 讀速度達到每分鐘 120 詞。能讀懂與本人學習或工作有關的文獻、技術說明和產品介紹等。 對所讀材料,考生應能: 1)正確理解中心大意; 2)抓住主要事實和有關細節; 3)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 4)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 5)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 2.翻譯 考生應能對題材熟悉難度適中的文章進行英漢互譯。翻譯時,考生應能: 1)做到譯文基本準確,無重大的理解錯誤; 2)做到語法結構正確,用詞恰當,無重大的語言表達錯誤; 3)合理使用關聯詞,內容前后連貫,文理通順; 4)體現原文的文體特點。 3.寫作 考生應能寫一般描述性、敘述性、說明性或議論性的文章以及不同類型的應用文,包 括私人和公務信函、摘要、報告、演講稿等。寫作時,考生應能: 1)做到語法、拼寫、標點正確,用詞豐富恰當,句型準確多樣; 2)合理組織文章結構,使其內容統一、連貫; 3)遵循文章的特定文體格式; 4)根據寫作目的和特定讀者,恰當選用語域。 二、考試形式、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筆試??荚嚂r間為 180 分鐘。滿分為 100 分。 試卷分試題冊和答題紙??忌鷳勒疹}目順序將所有試題答案寫在答題紙上。 (二)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 試題分五部分,包括詞匯、結構、閱讀理解、翻譯和寫作。 第一部分 詞匯(20 分) 該部分著重考查考生對不同語境中詞匯運用(尤其是參考書目課文中出現的積極詞匯) 的掌握程度。試題采用以下三種題型中的兩種。 題型一:選擇題,即在一個句子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完成 句子,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 題型二:完型填空題,即在一段文章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 填空,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 題型三:選詞填空題,即在一段文章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從所給詞庫中選出最佳詞匯 填空,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 第二部分 結構(10 分) 該部分著重考察考生對不同語境中表達方式和結構運用(包括參考書目課文中出現的重 要語法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試題采用以下兩種題型之一。 題型一:選擇題,即在一個句子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完成 句子,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 題型二:改錯題,即在一個句子的四個部分下劃線,要求考生選出錯誤部分并更正錯誤, 共 10 小題,每小題 1 分。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40 分) 該部分著重考查考生閱讀理解書面英語的能力,包括理解中心大意、主要事實和細節, 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等能力。試題采用題型一或兼有 兩種題型。 題型一:深度閱讀題,即要求考生在理解所給文章(每篇約 300~400 詞)內容的基礎 上,從每題所給出的 4 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每篇文章后各有 5 個小題,每小題 2 分; 題型二:快速閱讀題,即要求考生根據閱讀文章(每篇約 800 字左右)所提供的信息 回答問題或填空。每篇文章后 5~10 個小題,每小題 1~2 分。 第四部分 翻譯(15 分) 該部分著重考察考生的綜合翻譯能力,考察考生能否用流暢、易懂的漢語或英語準確地 傳達英語、漢語原文的意思?;旧先〔挠诮趫蠹?、雜志、網絡以及參考書目課文,難度 適中,題材熟悉,不涉及高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詞匯。題型為約 200~300 字左右的內容相對 完整、清楚的一段或幾段文字,要求考生進行書面翻譯。 第五部分 寫作(15 分) 該部分著重考查考生的書面表達能力。要求考生根據提示信息寫出一篇 120~150 詞的短文 (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或應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摘要、報告、演講稿等)。提示 信息的形式有主題句、寫作提綱、規定情景、圖、表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